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乡架起大喇叭 警民播响平安曲-警方在线-《环球游报》-环球游报-云南民族旅游网

彝乡架起大喇叭 警民播响平安曲

2025-01-11云南民族旅游网

彝乡架起大喇叭  警民播响平安曲

——峨山县巧用“治安广播站”夯实农村治安基础

 

记者 陈克东

“传播警方声音,服务彝乡群众;真诚沟通交流,我们在您身边。现在是峨山警方治安广播时间……”从今年8月9号开始,峨山县各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群众每天都能听到这段从派出所上空传来的熟悉的声音。这是玉溪市峨山县公安局根据农村治安状况实际,在各个乡镇和街道创办的“治安广播站”,广播站每天7点30分、12点、18点分三个时段向群众播报治安信息、传播平安声音。

 

 

让传统大喇叭焕发生机

峨山是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彝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56.62%。这里民风淳朴,社会治安良好,2016年度云南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峨山县排名玉溪市第一,全省第三。

一直以来,峨山县公安局每年都要组织开展治安、禁毒、消防、交通、反恐等各种大大小小的公安宣传活动百余次。在山区、路窄、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的农村开展治安宣传是一件难事。以往摆摊设点、张贴发放宣传单的传统模式,方式单一,范围有限,而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使用更是受限……

困境之下,峨山县公安局大胆创新,重新拾起上世纪人们普遍熟悉的“广播站”这一传统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广播方便快捷、覆盖面广、农村群众易于接受的优势,向群众传递警方的声音,宣传治安防范知识,将更多惠民利民的政策第一时间传递给群众,让传统“大喇叭”播出农村治安“新花样”。

经过实地调研,峨山县公安局决定在除县城中心城区以外的七个乡镇集镇所在地,以及人员居住相对集中的小街街道宝泉村、塔甸镇亚尼村、富良棚乡丫勒村等十个点建设治安广播站,广播发送声音里程为两到三公里,近三万余名群众可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听到大喇叭的声音。治安广播站的控制室就直接设在派出所内与派出所视频监控室合并使用,并明确了派出所所长为广播站第一责任人。

 

接地气,有人听

继一个月的试播后, 8月9日下午,峨山县公安局治安广播站开播仪式暨治安广播站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大龙潭派出所举行,标志着峨山县农村治安广播站在全县彝乡山区正式开播。会上,峨山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马东坤说:“我们的治安广播站关键要在如何服务群众上下功夫,一定要接地气,让农民听得懂,这样才会有人听。”

为了解决听得懂的问题,负责播音的民警除了用普通话播报,还必须使用当地彝语、哈尼语等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播报,推出了“彝汉(彝语、汉语)”、“哈汉(哈尼语言、汉语)”、“山汉(山苏语、汉语)”多语言结合播报,让少数民族群众能够听懂,群众也能参与互动。使用双语播报的内容涉及安全防范知识、警情通报预警、户籍业务办理、便民利民措施、安全防范知识、违法犯罪案例以及群众求助、失物招领及政府其他部门惠及民生的政策宣传等。

方家斌是峨山县公安局大龙派出所一名地道的本地彝族民警,“彝语播音”是他的特长。早上9点,他习惯性地打开广播,用彝语说:“乡亲们,最近到我们乡收菌子的人越来越多了,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怎样识别假人民币。”广播的过程中,方家斌还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例,向村民讲述如何识别假币,使用假币人员惯用的方式,并提醒群众要提高警惕,商贩之间相互提醒,发现使用假币者或收到假币时要及时报警。

峨山县大多数彝族聚居区都有着狩猎的习俗,通过近年来的缉枪治爆工作开展,持枪狩猎情况基本杜绝,但还是有群众私藏猎枪、射钉枪,更有群众因为对法律法规的不了解,怕被处罚,即使家中有祖辈留下的猎枪也不敢主动上交。民警利用治安广播站播放缉枪治爆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挑选发生在群众周围的涉枪案件进行详细讲解结,申明主动上缴枪支不处罚的法律规定。经大力宣传,在全县辖区内,主动上缴枪支的群众越来越多,群众对警方缴枪这一做法也越来越配合、越来越支持。

在节假日等特殊时段,治安广播站还会挑选群众喜爱的红色歌曲、民族音乐等内容供群众收听、欣赏,通过多形式、多内容、多时段的播出,在宣传治安防范工作的同时,也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现场直播”让服务效能倍增

