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百年的沧桑变幻
2024-11-23云南民族旅游网
触摸百年的沧桑变幻
——走进彭桓与《滇越铁路影像志》背后的故事
记者 胡勇恒
编者按:
滇越铁路,中国境内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也是中国最长的米轨铁路,被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与奥地利赛默林铁路、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并称“世界最伟大的三大铁路工程”。
近年来,描写滇越铁路的书、关注滇越铁路这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多,彭桓先生就是其中的热衷者之一。《文化线路遗产——滇越铁路影像志》一书的出版问世,是彭桓继《地中海漂来的金桥》、《伟大的滇越铁路》之后,又一部反映滇越铁路百年沧桑的力作……
滇越铁路越段于1901年动工,1903年告成;滇段于1904年动工,1910年竣工。滇段工程远比越段艰巨,这条全长468公里的铁路跨越长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穿越了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有桥梁425座,有的两端紧接隧道,下临万丈深涧;隧道155座,占滇段全长的36%,平均3公里1个隧道,1公里1座桥涵。
滇越铁路的开通运营,促进了云南现代文明的进程,让中国人窥见了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在云南初露的曙光。百年间,这条铁路记载着法国殖民者压迫与中国人民反压迫的历史,记载着革命先驱在走向共和之路的艰苦卓绝,同时也记载着共和国“铁路为人民”的无比辉煌。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记者:《滇越铁路影像志》主要展示了哪些内容,我们应如何来解读该书和这段历史。
彭桓:该书收录了滇越铁路全路段858公里内各个历史阶段的珍贵影像,通过“以图说史”的方式,展示了大国工匠的创世杰作,概括了全段的修建、运营、管理,记录了全段的重大路史和相关中外名人轶事。
全书共分17个章节,从殖民剽略到大国工匠,历史城镇到火车邮路,交流对话到遗产族群,百年影响到联合申遗,全面展现了滇越铁路跨越一个多世纪的百年风云变幻。
滇越铁路涉及中国、越南、法国三国,是一个典型的跨国、跨亚非欧、跨民族的海陆交通工业遗产,也是中国、越南以及亚洲最具“申遗”潜质的世界“文化线路遗产”。
记者:对于该书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彭桓:1996年,我到屏边县工作。在随后整整8年时间里,接触到了滇越铁路大量历史故事和当下现状,而滇越铁路在屏边有78公里,是整条铁路线途经县市中距离最长、最为惊险的一段路程。
“国弱,铁路为殖民;国强,铁路为人民。铭记和了解历史,才会更有力量走向光明未来。”这段历史,跨越了整整一个多世纪,滇越铁路不仅仅是一条铁路,更是东西方文明碰撞交融,尤其是山地文化(传统农耕)与海洋文化(定居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同时,该书不只是一本简单的史志,每一张图、每一个邮戳、每一份资料,背后都有着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其影响,至今都还许多地方留下深深的烙印。
所以,应该让更多人了解、记住这段历史。
能够以“志书”并“影像志”的文本,该书旨在为一种在世界上快要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为百年滇越铁路做一些由社会推动“保护工业科技遗产”的基础性实践工作。
当你真正认识滇越铁路的时候,就为人类文明发现了一笔世界级文化遗产。
历时5年,行程万里,3万余张影像
记者:相比其他滇越铁路的书籍,该书的特点有哪些?
彭桓:在文稿大纲的框架中,我独家推出“滇越铁路研究”前所未有的专章“火车邮路”,收录了大量滇越铁路上国内、国外的官邮、民邮、军邮,以及滇越铁路明信片,该章节难度值、科技含量最高,费尽心血最多。其中,核心材料得到了远在江苏的民间《延陵邮刊》创办者肖宏先生全力相助,将“邮史、邮路、邮品”的研究成果,无偿提供。
记者:该书的创作过程有哪些曲折的经历,哪些人和事给您留下深刻印象?
