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医药“风立散”系列报道之二 土家族医药的神秘面纱
2024-11-05云南民族旅游网
记者 张密
千百年来,土家族医药学同其他民族医药一样,为本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土家族医药学旺盛的生命力,才使其从远古走到今天,依旧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土家族医药在积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而“风立散”的来龙去脉,见证了土家族先民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神秘的医学体系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然而,土家族医药学的传承和延续,却凝聚了无数代土家族先民的心血。土家族医药学有较系统的医学理论。其中,“三元”学说与体内物质基础气、血、精为土家族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土家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依赖“三元”的脏器功能驱动气、血、精的环流,才能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在病因上,以毒邪及伤因为病因学基础;在病理上,以气血失调和冷热失衡为病理学的基础;在诊断上,以看诊、问诊、听诊、脉诊和摸诊为诊断学基础。
在养生保健上,土家族将养生与养身、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婚姻文化、心神文化、民族卫生心理、民族体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形成土家族卫生保健体系的养生文化。
在治疗法则上,有八种用药原则:寒则热之、热则寒之、亏则补之、实则泻之、阻则通之、肿则消之、惊则镇之、湿则祛之;另外,还有七种治疗方法:汗法、泻法、赶法、止法、补法、温法、清法。
在传统外治法上,土家族有集刀、针、火、药、水“五术一体”的外治法,还有梯玛的法术疗法,其他疗法有推摸疗法、水师的封刀接骨法、火攻疗法、麝针疗法、熏蒸疗法、药浴疗法、佩戴法、外敷疗法等20余种。
这个世界上,只有时间和潮汐永远不会停歇。因此,土家族医学理论也是绵延悠远。在药物性能上,土家族药物有三大性能:冷性药、热性药和平性药。药物的性味,又分为8种:酸味药、甜味药、辣味药、苦味药、咸味药、涩味药、麻味药、淡味药。
尤其在药物分类上,还分为三大体系:性能性分类、药物作用分类、三十六行和七十二序分类;在用药方法上,有煎服法、磨汁法、炖服法、挤汗法、煨服法等20余种;在方剂的组成原则上,按主药、配药(帮药)和引药(药引子)的原则组方,土家医方剂类型有汤剂、丸剂、酒剂、颗粒剂、包裹剂、外敷剂等10余种。
在土家族药炮制方法上,有磨捣法、煨制法、泡制法、炒制法、蒸法、煮法、水飞法、汗渍法、佩干法、腌法、露剂法等20余种;在土家医服侍(护理)技术上,由临床疾病服侍、心理服侍、饮食服侍、药物服侍和气候服侍这五大服侍,共同构成了土家医服侍体系。
正是土家族完整的医药体系,产生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方式方法。而通过“风立散”调理痛风的方法,更是独树一帜。
神秘的“族群影响”
那么,土家族医学是如何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传承下来的呢?
