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帮互助 绽放和谐之花
2024-11-23云南民族旅游网
大姚县赵家店镇紫丘移民新村
武定县民族中学傈僳族教师在给傈僳族学生上文化课
加快进度建新房
连接两个村的公路干净整洁
姚安县草海彝村新貌
冬日的楚雄州,处处涌动着火一样的热情。
彝州——多姿多彩的乐园,汉、彝、回、白、苗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
彝州——民族团结的沃土,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和谐发展,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村村寨寨。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楚雄州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为抓手,牢固树立“做不好民族工作,全盘工作也做不好”的意识,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各族同胞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省民宗委对全省16个州市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考核,楚雄州获一等奖;今年10月,楚雄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共谱团结进步“和谐曲”
在禄丰县彩云镇西北部的三家村村口,巍然矗立着一棵近百年的攀枝花老树,树下有一口小水井,见证着三家村回族群众与相邻的土炳村的汉族群众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历程。
“从我记事起,我们就一直共同用这口井水,从来没有发生过摩擦和纠纷。”50多岁村民马永康回忆。一直以来,三家村和土炳村不仅村连着村、路连着路、田连着田,心也连着心,大家相互尊敬,亲如一家。
这是楚雄州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生动写照。
长期以来,楚雄州大力弘扬“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刻内涵,把宣传教育引导贯穿于示范州创建工作的始终,扎实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宗教场所、进军营的“七进”活动,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让各民族共创共建共享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家园;不断汇聚民族团结和谐正能量,让民族团结扎根在彝州大地。
同时,楚雄州以民族文化为重点,依托楚雄州深厚的彝族文化、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彝族文化的“根”和“魂”,精心打造“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三张名片,建设起滇中民族文化新高地。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原来生活在金沙江边的傈僳族老人李新妹怎么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住进宽敞明亮的砖房,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这几年日子好过了。”在搬到大姚县赵家店镇紫丘村之前,她从来没有出过村,靠种植一点高粱和包谷维持生计。
紫丘村是大姚县为解决铁锁乡七棵树村委会七棵树、下迷麻拉等贫困群众脱贫问题并结合工程移民规划新建的一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部为彝族和傈僳族群众。
从茅草房到砖瓦房,从土碗土盆到电视、冰箱、洗衣机,从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到8000多元……紫丘村村民结束了贫穷、落后、愚昧和“与世隔绝”的生活,步入了富裕、文明、开放、融合的现代新生活。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针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小散弱和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瓶颈,楚雄州近年来加快推进、深入实施一系列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专项规划,充分利用自身区位、资源、生态、人文、产业、战略等优势,坚持以打好“五网”建设、精准脱贫、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四大攻坚战”为支撑,认真落实各项发展措施,持续强化政策和资金供给,以精准务实的“组合拳”,助推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楚雄州各族群众手挽手,和衷共济、砥砺奋进,迈上幸福征程。
搬出大山
日子甜
“我们搬过来之前,从来没有用过电,也没喝过自来水,更别说见过什么是冰箱、洗衣机了,就连穿鞋都是干部来教的。政府帮我们搬过来才短短几年,日子就好的连梦里都没见过。” 坐在自家的小洋楼里,72岁的傈僳族村民李新妹一个劲地感慨。
李新妹原来居住在金沙江南岸的七棵树村委会,山高坡陡箐深,不通公路,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极差,是大姚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2013年以来,该县抓住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建设移民搬迁机遇,将316名贫困户安置到赵家店镇紫丘村,村民们从此告别了茅草房、土坯房,住上了新瓦房,用上了电器,成为大姚县从原始社会直接迈入现代生活的“直过”民族之一。
