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造纸的记忆还停留在教科书上的“蔡伦造纸”阶段,其实,在东汉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就有“纸”。昨天,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会议上,该校教授李晓岑为这一理论找到了确切的论证:通过学术研究,甘肃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古纸确系真正意义上的“纸”,而且它的造纸方法“浇纸法”也是中国发明的最古老的造纸方法。
通讯员 林雯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西汉古纸”比“蔡伦纸”更古老
“蔡伦造纸”之所以能够名列四大发明之一,得益于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记载,认为纸是东汉的宦官蔡伦于汉和帝永元十七年发明的。但伴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造纸工艺”的诞生时间被刷新。
1986年甘肃天水市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中出土的西汉初文帝、景帝时期的绘有地图的麻纸,成为了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古纸的争议在于,目前的鉴定结果只能说明它是麻纸,没有更加明确的结论,尤其是针对它是不是真正的 纸 存在着争议。” 在昨天的学术会议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员李晓岑教授介绍道,在蔡伦之前250多年的西汉时期中国就有“纸”,而且和现在我们常见的纸形态并不一样,这样的观点引起了学术界多年的争论:到底是学术记录不够清晰,还是对他们的考古时间有误?
“人类发明纸的最初目的并不在于书写,而是包装。”李晓岑表示,世界上最古老的纸由于和后来的“蔡伦纸”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身份认证”便成了学界正在努力的大课题。李晓岑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偏光显微镜的观察,以及对西汉古纸的纸张纤维进行分析,发现用“浇纸法”造出的西汉古纸完全符合“纸”的定义,放马滩纸与此后考古人员发现的甘肃悬泉置纸和陕西扶风的中颜纸等西汉古纸的造纸工艺是一致的。
“浇纸法”是最古老造纸法
“蔡伦造纸使用的是抄纸法,而更为古老的西汉古纸是使用 浇纸法 造出来的,是一种非蔡伦系的造纸方法。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造纸方法。”李晓岑说。
到底什么才是“浇纸法”,它和蔡伦造纸的“抄纸法”有什么区别?南信大科学技术史研究员研三学生王丽萍向记者演示了“浇纸法”造纸的全过程。桑树皮经过浸泡去除胶质,加石灰乳浸沤,蒸煮,冲捣等过程后,只剩下了第三层纤维层,这边是造纸的原料纸浆。将纸浆倒在造纸专用的“纸帘”上,平铺均匀后,造纸工人便可以拿着这层纸帘到阳光下晒干了。“这样的造纸过程,一天只能做十几张纸。但蔡伦对造纸方法的改进便在于,纸浆铺好后,通过加入纸药并压榨,使得纸张不会黏在一起,这样便大大提高了造纸效率,一天可以造出上千张纸。”李晓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浇纸法造出的纸比较厚,而且粗糙,纤维分布不够均匀。而抄纸法造出的纸张相对较薄,而且表面光滑,具有帘纹。”
据悉,“浇纸法”和“抄纸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体系。在我国的西南、西北,以及东南亚、南亚仍然使用“浇纸法”在造纸。如傣族,便通过浇纸法造纸,用在孔明灯的灯罩制作上。而抄纸法造纸在我国内地、东南亚国家以及西方国家都有广泛分布。浇纸法在东汉时期已经传到新疆地区,唐代该技艺传入西藏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