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中的历史文化古镇
2024-12-28云南民族旅游网
本刊记者冯彬彬
官渡古镇位于昆明东南郊广福路 8 公里处,地处滇池北岸、宝象河下游,占地 17 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和古滇文华的发祥地之一。官渡古称“涡洞”,宋以前设渡口,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又改坐轿或骑马过状元楼入昆明城。因此得名“官渡”。从官渡古镇牌坊沿着九转花街进入古镇内部,众多文化古迹,人文景观相继呈现, 在不到 1.5 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就有唐、 宋、 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官渡古镇因其历史文化深厚而远近闻名,历史文化古迹虽有损毁,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得以保留下来。古镇中那些用螺蛳壳和着粘土舂夯而成的院墙,依然在风雨中兀立。百年的土屋民居尚存,实属难得。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官渡曾是一个誉满滇中的古渡口,唐宋时已是滇池东昆岸的一大集镇,元代与昆明同时设县,明清已成为商业、手工业很发达的乡镇。
金刚塔 建造技术独一无二
官渡古镇众多历史文化景观中位于中心位置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刚塔”是一道不得不说的风景。据记载,明天顺二年(1458年),当时欲建金刚塔时没有水泥,聪明的官渡人把螺蛳壳拌黑胶泥夯实后,再打下数百根大沙松桩固定,然后再用糯米饭和糯米汤拌红土作垫层,一块块砌上塔石,由此修筑了金刚塔。这种建筑材质是独一无二的。其基台为方形,人们可从塔的底部东西南北的洞门穿行。基台上有5座塔,中心的主塔为金刚宝座塔,总高16米,四边是形制一致的群塔,基台四角雕有力士像4尊,四面皆为雕刻,刻工精湛。500年岁月成空,站在金刚塔下的地宫内,却可以清晰地看见当时建造金刚塔使用的螺蛳壳、沙松桩等材料。寒来暑往,冬去春来,螺蛳壳上斑驳的凿削痕迹似乎向人们娓娓诉说着古镇人的智慧。如今的官渡古镇在重新包装之后,已成为昆明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重要名片,官渡古镇旅游开发已经得到省、市、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它也逐步向大理、丽江式的古镇,古城体系发展,现官渡古镇新建宝象街,力争将昆明传统手工艺,特色饮食文化,民族风俗节日庆典等发扬光大。在古镇步行街上漫步,随处都是昆明市民身影,他们三五成群在树下乘凉,或是相约花园内围坐,唱上一曲花灯,或是到古镇中的少林寺敬上一炷香,好不自在,都说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要看市民们的市井生活,市民们的快乐生活也反映出昆明这个包容,随和的城市之风。
乌铜走银就“潜伏”在这里
昆明的手工艺制品非常有名,这一点在官渡古镇尤为显著如昆明牙雕、剑川木雕等。土特产品主要是各种野生菌的干货、民族蜡染、扎染等。其中天下铜艺一绝 乌铜走银就“潜伏”在这里。300多年前的清代,一种工艺品为云南达官贵人、乡绅富豪和大户人家竞相购买收藏,大家以拥有这样一件工艺品而倍感骄傲。它就是云南独特铜制工艺品,且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乌铜走银。走进古镇乌铜走银传习馆金李记银楼,富贵牡丹手镯、竹报平安水洗、寒霜傲骨墨盒、方寸知天下水烟袋……一件件精美的乌铜走银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这些铜器表面呈黑色,上面均有闪闪发光的精美图案。黑底和银白色的图案相互融合,相互衬托,有着一种深沉庄重的美感。
除了各种美景、物品,美食当然也是官渡古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官渡美食有“三宝”即官渡粑粑、官渡饵块、官渡米线。其中官渡粑粑是最具代表性的小吃。
生活在官渡小吃古老的味道里
粑粑是当地的俗称,是一种用麦面烙烤而成的烙饼,当中包了不同的果仁馅料,香软可口,而且分量十足,价钱公道。在官渡热闹的街道上,似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那个饼,像古镇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而最惬意的就是那些围在花灯前的人们,嘴里嚼着粑粑,眼里看着花灯。陶振曾说,这就是官渡最惬意的生活,吃饼看戏,坐坐马车,逛逛庙会,闲话家常,为了这种生活,他愿意一辈子都留在这里。在古镇,除了欣赏古迹赏玩乌铜走银工艺品外,小吃是又一特色。官渡粑粑、饵块、豌豆粉、抓抓粉、米凉虾、甜白酒、麻辣田螺等名特小吃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在官渡小吃古老的味道里,再挑剔的味蕾都只能听任这些美食的摆布。据官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载,官渡粑粑是昆明地区较具特色的汉族传统饮食习俗,其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早在清朝年间就享有盛名,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官渡粑粑又称荞麦粑粑,是官渡人最喜爱的面食之一,官渡人几乎家家都会制作。
现今,官渡古镇已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云南十大旅游名镇”“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特色旅游景观示范名镇”“昆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际休闲养生古镇”“昆明城市中央为唯一的古滇文化体验第一镇”“云南十大旅游名镇”“昆明十佳旅游小镇”等众多殊荣于一身。从昆明的各个方向有多达数十路公交车途经官渡古镇,这里交通便利,景色怡人,与云南大剧院隔江而望。现代气息的都市与千年古镇在这里交相辉映。在这里不论文化的、经济的、还是流行的、复古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