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年一叹》的几点感想-原创文章-专家专栏-文产-云南民族旅游网

读《千年一叹》的几点感想

2024-11-23云南民族旅游网

近期有幸读余秋雨先生作品《千年一叹》,读完之后,内心一直久久难以平静。可能是缘于喜欢读余氏文化散文,缘于自己学中文专业的经历;平时也关注一些文化方面的事儿,所以读起来感到很自然很亲近,甚至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感想。

《千年一叹》成书不易,那是在直面当时也是现在最危险、最恐怖地区的行程,中东、伊朗、巴基斯坦等几乎都是恐怖分子、极端势力出没的地方。想想余秋雨先生等车队全是直接从地面通过,途中当然也遇到一些险情,有时甚至非常危急,但当时书稿每天都从危险途中写出、发表的;当时考察的住宿条件很不好,随时面临睡觉时间不足和其他干扰,甚至有生命危险。读的时候我几乎时刻为车队的安全问题捏把汗。

“千年一叹”的旅程从希腊开始至埃及、巴勒斯坦地区、约旦、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几大古代文明发祥地,作者在新千年来临之际,重新对中华文明以外的几大文明区做了一番亲密接触,细数几大文明区数千年的风云变幻、兴衰成败、长短得失,展示各文明区当前的社会风貌、面临的纠纷问题。不难发现,各大文明区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浓重的笔墨和历史文化遗产,也不同程度上留下了直到现在还纠缠不清的纠纷,有些甚至成为当前恐怖主义、极端组织的集中地,仇杀不断、民不聊生,所有这些不得不令人深思,老字辈的文明究竟怎么了?难道这些都是上天的安排?

可以说《千年一叹》像部游记,每个国家也可以立成篇,其中只是以寥寥数笔勾勒出这些文明区的前世今生,虽篇幅不长,并不艰深难懂,但这里的“素描”是那么准确到位、入木三分,不能不说作者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掌握之深、剪裁功夫之厚;以至于此书可当一部世界古代史方面的书读,可以增加许多前所未闻的世界史知识。

《千年一叹》紧扣“千年”来临,对人类历史文化发出了沉重的“一叹”。一页页翻开此书,我们一步步跟随车队经历千难万险,探索文明的足迹,感受岁月的沧桑,同时也一天天地迎接着2000年即新千年的到来,终于在2000年来临之时,车队完成了中华文明外的古老文明的考察,终于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平安抵达祖国怀抱,书中虽然未将中华文明列为主要考察对象,主要在国外穿行,但我们感到时刻在讲中华文明,在文明对比、历史比较中,我们逐步加深了对中华文明特性的认识,即为什么几大古代文明区只有中华文明始终维系不断,在庆幸我们文明“长寿”的同时,作者也与我们一同思考着中华文明如何迎接新千年的挑战。只有回到祖国后,我们一路悬着的心才放下,同时全书也画上了句号,而读者心中的问号才刚刚开始。因此我们不得不感叹该书的视角高,思路之独特,结论之准确;当然这些都与作者及其团队的坚持、努力甚至冒着枪林弹雨的无畏精神有关。

历史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文明兴衰成败、桑海沧田均在其中。书中每页几乎都透露出这种深厚的历史沧桑感。更重要的是本书似乎在一起探索一条文明健康发展之路,那就是互相尊重、包容和谐、百花齐放、取长补短、摒弃纠葛。然而作者也明白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书中描写的各式各样的文明冲突、政治冲突、军事冲突发生的地区,至今依然还沿续着2000年以来的生存方式,如带枪吃饭、国门较劲、恐怖袭击等,这不得不会让人再次深思。书中也形象地展示着各大文明区非暴力冲突的误会,如一英国人对这次凤凰卫视组织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文化人在一个车队做文化考察中表现的亲密无间感到十分惊讶;如某国人问:你们中国有茶吗?这些问题不都说明各文明区的交流沟通不足吗?

总之,《千年一叹》成功地延续了《文化苦旅》等余氏文化散文思辨力量,以一种更宽广的视角来考察文化、梳理文化,以一种跳出中华文明区的方式,在对比、反思中来思考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得得失成败及发展方向,以一种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思路试图为人类文明演进之路指明方向。

(孟连县委宣传部  张新立)

编辑:陈克东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