“家里的老人才来的时候不习惯,政府派人与我们移民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手把手教会他们使用电饭锅、电磁炉、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引导他们从洗脸、洗澡开始,学会讲卫生,让干部职工与民族同胞手拉手、心贴心、一家人。”同是移民的杨永祥说。针对移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落后的实际,该县积极组织移民开展多次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卫生防疫、环境保护、文明礼仪、劳动技能等方面培训,进一步增强移民发展生产、民主管理、互帮互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让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当地政府积极想办法找思路。2015年,在各部门的帮助下,杨永祥成立了大姚县紫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进行蔬菜种植。经过几年的发展,种植基地从20多亩发展到102亩,长期雇佣30多名紫丘村民在公司的基地务工,年发放工资近40万元。在紫丘村小把粉丝厂内,8名村民正娴熟地加工粉丝。镇党总支书记告诉记者:“我们新建了厂房,以租赁方式引进商家进行经营,解决了40余名搬迁群众长期就业问题,去年发放工资40多万元,村民人均增收近1500元。通过引进企业带动发展,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摇身一变成为了产业工人,实现了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稳定发展的‘三赢’效果。”
民族文化
进课堂
9时30分,武定县民族中学别具一格的“民族大课间”开始了。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初中民族班的同学们身着彝族、傈僳族、傣族、苗族服装,纷纷涌向操场,欢快地跳起了“三跺脚”。
武定民族中学是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也是云南省25所少数民族学校之一。每年,武定民族中学都要向全县各乡镇招收两个少数民族初中班和一个高中民族班,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育内容因材施教。
“为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学校开设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堂,积极传承民族文化。分别开设彝族、傈僳族、苗族、傣族4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课程内容包含语言、文字、艺术、民俗等。”副校长张明昆说,“现在已经形成了我们学校少数民族教育特色。”
走进彝族文化教育教室,身着漂亮彝族服饰的七年级学生李玥正在认真地跟着老师读写彝语。“我平时在家也说彝族话,但是我们彝族的文字除了外婆偶尔教教我外,我掌握的还是太少了。”李玥告诉记者,在彝族文化课上,她系统地学到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在旁边的几个民族文化课堂上,民族知识讲解也正在有声有色地进行着。
武定民族中学除了办好民族班和开设了特色的民族文化课以外,还加大民族教育常识普及力度,增强各民族团结和谐的意识,创新性地每月开展主题教育,逐步形成了“民族团结教育111233模式”,即一个组织机构确保民族团结教育实施力度;一个教育展示增进各民族同学间的相互认同;一个主题教育月展示各民族文化、提升自信;两堂涉及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的课程;办好三个民族班,确保民族班的办学实现“争进来、学得好、有成效”的目标。去年,民中98%的高中生均升入了高校继续学习。
通过“民族团结教育111233模式”,武定民族中学走出了一条“团结从娃娃抓起”的特色道路,在各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得格外艳丽。(记者 马喆)
新家新业
新希望
40多岁的吴加海已经建了4次“家”。
他家住在元谋县姜驿乡姜驿村田房村民小组的半山腰上,“几乎每年或大或小都会遇到滑坡。”吴加海还记得2008年地震之前,他一共建了3次土坯房,最后一次土坯房毁于地震后,他下定决心,根据自己多年在建筑工地打工的经验,用钢筋水泥建起了3间砖房。
虽然房子已经成功“扛过”了9年,但是看着滑坡后用锄头摊平的土地越来越高,吴加海巴望着早一天搬出这个地方。“这是几辈人的愿望。”
这个愿望明年就会成真了。
为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状,元谋县举全县之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甘塘片区安置项目,在县城南部约4公里的地方建设甘塘社区,规划设置6个移民安置点,并配备小学、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傈僳族文化传习所、文化活动广场、傈僳族风情街、乡村旅游小镇等,将生存条件恶劣的姜驿乡和江边乡7个村委会24个村民小组,约1000户4000人搬迁至此。
在项目现场,挖掘机、推土机掀起了阵阵尘土,上千名工人正加紧施工,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为确保建房质量,在建房群众自愿并逐级提出申请的基础上,指挥部授权姜驿乡和江边乡,向社会公开聘请了两家监理单位,对新民居建设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理,保障新民居建设质量、进度和安全等,并聘请村民代表同步进行监督。
傈僳族群众李爱平就是姜驿乡白果村委会阿谷租村的监理代表,“看着自己的新房一点点起来,非常幸福,搬出来生活就有希望了。”
“以后,搬迁群众可以种植蔬菜和水果脱贫致富。”元谋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综合开发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杨占军说,除了依靠农业产业脱贫外,还要打造特色旅游小镇,让群众致富的渠道更宽阔。
为了确保搬迁村民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元谋县围绕打造“元谋傈僳族第一村”的目标,按照“以产业立镇、以产业带镇、以产业兴镇”的思路,以生态农业及特色农产品为核心,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构建生态型、科技型、观光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全力打造以傈僳族文化、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产业链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记者 胡梅君)
