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旅游网由《环球游报》主办

首页 旅游云南民族旅游正文

“2019美丽中国行·贵州避暑采风行”—— 温润贵州 灵气氤氲

发表于:2019-07-29 18:14:28|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编者按

时光,让贵州变得越来越美好。

沧桑的历史被沉淀进岁月深处,温情的时光正在蔓延,滋润养护着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让贵州逐渐变得温润起来,灵气氤氲。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座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这是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的一首小诗。

现在的云贵,虽然还不能说赛过江南,但也不亚于江南多少了。

近年来,随着贵州“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发展节奏的加快,贵州已今非昔比;尤其随着高铁的陆续开通,一些原本偏僻之处的美景,也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原来,贵州还这般柔美,可以轻拥柔抱。

大暑时节,沿高铁深入贵州腹地,饱览了无尚美景。

不管是在世外桃源、风情摇曳的千户苗寨;时光静谧、复古怀旧的朱砂古镇;抑或是天空之城、人间仙境的梵净山;白水如棉、不弹自散的黄果树瀑布;再或是布依风情、避暑圣地的凉都六枝;穿越时空、乡愁缠绕的青岩古镇……无一不感受到这里的变迁和变化,感到了贵州的秀美和清爽,让人沈醉流连,不忍离去。

带着时光温情的祝福,这里将会越来越幸福。

 

记者 张 密 刘崇刚
A

千户苗寨:世外桃源  风情摇曳

北纬26°49'17",东经108°17'42"。

这里是素有“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西江景区千户苗寨。

这里为典型的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群众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座吊脚楼随着地形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这里的苗族群众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苗寨,是个自带神秘色彩的地方,不少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苗寨,也给人一种言语无法诠释的美。听惯了城市的喧嚣,若来苗寨小住几天,会有种超凡脱俗的轻松。

 

稳坐寂寞 静看繁华

夏天的傍晚,薄雾弥漫着远山。

隐藏在贵州苗岭大山深处的西江千户苗寨炊烟袅袅,层层叠叠的苗家吊脚楼如诗如画。静谧的山寨,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千古历史,诉说着这个古老民族的前世今生。

文明有脉动,万物有灵犀。

其实,西江的名称还是很有来历的。它的含义是:“穷得连鬼都嗅不到吃的”,古人也曾此地称为“三苗”。西江以前寨子很小,也就百多户人家,分散在白水河上游。后来,小梁山、小雷公坪、大雷公坪散居的苗族群众,陆续聚拢到西江来,才汇集了上千户人家。

因此,这里才得名“千户苗寨”。

寨子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位于雷山县东北,距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39公里。寨内1288户人家,居民近6000人,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也是领略和认识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绝佳之地。

寨子坐落在河谷上,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过。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数苗寨都在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这里的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层层吊脚楼依山势而建。每家的堂屋外侧,都建有一个特别的靠椅,称为“美人靠”,用于观景乘凉。自古以来,当地就有“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的说法。

苗寨不缺美女,但更不缺的就是节日,其中“过苗年”、“牯脏节”尤为隆重。

“长桌宴”是苗族过苗年的喜庆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礼仪,家家户户都会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龙似的一长条,排上数百米,桌上摆着苗家特色菜肴。“牯脏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大家着盛装、跳芦笙,邀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风轻水静 大美无言

“四方宾朋进寨来,满寨盛装满寨银,又吹芦笙又踩鼓,人世之间最美好……”

苗族是个“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民族。

芦笙场是苗族同胞们展现歌舞才艺的地方。芦笙舞则是苗族一种流行最广的舞蹈,集舞蹈、杂技、体育、音乐为一体。舞蹈中,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就更是热情奔放。

“管你要喝不要喝,都要喝……”歌声又响起来,这是长桌宴上敬酒的歌声。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和隆重礼仪,已有数千年历史。桌上的菜肴是当地的特色美食,酸汤鱼、酸汤牛肉、黑毛猪、糯米饭、米酒等,丰富而美味。

