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帕密帕:拉祜族的创世史诗-民族民俗-文产-云南民族旅游网

牡帕密帕:拉祜族的创世史诗

2024-12-29云南民族旅游网

 

一首拉祜人宏大的创世史诗!

一部拉祜人诠释世界的百科全书!

一份拉祜人世代口传心授的文化遗产!

一曲澜沧各族兄弟共同续写的壮美交响!

在魏巍的怒江余脉南部,在滚滚的澜沧江边,有一块神秘的土地叫澜沧,有一个古老的民族叫拉祜族。祖祖辈辈的拉祜人就在这块热土上辛勤劳作,世世代代的拉祜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伴随着悠悠历史长河,拉祜人始终用自己的语言继承着《牡帕密帕》的传说,诉说着拉祜人自己心中的故事。

4月7日晚,一部拉祜族歌舞诗《牡帕密帕》在普洱市澜沧县民族剧院拉开序幕——

 

史诗入选国家非遗名录

《牡帕密帕》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主要在《种葫芦》、《扎笛娜笛》、《第一代人》的部分内容中。

相传很久以前,宇宙没有任何东西,是“厄萨”创造了地球,创造了宇宙间的自然环境,但没有人类,厄萨觉得寂寞,于是种下葫芦。葫芦成熟后,有小米雀和老鼠共同啄开葫芦,走出来一男一女,男的叫“扎笛”,女的叫“娜笛”,扎笛是葫芦的儿子,娜笛是葫芦的女儿。

扎笛、娜笛长大后,厄萨叫他们结婚,但他们认为他们同是葫芦里走出来的兄妹,不能结婚。厄萨通过滚石磨、滚筛子、簸箕等办法让他们结婚,但都没有达到目的。

最后,厄萨寻来灵药,使扎笛、娜笛热恋起来,重新相伴在一起,兄妹终于结为夫妻。经过十月怀胎,娜笛生下了十三对孩子。扎笛夫妇养不了,厄萨又叫来狗、猪、牛、虎等十二种动物帮助娜笛喂养孩子。孩子长大后,便以12种动物命名。

自扎笛、娜笛开始,人类便繁衍起来了……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的创世史诗,全诗共17个篇章,2300行,内容叙述造天地日月、造万物和人类以及人类初始阶段的生存状况等,是拉祜族人民传承历史悠久的口述文学精品。

史诗尽管各地流传的篇目名称不尽相同,但其丰富的内容都包括以下几方面:远古时,宇宙一片混沌,天地未分,厄莎先后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类;兄妹二人在荒凉的大地上过着采集、狩猎生活,后来结为夫妇,其子女遂分别繁衍为拉祜、佤、哈尼、傣、布朗、彝、汉等族;拉祜族从狩猎采集生活逐步发展到农耕生活。

史诗不仅反映了拉祜族远古时期的社会生活、生产风貌,也包含了拉祜族先民对宇宙起源和人类起源的朴素认识:在人类产生以前,宇宙就已存在,即宇宙(天地)的起源先于人类起源;宇宙的起源与形成是渐进的,从当初的“混沌”发展到天地分开,进而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万物;人类虽是由厄莎创造,但具体来讲,却是由葫芦里的种子孕育而成,最后走出葫芦,成为真正的人。因而,人类的起源也是渐进的;兄妹通婚,表明历史上拉祜族曾有过血缘婚的阶段。而几个民族都由这对兄妹所生的传说,一方面反映了一种古老的民族同源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拉祜族历史上与这些民族交往密切。

《牡帕密帕》由“嘎木科”(会唱诗的人)和“魔巴”(宗教活动主持者)主唱,也可有多人伴唱或多人轮唱;歌词通俗简练,格律固定,对偶句居多。曲调优美动听,调式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演唱以字行腔,有说唱的特点。

《牡帕密帕》在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宗教活动或农闲期间说唱,唱者声情并茂,听者如痴如醉,说唱往往通宵达旦,参加者无不兴致盎然。

 

还原拉祜漫漫迁徙之旅

拉祜族叙事长诗《牡帕密帕》,是浩瀚的拉祜文化中的一个璀璨明珠,在民间文学类中具普遍代表意义,它是拉祜族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是拉祜族文化的载体,也是维系拉祜族精神生活的纽带。随着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步伐的加快,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6年5月20日,《牡帕密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的老达保自然村《牡帕密帕》的传承人李扎戈、李扎倮,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牡帕密帕”是拉祜语译音,译意为“造天造地造人”。

