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一样的民族
2024-12-29云南民族旅游网
核心提示: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少于壮、满、回、维吾尔族居第五。截止2011年底,云南省有彝族506.56万人,占云南省总人口的10.94%(摘自《云南统计年鉴2012》)。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宁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滇池和邛都的居民,史称“越雟羌”、“青羌”、“蛮夷”、“郡夷”、“叟”等,并不断和当地的僰(濮)人、僚、汉人等融合,成为彝族的先民。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江川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 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种方言,有名词、动词等六类实词和五类虚词,词汇丰富,语法自成体系。彝文,史称“爨文”、“韪书”、“罗文”、“倮倮文”、“夷文”,约有一万多字,是处于表意向表音发展中的一种音节文字,通行于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方言地区。彝文是长方形为主体的音节文字,经历了从刻画符号、表意文字到表音的发展过程。彝文最基本的笔画仅两种,即直线和弧圆,彝文的造字法可大致分为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和通假,以通假为最多。彝文具有对称美的特点,书写时从右至左。虽然彝文的起源和创始年代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但彝文是自成体系的东方文字的事实无可辩驳,在夏代曾经成为官方语言。彝族先民用彝文写下了大量的文献经典,如《祭经》、《药经》、《年算经》、《送魂经》等五万多册收藏品,还有大量流散于民间。
当前正推行着两种不同的彝族文字,一种是传统彝文,一种是规范彝文。规范彝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表音的音节文字,以凉山规范彝文为主,一类是表意的音节文字,主要在云南地区试行。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神的信仰。人们认为大自然中许多没有生命的物质都附有精灵,一个家庭中凡是祖先遗留下的一切东西如衣服、首饰、银子、用具等,都可附上精灵“吉尔”(含有“福气”之意),认为它具有保护家人的魔力。另外还把自然界的事物人格化,崇拜着各种自然神灵。认为天有天神,地有地神,日有日神,山川、雷电,都有神灵主宰着。
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的发展和深化。从彝族的家谱看,往往把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作姓氏。如凉山彝族有姓“拉(虎)马”、“吉妈(竹)”“切的(雕)”;云南武定彝族至20世纪40年代尚保留图腾制的残余,有猴、虎、龙、獐、鼠、黄牛、水牛、鸟、凤、蛇、蜂、梨、黑、砂、光明、地、山、歧路、酒壶等图腾。
彝族信仰鬼魂,有“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人的灵魂能离开人的形体而存在,认为生时灵魂附体,死后灵魂浪荡在人间,彝语为“依拉”。“灵魂不灭”为彝族祖先崇拜提供了思想基础。在彝族的整个宗教意识中,祖先崇拜占有重要地位。上辈人(直系)都去世后,请来毕摩进行“撮毕”(超度送灵仪式)。把灵魂(马都)送走,让其到祖先最初居住之地去过悠闲自得的生活。另外凡是过年过节都要首先供奉祖先,接祖先回来一起过节。
“毕摩”和“苏业”是彝族宗教活动的主持者,特别是毕摩,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主持者,而且是彝族文化的传播者。毕摩属世袭,传男不传女。他们一般都通彝文经典,熟知关于天文历法、谱系、伦理、史诗、神话传说等及彝文文献,他们是彝族在人神之间的沟通者,凡生死、年节、集会、病灾等都请毕摩到场念经作法。毕摩经书繁多。分为祭祀经、占卜经、驱鬼经、送鬼经、指路经、招魂经等几大类数百种。除经书外,毕摩还有神扇、法帽、法铃、签筒等法具。毕摩除主持宗教活动外,还凭他的威望,协助家支头人对因财产,盗窃、口角等纠纷进行神明的裁判。苏业则专事跳神驱鬼,无经书,不世袭,男女皆可。
彝族社会除存在本民族宗教外,历史上道教、佛教等都曾传入彝区,为有些地区的彝族所接受,昆明附近郊区彝族与汉族一样出入于佛寺、观音庵、关圣庙、老君庙等。有的地区彝族传统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与道教、佛教已结合在一起,如巍山等地彝族家中除供奉自己祖先外,还供奉“天地”的牌位,敬本主外信佛祖、信老君、信观音、信灶君等。19世纪末,天主教传教士曾在凉山、云南、贵州进行传教,建教堂,办教会学校。法国神甫保罗·维亚尔在云南路南彝区传教30余年。因此,有部分彝族信仰天主教。
