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古寨拾韵 | 陈志军和民俗摄影-原创文章-专家专栏-文产-云南民族旅游网

【原创文章】古寨拾韵 | 陈志军和民俗摄影

2024-12-28云南民族旅游网

【原创文章】古寨拾韵 | 陈志军和民俗摄影

原创 福 言

 

 

陈志军和民俗摄影 

CHEN ZHIJUN'S FOLK PHOTOGRAPHY 

知之真实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 明•王阳明 

               一  

陈志军爱摄影,更酷爱民俗摄影。

从台江施洞采风、到大理影会参展、再到湄洲岛开会,民俗摄影,成了我们相识相交的起因发缘,甚至这篇文章,谈的还是民俗和摄影。人生绕不出去的圈子,就是缘。

滇黔两省,自古就有地接之缘,同属云贵高原,山高水险、层峦叠嶂,形成这里少数民族众多、社会历史和文化习俗各异的山地民族生态区域。过去由于交通险阻、发展滞后,曾被视为西南蛮夷之地。但正因为地处僻壤,不同族群社会相对封闭,民族交往和外来冲击不多,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南诸少数民族得以保留、传承和沿袭了大量自身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成为中国多民族与民俗文化最为丰富的区域。

那么多的族群,聚居分布在中国西南一隅的崇山峻岭之中,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区域,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奇观。不仅构成了与中原文化、长江文化等不同的西南文化,(参见《西南与中原》云南教育出版社)甚至成为人类历史中一种世所罕见的人文地理现象,斑斓又多彩。

云南一直称“七彩云南”,贵州近来力推“多彩贵州”,两地都以地域文化为色彩争奇斗艳,像中国版图上一块色彩纷呈的调色板,就因为民族多、民俗文化也就丰富而多彩。走进云贵川,就走进了一片琳琅满目、多姿多彩的彩色天地,因为那是有生命的色彩……

 

 陈志军工作照 

在这块多彩的土地上,陈志军选择了民俗摄影,三十多年了,初心不改,从不动摇,一路走来,不倦不悔,还越走越来劲。有人认为,所选之路,是上策之选,因为这里本来就是民俗荟萃的天地,搞民俗摄影,是扬长避短,得天又独厚。

也有人认为,是下策之选,耗去了不知多少钱财和精力,像跳进了坑里,烧起来就不会退。尽管这坑里埋着丰富的民俗矿藏,但跳进去就很难再出来,成了时下常说的人矿或自嗨。

世间诸事,皆有因果。我认为,不管是找到一条得天独厚的道路,还是跳进了一个心甘情愿的坑里,其实都是一种选择,人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也包括付出。

从江大塘寨老   2023.9.

贵州多山、多彩、多民族,只是民俗摄影的一种有利因素,是外部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关键还是他内心的心境、心地、心愿所决定,心之所至,才能行之所及。和陈志军交谈,会感觉他就像大山的儿子,生来就是为这里的民俗与乡情活着,一辈子咬定青山不放松,这就是佛祖说的初心。内心有了目标,心里就会一片澄静,就能无碍、无绊,有了定力、有了智慧,锲而不舍,方成正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华严经》),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教诲和开示,摄影如此,人生也如此。

去参加活动的村里人   2021.

民俗摄影,很多人认为是好玩,到处走村串寨,看看乡风民俗,尝尝风味美食,不亦乐乎。在民俗摄影队伍里,这样的人不少,那只是玩玩而已。陈志军的民俗摄影之路,一是苦行、二是坚守、三是肩负使命、四是修炼自己。所有怀着初心、想得始终的人,历程都一样,别只想着取巧。

当下社会,对物质的贪欲和失德,使很多优良传统和民风民俗,正在受到侵蚀或摧残,邻里之间的冷漠、人际之间的猜忌,甚至老人倒在街上无人敢搀扶,显得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某种意义上,继承传统,重视民俗、重视民俗摄影,其实也是一种民族文化与道德的重建与拾回,更是一种求真实、讲真爱、寻真美,回归中华民族美德的传统之路。这样的真善美,才是真正民俗摄影的内涵所在。(详见后文)