峨山县内的各乡镇群众赶集的方式较为传统和集中,每逢赶集日,各个乡镇人潮涌动,车来车往。此外,峨山县物产丰富,赶集日到各乡镇收购土特产的商贩和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针对此情况,治安广播站在第一时间把看到的及时“讲出去”,第一时间对堵塞的交通进行语音疏导,第一时间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止,第一时间调节治安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的求救和报警。

在甸中镇,每逢赶集日,交通拥堵是让群众最烦心、民警最头痛的事,疏导交通也成为了民警在赶集日最大的工作任务。过去,每逢赶集天,甸中派出所民警全警投入街面执勤,既要维护安秩序,又要指挥和疏导交通,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效果不好,群众不满意。治安广播站开播以来,民警在监控室里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播报,把视频拥堵的地段第一时间播报出去,并要求堵塞违章的车辆及时驶离现场,交通状况瞬间有了起色。自“大喇叭”投入使用以来,甸中镇逢赶集日未发生过一起长时间的严重交通堵塞情况,未发生过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打架斗殴案件。

在小街街道,治安广播站甚至发挥了抢险救援的巨大效能。今年8月的一天早上,小街境内暴雨不断,派出所民警在视频巡查中发现,辖区内一条乡道边突发山体滑坡,落石不断。就在此时,在离滑坡大约1公里的地方有一辆微型车向滑坡地驶去,民警立刻打开广播,不断向微型车喊话,告知前面有险情,直到将微型车喊停。微型车停住后,前方又发生了更大规模的滑坡,幸好大喇叭“快速叫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此后的一段时间,小街派出所治安广播站及时向群众宣传防范山体滑坡等的知识,并在暴雨天气,利用“大喇叭”及时播出险情提示,并发动群众一经发现有滑坡、泥石流灾害,立即向派出所报告。

一个多月以来,治安广播站这一“农村大喇叭”在服务群众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赶集的群众挎包遗失在农贸市场,“大喇叭”给找回来了;赶集街上孩子走丢了,通过“大喇叭”找到了父母;村里小伙的摩托车被盗,还没有报警,就接到了“大喇叭”的认领通知……

 

“群众爱听我们就要播得更好”

富良棚乡是峨山彝族最多的乡镇,大部分群众法律观念及安全防范意识较弱。民警在日常的治安防范宣传工作中发现,群众相比于“看”,更乐于“听”。“治安广播站”这一“土”办法,扎扎实实的对了彝乡群众的胃口。

“有些村民文化水平不高,看个宣传单都困难,对手机、电脑更是鲜有接触,但是给他们讲故事,他们就很喜欢。农忙时候,群众都在田间地头,想当面说个事太难。现在通过治安广播站的‘大喇叭’,群众干着活,也能听到派出所宣传的东西了,而且大家对‘大喇叭’里讲的事越来越感兴趣了!”谈起派出所里的“大喇叭”,塔甸派出所的民警陈元兴奋地说到。

“‘大喇叭’传多了以后,我们村民慢慢就有凝聚力了,更加懂法了。我希望派出所的‘大喇叭’能一直讲下去,这样,我们村委会治安肯定会越来越好,我自己的工作也会越来越方便了。”富良棚乡大寨村的李书记这样说。

“传递信息,比村干部跑得快,宣传政策,比村干部说得明白,在村里走、干着活就能听到,特别方便,作为一名党员我就很喜欢听。”塔甸镇塔甸村委会街子组的老党员赵大哥这样说。

“群众爱听,我们就要播得更好!我们就是想用最直观、最快速的方式让群众乐于接受我们的宣传内容。”峨山县公安局富良棚派出所所长王勇说。

据统计,自治安广播站开播以来,十个治安广播点共播报各类宣传提示信息1100余条,发布治安警情、预警信息356条,讲解法律法规、农村典型案例150余次,同视频监控联合使用疏导交通161起,及时制止各类矛盾纠纷36起。今年三季度,开播“大喇叭”的乡镇可防性案件发案数由去年的45起下降为今年的23起,同比下降22件,下降率为48.89%,其中摩托车被盗案件由去年的15起下降到今年的3起,诈骗案件由去年的12件下降为今年的3件。

如今治安广播站已经成为峨山县广大农村群众了解公安机关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听“大喇叭”逐渐变成当地农村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广大山区群众在听广播中增强了法制意识,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治安广播站不仅架起了警民关系的“连心桥”,也播响了平安峨山的主旋律。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10月13日A9版)

编辑:陈克东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