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7-07-25 20:56:50|来源:环球游报
内以自修 外以渡人
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宁静
——探索宋氏养生传人宋怀云的养生奥秘
文/记者 张 密 图/李锦钰
“一般在学院派的教学中,都是讲究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在我们这里,还多了五行诊断,因为阴阳是万物之母,也是万病之源。明白了阴阳变化规律,才能明白人体平衡中的阴阳变化,这也是学医之始。我们利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和对应的12条经络,按子午流注十二罐放血疗法,吸出淤血和阻碍血管流通的垃圾,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祛病强身的效果。”
在昆明市官渡区前卫路121号临街的经络养生馆里,两张诊疗床上都有患者在接受调理,还有不少人在排队。墙上挂着“五行诊断十二经络疗法”示意图,宋怀云正在给调理的人讲解着经络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由于中草药是天然食药物,合理运用,副作用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加上云南中药资源的优势,云南在历史上就被称为‘植物王国’和‘药材之乡’。所以,我们身边的很多‘根根草草’,都可以用来调理身体,用来食疗养生。”
一直致力于“内以自修、外以渡人”的道医宋怀云,提出了“天下无病”,“未病先治”;“通则不痛”,无毒一身轻;食疗胜于药疗的养生理论。坚持多年来自己独特的“理”疗、“话”疗、“放”疗,让很多患者找回了青春。
那么,他有哪些养生奥秘呢?
从病痛认识健康养生
“家有一病,如有一难、一劫,给每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更有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如果自己能学会识别自己的身体状况,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养生,将是世人的福音。”
在子君村从事茶叶生意的陶其荣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一家人都是宋怀云养生理论的受益者。
他在解决了自身的痛苦后,也将身边更多需要调理的亲戚朋友介绍到宋怀云的养生馆。如今,这些人不但学会了自己养生,也成了宋怀云的朋友。
陶其荣的姐夫在景谷老家。有次因为中风发作,眼看是不行了,家人将姐夫摆在堂屋里,都在准备后事了。陶其荣知道消息后,立即打电话给宋怀云,询问急救方法。后来,按照电话里宋怀云说的办法,居然将姐夫抢救过来了。
等远路的亲戚赶来奔丧时,却看到姐夫已经坐在堂屋里,悠闲地在喝酒吃肉了。
关于这样的例子,陶其荣还能讲出很多。
陶其荣妻子的堂弟生了娃娃后,因为奶水不够开始喝奶粉。但一年后,在一次偶然的检查中,却发现孩子体内有了很多细小的结石。顿时,一家人慌了,从普洱的江城赶到昆明的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去重庆儿童医院做手术。但是,才一岁多的孩子,哪里禁得起手术啊?即便做了手术,也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在重庆的医院检查后,医生也不建议给这么小的孩子做手术,建议回去找点中草药保守治疗。
家人回到云南后,陶其荣知道了这个消息,和亲戚带着孩子来到宋怀云的养生馆。在喝了八个月的“汤汤草草”后,再去医院检查,孩子尿道、膀胱和肾上的细小结石,居然已经消失了。
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例子,让宋怀云的养生理论得到更广的传播。
而那些受益者,也在自身病痛痊愈后,慢慢学会了养生。
“多行善事,必有福报。”
陶其荣说:“不管医学还是其他民间秘方,以前都是家传。现在,宋怀云在充分研究、拯救云南民族医药的同时,还将养生理念广为传播,让更多的人学会健康、快乐的生活。这份大胸怀,已经是我们的榜样了。”
在多年的交往中,陶其荣和宋怀云这“一僧一道”,也成为挚友和亲家。
而弘扬云南民族医药、传播养生理念,也成为两个人的共识。
竭力为别人减轻痛苦
“2008年,老公检查出了高血脂,之后转变成糖尿病,虽然到处治疗,但一直不见好转。当时,家里人都感到了一片灰暗,为治病花费了很多钱,家庭负担也越来越重。”
在多年倡导养生过程中,宋怀云也在他的这些受益者中筛选了一些好苗子,用来一起传播他的养生理念。
宣威的余香,就是其中一个。
当时,余香丈夫的病痛让她忧心如焚,到处求医。后来,还是在昆明的朋友介绍下,她带着丈夫来到昆明求医。不长的时间里,丈夫的病情明显好转,让余香欣喜不已。她自己也患有胆肾结石和卵巢囊肿,趁着丈夫调理的机会,也将自己的病调理好了。