每个人都会在社会中做着选择,同样,社会也在选择着他,这是一种双向性的社会挑选,没有民族社会的接纳与认可,陈志军走不到今天。反之,陈志军也用自己的一片赤诚和无数张作品,成了贵州民俗文化的代言人,成了山乡村寨各民族心目中的自己人……

 

榕江高排穿百鸟衣的村民  2022.12

这些年来,除了工作,凡是休息或假日,陈志军不是在山寨,就是在去山寨的路上,足迹几乎遍及贵州全境的山乡村寨,从侗乡到苗寨、从婚礼到祭祀,他把贵州各个民族的风情习俗、生活方式、人文自然等都用镜头做了记录与考证,不仅成了贵州有名的民俗摄影师,而且还担任着贵州省民俗公益摄影中心的理事长,团结和带动着更多的人,走上了民俗摄影的道路,让中国、让世界,认识多彩的贵州,多彩的民俗。

         二 

反排是一个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苗族古村落,坐落在黔东南的群山中,历史上被认为是“化外生苗地”,全寨迄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远古苗族的祭祖习俗和约规。寨里还有巫师、鼓头、寨老、歌师,各自掌管司法、统领、理事、治安、司礼等各职责。从衣食住行到节庆歌舞,四百多户人家几乎家家都带着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印记,宗族社会的结构与生活方式,就像一个多维的空间,和今天的现实生活并存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保留着这样完整历史和文化形态的古寨,在云南都不多见,整个寨子,既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又富有生活的气息,犹如一座活性化的苗族历史博物馆,走进古寨,就走进了一个古风犹存、民俗鲜活的天地。

台江苗族古村落反排寨  2018.11

20多年前,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旅游总社负责人曾经在飞机上,看到了陈志军刊登在《南方航空》杂志上的图片介绍,一行人便专程辗转来到反排这个古村寨进行旅游考察,没想到在这个苗乡古寨,与陈志军不期而遇,得知陈志军就是那些图片的作者,赞叹不已。一个摄影作者,从省城来到古寨,没有谁给他任务,也没有谁给他资助,靠的就是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摄影艺术的执着,帮助这个山村走向了蓝天,走向了世界。

 

百年风雨桥  2015.

当年的那次偶遇,让陈志军没有想到,几幅照片,把这个西南山区里的古寨与远在大西洋的荷兰连在了一起,这是文化的价值,也是民俗摄影结的缘。可以说,他就像一位民间文化大使,更加坚定和激励了他在民俗摄影方面的追求和执着,也更加意识到了这些古老又淳朴的民俗与生活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如今,包括这个古寨在内的台江苗乡,已被联合国列为全球“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人文旅游景区。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还把此地列为十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苗乡的历史和文化,正在被人们重新认识和重视,这其中,有着陈志军的一份辛劳和贡献,功不可没。

有“东方迪斯科”美称的反排木鼓舞   2012. 

随着社会发展,围绕着民族与民俗摄影,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尤其对一些正处在消亡或变革时期的文化习俗,亟需抢救和保护,这是民俗摄影很重要的一种功能和职责。另外,很多原生态的、或者带有原始古老气息的文化传统、生活情态等古风遗俗,还残存在一些偏僻山寨或古老村落,但往往这些地方因为发展相对滞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也就相对较少,社会变化的印记就不太突出。被一些人认为是落后的代表,拍摄这些东西是抹黑,是表现破旧。这种认知,有些幼稚,有的还咄咄逼人,不必去驳斥。当前民俗摄影领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和冲击,存在不同的声音,也很正常。

反排古老而神密的“二月二”祭桥仪式 2012

文化从来就没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别,都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环境中的产物。西南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各地发展处于不平衡,这是民俗摄影作者需要思考的地方。在谈《故乡的路》一文中,曾经说过:“如果说,文化是一种差异,是不同族群之间的历史、宗教、地域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多样性;文明便是一种发展,是社会向着一个更高的阶段迈进的过程。既要保留文化,又要迈向文明,展览实际是把文化与文明的冲突与矛盾,在一种真实的影像中,揭橥给人们去思考。”  

反排古寨作为一个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和其他的古村落一样,它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已经不言而喻,不是盖了多少新房、致富多少人家的价值判断。从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的角度,还是从人类学、民族社会学、民俗影像志等等方面来看,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如何继承与保护,便成了首要的问题。