芦笙吹起来,酒歌唱起来,身着盛装的苗家阿妹拿着酒器、唱着酒歌,向正在用餐的游客嘉宾敬酒。她们每人手持一个酒器,从高往低依次排开,依次倒酒,酒从上往下流,形成高山流水之状。苗族有“无酒不成席”之说,而“高山流水”就体现了苗族独特的酒文化。

敬酒过程中,被敬酒者不能以手碰碗。酒碗是苗家阿妹送到唇边“喂酒”,被敬酒者只能大口小口地喝着“高山流水”上汇聚到碗里的米酒。等实在喝不动了,旁边的阿妹会将一块方肉送到唇边;喝酒者张嘴去咬时,那块肉在唇边俏皮地一蹭,又转到一遍。

第一口吃不到肉,酒碗又送到唇边。反复几次后,在善意的笑声中,喝酒者才终于吃到了那块肉……于是,“高山流水”转到下一位宾客。

夜晚的西江千户苗寨,还有个节目不容错过——《美丽西江》:苗族迁徙的记忆、独特的苗族风俗、美丽的神话传说、华丽的服饰展示、庞大的演出阵容……这台大型原生态苗族情景歌舞剧,全景展示了苗族从诞生、迁徙、定居和生活的过程。

夜晚的苗寨,蜿蜒的街巷里,还是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的人流,在这青山碧水的尘外之地,悠闲地放松着自己的身心。

 

时光清浅  温婉如水

历史上,西江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清政府在苗疆实行“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中央政府管辖,一些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主持祭祀活动的牯藏头和负责安排农业生产的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因此,西江千户苗寨是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被誉为苗族文化“活化石”和一座活着的苗族博物馆。

为此,西江千户苗寨先后获得中国最美100个风情小镇、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最美“原生态”露天博物馆等美誉。

歌声中,夜幕已经深沉,漫山的灯火辉煌和街区中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整个苗寨充满了无限韵味儿。

西江苗寨观景台上,依然人潮涌动。

站在这里俯瞰苗寨,像一个巨型的牛角,又像一只卧着的玉兔。依山而建的千户苗寨,层层叠叠,扶摇直上;灯火通明,星星点点,宛若天上宫阙,令人沉醉。远处,层层的山峦只能看到浓淡相融的剪影,却给人大山特有的安逸与沉静。

在这里,天空的星河和漫山灯火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江千户苗寨被誉为“露天博物馆”。这里的梯田风光、小桥流水,俨然世外桃源。寨子里的人也纷纷依靠西江苗寨的旅游,做起了生意。

西江千户苗寨,这个曾被人们形容为“连鬼都找不到吃的”的穷乡僻壤,经过持续的旅游开发,苗家人的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逐渐富足起来。

品尝了苗家人的十二道迎宾拦路酒,踏着苗族的飞歌,终于可以安然如梦了。躺在吊脚楼里的木床上,情绪还沉醉在古老而极具活力的美景中……

如果厌倦了城市的车水马龙和拥挤吵闹的人群,就来西江坐一坐吧。这里有斑驳的青石板路、青灰色的吊脚楼,有灵动的流水、袅袅炊烟的清晨,有星光灿烂、万家灯火的夜色,有精彩的苗族民俗文化。

这里,自然与文化相融 以美丽回答一切。

 

B

朱砂古镇:时光静谧  复古怀旧

北纬27°30',东经109°11'。

这里,是黔东高山之巅藏着的“丹砂王国”——贵州铜仁市万山区的朱砂古镇。

在每个人的印象里,对于朱砂其实并不陌生。

大至皇帝御批、道士画符、藏传佛教画唐卡,小到武侠小说里的守宫砂;但一直以来,好像就从来没仔细思考过:朱砂到底从哪里来?