彝族有着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数以万计。其中,以四大史诗《勒俄特依》、《阿细的先基》、《梅葛》、《查姆》,四大抒情诗《阿诗玛》、《妈妈的女儿》、《我的幺妹》、《逃到甜蜜的地方》,流传千古,闻名中外。
彝族文学艺术可分为民间和书面两类。民间文学包括古老神话、传说故事、民歌“克哲”、“尔比”和谜语。其中,克哲是彝族民间文学中最具特色的口头诗歌文学,几乎包括了彝族民间文学中可以诵唱的诗歌的全部,反映彝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史诗《梅葛》有“彝族大百科全书”之誉,史诗《查姆》、《阿鲁举热》为民族文学之瑰宝、民俗文化之珍贵资料。史诗《赊榷濮》、《叙祖白》已译成汉文公开出版发行。“尔比”是彝族文学的精华,是彝族人民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是指浓缩于精练化和大众化了的辞句,更加集中地反映、总结彝族的生产、生活的面貌,并反过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彝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彝族的民族音乐包括歌曲和乐器。彝族的歌曲有史诗歌、情歌、喜歌、风俗歌;其中又有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师调等多种曲调。从名目上分,歌曲有俄、雅、左、格等。“俄”是唱的意思,可以在各类场合中演唱,气氛较为轻松随意;“雅”是一种独唱山歌,演唱者一般为男女青年,多为触景生情;“左”是一种婚礼歌,在举行婚礼大夜晚,由主客双方各出两名歌手边舞边唱;“格”是一种悼念死者时或祭祖活动时演唱的合唱歌曲,一人领唱,众人学唱,歌词由领唱者即兴创作;“毕”是指彝族毕摩在进行宗教活动时唱的歌,我们称之为宗教音乐,以与“俄”进行区分。音乐则有歌舞音乐、口弦音乐、吹叶子音乐,其中也各有许多曲调。此外,还有多种乐器:如月琴、口弦、 “玛布”、葫芦笙和唢呐等。
彝族的民间歌舞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
《打歌》:包括“打跳”、“跳脚”、“左脚舞”、“跳歌”、“跌腿”、“跳月”(即“跳乐”)等。自娱性舞蹈《打歌》与汉族古代的《踏歌》极为近似。
《跳弦》:因舞者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故也被称为《烟盒舞》。《烟盒舞》流行于云南省中部和南部红河、石屏、建水等地彝族支系尼苏人居住地区。
《罗作》:也称《罗索》,是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苏人中的另一种圆圈舞。曲调欢愉跳跃,节奏鲜明而强烈,伴之以快速摆手、错步、踏脚等舞蹈动作,特别受到青年们的喜爱。
《跳三弦》:也称《大三弦》、《跳月》,是云南省中部地区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是“火把节”不可缺少的舞蹈。
《披毡舞》:是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披毡为道具,通过双臂的伸展、收拢、摆动与身体旋转,来模仿鹰、熊的姿态。该舞现已成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以上五种类型的彝族民间舞蹈,如剔除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传统民间舞蹈所作的修饰,还原到它的本来面目,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彝族远古时代模拟动物的情态,看到反映人们劳动生活的原始而古拙的舞姿。前四类舞蹈源于彝族古代生活,第五类模仿鹰、熊的舞蹈,可能与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图腾祟拜有密切关系。这类动物模拟舞蹈,动作优美、高雅,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步从祭祀仪式中分离出来,并不断添加着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使之成为今天专供人们欣赏的表演舞蹈。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彝族服饰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现,可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
凉山型——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由于大小凉山天堑壑障的隔绝所造成的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形态——奴隶制,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
乌蒙山型——本型服饰过去多以毛,麻织品为主,现多用布料,色尚黑,多为青、蓝色。其基本款式为大襟右衽长衫、长诲。女服盘肩,领口、襟边、裙沿有花饰。又可分为威宁式和盘龙式。