今天的古寨,也走到了一个历史与文明交叉的十字路口。

反排牯藏祭祀  2018.11 

上图是一幅很具有象征或隐喻的作品,画面像一个历史的小舞台,正在上演一部穿越过去和现在的舞台剧。两位走过画面的神职人员,扛着道具,带着古朴的原始宗教色彩,肃穆而又庄重,他们的身上,寄寓着这个民族久远的历史和故事,不仅使人有些敬畏,也让即将举行的祭祀活动,有着某种神秘凝重的色彩与氛围。

最精彩的是板壁后面那些孩子们,他们既是画面上的观众,又是作品里的主角。人物本身就代表着这个古寨的明天和未来,自然就有了一种象征性和未知性。以后这些孩子,还会不会继续上演今天这些神圣又虔诚的活动,他们成年后,这个古寨是否还会继续存在……

这些年幼的观望者,也是古寨的继承者,正处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处在民族和文化的变革时代,而他们是否懂得了眼前的这些活动,对于他们自身又意味着什么?这是作品给孩子们提出来的问题。

其实,也是陈志军的民俗摄影给我们提出来的一个问题。

 

           三

谈到贵州,自然就会想起曾在贵州创下不朽学说的圣贤王阳明。

这位被贬谪到贵州做驿丞的大儒,谁能想到,竟会在当时被认为蛮夷之地的穷乡僻壤,达到了他思想学术的最高境界和顶峰,这就是史上传为美谈的“龙场悟道”。由此完成了王阳明享誉世界的“心学”体系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后来,王阳明还受邀到贵阳书院讲学,为西南边地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精神遗产和文化财富。而他在龙场所悟到的“心即理”、“致良知”,不仅是开启阳明心学的钥匙,所强调的“心”与“理”的融合统一,对今天的摄影创作,对我们深度认识民俗摄影,都极有帮助和启发意义。

民俗本来就是一种文化,更需要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加以理解和透析,因为和我们的民族文化心理以及思想学说,都有联系……

用中国哲学的观点来看,摄影是通过相机,不断地实现和完成对自己、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其实就是古人说的“格物致知”,相机是物,也是心的载体和延伸。如何格物,如何致知,其实就是摄影界爱说的“拍什么和怎么拍”的关系问题。

朱熹认为:“格物是物物上穷其至理,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格物是零细说,致知是全体说”。需要亲身实践,通过对外在世界的把握、了解之后,才能获得认知和天地中的道理,是一种向外求的认识论观点。

王阳明和朱熹的观点不同,主张向内求。王阳明强调“心即理”,这个理就在自己心中,但这个理同样不是现成的,它只是潜在,需要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来使自己的本心和万物融为一体。我以为这对摄影作者来说更重要,因为本心就是人性所在,透过相机,我们要找的就是人性。

前边说过,民俗摄影,是一种求真实、讲真爱、寻真美的大善之路。因为凡是真正有生命力、得到族群整体文化认同、经过历史和岁月磨砺,在民间始终活力不衰的传统习俗,都是具有真善美的内在属性,人人喜欢,代代承传。

如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民俗,洋溢在那特有节日氛围里的,是中国人的敬老爱幼、家人和睦、邻里亲善的人际关系,是整个社会亲和融洽、欢天喜地的和谐氛围。哪怕吃个年饭、贴幅春联,发张贺卡,都是一种真情、一种善意、一种美的追求。这就是中国民俗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民俗摄影所要开掘的内涵。

寨英古镇盘龙庆丰年  2023.2

一个社会需要有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才是健康社会。一个族群也需要有能带来大家欢乐,彼此友善的民俗活动,才能增加族群的凝聚力。无论春节还是民俗节庆,只要带有美好的追求和生活的愉快,都能凝聚人们的情感与愿望。在上图中,盘卷成团的彩龙,成了整个古镇的向心力,老街沸腾了起来,民众参与了进来,生活欢乐了起来。男女老幼都被那现场的气氛所感染,都会忘我的投入传统与习俗的承继中,沉浸在这种节庆所带来的兴奋和愉悦中,这是民俗活动特有的生命凝聚和情感分享,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生活中,驱恶扬善、祈望美好的集体愿望。

