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6-11-09 20:23:15|来源:网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七彩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在不同自然环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饮食习俗。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云南25个少数民族,25道菜。其中可能有很多菜系各位看官你都没听过。
1.阿昌族——酸辣谷花鱼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阿昌族喜吃芋头,传说古代庆丰收时,杀狗和吃芋头必不可少。稻田养鱼是日常吃鱼的主要来源,食用时多将鲜鱼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以酸辣谷花鱼(栽秧时将鱼苗放入田内,谷熟后取鱼,称谷花鱼)最具特色。
2.基诺族——芭蕉肉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基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畜或做烤酒。平时肉类来源多依靠狩猎,特色美食主要有:芭蕉肉、全肉条、还有竹筒烧麂排、油煎扫把虫等。
3.德昂族——酸笋炖鸡
德昂族也称为“崩龙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德昂族的酸笋炖鸡里的酸笋有一股子呛鼻的酸味,闻着口中唾液开始加速分泌,喜爱酸笋的人一闻到这股味道就会有食欲。德昂族酸笋炖鸡就是利用酸笋入味的一道美食。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卤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4.拉祜族——烤肉
拉祜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拉祜族”是自称,“拉”意为虎,“祜”意为在火旁把肉类烤到发香的程度。过去,拉祜族居于山野密林中以狩猎为生,解放后,才逐渐迁出森林,过上农耕生活。从“拉祜”二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烤肉著称的民族。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特色美食主要有:拉祜族烤肉、松鼠干巴、干糁、香草烤牛肉等。
5.怒族——漆油茶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怒族习惯于日食两餐。其主食绝大部分以玉米为主。怒族饮茶是仿制藏族的酥油茶而制作的漆油茶。常可作为产妇或体弱者食用的补品。特色美食主要有:琵琶肉、漆油焖鸡、烧羊肚、漆油茶、咕嘟酒等。
6.水族——鱼包韭菜
聚居在以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中心及其邻近地区的水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喜食糯米食品、喜食鱼、喜吃酸辣、喜喝酒的饮食特点。其中鱼则是水族人民祭祀祖先、过端、待客的席上不可缺少的必备佳肴。而用独特方法烹制的"鱼包韭菜"则是水族的第一名菜,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奇特的文化内涵。
7.普米族——红烧琵琶肉
“普米”意为白人。普米族普遍以饲养的畜禽为其肉食来源。常见的有猪、牛、羊肉,并能制作酥油、乳饼等乳制品。特色美食主要有:红烧琵琶肉、醉鸡、竹叶菜炒西红柿等。
8.布依族——五色花米饭
五色花米饭,即红、黑、黄、白、紫色花米饭,简称花米饭。花米饭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色彩鲜艳,香味浓郁,美味可口,是布依族的特产,据说在布依族中流传已有近900年的历史。传统的原始布依花米饭制作均是手工制作,过程复杂,步骤多。
9.傈僳族——漆油炖鸡
漆油炖鸡,是生活在怒江峡谷的傈僳族喜爱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或远方的朋友到来,傈僳人都会做上这道菜来庆贺佳节、招待贵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盛产漆树、漆油。漆油可食用,也可用作化工原料,还可入药。
10.独龙族——蜂蛹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蜂蛹是独龙族民间最讲究的菜肴之一,有说独龙族百岁老人较多,与常食蜂蛹有关。独龙人的特色美食主要有:河麻煮芋头、烧酒焖鸡、吉咪等。
11.哈尼族——竹筒鸡
竹筒鸡,云南哈尼族的传统名吃。利用竹筒烹饪,历史久远。时至当代,云南的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竹筒烹饪的传统方法,这与满山的翠竹有关,又与竹筒烹调的食物清香可口有关,哈尼族的竹筒鸡,就是一例。云南哈尼族的竹筒鸡既有鸡肉之鲜甜,又有青竹之清香,滋嫩软糯,制法独特,古老朴实。
12.景颇族——砂锅炖竹鼠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特色美食主要有:竹筒烤鱼、撒皮、舂鳝鱼、砂锅炖竹鼠。
13.布朗族——竹筒茶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个嗜好,并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间还常把酸茶做馈赠亲友的礼品。
14.佤族——鸡肉烂饭
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鸡肉烂饭佤语叫“馍尼亚布绕”,是佤族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它即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比普通的米饭要软得多,比稀饭要干些。有两种做法,一种叫手撕鸡肉栏饭,另一种叫刀砍鸡肉栏饭。制作方法独特,取鲜嫩乌骨子鸡切随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再放入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泽鲜艳,味道糯滑鲜香,独具特色。
15.瑶族——荷包扎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30多种称谓。瑶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各地均有独具一格的风味食品,其中的典型食品有:油茶、粽粑、荷包扎。
16.藏族——酥油茶
藏族人民视茶为神之物,从历代“赞普”至寺庙喇嘛,从土司到普通百姓,因其食物结构中,乳肉类占很大比重,而蔬菜、水果较少,故藏民以茶佐食,餐餐必不可少。流传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
17.彝族——白水煮乳猪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自称繁多,因地而异,有“诺苏”、“密撒”、“罗罗”、“撒尼”、“阿细”等。建国后,以“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彝族特色美食主要有:荞粑、面糊酸菜肉、白水煮乳猪等。
18.傣族——火烧干巴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特色美食主要有:柠檬撒、鬼鸡、炸牛皮、香茅草烤鱼、芭蕉花等。
19.蒙古族——烤全羊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20.白族——生皮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生皮是大理一带的白族人民传统的待客名菜。“吃生皮”的习俗,相传始于南诏时期,至今深受人们喜爱。凡是有白族人聚居的地方,一定有人吃“生皮”。白族人所吃的生皮,不像滇中、滇南一带采用汤褪的方法,而是用稻草火烧去毛,故有“白族火烧猪”的美誉。
21.苗族——酸汤鱼
苗家酸汤鱼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道佳肴,因其制作方法简单、美味可口、食后开胃、味美汤鲜,现已延伸到酸汤鸡、酸汤鸭等。酸味菜肴近年来还走出苗岭深山,在许多大中城市成为一道独特的饮食风景线,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22.回族——面点
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特色美食主要有:清真万盛马糕点、羊筋菜、金凤扒鸡、翁子汤圆和绿豆皮等。
23.壮族——宁明壮粽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着民族。壮族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特色美食主要有:壮族有许多着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柴把等。
24.满族——萨其玛
满族历史悠久,满汉全席是我国最着名的、规模最大的古典筵席。又称满汉燕翅烧烤全席。满、汉族合宴名称。它是我国烹饪技艺发展的一个高峰。萨其玛是满族传统风味糕点。“萨其玛”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蛋条糕。它用精粉、鸡蛋、糖、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等做成。
25.纳西族——丽江火腿粑粑
“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勤劳节俭的纳西人,喜欢喝酒、饮浓茶,爱吃酸、辣,甜味的食品。特色美食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等。
相关文章阅读:
● 云南旅游最佳路线? ( 2016-10-20 )
● 展示云南民族文化的移动长廊 ( 2016-10-20 )
● 云南25个少数民族 一族一道菜 ( 2016-11-09 )
● 云南民族村 ( 2016-12-01 )
● 云南昆明 ( 2016-12-13 )
上一篇:乡愁 是记忆中的那片花海
下一篇:施甸县 哈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