守望相助
一家亲
走进三家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水泥路面、气派的路灯、新建的文化活动设施……记者看到,三家村和土炳村两个村的村民的房子连着房子、两个村村间的道路也共用一条。
位于禄丰县彩云镇西北部的三家村,是一个典型的回族村落。多年来,三家村与相邻的土炳村各族村民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2013年,三家村建设礼拜楼,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土炳村的村民们二话不说投工投劳,礼拜楼如期盖好。
“平时,三家村的回族家庭有事请汉民,汉族家庭有事请回民,逢开斋节,汉民都会到回民家开斋;逢过春节,回民兄弟也会到汉民家里去拜年,大家都相互尊敬彼此的宗教信仰与生活习惯。”村民杨正香嫁入土炳村已经有20多年,在村里,大家自觉尊重宗教信仰已经是彼此不成文的规矩。
彩云镇副镇长朱春详告诉记者,多年来,禄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建设力度,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各项事业,三家村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层设施条件也越来越好,村民们打心里明白只有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才能说得上共同发展。
三家村村民小组长金伟明告诉记者,党的政策好,今年三家村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村,村里将整合共100万元的奖励资金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到村容村貌的改善。通过全村人商议,大家都同意将奖励资金一起投入到两个村的村容村貌改善中,增进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奔小康。(记者 严家芬)
草海彝村
风光美
冬日的姚安县光禄镇草海彝村,清澈的小河“贴”着村子流过,平整洁净的水泥路旁,一排排二层小楼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荫繁盛,村民们悠闲地晒着太阳,一派静谧闲适的田园景象。
“草海彝村是搬来的。”草海彝村党总支书记杨有光告诉记者,2003年大姚两次地震后,为安置大姚、姚安两县偏远山区贫困受灾群众而建的易地搬迁项目, 现在村里住着彝族、汉族、白族、傈僳族、傣族等9个民族,有480多户2000多人。
“没有发生过一起民族纠纷。”杨有光介绍,10余年来, 9个民族44个姓的居民,互助友爱、民风淳朴,他还特意写了一副对联:“两县十三乡镇搬迁草海同颂党的富民政策好,九族四十四姓共建草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而以前的草海彝村却是另一番景象。
“村民以前大多生活在山区,刚搬进来的时候还不适应社区式生活。很多村民都习惯了垃圾随手扔,村口、路口、房前屋后,只要有空地就扔。” 杨有光说,“全村一天要产生两吨垃圾,很快就形成‘垃圾围村’的大问题。”
“搬来的时候,村里没有绿化,垃圾池里苍蝇到处飞,臭味难闻,甚至连村民都不愿去丢垃圾。”村民张晋功回忆。
“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开着垃圾车四处偷偷倒,几年就把大姚、姚安两县交界的山区都倒遍了,多次被管理部门逮到处罚。”回忆起处理垃圾的往事,杨有光心有余悸。
2016年以来,姚安县全面启动的提升农村环境工作,草海彝村被列为全县的试点村。
在县里帮助解决全村垃圾运送到县垃圾处理站的车辆及费用问题的基础上,村里开始开展垃圾收处和环境管理工作。“挖机、装载机全用上,垃圾装了整整38卡车。”杨有光介绍。
随后,村委还建立了环境治理的长效保护机制:动员农户交垃圾清运费,用于雇专人打扫垃圾,并实行三包政策,公共区域专人打扫,门前农户自行打扫。此外,村里还建立了监督机制,表彰卫生先进户,督促卫生差的户。
新规执行一年来, 村内卫生环境已从原来的“脏、乱、差”变为了“洁、净、美”,爱护环境的意识日益深入人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草海彝村也从负面典型一跃成了全县乃至全州的样板。
近年来,姚安县积极建立合理整治、标本兼治、村民自治的治理体系,各村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引导居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养成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使农村环境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轨道,有效提升了姚安县城乡人居环境, 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涌现出来。(记者 吕瑾)(照片均为 记者 周灿 蔡飞 通讯员 夏天彧 摄)(完)
-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考察黑龙潭公园2024/11/23
-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与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召开“企业进校园”交流座谈会2024/11/23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举行2024/11/20
-
【原创文章】 文友挥毫竞技雅“战”2024/11/19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盈江2·4万亩再生稻喜获得丰收 新增粮食330万公斤 新增产值350万元2024/11/18
-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一行走访春雨奇石文化城2024/11/17
-
陈本善为武警云南总队不孕不育症官兵和家属诊疗2024/11/16
-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党支部书记赵晓强一行走访石材企业2024/11/11
-
云新发布 | 德宏:改革驱动发展 全方位提升边疆新风貌2024/11/08
-
【原创文章】 写作与治学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