彭桓:在中国史学界,一直有“左图右史”的传统;在西方史学界,也有“以图证史”的方法。我尝试为滇越铁路推出一部“影像志”,想把这百余年的珍贵信息整理、保存下来。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面对“影像志”本身严格的科学性以及可考证、可检验之属性,面对铁路“志书”的专业性、时代性、资料性和综合性,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和数十万幅影像资料时,我深感谋大智小。
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入越南以及全国各地,历时5年多,收集整理了珍贵图片、邮品3万余张;曾沿着滇越铁路途径的车站、码头实地体验和走访;到过许多邮局、档案馆,锲而不舍地查阅史料、史志……
2006年6月,我驾车从到建水到了个旧市红河边上的蛮耗镇,再沿红河而下抵达河口县。凌晨,我坐上由越南老街省开往海防市的滇越铁路小火车,米轨沿线是几条属于州、路、府、镇、省的公路及便道。
海防港,越南北方最大港口,滇越铁路全线858公里的起始站。
为了看清红河的“泄洪”能量的分水区域,我与越南当地一渔民摇着小舢板到达过赤流中……
2010年初夏,我与妻子及女儿乘坐从巴黎到普罗旺斯、马赛的法国高铁(TGV),见证了铁路与火车为欧洲文明建立的丰功伟绩。两个月时间,我们再以“瑞士一卡通”乘坐了从日内瓦通往各座城市的准轨、窄轨、乡村寸轨小火车,又从阿尔卑斯山的采尔玛特登上“冰河快车”走进了达沃斯,这是一条百余年高寿然而仍然焕发着青春活力的高山齿轨火车经典线路。
2014年初春,我又来到阿尔卑斯山,乘坐瑞士最富盛名的景观列车“伯尔尼纳快车”,全新体验了“世界上最令人惊异的铁路之一”的阿尔布拉/伯尔尼纳线路,跨越了兰德瓦萨大桥以及雪峰下的童话小镇贝尔京。
在这一文化景观线路中,两条各长60余千米的高山米轨早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阿尔布拉线1904年通车,伯尔尼纳线则与我们身边的滇越铁路同龄。
2009年年初,我的第一部史料性叙事长篇小说《地中海漂来的金桥》出版了,第一章的开头语:“我们坐上小火车,一天能到太平洋,如果坐上大轮船,还能漂到地中海……”
随后,在做了大量铺垫工作之下,《文化线路遗产:滇越铁路影像志》成书问世。
保护与传承,“申遗”之路任重道远
记者:《滇越铁路影像志》有哪些现实意义?透过该书能为了解以及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彭桓:作为20世纪初“海洋文明与山地文明”在中国云南的“交流对话”,滇越铁路“文化线路遗产”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它是西方建筑大师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又是东方大国工匠的经典工程实践。
200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文化线路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宪章》,即《文化线路宪章》,这标志着文化线路正式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新范畴。《文化线路宪章》的科学制定使得“文化线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一个新类型。在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以“文化线路”类型遗产,跨国联合申报了“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后,中国段在陕西、河南、甘肃、新疆四省区点线上的2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跃成为22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于此,我们为滇越铁路项目“申遗”寻到了跨国联合的借鉴模式。
目前,滇越铁路“申报世界遗产”正在寻求中越法三国跨国联合“申遗”工作,使之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2月2日A13版)
-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考察黑龙潭公园2024/11/23
-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与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召开“企业进校园”交流座谈会2024/11/23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举行2024/11/20
-
【原创文章】 文友挥毫竞技雅“战”2024/11/19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盈江2·4万亩再生稻喜获得丰收 新增粮食330万公斤 新增产值350万元2024/11/18
-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一行走访春雨奇石文化城2024/11/17
-
陈本善为武警云南总队不孕不育症官兵和家属诊疗2024/11/16
-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党支部书记赵晓强一行走访石材企业2024/11/11
-
云新发布 | 德宏:改革驱动发展 全方位提升边疆新风貌2024/11/08
-
【原创文章】 写作与治学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