在陈志军的民俗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这种人性的追求,看到了如何在民俗摄影中,人们发自内心的真实与善良,把生活变成了美的愉悦和分享。王阳明强调“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既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他对“格物致知”这句古训最好的诠释。即首先是要懂得什么是善恶,这是良知;其次,格物的真正目的,是为善去恶。

用句通俗的话来解读,格物是会玩相机,致知才是懂摄影。

要有良知、要有善心,才能拍好真正的民俗摄影。其实,拍什么都应该具有良知和善愿,包括新闻摄影,看看荷赛中的获奖作品,每一幅后面都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心地不纯、动机不善,拍出来的东西,自然也就乏善可陈,更别说美……

黎平黄岗侗寨里的婚礼  2017.3

上图是一幅普通又平凡的山寨婚礼,简单又朴实,来的宾客和亲友都只能靠墙站着,只有新娘和新郎坐在屋中央的塑料凳子上,就像与大家合影一样。我见过很多拍婚礼和婚俗的照片,从杀猪宰羊,到唢呐花轿,喜庆满堂。而这幅作品却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染力,因为那发自内心的情感,因为那笑容……

从这对新人禁不住地笑逐颜开,到满屋子宾客的笑容满面,整个新房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连观众都能受到那满堂的笑声感染。仔细看看每一个人,个个都笑得那么自然,笑得那么真诚,没有掩饰、也不做作,完全看不到那种表演式陪笑,也没有奉承式假笑,特别是新娘,不再矜持和羞涩,笑得那么天真和灿烂。

人都会笑,就像婴儿生来就会哭一样,喜乐悲欢都是人的本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真实的本性都被掩饰,或不轻易流露。这样的婚礼,简朴而不奢华,真实而回归自然,是人世间真情的释放,是人与人之间友善的传递。只有当你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和开怀时,你自己也会是幸福和快乐的分享者,共享这美好的时光,因为人性本善。

婚丧嫁娶是民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古往今来,爱情也是所有文艺作品一个永恒的主题。社会发展会翻过今天的篇章,画面中的新郎和新娘也会老去,传统的婚俗也会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人世间真正的爱与结合,是这婚礼中最真实自然的笑脸。

我喜欢这样的作品和民俗,因为看到了生活中真实的人性。

 从江瑶浴  2011.11 

民俗摄影与当代摄影、观念摄影不同,是要有真正的生活气息,因为任何真正的民俗,都是植根于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上图是一幅温馨融和的家庭生活场面,火红的炉灶与蒸腾的热气,让有些黝暗的室内变得热闹和欢快,整幅作品的影调和情调,特别有乡土生活气息,包括背上的孩子与正在沐浴的妇女,都如同家人一般,让你亲切自然。恰恰也是作品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因为能置身在这室内拍照,说明这个家庭没把作者视为外人,这是一种民俗生活,更是一种家的感觉。

透过作品,我们可以感到在这样的山乡民俗中,陈志军正是怀着真诚善意之心,走进了普通瑶族人的家中,用镜头化解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缩短了心灵与心灵之间的距离。

和某些城市精英在镜头里沉湎于自己的孤独、困惑与郁闷不同,和那些成天只想表现自我,却找不着心灵归宿、自悲自叹的摄影者不同,认识民俗,去做真正的民俗摄影,我相信就能像陈志军一样,用自己的作品获得温暖、在人生的路上获得充实。

         四

中国的民俗文化,无论是节庆还是婚礼,无论是盖房还是祭祀活动,虽然范围极广,都是一种向善的文化,都是强调集体意识的凝聚与团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善与互助,从不培养仇恨,从民俗中学会礼仪,在传统中学会互爱。孟子日“与人为善,善莫大焉”,这是贯穿在中国历史和民俗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和财富的多少无关,与物质的简奢也无关。所以王阳明能在当时龙场那种艰辛贫寒的生活中,始终强调要“为善去恶”的良知,难能可贵之中,也为我们认识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高地,找到了真正的方向。

可以说,真正的民俗摄影,就是传承着中国文化中善的一面,是弘扬民俗在生活中核心价值的体现。

民俗,是每个民族存在的一种标志和风貌,是每个民族自身文化认同的历史传承,也是族群集体意识的一种凝聚力,丧失了这些,民族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从贵州的许多民俗活动中,从陈志军的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民俗文化在生活中的活力,感受到那种特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台江施洞龙舟出征  2011.6  

