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7-12-05 10:26:15|来源:新浪旅游
农历七月七日,被称为“东方情人节”,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钟情的中国七夕情人节。,殊不知,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也有相似的节日,而和城里考究物质不相同的是,少数民族更有几分古拙在其间。云南少数民族以大山为伴,以森林为友,因悠然的生活,耿直爽朗的性格,造就了各民族独特而生动的“情人节”风俗。虽然少数民族“情人节”的传统已经被渐渐弱化了,但从中我们却还能感受到少数民族的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浪漫。
佤族:男青年们“串姑娘”
佤族的“恋人节”源于佤族先民初始的日子,是不定期不定时,一年中常有的节日。如:新米节、木鼓节、接新火节等节日时期,在各村落,十五六岁的男青年就开端“串姑娘”了。姑娘们选定一户人家,在一同游玩,男青年们相约着就到那个地方去“串姑娘”。这时,姑娘会为小伙子们梳头,在梳头的进程中,从说话、目光、动作中能够判定两端是不是有缘,彼此传达信息。如果有好感,男方就把随身携带的小物件送给姑娘。如果姑娘接受了,小伙和姑娘就相约着跑到深山老林中,背靠背坐在山坡上,倾听树上各种飞鸟和林间野兽的叫声,假定叫声主凶,在户外幽会的恋人,有必要立刻赶回家,让家里的白叟杀鸡看卦,鸡卦仍是恶相,这对恋人就宣告分手;假定鸟和野兽的叫声是吉利的征兆,这对恋人就能够定情了。
定亲这天,由女方的舅舅出来主持定亲仪式,男方送来定情物,女方则要回礼。欢乐的佤族同胞,汇聚在一起,杀鸡做“鸡肉烂饭”(鸡肉粥),看鸡卦,如果鸡卦是凶卦,定亲的日子要重选,或重定三次;如果鸡卦是吉卦,佤族小伙子就从腰间取下一块白色的土布——家里长辈事先准备好的手工织品,让这对情人咬破手指,染上几滴血,意为佤族的恋情永不褪色。
傣族:绣球抛向有恋人
傣族的“恋人节”是阴历四月十四日,男女青年欢聚在寨子的黑心树和大榕树下,分两支相对摆放的部队,面临面地抛绣球。在抛绣球之前,他们心里现已有了暗示,有针对地抛向对方。若男方抛绣球时,与他有好感的女方就会朝着高空落下的绣球去争抢;女方抛出绣球时,假定几个男青年都一同喜爱抛绣球的女方,男青年们便会蜂拥而上,嬉闹着去抢夺,谁能抢到这个绣球,谁就变成抛绣球女方的恋人。
“恋人节”的第二天,傣族姑娘和小伙子们,就相约着去赶摆。在赶摆的时分,他们买下互赠对方的定情信物——男方买朵鲜花插在女方头上,或一条银制的腰带系在女方的腰间;女方则会赠送男方手艺织造的挎包或一把挂在腰间的长刀以示回礼。傣族姑娘身穿色彩艳丽的筒裙,与她相爱的情人,漫步在油棕树下……
白族: 对歌会
大理苍山云弄峰下,有一个美丽的蝴蝶泉,每年阴历四月二十五日,蝴蝶相会的日子,便是白族民间的“恋人节”(大理三月街期间)。这一天,白族的男女青年,三五成群从五湖四海聚集在蝴蝶泉边,对唱白族情歌,跳着“三节棒”的舞蹈,能歌善舞的男女青年,一旦他(她)的艺术才调遭到对方喜爱,他(她)就会变成姑娘和小伙挑选的初爱恋人。假定有一方单相思,另一方是情有独钟,恋人的缘分就需求比及下一年的这一天再来相会了。
在蝴蝶泉边相遇后产生恋情的情人,就相约着到大理古城赶“三月街”,选购各式各样的白族饰品,到“三方一照壁”的白族民居亲戚朋友家去品尝大理的乳饼、砂锅鱼头汤等;或乘坐轮船,到洱海一游,或者到四野寂静的地方,相互传达纯真的情感。
除了蝴蝶泉边的情歌对唱外,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白族人民在大理剑川石宝山举行歌会。届时,居住在大理、丽江、怒江一带的白族群众身着民族服饰,一路上弹着龙头三弦,唱着白族调子,汇集到石宝山。
大理石宝山被称为大理南诏国历史的一幅悠长画卷。热爱生活的白族人民,在美如仙境的石宝山上,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举行盛大的绕山灵——近10万人的情人节聚会。白族姑娘和小伙子相邀着,背着旅行背包,带上食物,徒步来到宝石山,或露营或架起帐篷,在山里开始7天7夜的对唱情歌的活动。从早晨太阳升起,唱到太阳落下、月亮升起,抒发各自心中的爱恋与相思的情意。
夜幕降临的时候,在石宝山各寺院里,花枝树丛中,山崖之下,泉水之旁,在熊熊的篝火旁,男女青年弹响龙头三弦,对唱花歌柳曲,歌声此起彼伏,一直通宵达旦。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几天几夜。