历来,在土家族医药文化的传承上,由“口承”和“文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口承”是以口传(历史传说、典故相传)、师承、歌谣、谚语、口诀、歌舞等为载体,才得以世代承传;“文传”则是以地方史志、民间抄本、木刻本、地方医药典籍来记载土家族医药文化史料。
正是由于土家族医药的悠久历史、鲜明的学术特色、丰富的医药资源,使之成为当今仍具有临床活力的宝贵资源。
纵观土家族医学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土家族先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生活史。
几千年来,土家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从“尝草识药”的医疗活动萌芽开始,到巫的传入、巫医的形成,再到梯玛、巫师、水师等从事医疗活动的神职人员,再发展到药匠、土医和专门的药铺,使土家族医药在积累中形成,在形成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
在经历了早期的源起、中期的形成、近代的发展后,完成了土家族医药从“口承”到“文传”的历史转变,形成了具有土家族医药文化特色的医药体系——土家医学。
正如著名民族医药学家曾育麟在《土家族医药学》一书序言里说的那样:“《土家族医药学》的出现,是土家族传统医学进步的必然,它是土家族传统医药学发展的里程碑,历史将会证明这一点。”
多元文化背景下生存的土家族医药文化,是土家族医药文化的特色所在。在土家族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周边是一条又长又宽的文化沉淀带,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是多部落、多氏族生活之地。土家族医药与周边文化密切互用、互通、互知、互渗,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融汇型文化现象。
多元文化对土家族医药的影响,给土家族医药文化烙上了深深的烙印。在某种意义上,楚巫文化、巫攤文化是土家族医药文化之根和历史之源。显然,“风立散”的问世,也是从源头逐渐被世人所认识。
神秘的“御用药匠”
三千繁华,九千凄凉。有史以来,土家族一直是一个善于吸纳外来文化的民族。
他们通过不断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不断丰富自己,也不断向外传播着自己的文化精髓,促进了土家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武陵山区这块中国的“腹地”,是多民族居住地,也是多元文化的交汇处。武陵山区民族医药文化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医药文化。多民族医药文化并存,并由这些医药文化共同组成中国南方武陵医药文化圈。
看夕阳如血、落日如轮;看云起云落,山影黯淡……历史画卷的舒展中,武陵山中也在发生着缓慢的变化。
在武陵医药文化圈中,各民族医药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主导武陵医药文化的主流是:北有土家族医药文化,即以酉水、清江流域一带的武陵山区东北部的土家族医药文化;南有苗族医药文化,即以湘黔交界处的腊尔山区一带或以南的武陵山区南部苗族医药文化。其他民族的医药文化,则作为干流存在。
武陵山区民族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一种地方民族医药流派,独具特色。千百年来,在武陵山区存在着土家族的大量“药匠”。这些“药匠”的出现,使得土家族医药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和绵延传承。因此,治疗痛风的方法,就是在历史的发展必然中成长起来的。
在古代,土家族的“药匠”是从民间成长起来的,为族人提供服务不收取任何报酬。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技术,来换取等额的劳动量。即在农忙时节,凡是被“药匠”服务过的对象,都要主动去“药匠”家帮助一天,以此为回报。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土家族“药匠”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却被当地土司打乱。土司是当地的最高统治者,有生杀大权。而大部分土司生活奢靡,往往会患上很多奇怪的疾病,其中就包括痛风。一些比较出名的“药匠”被当地土司胁迫,被迫成为土司府里的“御用药匠”。
在土家族医药中,痛风并不称为痛风,而是叫“肿痛风症”。
“肿痛风症”在土家族地区,最早出现于元朝时期的田氏、杨氏两家土司家族中。由于没有“药匠”能治这种奇怪病,导致田氏、杨氏两家土司大发雷霆,残害了很多民间“药匠”。
直到明朝,一个被当地老百姓尊称为田医公的人,才从动植物中找到灵感,将一些既是当地群众喜欢的食物,也是中药的材料进行组合,研制出了一种食疗方法,专门用于调理“肿痛风症”。当患上此疾的土司用了一段时间后,行动自如,“肿痛风症”竟奇迹般消失了。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这种治疗痛风的方法也只有土司家族能享用,直到清朝后期,该方法才逐渐走向民间。(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2019年6月28日第1193期A2版)
-
云南绿春腊姑梯田壮美景观 藏于深山人未识2024/11/04
-
【讲述云南】第二届“OPPO非凡记忆”-云南非物质文化 遗产影像大赛在昆启动2024/11/04
-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与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共商校企合作2024/11/02
-
「云新发布」梁河县葫芦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2024/11/02
-
「云新发布」“四治”工作法绘就党建引领乡村善治新画卷 ——梁河县河西乡平易村2024/11/02
-
「云新发布」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云南 样样好”系列新闻发布会德宏专场举行2024/11/02
-
保护知识产权 走进地理标志 ——高校公益培训活动持续开展2024/10/31
-
「云新发布」第五届中缅智库高端论坛在芒市开幕2024/10/31
-
【讲述云南】如何讲好云南故事—— 专场作品分享与理论研讨会在安宁成功举办2024/10/28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人会议一暨赴美上市布局大会在昆明召开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