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7-03-24 10:04:26|来源:环球游报
翻越青山,进入一片70年前还是原始社会的神奇秘境。转过山头,邂逅文面女,看到了她们脸上的“蝴蝶”,铭刻着曾经的沧桑变幻。
清晨的袅袅炊烟,鸡舍里悠闲的家禽,犬吠与来自山间的天籁,仿佛这是一首歌唱世外桃源的欢歌。
置身独龙江的山河,穿过寂静的清风,远处是一望无垠的天空以及隐于渺渺烟云中的青峰;近处,是扶摇直上的的鸟儿和直立挺拔的大树。这些景色在水的滋养下愈发的秀丽,而水在美景的映衬下愈发的清澈、纯洁。
梦幻独龙江,以神秘的姿态留给世人无尽的遐想——
□ 记者 王帮旭
文面女:纹在脸上的时光
走进青山环抱中的小寨迪政当村熊当小组,“熊当”是独龙语,意为“我喜欢的地方”。70岁左右的村民李文斯刚从地里干农活回来,看到我们,笑着把我们迎进家里。热情的倒上漆油茶,把平时家里煮熟的土豆、鸡蛋、还有自家栽种的水果都端了上来……
新中国成立以前,独龙族妇女有文面的习俗。李文斯告诉我们,以前因为村子里的传统习俗,女孩长到13岁左右,大人就开始督促文面。她上过一年级,但那时由于家里贫穷,一年级后便回家务农。13岁那年,她文了面。在当地,关于文面有好多种说法,据说文面之后,可以防止被掠为奴隶,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文面之后老了不显皱纹。
如今,李文斯家里共有5口人,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和草药。依托独龙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草药品种丰富,他们时不时会到山上采集草药,主要有重楼、三七、葛根等,采集回来之后把一部分留种,一部分带到集市上卖。说起现在的生活,李文斯很满足,政府给他们建了房子而且村子规划也特别好。在火塘旁边还摆放着电磁炉等家用电器,从老到新,也见证了独龙族生活变化的重要考证。
据了解,熊当小组目前仅有5位文面女。和李文斯同村居住不到百米之处,我们拜访了77岁的文面女待求。恰逢学生放假,待求刚从独龙江乡把自己念书的孙女接回家。见到我们到来,她客气地找来了杯子,给我们倒茶。大家围坐在火塘边,她告诉我们,他的儿子进山了,帮驴友们挑行李,就是所谓的“挑夫”。
说起文面,她18岁纹面,曾经还是村里的干部。两年前,政府建了房子以后,她到了熊当小组,每年的3月到6月她要到回到以前的居所,一个距离熊当4小时山路的地方,那里有丰富的草药资源,那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不灭的火塘 生生的希望
独龙族第一代民居为屋顶是茅草,屋身结构是圆木或竹篾。第二代民居屋顶是铁皮和石棉瓦,屋身多为木板,第三代就是现目前的砖木结构,水泥钢筋房。
在独龙人家做客,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火塘了。家家户户房顶冒出的青烟,是堂屋里不灭的火塘,也是独龙人民生生不息的希望。木质的小板凳,让更亲近火塘,渴了随手便可端起煨在旁边的漆油茶。在独龙江,火塘除了温暖、热情、幸福,更是人精神世界的构建。从铁三角到竹制烤架,思绪随着青烟上升,那是一场与生活的对话。在柴米油盐的情愫里,撑起一个和谐稳定的家。我们围坐在火塘周围,新添的柴禾卖力地燃烧着,热情的心诚如热情的火塘。
独龙江的故事,也是从火塘边开始的。传说,洪水滔天后,大地上只剩下兄妹俩。他俩没有火,吃肉时,哥哥朋生着吃,妹妹婻不敢食生肉,用太阳光烤着吃。有一天,见一只大苍蝇突然飞到他俩面前,用前脚和后脚一上一下,不停地相磨,磨着磨着,突然磨出火烟来。妹妹乐得“扑哧”地笑出声来,结果火烟被吹灭了。那只神蝇再次磨脚,又磨出火烟来,兄妹俩谨慎地把火种保留了下来。从此,人间才有火石,人们就模仿神蝇用两块石头相碰撞而取火,独龙族称这种取火工具为“掐玛”用来取火的石头称为“掐玛龙”。
从溜索到彩虹桥 天堑变通途
穿行于高黎贡山密林深处的独龙江公路,蜿蜒曲折,如一条墨色玉带缠绕于山箐林涧。冬日的阳光播撒在清澈的独龙江上,翠绿的江水熠熠生辉给宁静祥和的独龙江增添了灵动的魅力。
竹溜索是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的过江交通工具,人们用溜板作为工具沿溜索脚蹬手拉慢慢溜滑而过。渡江时,溜板系于竹绳,再把身体系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钢索的引进,这种极原始简单的交通工具有了改进。
木桥也是独龙族的渡江工具。独龙江地区山多水多,大大小小的支流众横交叉,为了方便来往,独龙族在河流上都架有木桥。有的地方用木板,而有的地方则只用一根粗大木料。
在这里,吊桥算是较为先进的交通工具。吊桥有两种,一种称“投巴尔”,即以两根钢索平拉河的两岸,系牢与木桩上,然后用铁丝或藤篾编织成网状系于两边的钢索上,其上垫着宽20厘米左右的木板,也有“飞桥”之称。另一种称钢丝吊桥,其设施的建设和“投巴尔”相同,比较稳固而不会摇晃,马帮可以通行。
自古以来,通往山外的路,成为独龙族千年的期盼,走出大山谋求发展,成为独龙族群众梦寐以求的夙愿。
直到1965年,在政府和驻军部队的帮助下,穿越原始森林,翻越海拔3842米的南磨王山丫口,修建了全长65公里的人马驿道。正是这条驿道,为独龙江打开了一扇门,独龙族第一次与外界建立起了联系。
多年来,独龙江公路助推着独龙族奋力追赶的步伐,却因每年大雪封山阻路半年之久而日渐“乏力”。“决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2010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启动了总投资10.8亿元的“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项目,作为整个独龙江帮扶项目的独龙江公路改建项目中的关键工程——总投资为6.1亿元,全长6.68公里的高黎贡山隧道工程全面开建。2014年4月10日,随着隧道内传出的最后一声轰鸣,独龙江每年大雪封山半年的历史彻底结束。隧道的贯通,让独龙族通向山外的路不再艰难崎岖,让冬季的高黎贡山不再是“生命禁区”。
目前修建的三座“彩虹桥”已完工并完成外观装饰工程。分别是:独龙江乡肖旺当永久性桥梁,桥梁全长95米,桥梁全宽8米;独龙江乡拉王夺通村桥,桥梁全长66米,桥面净宽6.5米;独龙江乡迪郎永久性桥梁,全长126.2米,全宽8.5米。
而第八条进藏公路丙察察的修建,也给独龙江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加强马库通道建设与西藏察隅,迪庆的梅里雪山合成一个环行旅游线路,汇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让美丽的独龙江公路四通八达,独龙江的未来之路也越走越宽。
相关文章阅读:
● 独龙江: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 2017-03-24 )
上一篇:二月八,去赴剑川“太子会”
下一篇:七夕湖:梦里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