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6-12-16 10:51:02|来源:环球游报
一支队伍 一种坚守 一份期望
——记云南省公安厅驻村扶贫工作队
记者 海世梅
一群来自云南省公安厅的民警,在临翔区马台乡逐渐被村民熟识、接纳。村民们都知道,他们是来扶贫的。
他们是马台乡所辖南糯、平河、那杏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里最活跃的一群,也是最忙碌的一群。在扶贫各项工作被细化、落实的过程中,他们同时播洒了希望,给村民,也给自己。责任成为他们坚守异地他乡的唯一理由,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自省委、省政府部署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以来,云南省公安厅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各项安排部署紧锣密鼓地展开。云南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张太原多次作出批示,并深入省公安厅“挂包帮”扶贫点,调研督导扶贫攻坚及企业帮扶工作,研究部署脱贫工作。为切实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自2015年8月以来,云南省公安厅选派了两批共38名民警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驻进挂包点,针对性地帮助每村每户做好扶贫规划,开展精准扶贫。
在云南省公安厅扶贫点马台乡所辖南糯、平河、那杏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所有人都感觉到了,驻村工作队的到来,扶贫工作的开展,确实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驻村队来了”
2016年2月18日,当汽车行驶在临翔通往马台那条迂回曲折、渐行渐窄的山间公路时,吴易最深刻的感受是“怎么还不到”。彼时,作为云南省公安厅选派的第二批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之一的他第一次到马台,他和同组民警的目的地是马台乡那杏村委会。其余同样来自云南省公安厅的民警也将分成2组前往南糯村委会、平河村委会。在那里,他们将开始新的工作、新的生活。
让吴易觉得又绕又远的那条路,是临翔通往马台的唯一一条路。这条路并不好走,除了弯多坡陡、路面狭窄,这条路的路基建设陈旧,若是遇到下雨天,堵车、不通道也是常有的事。很大程度上,这条唯一的“生命线”反而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切实了解当地的村情民意,梳理每家每户的贫困现状及找准致贫症结,到村委会报到后的第二天,驻在3个贫困村的工作队便忙开了。白天村民外出干活,驻村队员就晚上入户调查;发现建档立卡资料有出入,队员们加班加点也要核实清楚;村民不懂扶贫政策,队员就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村民遇到困难了,队员就仔细记录,如实上报、反馈……每一项工作,驻村工作队员丝毫不马虎。
龙志成是扶贫工作队驻平河村委会的队长,他所在的村委会共有14个村小组。为了做通群众工作,有的村小组,一户人家,龙志成走访了不止5次。一次,他到核桃树小组宣传扶贫政策,遇到一个“有点倔”的小伙子。当时,小伙子对龙志成和工作队员很抵触,觉得他们“说一套,做一套”。为了消除小伙子的成见,龙志成把小伙子拉到一边,耐心地跟他解释:“我们彼此是朋友,从村里到乡里,对扶贫政策的执行和落实,都是不打折扣的。我在村里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止一个月两个月,你以后如果有不如意的,你再来找我,我们再做交流。”龙志成的诚恳与真挚,最终打消了小伙子的顾虑,小伙子接受了宣传政策,并连连表示:“以后一定尽我所能,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不止龙志成,2015年云南省公安厅派驻马台乡扶贫工作队队长胡学清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一次,他到一户村民家走访,主人听他说的是普通话,穿着也不像当地村民,便问他是来推销什么的。胡学清赶忙解释,自己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这才消除了“误会”。“刚来村里工作,村民都会带有防备之心,耐心和他们解释清楚也就好了。”这样的状况在最初那段时间,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几乎经常碰到。
事实上,驻村工作队所要克服的困难还有很多。由于交通不便,道路条件差,加之村落较为分散,工作队员的入户走访很多时候无法使用交通工具,只能靠步行。要是遇到下雨天,步行甚至都很难行得通。