在此期间,最富有情趣和最吸引人的要数白族男女青年的对歌比赛,对歌为即兴创作演唱,一问一答,中间不能停顿,谁接不上歌词或唱词不合韵,就算唱输。假如歌逢对手,往往几天几夜都分不出高下。对歌开始时,男青年首先唱调子逗试女方,如对方马上用调子回答,那就表明对方愿意对唱。于是,男一句,女对一句,双方一边唱一边向对方靠拢,最后就相聚在篝火边或大树下。然后男青年拨弄着三弦,女青年背靠大树,双方你唱一句,我答一句,互相用唱词询问对方的家境、个人情趣和爱好,往往一唱就是大半夜。如果男方对女方有意,就在调子中表明自己的心愿,女方也有情,就用调子考问男方,从调子中了解对方的性格、爱好和情趣。在歌会中,要想取胜绝非易事,因为各地高手云集,都有一肚子的歌,常常是势均力敌。对歌往往要从白天唱到晚上,再从晚上唱到白天。歌手的嗓子唱哑了,就喝口山泉水润润嗓子再唱,一直唱到对方服输为止。
彝族:自由爱情的意中人
撒尼人秉持着最完整的自由爱情,凡是撒尼人聚居的寨子,都设有供男女青年外交的“花房”(又称闲房和公房),场院里,有恋人手牵着手跳起由大三弦配乐的彝族舞蹈。在跳舞时分,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攀谈的言语,一种心境的表现,都在传达着恋人求爱的信息。曾经的撒尼人经过跳舞与沟通,双方情投意合,女子便背着事前编好的新篾箩,装满山木柴,跟着头戴篾帽,身挂竹笛的小伙子一同到男方家住一天。第二天再双双回到女方家,男人首要给女方家挑一挑水,干一天活计,就算正式订情了。有的人家,等女儿把情人带回家中,才知道自己的女儿在“花房”中爱上的那个人就是自家的女婿。有的女青年与情人因性格和其他原因不能再继续交往,遂与男子分手,待女子重新找到心上人,女子就与新的情人去约会。如果新的爱情“一帆风顺”,结婚后不论男女双方,就不能再与他人谈恋爱了。
云南文山州丘北县有一个叫仙人洞的地方,许多年来,彝族支系撒尼人的情人节,就在这里不定期地延续着。
兰坪普米族的“东方情人节”
兰坪普米族的“情人节”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左右,春草青青,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此时,情人坝花如霞,林如黛,草如玉,亭亭玉立的情人树召唤着各路情种的归期。“情人节”这一天,丽江、大理和怒江的各族群众骑马坐车从几百里远处赶来聚会在兰坪县罗古箐的高原草原场上。草场边有两颗紧贴在一起枝串枝、根连根、高近30米的云杉村,被普米人亲昵地称为“情人树”,所于,这片高原草场也称为“情人坝”。
四面八方的妙龄男女,穿着各自精心缝制的艳妆,彩云般地云集于情人坝。首先进行各村落之间的情歌组合对唱,进行意中人的初步选择,边唱边靠近对方,拉上手后渐渐形成舞圈,在边唱边舞的过程中,用撞胯、挠手心等各种动作暗语,试探对方的反应,如对方有意定能回敬,有意者,便可离开人群,选择各自的领地进行情歌对唱和器乐演奏来进行感情交流。从歌声中了解对方的聪明才智、道德修养,从器乐演奏中了解对方的才艺。对到情投时互赠生肖,相互了解生辰八字,如合适便找个林深花繁之树,互吐衷情,约定终身。
苗族:踩花山节
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
哈尼族:苦扎扎节
苦扎扎节,也叫六月年,在每年农历6月中旬举行。是红河哈尼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热闹隆重。届时,哈尼山寨到处兴高采烈,热气腾腾。人们穿上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成群结队的相聚到磨秋场,打磨秋戏耍娱乐,欢度节日。
按照哈尼人的规矩,磨秋杆必须是黑夜砍好后,小伙子们在黎明前扛回来。他们一路唱着山歌,把用坚硬结实的木头做成的秋杆抬到寨边的秋场,将一根木头栽进土里,顶端削细当轴心,然后再把长长的横杆从中间凿凹,架在上面。两边的横杆长短要一样,还要削得滑溜溜的,以免划伤手。下午,穿着绚丽服装的哈尼人摩肩接踵的聚到了磨秋场,按照哈尼人尊老敬长的传统习惯,先由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者“开秋”,他们象征性的甩了几圈以后,一对对、一双双的小伙子们、姑娘们轮流上去转。打磨秋是一项哈尼人充满情趣的体育活动,它要求磨秋两边的人数要对等,骑坐的人用脚蹬地面,时而飞速旋转,时而升降起伏,反复转动,悠悠荡荡。甩秋人的速度越来越快,围观的人也显得更加开心,人群不时发出“哦嗬嗬,哦嗬嗬”的呼喊声,为其加油助兴,气氛十分热烈。那些艺高胆大,身手不凡的小伙子,往往成了姑娘们爱慕的对象。
夕阳西下,磨秋场上响起了一排清脆的枪声,通知人们前来唱歌跳舞,那些躲到树林里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成双成对的聚拢来了,老人和孩子也聚拢来了。老人们围坐在场上喝酒取乐,孩子们追逐戏要,青年人则围成圈子,跳起了扇子舞、竹棍舞、乐作舞。锣鼓声、琴弦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在群山间回荡,一个不眠的狂欢之夜开始了。
上一篇:守望历史 珍爱和平 德宏:史学专家学者问诊把脉抗战文化园
下一篇:老人与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