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长征
2025-01-01云南民族旅游网
作者:张密
★序 ★
长征,是个特定的词汇,指特定的历史事件。
百度百科里,这样描述了这个历史事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期间,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精辟的总结。
长征时期,红军曾在云南各地留下了足迹和革命的火种。
1935年4月28日,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寻甸县。4月29日,发布了《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30日,毛泽东、张闻天、王家祥等中央领导进驻柯渡镇丹桂村,并对强渡金沙江具体进行了部署。
1936年4月4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等同志,率领红二、六军团再次长征进入寻甸县,并于4月9日进行了著名的“六甲之战”,打退了敌人的追击,连克10座县城,从丽江的石鼓渡口胜利渡过金沙江。
1977年10月,云南省政府在丹桂村建立了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1983年纪念馆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确定为省近现代史及国庆教育基地,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征40年后的乌蒙大地的群山里,有个婴儿呱呱坠地。
从小就耳濡目染了长征的故事,因此,长征、红军、毛泽东……这些词汇,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也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
再40年过后,已经人到中年的他,尽管已经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但是,“长征”这个词,依然是他挂在嘴边最多的一个词。
经过多年的打拼后,他的足迹留在了很多地方,吃过不少苦头,也摔过不少跟斗。最悲惨的时候,曾经历过3次鬼门关、2次破产;卖掉了寻甸和嵩明的2套房子,以至于拖妻带女流落街头;也因此,妻子选择了离婚,女儿两次自杀……
逆境,是考验一个人耐力最好的试金石。
一般人在经历过这些痛苦和磨难后,往往会一蹶不振。但是,他是个内心强大的人,总是一次次爬起来,倔强地再次重新开始。
因此,他也是个传奇式的人物。
“当年长征时期,也遇到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之所以最后取得胜利,就是贵在坚持。我自己遇到的这点困难,和当年的长征比算不得什么。在我自己的人生路上,会有很多这样的困难,但每次我都会想到长征,也会以当年长征的勇气走下去。”
当年的长征,成就了一支军队,一个国家。
现在,一个人的“长征”,一个孤独者的“长征”,能带给他什么?成功、失败、坎坷,抑或是……
“把答案交给时间吧。”这句话,是他的一句名言,他相信时间能证明一切。
1.母亲因梦拯救了他的生命
“你挺着大肚子,就别去山上干活了,还是在家休息吧。”老七看着妻子的肚子,语气充满了体恤和关心。
“哎,前面已经有7个孩子了。现在的生活,连温饱都成问题;这个孩子再出生后,家里又添一张嘴,能给他吃啥啊?”赵竹英摸着肚子,写满人生坎坷的脸上,露出了些许无奈。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功山镇纲纪村委会沙沟地村,一个乌蒙山中的小山村,周围荒山环抱。村边的小水库里,也只有到雨季才能蓄积一点雨水和山洪。大部分时间,这里都是枯水期。因此,村民只能种点包谷和洋芋糊口。
老七和赵竹英是村里普通的一对夫妻。
尽管解放已经28年了,但深藏大山中的小山村里,大家生活依旧很困难。饶是如此,但每家的娃娃都还是一群一群的。在战争结束后的很多年里,“争做英雄母亲”的理念,还深深印在每个女人的心中。
之前,10年的浩劫总算结束了,中国的老百姓重新回归到了正常轨道。但对窝在深山的小山村来说,还是没啥改变,还是缺衣少食,还是贫困如洗。
但是,只要家里还有一口吃的,每家都要再生一个娃娃。
然而,现在家里已经没多少可吃的了,再添一张嘴,其他孩子就要挨饿。
破旧的土基房前,自己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在衣衫褴褛地打闹。赵竹英搬了把坐下去就“咿呀咿呀”响的旧竹椅子,在门口坐下来。
少年不知愁滋味。
“妈妈,你这次要生个男娃娃还是女娃娃啊?”孩子们围过来,几双脏兮兮的小手抚摸着她凸起的肚子。
“把手拿开——”母亲温柔地扒拉开伸过来的小手,嘴里念叨着:“现在家里都没吃的了,再添一张嘴,你们就要挨饿了。”
“不怕,我们宁愿少吃一个洋芋,都要留给弟弟或者妹妹吃……”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嚷着。
“哎,现在你们都瘦得皮包骨头,再少吃一点,就长不大了。”母亲将一个孩子揽在在怀里,抻平他的衣角。
“都要生了,你也不能不要啊……”“不能要了,改天我去医院……”在孩子们的惋惜声中,蹲在火塘边烧洋芋的老七,不觉咳嗽了一声。
其实,只要条件稍微好点,哪家的父母也不忍心将孩子打掉。
但是,现在家里除了几袋子洋芋和包谷外,确实是没其他可以糊口的了。
“留还是不留……”夜幕降临,一群的孩子拥挤着睡下后,依然能听见父母的絮语。“你都要临产了,这时候去医院做手术,还是有风险的。”“不管了,与其让这个孩子以后挨饿,还不如现在趁早……”
疯玩了一天的孩子们,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父母那边,也相继响起了鼾声。
“昨晚我做了个梦,好奇怪啊!”