龙志成就经历过这样一次走访。那天,他和队员到杨家组入户调查,由于下雨,车子开不上去,于是他们选择步行。当天,他们8点半从村委会出发,走了一个小时才到达杨家组。一路上,他的鞋子上、腿上全是泥巴,连迈开脚步都很困难。路过的一个村民看他实在难走,便递给他一双雨鞋。龙志成连连拒绝,只是最终抵不过村民的坚持,只好收下了。“那样的天气,那样的道路,要是没有这种鞋子,想走回来都很困难。”龙志成至今还记得那条坡很陡、弯很多、很泥泞的路。
好在队员们的辛苦付出最终都有了回报。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驻村工作队和群众的距离拉近了,感情也变好了。对此,马台乡党委书记陈一波说:“驻村工作队对各村各户的情况了解得比我还熟,他们的工作确实是做到群众心坎里了。”的确,如今队员们到哪,村民们都会问上一句,邀他们到家里坐坐,对这群经常以“我是驻村工作队的”为开场白的人,村民们很是信任。
“敞开心扉,把群众当成朋友,工作也就好开展了。”所有的驻村队员都有这样的感触,他们也正是这样做的,因为他们都明白:“工作队来了,就是切切实实帮助村民解决困难的。”
“家宽敞了,心里也亮堂了”
村民工作做通了,其他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任务要求,云南省公安厅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安居工程、素质提高、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组织建设等7个方面做实做细了扶贫项目规划。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努力下,一系列具体的帮扶措施很快就落到了实处。
平河村委会往前走20多米,是一大片低洼、较周围稍显平坦的地。这块地上,林立着七八栋在建的新房。工地上时不时传来的施工声使得这一片与周边寂静的村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8个月前,这一片还是稀稀落落的油菜田。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按照危旧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易地搬迁一批、原址拆除重建一批、维修加固一批、进城定居一批、政府兜底一批的工作要求,平河、南糯、那杏3个挂包点的安居工程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3个挂包点,6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涉及到的易地搬迁安居房建设工程已经100%动工。
平河村委会河边组李忠元一家对扶贫工作带来的实惠应该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今年8月,他们一家搬进了刚建成的新房。
10月19日,秋日的黄昏下,李忠元家的新房静谧地矗立着。新房里,李忠元正倚在客厅的沙发上休息,新房斜对面稍显破旧的临时厨房里,李忠元的妻子正在准备着晚餐,新房前的空地上,3岁的小女儿正在玩耍。“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李忠元说。
在扶贫工作开展以前,李忠元一家住的是破旧的土坯房,家里的经济收入主要靠他打散工、种茶叶和种玉米,而这仅仅只能维持一家人的基本花销,李忠元甚至没想过他还能拥有一套新房。被确定为挂包帮扶对象以后,李忠元家的新房建设很快就开始动工了。原本,李忠元打算自己建房,这样可以省下一笔开销,可是缓慢的进度,让李忠元不敢想象何时才能把房子建好。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帮李忠元找到了一个施工队,并与施工队商定让李忠元在施工队打工。如此一来,李忠元既能自己建房,也能领到一笔收入,还能学到盖房子的技能。几个月后,新房的雏形出来了,再过了几个月,他们一家搬进了新房。
“我们的工作,就是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因户施策,最大程度帮助他们脱贫。”驻村工作队队员们说。事实上,他们也做到了。
根据李忠元家的实际情况,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在帮扶他家建房的同时,还扶持他们家发展了养羊、养蜂、养鸡等产业。如今,李忠元家成了村里的养蜂示范户。
“200只鸡苗是政府发放的,养成后由政府统一收购,不愁销路;蜂养了50箱,每箱蜂每年收益300元;另外,还有种植玉米和茶叶的收益……”说起现在的生活,李忠元比以前自信多了,在他看来,家宽敞了,心里也亮堂了。
除了帮扶建房、发展产业,驻村工作队还因户施策,因人而异,积极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培训,并致力建成就业服务综合平台,组织贫困户至少有一人以上劳动力参加电焊工、泥水工、钢筋工、机车修理、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
