怒江州2016年脱贫攻坚综述:摘贫穷之帽 奔小康之道
2025-01-09云南民族旅游网
春节期间,记者走进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六库镇新寨村丙舍一组,只见一栋栋青砖平顶房取代了过去低矮的土墙瓦房,乡村公路连到家,大多数农户买了摩托车、三轮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很多村民家里用上了wifi,习惯了用手机上网了解外面世界的变化。
“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我们这些山里的老农民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在家里上网。”村民李春家谈起生活变化时,脸上满是笑容说:“党的政策好,只要肯干事、肯吃苦,日子就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美好。”
2016年,怒江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统筹规划,实施精准扶贫,采取超常规举措,狠抓工作责任落实,深入推进重点扶贫工程,圆满完成了全年减贫目标任务。
精准脱贫吹响“冲锋号”
“十二五”末,怒江州有21个贫困乡镇、181个贫困村,17.33万贫困人口,绝大部分乡(镇)和村都处于贫困状态,贫困发生率全省第一。怒江州主体民族傈僳族是全省4个特困民族之一,90%以上的怒族、89%以上的普米族群众处于贫困状态,白族支系“拉玛人”、“勒墨人”,景颇族支系“茶山人”整体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全州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现象突出。
“十三五”开局之年,怒江州吹响了新一轮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州委、州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成立了州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13个实施工作组和4个督查指导组,各县(市)也相应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并下设多个工作组,州、县(市)都建立了党政指挥、部门联动的指挥体系,全州形成70个成员单位定期研究、13个实施工作组重点抓工作落实、4个督导组定期不定期督查指导、125个单位定点挂钩的合力攻坚局面。同时,围绕怒江州确定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研究制定了州、县(市)、乡、村、户五级脱贫方案,做到州级有总体方案,县(市)级有实施方案,乡(镇)、村、户有具体扶贫方案,做到各有目标、各有计划、各有办法、各有责任。按照有组织、有谋划、有实施、有落实、有成效的思路,实施“六个一批”行动计划,协调动员各方力量,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伴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嘹亮号角,2016年,全州建立了各级挂联单位512个,14169名挂联干部深入联系点、联系户,靠前指挥,蹲点调研,真督实导,真抓实干,层层传递压力、督促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截至2016年底,怒江州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行动计划重点实施6大工程、25件实事、60个项目,到位资金577054.62万元,开工50个项目。
特色产业铺筑脱贫路
在福贡县架科底乡维独村周边山坡上,核桃、漆树等为主的木本油料种植沿着山坡次第铺开,一栋栋农民新居坐落在绿树丛林间……村民们说:“山坡绿了,我们日子越来越甜了。”
维独村有575户,11个村民小组,2200多名村民,过去,村民仅靠着种植玉米过日子,由于山高坡陡,粮食产量低,收入来源少,生活艰难。去年来,该村在州、县(市)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大力发展林果产业,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村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如今的怒江大峡谷,靠着“绿色银行”发展起来的不只维独村。
贫富之差主要体现在产业之差,依靠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贫困人口很难脱贫。为此,怒江州实施了一批核桃、漆树、草果、中药材等种植项目和猪、牛、羊、鸡等养殖项目,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通过科技引领、示范带动、点面结合,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确保村村有增收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去年以来,怒江州核桃、漆树、油茶等为主的木本油料种植面积达250万亩;草果、云黄连、重楼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庭院经济林种植达200万株;独龙牛、高黎贡山猪、乌骨绵羊等为主的大小牲畜存栏达128万头(只)。以林业、畜牧业、生态食品、天然药材为特色的产业在帮助贫困群众增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怒江州还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
易地搬迁开启新生活
怒江是云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全州4个县(市)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州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半山区。由于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
位于怒江西岸的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巴尼新村,每家每户门前屋后环境干净整洁,硬化路、自来水、电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高兴地说:“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得益于政府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搬迁搬来的幸福啊。”
巴尼新村是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村民原来居住地的生存条件恶劣,人畜混居,村民生活极度贫困。去年,在国家和省、州相关部门的扶贫帮困下,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并统筹整合资金和项目,投入兴边富民资金180万元,对搬迁点实施了安居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村子面貌焕然一新。
2016年,怒江州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75个,投入资金18.06亿元,实施了9120户31330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在安置点的民居建设中,融入了傈僳族、怒族、普米族的民族文化元素,保留了怒江少数民族的特色民居,以此发展乡村旅游业,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
社会帮扶翻开新篇章
“踏踏实实干几年,积攒一些钱,然后回家乡办一个养猪场。”这是在珠海打工的怒江州福贡县上帕镇知子罗村村民阿用普的目标。
阿用普是2016年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珠海市对口怒江扶贫协作工作组与怒江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行的珠海市对口帮扶怒江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上招录的100多人中的一员。
2016年,三峡集团帮扶怒江州怒族、普米族精准脱贫,分别接收了普米族、怒族农村劳动力各100名到集团就业,为普米族、怒族分别建设1所标准化学校。大唐集团帮扶怒江傈僳族精准脱贫,在兰坪县通甸镇丰华村,通过探索“公司+村委会+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首批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重点扶持丰华村的特色产业发展。珠海与怒江签订了友好州市协议,协商制定了《珠海市对口帮扶怒江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实施意见》《珠海市怒江州对口扶贫协作工作总体计划》及7个专项领域对口协作方案,在城乡建设、旅游文化、教育培训、特色农业、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建立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友好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泸水市建立特色山地原种鸡养殖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山地鸡养殖,受益农户共60户,增加了群众的致富渠道;兰坪县实施光伏扶贫项目,带动农户有稳定收益452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25户;福贡县把“两后生”职业教育作为劳动力全覆盖的重要抓手,先后输送633名学生到职业院校就读,让“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掌握致富技能;贡山县扎实推进生态补偿脱贫,把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聘用为护林员,使户均增加工资性收入9600元,人均增加收入2853元;在开展“挂包帮”工作中,挂包帮单位全力为259个村(社区)建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网络销售逐步向农村延伸,为农特产品销售提供了新渠道。
据统计,2016年,怒江州共完成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45188人次,转移就业3.7万人次,其中:州内17671人次,省内8795人次,国内11330人次,境外48人,有效促进了群众的增收。
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振奋人心,一项项利民惠民的帮扶举措温暖心田。如今,摘贫穷之帽、奔小康之道,已成为怒江各族人民共同的目标,怒江各族人民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在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道路上众志成城,奋勇前行。(李寿华 通讯员 马恩勋)
-
回炉|AXENT恩仕卫浴2024云南设计师年会1月6日中国馆圆满落幕2025/01/09
-
“玉鉴云南”第一期主题沙龙活动成功举办2025/01/02
-
山野人家私坊菜呈贡店盛大开业2025/01/01
-
美好生活在云南|西山脚下滇池湖畔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2024/12/31
-
云南职业经理人协会20周年庆典暨2024年年会在昆明举办2024/12/29
-
【原创文章】彭镇:乡村变迁中的影像立体叙事2024/12/26
-
【公告公示】“玉鉴云南”第一期主题沙龙活动邀请函2024/12/24
-
【讲述云南】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四届二次理事扩大会在昆召开2024/12/23
-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遇見魯黑 ——憶慕容玥2024/12/19
-
云南承融民族茶道院院长吴承融 二十年茶山调研,创新火塘烤茶技术引领茶行业新发展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