一大早,赵竹英就扯起老七来,叙述着她昨晚的梦:她去山上干活时,才走到山下,突然看见一块大石滚下来。正在惊慌躲避时,石头突然滚到她的脚下炸开,从石头里跳出一个娃娃,朝她怀里扑来……
“这个梦是有点奇怪!但这不是你前两天做的那个梦吗?咋老是做重复的梦?或许,这孩子和我们有缘分,不应该去医院。”
“嘁,我还不知道你咋想的啊!”“得,算我没说,你去问问邻居,看他们怎么说?”“我不问,我还是要去医院,你陪我去。”
天才蒙蒙亮,老七就赶着起来,捅旺火塘,给一群孩子做了早饭。几个孩子啃着洋芋,吃点包谷碴子,又回被窝睡回笼觉了。
“咱今天不去医院了吧!”这当口,赵竹英从门外进来,跟正在扒拉饭的老七说。“咋又不去了?早饭都打发孩子们吃过了。”
“是这样的,我刚才和邻居的妇女说起我做的怪梦,邻居也说这个孩子怕是和我们有缘,劝我生下来。”“你看吧,我说的话不算数,别人说的话就好使。”“臭美吧你,其实,你心里还是希望这个孩子生下来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小九九。”
“我不和你抬杠,去山上干活了。”“去那么早干啥?外面还黑乎乎的,在火塘边暖和一会儿吧。”
转天,老七从山上干活回来,看见赵竹英又在火塘边愁眉不展。
“咋啦你,哪里不舒服?”“你自己看锅里,现在没多少可吃的了。这群孩子简直就像是一群饿狼啊,剩下的粮食支撑不多长时间。再添一张嘴,很快就会断炊了。”说着话,赵竹英不觉长吁短叹起来。
“车到山前必有路,阴天饿不死瞎眼的雀。到时候粮食不够吃了,再想办法吧。”老七抓起一个煮熟的洋芋,不紧不慢地啃起来。
“还能有啥办法?现在,谁家还会有粮食借给你,都是一群的孩子嗷嗷叫着等着吃饭呢。”“办法总会有的,你该不是又想去医院,不想要这个孩子了吧?”“就是这个意思,明天陪我去医院。”
这天晚上,赵竹英倒是很快入睡了,但身边的老七雀辗转反侧,很久都没有入眠。
第二天,老七打发孩子们吃了早饭,还是老老实实地陪着妻子出门了。
“借问,功山街怎么走?”半路上,老七夫妻遇到了一个路人。“我是要赶着去街天做生意,才起得这么早。你们为啥也起得这样早啊,这是要去哪里啊?”“我们要去医院。”在热心路人的询问下,赵竹英讲述了那个奇怪的梦。
“大嫂,我劝你一句:还是留下这个孩子吧。这样奇怪的梦是有征兆的,而且你几晚上都做同样的梦,不寻常啊!”
“那,就不去医院了?”“我劝你别去了,况且都要生产了,还是留下他吧。”“那,我就听你的。”山道上,赵竹英又跟着老七磕磕绊绊地回到了土基房里。
不久,赵竹英旧话重提,还是为了眼前的这群孩子,要老七陪着她去医院。
终于,在1977年的初夏时分,老七还是陪着妻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深山,来到功山镇卫生院,准备做流产手术。
无奈地蹲在卫生院门口,老七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焦急地等待着妻子的消息。
“走吧,咱不做流产手术了,回家——”没多长时间,赵竹英就挺着大肚子出来了,还满脸的笑容。
“这来都来了,咋又不做了。”回家的路上,老七心里窃喜,但仍然一脸的疑惑。“刚才等着医生的时候,我跟其他来就诊的说了那个梦,他们都说这孩子和我们有缘,劝我不要做流产手术了……”
“太好了——”回家的路上,老七感觉脚步都轻松了不少。
5月4日,在老七破旧的土基房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
“5月4日出生,正好是青年节,这个日子好记。”看着孩子顺利出生,老七长吁了一口气,到门外伸伸懒腰,透口新鲜空气,却一眼看到了雨后的彩虹。“好兆头,雨后彩虹很难看到啊,偏偏在孩子落草后看到了。”
“弟弟的眼睛好漂亮,和妈妈的一样,是棕色的。”“哎呀,小家伙的尿,都尿到我脸上了。”屋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他爹,给孩子起个名字吧……”回到屋里,赵竹英疲惫地对他说。
“就叫春党吧。‘春’代表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也代表着希望;‘党’代表我们要牢记共产党的恩情,加上‘党’字上面三把刀,寓意着以后兄弟们要互相团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嘛!”
文章来源 环球游报2018年4月20日A3版
-
美好生活在云南|西山脚下滇池湖畔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2024/12/31
-
云南职业经理人协会20周年庆典暨2024年年会在昆明举办2024/12/29
-
【原创文章】彭镇:乡村变迁中的影像立体叙事2024/12/26
-
【公告公示】“玉鉴云南”第一期主题沙龙活动邀请函2024/12/24
-
【讲述云南】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四届二次理事扩大会在昆召开2024/12/23
-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遇見魯黑 ——憶慕容玥2024/12/19
-
云南承融民族茶道院院长吴承融 二十年茶山调研,创新火塘烤茶技术引领茶行业新发展2024/12/19
-
第六届全球会员日 爱在春城 快乐回家2024/12/15
-
在昆各族同胞载歌载舞共庆2025年度傈僳族“阔时节”2024/12/15
-
[云新发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