如今,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和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努力下,各项扶贫项目正在取得成效,村民的生活现状正在发生着变化。
既要扶“钱袋”,也要扶“脑袋”
胡学清是驻村扶贫工作队里年龄最长,扶贫工作经验最丰富的队员。在他看来,驻村扶贫工作队此次的马台之行,“既要扶村民的‘钱袋’,也要扶村民的‘脑袋’,既要帮助村民在经济上脱贫,也要帮助他们在思想上脱贫”。而这也是其他工作队员所感受到的使命。
南糯完小紧挨着南糯村委会,有事没事,胡学清总喜欢到学校里转转。然而,学校的现状却让胡学清深感忧虑。“学校使用的200套课桌、板凳都是2005年之前购置的,大多数陈旧破损,教师自行修补后,还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正常使用需求,有三分之二的课桌板凳甚至已经没有了维修价值。”每每说起这些,胡学清和其余工作队员都异常着急。之后,他们将情况上报给云南省公安厅相关领导,最终由云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帮学校筹集到近30万元资金,为学生更换了桌椅,并在学校设置了一间计算机教室,配置了45台电脑,安装了“博学宝”教学平台。“以前条件简陋,学生都没碰过电脑,教学资源也紧缺,现在有了这个教学平台,所有课程都可以通过网络同步获取,全校师生也能和信息时代接轨了。”南糯完小的校长一边演示“博学宝”教学平台,一边感慨地说。
“教育是思想扶贫的关键。”这一点,驻村工作队的队员都意识到了,并且也想方设法地为村民们争取一些帮助。
不久前,云师大附中的2名教师到马台中学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课。驻村队员们都说,他们等这堂课已经等了很久了。
那杏村委会共有12个村民小组,自从深入各村小组走访,了解到那杏完小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后,驻村队员便一直张罗着邀请城里的老师来给孩子们上上课,与乡里的老师交流交流教学方法,只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对“终于等到”的这堂课,兴奋的不仅仅是孩子们,驻村队员也同样感到激动。于两名老师而言,一堂原本再普通不过的语文课,在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里,也变得格外不一样了。课后,几个学生给两位老师写了卡片:“我要好好学习,我要走出去。”
学生的举动令老师感动,也让驻村队员感动,“这不就是教学的意义吗?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学习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在驻村队员的牵线下,马台中学的老师和云师大附中的老师交换了联系方式,并组建了一个微信群,老师们经常在群里交流教学方法和技巧。
怎样才能“思想扶贫”?教育似乎是最直接、最根源的手段,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对孩子。所以,除了确保适龄青少年就学保障到位,完善学生助学金补助等措施,驻村工作队积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给贫困村党支部上党课、与村民交流谈心,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久而久之,驻村工作队发现了一个细微的变化:“以前是我们找村民了解情况,现在是村民找我们反映问题。”这样的变化让驻村队员们欣喜。
如今,提到这群从省城来的民警,村民们还是习惯称呼他们“工作队的人”,因为他们由此相识,由此相知,也由此相守着。
“刚到这的时候,这里都是稀稀落落的油菜田,如今真是一天一变样啊!”看着眼前正在建起的楼房,驻村队员感慨地说。对最初来到马台时的情景,他们至今都历历在目。因为变化太大,他们无法忘怀。
逐渐落下的夕阳里,李忠元一家站在门口向我们挥手道别。彼时,他们的左手边是破旧的临时厨房,右手边是崭新的楼房,就像他们所站的位置一样,云南省公安厅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工作也到了同样的位置——往回看,曾经的村庄正在褪去原来的样子,往前看,距离更好的生活已经不远了。
相关文章阅读:
● 一支队伍 一种坚守 一份期望 ( 2016-12-16 )
● 督察支队检查组到两区分局督察检查工作 ( 2017-11-27 )
● 楚雄交警支队举办业务擂台赛 ( 2018-05-03 )
● 楚雄州交警支队扎实扶贫暖民心 ( 2018-06-08 )
● 户户达标 人人过关 楚雄交警支队精准扶贫扎实推进 ( 2018-06-15 )
上一篇:官渡依托群众做实警务工作
下一篇:曲靖经开区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