红河型——本型男装各地基本一致,多为立领对襟短衣、宽裆裤;女装则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长衫,也有长衣和短装,大多衣外套坎肩,普通着长裤,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尤喜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可分为元阳式、建水式及石屏式。
滇东南型——本型服饰流行于滇东南彝区及广西那坡等地。本型衣装多以白、蓝、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和几何图案。工艺有刺绣、镶补、蜡染等多种技法。
总体而言,彝族服饰具有以下4个特点: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反映了彝族“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男子服饰多体现其英勇善战的气概;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彝族的居住。彝族的村寨多建立在条件较好的山谷中、平缓的山坡上或平坦的坝子上,规模从三、五户到百户不等,以小规模的居多。彝民居建筑因居住地域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类型。一般有下列5种:板房——为凉山彝族的传统居住型式。四周为土墙或竹笆墙,上覆木板,用石压住。也有的屋顶覆瓦、竹、草、树枝等,建成瓦房、篾房、草房和棚子。杈杈房——两根树叉插入地下作柱子,一根树干横于叉上作横梁,四周遮以茅草,是一种古老朴实的彝族民居。土掌房——滇南彝族的传统民宅,多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俗称土掌房,以土基砌墙,也有捶夹板墙的。屋顶用劈柴垫底,铺上松毛后再盖上粘土、白沙。土掌房冬暖夏凉,屋顶上可以乘凉晒物,整个寨子的房顶往往用木梯连起来,可以自由往来。4三房一照壁——滇西大理、巍山等地彝族的传统住宅。为土木结构的组合建筑,主房较高,依山而建,两侧耳房较低,再加一照壁,吊厦、鹦哥房用木板搭成踩楼。木罗罗——小凉山森林地区彝族的住宅,用圆木井字形相互交叉叠砌而成。
彝族的婚姻实行同姓不婚的原则,异姓通婚也有辈分等的限制,同时严禁姨表兄弟姐妹相婚嫁和发生性行为,习惯法规定处死任何违禁者。彝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但盛行转房制,即自己的丈夫死亡后,就要转嫁给亡夫的本家兄弟,造成一夫多妻。抢亲是彝族的一种古老习俗,男方迎亲人束紧腰带,以称之为“姑娘”的小伙子当“主攻手”,其他人作掩护,勇猛冲向新娘,而女方的送亲队伍用棍棒、脏水、锅灰、猪油等物奋力反抗,直到抢亲人背起新娘冲出重围,将新娘放上马背,这就是所谓的抢亲仪式。已婚妇女只能在婆家生育。
彝族由于支分繁多,分布甚广。因此,丧葬习俗乃至仪礼在各地彝区,各个支系都不尽相同。从丧葬形式到丧礼程序都明显地表现出地方差异和支系特色。仅以丧葬形式看,彝族历史上曾有火葬,约在明代中叶后滇、黔、桂彝族改为棺木土葬。此外,彝族还有过树葬、陶器葬、岩葬、水葬、天葬等。以火葬和土葬最为普遍。
彝族的传统节日很丰富,根据节日的性质可分为生产性节日、社交游乐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庆祝性节日和祭祀性节日等五类。而每一类又包括5—10个节日。其中以彝年和火把节为彝族最普遍最隆重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 “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很多,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传说的:古时候,彝族在抵御外族的战争中,将火把绑在羊角上,驱赶羊群冲人敌阵,击溃了前来侵犯的敌人。从此人们过火把节是纪念和庆祝战争的胜利。彝族过火把节,要举行摔跤、斗牛和歌舞活动,人夜各村各寨都要燃起火把,人们擎着火把,朝火把上洒松香,相互祝福。
-
云南职业经理人协会20周年庆典暨2024年年会在昆明举办2024/12/29
-
【原创文章】彭镇:乡村变迁中的影像立体叙事2024/12/26
-
【公告公示】“玉鉴云南”第一期主题沙龙活动邀请函2024/12/24
-
【讲述云南】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四届二次理事扩大会在昆召开2024/12/23
-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遇見魯黑 ——憶慕容玥2024/12/19
-
云南承融民族茶道院院长吴承融 二十年茶山调研,创新火塘烤茶技术引领茶行业新发展2024/12/19
-
第六届全球会员日 爱在春城 快乐回家2024/12/15
-
在昆各族同胞载歌载舞共庆2025年度傈僳族“阔时节”2024/12/15
-
[云新发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2024/12/13
-
OPPO非凡记忆第二届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大赛保山站活动:探寻非遗新韵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