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8-03-16 11:08:36|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3月15日电(韩文萍)近日,云南省正式出台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以有效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近年来,云南省各地积极探索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有效路径,位于滇南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探索实施了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分账管理、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三项举措,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保证农民工工资支付到位。
实名制筑牢工资“安全网”
2016年,红河州在云南省率先制定了较为配套的政策体系,将监管农民工工资发放行为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在8个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农民工工资分账管理、实名制银行代发试点工作。
红河州人社局副局长白志光表示,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人工费用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可以避免施工期间所有工程款全部用于支付材料、管理等费用而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
试点结束后,红河州引进了“互联网+用工实名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并采取政银合作的模式,分别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签订协议,由三家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
红河州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李建超介绍,农民工通过实名制刷卡进出工地,记录考勤数据,银行根据该数据发放工资,并将此数据上传备份到监管部门,可以实现对农民工工资发放行为的全过程监管。
2017年8月,红河州用工实名制信息系统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据统计,截至2018年2月底,红河州实施智慧监察平台项目657个,实行实名制管理的在建项目611个,建设工程人工费用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和开设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专用账户573个,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余额7159.11万元,办理农民工工资卡7754张,实行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金额17261.62万元,工资代发数10150人次。
新模式实现制度“阳光化”
近年来,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创新,红河州在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方面,通过实名制管理和工资银行代发制度,农民工工资发放全过程实现“阳光化”,整个流程更加透明,有据可查。
“我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工资构成都很清楚。以前在别的工地干活时,对自己的工资有疑问也不知道去问谁,现在工资再没出现过问题。”在蒙自市打工的建筑工人车小龙说。
当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用工实名制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准确证据,进行合法维权。
该系统也为企业合法利益提供了保障。从统计数据来看,红河州用工实名制信息系统已经为3起工伤认定、42件农民工工资投诉提供准确证据,挽回损失10余万元。
另一方面,针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红河州还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妥善解决了多起欠薪事件。
近几年,红河州每年都要围绕工资清理和整治组织专项检查和督察,对一些重点项目、重点地区实行包保责任制,把涉及到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项目、地区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具体责任人。
多举措推动治理常态化
红河州通过多种举措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当地建立了政府应急周转金制度,解决因拖欠工资造成的农民工临时生活困难,为农民工基本生活“兜底”。如果发生欠薪事件,优先从企业工程款中解决;确实无力解决的,就要启动政府应急周转金,保证农民工的基本生活。
同时,红河州还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被纳入“黑名单”的企业,不能参与招投标,对失信企业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震慑作用。
“企业如果要到其他地方投标,也必须出具所在地方劳动监察部门开出的无拖欠工资证明,才能参与投标。”白志光表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不仅在红河州不能参与投标,在云南省其他州市也不能参与投标。
对于存在欠薪行为、在期限内不履行支付责任的企业,红河州在媒体上对企业进行曝光。2017年,红河州曝光了4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并对其作出了相应处理。(完)
相关文章阅读:
● 云南省红河州金融扶贫“直过民族”成效显著 ( 2018-03-15 )
● 云南省红河州借力“互联网+” 探索农民工“治欠保支”新模式 ( 2018-03-16 )
● 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圆满落幕 ( 2018-01-19 )
● 云南省第十三届兰花博览会在云南怒江兰坪县开幕 ( 2018-02-27 )
● 云南省民族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 2018-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