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旅游网由《环球游报》主办

首页 建设云南正文

造绿护绿 书写春城绿色篇章

发表于:2018-09-02 20:43:40|来源:昆明日报

      站在昆明海口林场海拔2300米的李家大山瞭望台顶上,苍翠的林海尽收眼底。这个距昆明市区约45公里的林场,几十年前光秃秃的山坡早已成为绿色海洋,当年周恩来总理亲手种下的一株油橄榄树更是让林场闻名。

 

  虽然视野极其开阔,但45岁的瞭望员陈华仍丝毫不敢懈怠。整个上午,他一直守在望远镜边,密切地注视着林场的风吹草动。几十年来,正是无数个像陈华一样的护林工青春和汗水的守护,才让着这片林场如此生机勃勃。

 

  在春城昆明,有很多像海口林场一样,用绿色书写的美丽春城篇章,是如此精彩感人。

 

  造绿 全市森林资源大幅度增加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2007年起,昆明滇池流域及其他重点区域的“五采区”实现全面关停、转入修复治理。2009年3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滇池流域郊野公园建设配套支持政策及相关工作的通知》出台,长虫山郊野公园名列其中。按照政府计划,当时在全市范围内关闭了600多家采石挖砂厂,要求恢复植被四五万亩,在适合建公园的地方规划数十个郊野公园,长虫山郊野公园就是其中一个。

 

  这一年,赵妙发退出高速路建设领域,通过招投标方式竞拍,作为社会资本进入长虫山植被修复暨郊野公园建设工程项目。

 

  荒山绿化,不只是种树那么简单。因多年挖砂采石,长虫山“五采区”山体破碎、边坡陡峭,最陡的地方坡度达到90度。这样的地方根本没法覆土,即便覆上土也会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种树之前,先得进行地形整治,回填土方,为破碎山体“补肉”。于是,在各级政府、林业部门的支持下,项目部请来了专家,采集土样、规划设计图纸。而在完成地形整治、道路修复后,问题又来了:长虫山是一座缺水的石漠化荒山,树种下去还得有水才能成活。这可咋整?“一开始我们是用洒水车解决,后来我们在山上设了存水罐、建了蓄水池,大概3年前开始建设泵站,把水从白龙潭引过来。旱季从中水站引水灌溉。”赵妙发介绍。

 

  现在,长虫山植被修复暨郊野公园建设一期工程847亩已全面竣工,二期工程148亩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不仅是长虫山的“五采区”,在昆明,越来越多像长虫山一样的荒山在经过多年生态修复后,如今已成“绿洲”。

 

  近年来,昆明始终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林业工作,以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强力推进“森林昆明”建设。全市森林资源实现了稳步增长,民生林业迈出了新步伐,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实现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

 

  来自市林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昆明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实施两年半,时间过半。昆明已完成营造林187.08万亩,占“十三五”期间营造林任务的65%。今年,昆明将确保完成50万亩营造林任务,推进生态建设保护再上新台阶。

 

  而在“十二五”期间,昆明围绕“创森”目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 “省市联动·绿化昆明·共建春城”植树活动及面山绿化综合整治提升等一批国家和省、市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注重造林质量,兼顾生态景观和林业产业发展效果,提高绿化建设成效。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市级以上总投入达26.16亿元,较“十一五”的10.9亿元增长140%。5年以来,共完成营造林47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从45.05%提高到48.76%,林木绿化率从52.73%提高到55.86%,森林蓄积从3941万立方米增加到5470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资源大幅度增加,滇池面山及城市面山生态景观得到提升,生态安全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护绿 造一片、管一片、绿一片

 

  树种下了,但更关键的是如何管好。

 

  “三分种、七分管”,昆明力争造一片、管一片、活一片、绿一片,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效。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及早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做好林木病虫害、森林火灾的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林木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发生。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昆明累计投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6.37亿元,全市1213.8万亩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公安严打涉林违法活动,侦破查处涉林案件9271起,清理收回林地3727.8亩,收缴林木、树木917.52立方米和2313株,收缴动物及其制品6152件,挽回经济损失4.5亿元。同时,开展建设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成立了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寻甸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自然保护小区试点,实施极小种群物种富民枳保护工程。

 

  不仅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昆明林业依法治理得到新规范。完善林业地方法规,颁布实施了《昆明市森林防火条例》《昆明市轿子雪山保护和管理条例》;出台了《昆明市木材经营加工管理暂行办法》《昆明市非林地林木确权发证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积极稳妥地推行了相对集中林业行政处罚权工作,成立了疑难案件侦查委员会,建立了法制员管理制度、民警旁听案件庭审制度。以森林公安为主的林业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和执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享绿 让广大市民享受“绿色成果”

 

  造绿、护绿,不但是为城市长远发展竖起一道生态屏障,同样关键的是,如何让广大市民享受造绿、护绿的生态建设成果。

 

 

 

  近年来,昆明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居民,切身享受到了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幸福生活。

 

  2016年,《昆明“十三五”森林生态文化发展规划》出台,计划建设的30个森林庄园将利用森林生态资源和景观文化、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耕作文化等生态文化资源,展现独具特色的林下休闲、森林体验、疗养健身、观光采摘、风景游赏等活动。而这也与昆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打造“中国健康之城”息息相关。在《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生物医药、养老养生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为昆明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林下中药材的种植加工、森林康养产业的打造都将成为昆明高原康体产业链的重要载体。

 

  2017年底,在历经申请、评审、认定等程序后,昆明首批5家森林庄园名单最终出炉。

 

  不单单是居民能从造绿、护绿中收到实实在在的“福利”,随着生态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昆明市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不断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林下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根据昆明市林业局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昆明市累计发展林下经济面积80万亩,实现总产值35亿元,林下经济产值超过1亿元的有禄劝、宜良、富民、石林、寻甸、晋宁,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林农增收效果明显,品牌初步形成,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记者 李双双)

相关文章阅读:
      ● 建设“世界春城花都”昆明这样做 ( 2018-04-19 )
      ● 造绿护绿 书写春城绿色篇章 ( 2018-09-02 )
      ● 阮成发:以招大商推动“绿色食品牌”取得突破 ( 2018-06-09 )
      ● 聚焦绿色发展 云南“三张牌”招商推介会签约266个项目(图) ( 2018-06-16 )

上一篇:筑牢信仰之基 把稳思想之舵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组织工作综述(上)

下一篇:最后一页

录入/责任编辑:董成丽Update Time: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云南少数民族网-云南省民族学会官方网站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