“在宋医生这里,既能治病,还学会了养生知识。要是我也能学会这门医技,该有多好啊!”后来,余香鼓足勇气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听,也可以看,还可以跟着我学,也能学会后自己回去开养生馆。但是,这是一门学问和手艺,不是生意,要耐得住寂寞,要学会内以自修、外以渡人,这样才能成为我的弟子。”
对师傅的话,余香言听计从。此后,余香悉心跟着宋怀云学习道与法。学成后,余香回去宣威,自己也开了一家养生馆,将宋怀云的医技和理念在滇东北传播。而“内以自修、外以渡人”这句话,从此也成为余香的人生信条。
“养生的目的,是自己先调理好了,再去渡化别人。认识师傅4年来,自己也救治和调理了几百个人。看着这些患者痛苦地来、高兴得去,我感到很开心。”
在余香的记忆力,也有很多自己治愈患者的例子。
宣威有个张永震,前几年不但有高血压、痛风,还有严重的颈椎炎症,无奈去做了手术,但是导致头部连转动都困难了,并且头疼得更厉害了。
元旦前,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余香的养生馆。两天后,张永震那一直像生锈似的脖子就能开始转动了;4天后,就能自己开车过来了;7天后,就能正常上班了。
“以后,我也会介绍身边一些身体不好的亲朋来这里,让大家治愈病患的同时,自己学着养生。”张永震高兴地说。
在余香的养生馆附近,有个蒋女士腿疼得厉害,虽然只住在三楼上,但却腿疼得连落地都不敢。不但不能上下楼,而且吃饭和上厕所都要有人照顾。后来,看到余香的养生馆里人来人往的,就喊丈夫搀扶着来看看。
在这里接受了6天的调理后,蒋女士那条疼痛的腿就敢落地了。第7天就不用老公搀扶,自己慢慢扶着楼梯就下来了;再一天后,连楼梯都不用扶,就能轻松地下楼来了……
先知先觉是一种境界
中医养生,就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而精神养生,则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和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在多年的自修和渡人过程中,宋怀云追求武学、追寻道根、追索传统养生……随着时间的累积,他的的理论和道术也在不断完善。
其实,宋怀云非常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深山采药、问道清风、醉卧花间……但是,他却很少有时间能真正这样。因为,他的弟子在不断增多,每个弟子对他来说都是一份红尘中的牵挂。既要授业解惑,还要为弟子们培树信心和理念,尤其养生的理念。
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养生。
所以,宋怀云把在红尘中打滚的人分成三类: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
第一种人是懂得生活、懂得取舍的人,知道在养生上提前“做功课”,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远离疾病、远离疼痛。这种人,是先知先觉的一种人。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家对养生理念的理解,这个群体的人会越来越多。
有钱难买早知道。
另外一种,是在自己得病后,认识到养生的作用,从而在调理好身体和疾病后,更加看重养生给自己带来的“红利”。宋怀云的弟子都是这种人,他们都是在自己身体不适后,才到他这里调理,从而拜在他的门下,终生研究养生知识,传播健康理念,从而做到内以自修、外以渡人。
另外,宋怀云的所有患者和调理者,也属于这个群体的人。他们虽然是后知后觉,但尚未为晚。
第三种人,是那种从来就没养生意识,小病拖、大病扛;一旦身体不适,抗不过去了就直奔医院的人。他们不愿意提前预防,也不愿意抽点时间去养生。这个群体的人的身体,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对这种人,宋怀云称他们为“不知不觉”。
宋怀云有几种人不医:无孝、无恩、无信、无德、无本……所以,他在有些人眼里,也是个怪人。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这句话,是宋怀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所以,他还经常给弟子们和调理者解释:“我的方子和药物只能起到40%的作用,而60%要靠你们自己的认知和配合。积极乐观的心态、饮食营养的均衡、充足的睡眠和劳逸结合的习惯态度,是养生的四大要素。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你们自己都不主动、不努力,即便是华佗在世,也无法祛除病魔。”
“先明理,再养生。”