而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因盛产朱砂、水银,而成为中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朱砂王国”。 2009年3月,万山特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是贵州省唯一享受国家政策扶持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守望当下,朱砂古镇的丹砂文化灵魂犹在。

眼前,一座集怀旧建筑、工业博物馆、悬崖栈道、“地下长城”、星级酒店等于一体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展露新颜。特别是来到“那个年代”的长街上,映满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保存下来的原汁原味的大礼堂、接待室、工人居住区等。

夏日有风吹过,步移景异,或庄严宁静,或清新雅致,每一方景色都如朱砂那般美妙动人,流淌出的是一卷卷乡景乡音,蕴藏的是一缕缕乡情乡恋。

 

秘境所至  世界为开

一抹朱砂,芳菲驱邪。

任何时候,女生都不能缺少红色,它是女性气质的极致演绎。

秦朝时,秦始皇称朱砂为“丹”;在唐朝时,被中国惟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命名朱砂为“光明砂”。

因为,武则天在当上皇帝前的杀戮心特别重。她睡觉时,经常梦到一只饿猫来咬她,就下令整个长安和皇宫内不准养猫。

武则天的病,连皇宫里的太医也不能医好。后来,有个术士袁天罡,来到万山时,发现当地的百姓背着背篓进山,每天进近出山,就非常好奇。于是进山一探,发现了万山生产大量朱砂。他把朱砂带回皇宫,治好了武则天的顽疾。武则天非常高兴,封袁天罡为唐朝国士,取名朱砂为“光明之石”。

相传已久的故事,总能为遗址增添几分沉重感和沧桑感。

如今,朱砂古镇景区内的黑硐子、云南梯与仙人洞景点,都是万山古代的采矿遗址。它们承载了万山穿越千年的丹砂文化底蕴,诉说着万山的风雨沧桑。

走进古老的丹砂矿硐,在历史遗迹上感受先辈们的智慧和神秘矿洞的千年风采。

黑硐子位于绿树环绕的半山腰,有个非常大的黑色洞口,仿佛矿工张嘴长啸,又像一团百孔千疮的巨型蜂窝。

走进硐内,犹如置身于大自然鬼斧神工下的天然纳凉场。而绝壁上数不尽的斑驳凿痕,却不时提醒着我们,这一切都是人工挖凿所为。

在这里,大大小小的洞穴层层叠叠,就像是纵横交错的迷宫一样。走在这样一个神奇“迷宫”中,就会觉得它一定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1368年,有个姓马的云南人,得知万山出产朱砂后,便带上了几位随从,不远千里来到万山。在此发现了朱砂矿苗,然后雇佣了大量矿工,在悬崖峭壁上开路及凿矿,修建云南梯。

至今,在矿硐之上,山体间一条长73米、宽1米,连接21个矿硐的云南梯,也仿佛在诉说着古代淘金者的故事。而清晰可见古代石梯、隧道、刻槽,又印证着故事的存在。

老矿洞里一道道的凹槽裂痕,在岁月的洗礼下褪去岩石的灰色,布满了岁月的青苔。

正因如此,黑硐子和云南梯才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水盈盈  春云漠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千年古矿印迹却永留世间。

驻足在千年遗址前,不只看到了一方悬崖峭壁上的几处矿址,更敬佩先辈们靠着原始工具在山腰间凿洞采丹的开创精神。他们从矿石中提炼“丹砂”的方法,更代表了中国古代先进的采冶技术,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与心血。

一直以来,朱砂矿就富藏在万山,其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追溯历史,这里汞矿的开采始于秦汉,盛于唐宋,纳为皇朝贡品;虽衰于晚清,被英法掠走七百多吨,但解放初,万山汞矿仍为国家偿还苏联外债15亿元。得到周恩来总理誉褒,称为“爱国汞”。这里,也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最早的县级工业特区、中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

2001年,贵州汞矿因矿源枯竭,进行了保护性关闭。黑硐子、仙人硐、云南梯、苏联专家楼、鸳鸯楼、湘黔汞矿公司、英法水银公司等大量珍贵历史遗迹,却得以保存下来。2006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武陵山区腹地,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是连接中南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