4月7日晚上的《牡帕密帕》演出,即以拉祜族先祖“造天造地造人”为主线,集中展现拉祜人由游猪、游牧到游耕的历史变迁,体现出先拉祜文化的独特性和包容性。以优美的田园画卷和粗犷柔美的歌舞形势、奇特的民俗民风、热情豪迈的民族精神,综合展现了“民族融合、民族奋进”的主题。

因为传说中的拉祜族祖先扎迪、娜迪是从葫芦里走出来,所以,《牡帕密帕》的第一章《阿霞硕阔》(生命礼赞),在赞美生命之歌和爱情之歌的音乐中,扎迪、娜迪在深情舞蹈。变换的灯光和悠远的背景,让人们回到远古时代,关于扎迪、娜迪的那个神秘而古老的传说。

在第二章尼阔哈阔(岁月足迹)里,则通过演员们优美的舞蹈,展现出拉祜族先民踏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的漫漫迁徙之旅,所有的一切,只为找到一个美丽的家园。同时,展现出了拉祜族的民族风格。

“拉”是老虎的意思,“祜”是用火烤熟,所以,拉祜族也是个善于打虎的民族。

“今天是我们拉祜人集体撵山的好日子,拉祜汉子千人百人,带上心爱的猎狗,抗上猎枪和弓弩,顺着豪猪、豹子、麂子、马鹿的足迹,向大山出发。山是那么的高,谷是那么的深,听,听,猎狗找到猎物了……”歌舞中,彪悍的拉祜族汉子抬着几米长的弩,在森林中“围猎”。

围猎也是远古的拉祜族先民们最古老的生存方式。而平均享受收获、遵从的“见者有份”的原始规则,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另外,刀耕火种的历史渊源,也在歌舞中得以表现。“耕”是拉祜人生存的智慧,“种”是拉祜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是对大地的虔诚和感恩。

“耕种”之后,换来的是丰收的喜悦,唱着悠扬的四季歌,唱着欢快的打谷调,拉祜人编织着丰收的喜悦、编织着五彩斑斓的梦想……随后,漫梨花逐渐在舞台中间次第盛开。漫梨花是拉祜人心中圣洁美丽的花,漫梨花盛开,象征着幸福来临。

 

演绎出拉祜人的新生活

4月7人演出的《牡帕密帕》中,还加入了拉祜族芦笙、哩嘟嘎、响篾、神鼓等拉祜族民间乐器。作为音乐和舞蹈的乐器主线,将拉祜族的音乐、舞蹈、服饰、民歌有机结合起来,巧妙融为一体。

唯美的舞台特效和精彩的歌舞表演,深深震撼着在场所有观众,也给葫芦节期间的澜沧县增加了一份喜庆,将现场的气氛带向了拉祜人心中神奇、自然、和谐的世界,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了拉祜文化的独特魅力。

朋阔湃阔(笙声不息)是《牡帕密帕》的第三章。随着竹管的声音,失散的五兄弟回到了父母身边。吹响芦笙,共庆家人的团圆。拉祜族运用丰厚的芦笙舞,集聚了拉祜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和令人赞叹的聪明才智。

在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的老达保自然村《牡帕密帕》的传承地,有个澜沧县老达堡“快乐拉祜”演艺公司。在这里,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可以闻笙而舞。200多人的常年演出队伍中,不乏四五岁的孩子:有板有眼的舞步、亦步亦趋地舞姿,常常让人感叹云南少数民族的特性:能说话就能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芦笙舞”是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流传广泛,在拉祜族村寨,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学吹芦笙和跳芦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众的芦笙手和芦笙队,都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在过去,青年小伙子会不会吹芦笙,能不能跳芦笙舞,甚至都成为姑娘们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

“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是明人倪辂《南昭野史》对芦笙的记载。明清以来,芦笙更是广见于文献和志书之中,足见芦笙舞早已是拉祜人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

《牡帕密帕》的第四章是标莎尼哈(吉祥日子),在庄严时刻和收获的季节,拉祜人擂响了神鼓,感恩头顶的这片蓝天和脚下的这片土地,让激情在鼓声中交响,任岁月在摆舞中飘荡。

过年了,拉祜的姑娘们争抢着第一瓢圣水,预示着幸福、吉祥和安康。“阿哥阿妹情意长,好像那流水日夜响,流水也会有时尽,阿哥永远在我身旁……”快乐风趣的抢包头风趣活泼,促成了一对对有情人的美满姻缘;身着盛装的新郎新娘,接受着亲朋好友的祝福……拉祜人的幸福喜悦,在《牡帕密帕》中一层层、一幕幕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从葫芦里出来,向着太阳奔去!”神奇魅力的传说、古老淳朴的习俗、绚丽多姿的歌舞,演绎出了拉祜人的喜悦和幸福。(记者 张 密 王帮旭)

编辑:李宗蓉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