这句话,也是宋怀云经常说的一句话。但是,要真正明白道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一旦明白了道理,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坚持去做到了。
寻找自然的和谐宁静
“大病要防;有些病是‘堵’出来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规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扶正祛邪、固本强身,是传统医学的基本理念。而自觉自悟、血脉畅通,是身体健康的规律。生命在于运动。一旦身体循环不好,随着血管、经络、脏腑的堵塞,疾病的信号也就传递出来了。”
每次对慕名而来的患者说这句话时,从大家的点头和眼神里,宋怀云就能读懂这些人对这句话的理解程度。
“养生是个过程,养生也是在养我们的生命力和活力,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人生就像抛物线,还没达到抛物线的顶端,就已经开始坠落了。”
他的很多话深入简出,很多人都听得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
“医渡有缘人”,宋怀云很相信这句话。
“物以用为贵,不在乎值多少钱。”虽然他平时用的都是些“根根草草”,但宋怀云说这话时很豪迈。他的这种豪迈,也感染、鼓励了很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孔子的这句话,其实也是对养生的一种诠释。
宋怀云爱山,是因为山野的静谧和宽广,能让他在大自然中陶醉。另外,大山深处有他喜爱的各种“草草”,那是他渡人的“原材料”。
中医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的传统医学体系。
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到:到2020年,中国政府将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努力推动中医药进入西方国家的医院、药房和医疗保险系统。希望以此争取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努力完善中医疾病防治、诊疗技术体系;促动中国传统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中医将争取国际合法地位。
最新统计显示,云南中药资源经调查有6559种,其中植物药资6157种,动物药资源372种。有74个品种收载于中国药典,32个品种收载于部颁标准,149个品种收载于云南省中药标准。主要动植物药材的产藏量近10亿公斤,品种和数量均属全国之首,并有许多特有的品种。
因为云南的中药资源品质优良,使云南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独具一格,在著名的“云贵川广、道地药材”中首屈一指。丰富多彩的云南中药资源,也是云南中药现代化推进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大道在民间。
因为云南是少数民族居住较多的地区,在民间和少数民族地区蕴藏着许多有效的方药。从民间、民族药中寻找新药,云南不但积累了一定经验,还取得了明显得成效。
宋怀云的医术就来自家传,也来自民间。
从小就熟念汤头歌诀的他,对云南的中草药情有独钟。
他用云南丰富的“草草”来调理大家的身体,也希望大家在借助药物内调脏腑、外调经络的同时,还要学会阴与阳的和谐、内与外的和谐、食药同源的和谐及人与五行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宇宙的和谐……
所有的和谐,就是宋怀云一直倡导的“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三行合一”;就是“增天道、顺地道、行人道”,也就是“性命双修”的养生大道的真谛。
“修炼人与万事万物和宇宙之间的平衡、取舍、守中,是穷毕生精力都琢磨不透的话题,也是研究养生的真谛所在。”
对宋怀云来说,在他的经络养生馆门前,“愁眉苦脸进,欢天喜地出”是一幅定格的画面。但是,“治病不如养生”,却一直是他灌输给大家的健康理念。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中国几千年来医圣们的心境,在宋怀云这里再次得到了验证。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
相关文章阅读:
● 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宁静 ( 2017-07-25 )
上一篇:宋怀云:养生大道谁先觉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