作为全国离“火炉”城市重庆最近的清凉之地,铜仁境内生态良好,四季如春,森林覆盖率高于50%,素有“天然大空调”、“绿色大氧吧”之称,是独具魅力的避暑胜地。

万山有千年的朱砂采冶史,也铸就了万山旅游的独特灵魂。而朱砂古镇的历史,就是它年久岁深的汞矿开采足迹。

所以,2015年朱砂古镇项目开始开发建设。

项目依托矿山公园悠久的朱砂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围绕丹砂文化艺术主题,以建设文化万山、生态万山、度假万山、避暑万山、休闲万山、科普万山为目标,努力发展成为铜仁旅游发展新引擎,从而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旅游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营造新兴产业、解决资源枯竭转产等问题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典范。

 

花若盛开  蝴蝶自来

千年丹都寻追忆,桃源深处享清凉。

朱砂古镇以工业文化为“根”,丹砂文化为“魂”;按照“修旧如旧,留住乡愁”的原则,对朱砂古镇汞矿遗址和文物进行修葺性开发利用,是中国第一个矿山休闲怀旧小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朱砂古镇景区是世界闻名的“贵州汞矿”的核心区,总面积3.57平方公里。景区内“水墨丹青”、“时光隧道”、“那个年代”、“玻璃栈道”等景点名声在外,吸引了诸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打卡。是了解丹砂文化,追忆上世纪50至70年代峥嵘岁月,领略万山秀美风光的好地方。

朱砂古镇,怡心怡性。

古镇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高等级旅游资源数量众多,共分为8个主类、23个亚类、64个基本类型,三级以上优良级旅游资源占资源总量的60%,具有极高的观赏游憩价值。贵州汞矿矿道总长达9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矿道,有着“地下长城”的美誉。

景区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采矿遗址进行全新包装,打造了如梦如幻的时光隧道,多彩绚烂的水墨丹青,奇妙刺激的穿越时空等汞矿遗址景观和矿洞体验项目。

进入矿洞,仿佛来到梦中的童话世界,近处小桥流水、游鱼相戏,远方流光溢彩、神秘莫测,步移景异,曲径通幽,让人流连忘返。从矿洞走出,眼前的景色焕然一新,青山依旧、峡谷纵横,观悬崖飞瀑,赏万山红遍。亭亭玉立的仙女奇石,凝望着壮丽的山川;绵绵不绝的悬崖栈道,见证着今日的传奇。

走进朱砂古镇,寻访“那个年代”,会勾起无数的记忆和怀念,思绪万千。

走进“那个年代”,看见苏式建筑墙上的毛主席语录、屋檐下的自行车、粮油店、邮局……万山原汞矿职工家属住宅区修旧如旧。尤其是那些保温杯、水壶、马灯、缝纫机、自行车等老物件,让人恍若回到了上世纪50至70年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

深吸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似乎穿越回那个纯真年代。

把人文留在绿水青山,把历史写进菜米油盐。这一点,朱砂镇的开发者们做到了。

 

C

梵天净土:天空之城  人间仙境

北纬27°49′50″—28°1′30″,东经 108°45′55″—108°48′30″。

这里是“水的世界、树的王国、花的海洋”,这里是贵州铜仁的梵净山。

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传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时由于山高,马脚被绊了一下,即从马背上掉下了几叠经书,形成了梵净山上的峰群,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万卷书”。

经过大自然数十亿年鬼斧神工的雕琢,俯仰之间,山岩状若册籍,形神兼备,镌刻着山体与自然生态的生命演化进程,令人叹绝。

“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

大自然的馈赠赋予了铜仁山水独特的魅力,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景区、新近网红“天空之城”梵净山,无不令人心生向往。

在梵净山上,游心万物,纵情山水。一切镜头都苍白无力,唯有双目极力捕捉着大自然的空灵神韵,心中唯留净与静。

走进梵天净土,品味人间仙境。

 

天空之城 人间仙境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海拔2752米。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山,还是中国中西部武陵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14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之一,素有“生态王国”之美誉。

梵净山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观。

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梵净”乃“佛教净界”。梵净山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苍茫茫的梵净山,披上了一层肃穆神奇的色彩。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

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梵净山的绝美,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梵净山的美,在它的奇峰,丛林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传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时由于山高,马脚被拌了一下,即从马背上掉下了几叠经书,形成了梵净山上的峰群,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万卷书”。

