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8-08-23 16:16:46|来源:新华网
彝族歌曲汇报表演
诵彝语、唱彝歌、跳彝舞、赏彝绣……8月20日,为期12天的蒙自市2018年彝族文化传习班顺利结束。在蒙自市尼苏小镇,300余名学员和嘉宾参加了结业典礼,一些即将失传的彝族传统文化将有望通过这里的学员继续传承与发扬。
“因为敬畏故不敢马虎。”蒙自市彝学会常务副会长陆锦花向记者展示了380余名学员12天中认真学习彝语、彝文、彝歌、彝舞、彝绣的课堂视频。据悉,此次传习班学员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8岁,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有68人。陆锦花告诉记者,以开设本次传习班为契机,希望能够让学员了解和学习到更多彝族先祖留下的文化精华。同时,也希望通过传习班的形式让更多热爱彝族文化的年轻人重新把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捡起来,希望他们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彝族刺绣汇报表演
结业典礼在一堂彝族毕摩文化传承公开课中拉开帷幕。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江用最庄严神圣的仪式为此次活动祈福,展现了彝族人万物有灵的民族信仰,让现场嘉宾感受到悠久灿烂的彝族文化。
在当天的结业典礼上,来自大台子小学三年级的小姑娘陆王芮和9名同学用彝语朗诵作为自己的汇报演出节目。记者虽听不懂彝语,但稚嫩、认真的声音足以打动记者的心。彝文历史和现代彝文知识理念让陆王芮感受到了彝族母语的精彩文化。此次传习班,陆王芮还参加了彝绣的学习,她对记者说:“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回针绣、轮廓绣和打籽绣,绣出了我心中最喜欢的那只小狐狸。”
“孩子们非常喜欢刺绣和手工课,我们把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刺绣技艺结合起来进行多方研究与探讨,此次教学非常顺利,成果也很丰硕。”传习班刺绣、手工教师赵美仙看到学员们以彝家儿女载歌载舞的幸福美景和彝族天地、日月、四季、时光为主题刺绣的作品后,深感欣慰。她对记者说,作为教师她们有义务和责任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传出去,把现代先进的理念和技艺引进来,她相信这样的传习班还会继续开办下去。
据悉,本次传习班有71名学员参加了刺绣、剪纸、盘扣及手工制作的学习课程,共收到了87份作业,36份创作作品,发现了30余位有培养潜质的好苗子。
彝族舞蹈汇报表演
陆祝丽是尼苏小镇的彝族村民,也是传习班的学员之一。在汇报演出中她参与了彝歌、彝舞的表演,她对记者说:“我们要学好彝族文化,将来用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吸引四方游客到尼苏小镇游玩。”在汇报演出现场,记者所见,一首《彝山小调》用歌声描绘出了一幅彝族山乡的风俗画,一首《留客歌》唱出了好客的彝家儿女的豪迈与热情;随着踏跳摇摆的动作,搭配精美的彝族服饰,一段花鞭舞、细花篾帽舞、烟盒舞、扇子舞,无不流露出彝家女子的灵动与活泼。
学员汇报表演后,在《阿尼西山妮》带有韵律和节奏感的舞步中,全场嘉宾和观众都受到了感染一起跟着摇摆起来,欢声笑语中体验浓郁的民族风情,感受彝族文化独特的魅力。
“民族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将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传承者和爱好者,让彝族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活动最后,蒙自市彝学会原会长理云昌说,为圆蒙自彝族同胞的梦想,希望在尼苏小镇创建一个彝族文化传习基地,并依托彝族传统文化,丰富当地百姓生活,为尼苏小镇彝族文化民俗旅游发展创造条件,力争打造一张乡村民俗旅游亮丽名片。(记者 黄璐)
上一篇:“第六届野生菌旅游节暨民族文化节” 将在石屏县龙朋镇举行
下一篇:两男子砍伐毛红椿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