上图是陈志军参与在大理影会《云贵川民俗影像联盟摄影展》时的作品之一,也是一幅最能体现民俗凝聚力与号召力的作品。无数双大手、无数个肩膀,齐心合力地抬举着一条如史前巨兽的独木龙舟向江边走去,犹如一部气壮山河的交响曲,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音符。人们都是自发自愿、身心投入到这一壮阔场面中,没有谁偷懒耍滑、没有谁袖手旁观,才形成了这种群体的整体力量,这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担负和完成的任务,让人感到,赛龙舟就像一台凝聚全体村民力量的发动机,就像吹响了汇聚族群生命的集合号,每个人都会从中深切意识到团结的力量,意识到民俗传统的价值。

 

作品采用了黑白影调,就更显得意蕴凝重,既把这种古老的民俗活动延伸进历史的回忆,又让其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不断延续。而且作者撷取了赛龙舟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更耐人寻味深长。你可以想象当初要把深山里的参天大树变为一条龙舟抬到这里,是如何的巨大艰辛与困难,这是对整个族群的毅力考验与动员,包括智慧、力量和信仰,没有这些综合因素,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抢在龙舟下水前的这一镜头,我认为远比纯粹江上奋力划桨的比赛表现要深刻,那只是一种竞技,而岸上压在男人们身上的独木龙舟,如一条长龙,沉重非常,象征性更强。赛龙舟是男人们的竞技,也是对一个寨子男性的考验。在很多少数民族的生活观念和文化意识中,男人是山,女人像水,男人要的是刚毅、坚强和敢于担当,一个村寨的汉子们,是老幼妇女们依靠的对象,是护卫着村寨的城墙,更是凝聚一个族群的核心力量。也是这幅作品最有价值的所在。也只有长期对民俗文化的深刻洞察和认识,才会拍出这样的照片。

和陈志军(左)在大理国际影会的展览现场 2023.9  

 

随着越来越多的作者加入到民俗摄影的队伍中,国内的许多影会展览也出现了风格不一、手法多样的民俗摄影专题作品。民俗摄影呈现出新的活力和蓬勃之势。我不反对一些作者在少数民族题材或民俗创作中,寻找一些现代人需要思索或表现的东西。想在一种历史的甚至古老的文化场景中,强调和渲染一种个人主观的精神倾向,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值得鼓励和关注的一种探究,但民俗摄影是一种文化的记录与传播,个人的主观意识不能侵蚀民俗文化本身的历史属性和文献价值。很多民俗作品对现在和将来,都具有史料或文献的研究价值。这是民俗摄影与其他创作不同的地方,也是陈志军和他的朋友们今后需要注意整理和强化的地方。

在谈云贵川三省民俗影像联盟举办的摄影展时,曾经说过:“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传统的民风习俗也正在发生嬗变,民俗是一种群体社会认同的习惯,简言之,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带来对传统的挑战与改变。从摄影的角度来说,关注这种变化,也非常重要。不比单纯追索过去传统遗留的民俗文化次要,因为这也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记录和任务。”这话仍用在这里,也是我们以后都应该共同关注的方向。

榕江高排鼓藏节牛转塘 2020.1

贵州是个很有特点的地方,不仅有王阳明在这里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伟大哲学思想,同时还有徐霞客用自己的双脚,从这里由黔入滇,真正地把自己的一生,变为了知行合一的践行,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千古奇书的生命游记。三百多年后,又有毛泽东带领红军,跋山涉水走到这里,从而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这些先贤和伟人的足迹,从某种意义来看,特别适合于今天的摄影人励志和深思……

今后,陈志军还将继续在民俗文化的路上前行,就像文章开头的题记“知之真实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将是他新的人生路上的哲语相伴。毛泽东当年曾在这里,带着诗人般的悲怆豪情,看着如血的残阳,似海的苍山,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词句,愿以这豪迈之句,赠与陈志军,和他一起,从头再越……

(文中图片和作品,均为陈志军提供)

来源: 福言文苑

          编辑:尹达天

          审核:吴敏昆

          终审:执行主编 尹绍平

云南省农业标准园建设协会、哥斯拉(昆明)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晋曌滨利酒业贸易有限公司、曌和集团为本网支持协办单位

 

编辑:吴敏昆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