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一)
2024-12-29云南民族旅游网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未来五年推动全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行为的导向,是全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总体思路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关键阶段,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严峻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全省连续干旱和鲁甸“8·03”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困难局面,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第九次党代会、九届省委历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两强一堡”战略实施,抢抓机遇、沉着应对、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五年来,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翻番。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灾后恢复重建有序展开,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民族团结边疆繁荣稳定的大好局面更加巩固,全省在“富民强滇”和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在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的伟大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十二五”时期是云南发展史上最好的五年之一,年均经济增速达到11.1%,高出全国3.3个百分点,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世情、国情、省情认识,进一步明确我省发展的定位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发展思路更加完善,发展举措不断创新,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同时,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许多产业处于产业分工低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企业效益下滑;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消除贫困任务艰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升;法治建设有待加强。问题就是导向,差距就是潜力,短板就是重点。我们必须科学筹划、沉着应对、趋利避害、谋定后动,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强基础、破难题、补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未来五年,全省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国际形势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从国内形势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十三五”全省发展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主要表现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为云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为全省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性机遇;国际经济和区域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为全省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开放性机遇;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性机遇;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为全省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性机遇;全省“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全面提速和“两型三化”产业升级方向的进一步明晰,为全省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性机遇。同时,“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承载着既要如期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推动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和全面推进依法治省迈出坚实步伐的关键期,是全省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是全省“四化”同步的加速推进期,是全省抢抓机遇进行开放型经济建设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总体是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
全省上下必须树立问题导向及机遇意识,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认清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担当历史责任,走出一条超常规、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为着力点的跨越式发展的路子,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第二章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第三章 发展理念
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必须把人才作为支撑跨越式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全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营造创新环境,不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创新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
——开放发展。必须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深化国际合作和国内区域合作,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形成“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开放新格局,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省各族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厚植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经济发展之源。
第四章 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推动跨越式发展。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全省经济年均增速8.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幅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形成内畅外通、网络完善、运行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跨区域、保障有力、绿色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建成区域互济、均衡优质、高效节约、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与利用体系,建成共享普惠、高速高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互联互通、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形成有效支撑和引领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五大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高
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创新引领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创新成果转化率大幅提高,创新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收益,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好成效。
——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开放型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连接相邻省区、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能力大幅提升,开放平台和机制进一步健全,各类开放合作功能区基本建成,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全面加强,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显著提高,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新突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能源和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各方面制度建设实现新进展。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
-
云南职业经理人协会20周年庆典暨2024年年会在昆明举办2024/12/29
-
【原创文章】彭镇:乡村变迁中的影像立体叙事2024/12/26
-
【公告公示】“玉鉴云南”第一期主题沙龙活动邀请函2024/12/24
-
【讲述云南】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四届二次理事扩大会在昆召开2024/12/23
-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遇見魯黑 ——憶慕容玥2024/12/19
-
云南承融民族茶道院院长吴承融 二十年茶山调研,创新火塘烤茶技术引领茶行业新发展2024/12/19
-
第六届全球会员日 爱在春城 快乐回家2024/12/15
-
在昆各族同胞载歌载舞共庆2025年度傈僳族“阔时节”2024/12/15
-
[云新发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2024/12/13
-
OPPO非凡记忆第二届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大赛保山站活动:探寻非遗新韵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