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7-11-16 17:12:49|来源:环球游报
通讯员 杜军
他叫张国荣,却不是大家所熟悉的知名艺人“哥哥”张国荣。大家都喜欢称呼他为张老师。因为大家总是被他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他就是云岭工匠、云南瑞丽荣丰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总设计师张国荣。
因为这次采访的主题是工匠精神,所以我见到张国荣的时候,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如何理解工匠精神?”
张国荣告诉我:“工匠精神应该就是像工匠一样,认真去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到极致”。张国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上世纪60年代,张国荣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小时候他就喜欢看画册和绘画书籍。在物资贫乏的年代,买不起彩色笔的张国荣经常到教室捡粉笔头,然后在黑板上画画,没几年就画得一手好画。和那个年代的很多家庭一样,张国荣家里也有很多兄弟姊妹,父母供养孩子很吃力。懂事的他初中毕业那年没考上高中,索性就步入社会赚钱贴补家用。虽然每天起早贪黑,非常辛苦,但他却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他一边打工,一边自学高中课程和练习绘画。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国荣用自己的努力换取了云南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毕业那年,张国荣在云南艺术学院举办了“张国荣现代艺术面具展”,之后又受大理师专美术系的邀请,在大理州博物馆举办了“张国荣现代面具艺术展”。此后,张国荣进入大理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教书。教书期间,他在全国各级刊物发表美术绘画作品,并引导学生在各级刊物发表美术绘画作品,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
2000年,一次偶然机会,张国荣来到瑞丽市,被瑞丽独特的民族风情与文化深深吸引。回到大理以后,他千方百计说服家人,举家来到了瑞丽发展。
来到一座陌生城市,一切理想都得先为生存让道。初到瑞丽的张国荣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了一家装饰公司。沉迷于民族文化的他总是在装饰设计里面融入民族元素。那时,对于刚刚开放的小城来说,人们更向往大城市的现代元素。因此,张国荣总是因为达不到客户的“要求”而一次次被退单。但他不气馁,因为他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必然趋势。于是,他就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2006年是张国荣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那一年,姐告的三个国门需要重新装饰,要求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张国荣凭借独特的设计理念中标。中标以后,张国荣既兴奋又忧心。为了做好这项工程,张国荣对设计方案反复修改,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不满意的地方他就返工,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为此,他还遭到了相关领导的批评,因为领导嫌施工进度太慢。雕塑、浮雕等各种手法都被张国荣用上了。为了做好姐告国门的装饰,张国荣足足瘦了一圈。最后,三座精美的国门呈现于世人面前,姐告国门也成为了中缅边境线上的地标建筑,时至今日已数不清有多少人的相机里留下了姐告国门的美丽影像。
自完成姐告国门装饰以后,张国荣在瑞丽的名声大震。随着人们日渐重视民族文化,张国荣接到的工程也越来越多,但他并没有因为生意做大了而当甩手掌柜,他还是亲力亲为。他还是改不掉反复推敲和修改的“毛病”,用工匠精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因为他希望每一件作品都是最好的。正是凭着这么一股子工匠精神,他很快得到了各界认可。
现在,德宏州很多的民族建筑工程装饰都出自张国荣的公司,而他本人也收获了诸多荣誉:“中国工艺美术典型人物”(云南省仅1人),2015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百花杯”金奖,2016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巧夺天工·金马奖”金奖,第五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十大领军人物”,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岭工匠”,云南省第九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2015云南工艺美术展“工美杯”金奖,2016云南民博会大师精品展金奖,德宏州“民族文化事业特别贡献奖”……
采访结束时,张国荣这样说:“我一直都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追求。我这一生只执着于这一件事,只想把这一件事做到极致,这就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11月17日A7版)
相关文章阅读:
● 云岭工匠张国荣:一生只做一件事 ( 2017-11-16 )
上一篇:“健康扶贫”画出路线图
下一篇:央视将专题报道瑞丽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