世界独有的奇石“蘑菇石”,据说就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亲手所造,不管风吹雷打,日晒雨淋,历经万年依然屹立于山顶,丝毫不变。

梵净山的奇石,世界独有的蘑菇石、万卷书,堪称“世界一绝”。

与之对应相称的梵净山次峰“红云金顶”,从梵净山上冒然而出,直插云霄,凸出地面100米,堪称“蓝天一柱”。顶上分别驻着两座寺庙,即为弥勒佛殿和释迦殿,传说佛祖就是通过此顶来到人世的。

说起梵净山的“神奇”,归纳起来有十点:奇山、奇石、奇树、奇花、奇兽、奇风、奇云、奇水、奇庙、奇光,也可说是“十绝”。诗云:“怪石奇树风云全,异兽珍禽佛光雪;还有一绝是高路,高路入云朝天闭。”

 

纵情山水 空灵飘渺

梵净山的奇树,有千年紫薇被称“亚洲之王”、还有红豆杉、濒危植物--珙桐、百里杜鹃等。

梵净山的奇兽,有被称为“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种群分布位列全国前茅,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鲤(也称“娃娃鱼”)等。

梵净山山高风大,但树木从没被风折断过。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漫步在林间,突然山那边乌云密布,笼罩住整个山峰。当爬上金顶正准备展望群山时,一片白云却突然包围了山顶,犹如身处仙境,有种天上人间、飘飘欲飞的感觉。

梵净山上有两座寺院,一座是护国寺,另一座是镇国寺,还有森林深处许多从未发现过的古寺塔群,堪称奇庙。 

梵净山有佛光,心诚则灵,天气好时就能看到佛光。

此外,最具新引力的就是万步云梯。它像一条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天路一样,沿着梯步上去便可到达著名的蘑菇石,蘑菇石与红云金顶同样是梵净山的标志。

蘑菇石的右边,就是万卷书。它具有来自远古的文化气息,默然伫立像是翻天印。不仅如此,在这片奇石中,还藏着一个名叫“九皇洞”的古洞,洞中更是古朴神秘,令人称叹。

往金顶方向走,可以看都杜鹃长廊,每年三四月就是杜鹃花开的时候,是梵净山最娇美的时节。来到梵净山,不得不说的就是红云金顶了。拔地而起的新金顶孤峰全海拔2494米,山高路陡,要想到达山顶,必须抓住铁锁,小心攀岩。 

孤峰顶部岩石裂为两半,中间形成一条约20 米得绝壁峡谷,名曰“金刀峡”。一座天仙桥将两块巨石连接起来,两巨石上分别是释迦摩尼和弥勒佛二殿。在此,你不仅可以零距离感受藏匿于深山顶中古庙宇的古朴和神秘,还可以观赏千变万化的云海奇观。

举目四望,到处烟腾雾袅,飘飘渺至极,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美不可言。 

 

长路浩荡 万物可期

梵净山内,凉风习习,满目青翠,溪流潺潺。

站在山顶,观蘑菇石、红云金顶、万米睡佛等,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脚下云海翻涌,磅礴壮观;耳旁虫鸣鸟唱,回归本真自然;天边落日红霞,唯美烂漫。

除梵净山、朱砂古镇外,铜仁市还有享誉“千里苗疆第一城”的苗王城、“贵州第一沟”的亚木沟、“离月亮最近的喀斯特溶洞”的九龙洞等景区,域内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等交相辉映,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截至目前,铜仁境内拥有1个世界自然遗产,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处文物古迹。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不可复制。

近年来,铜仁市充分利用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品牌。通过在梵净山景区内做“减法”,加大对梵净山的保护;在梵净山景区外做“加法”,不断提升旅游“软硬件”设施。按照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的思路,积极拓展文化旅游业态,加大旅游营销宣传,全面释放文化旅游经济潜能,以文化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万山是新中国历史上曾经的特区,因朱砂储量丰富被誉为“丹砂王国”。万山山川秀丽,集山、林、水、洞于一体,自然风光独特;境内以“丹砂文化”为主,多种文化相得益彰。

目前,境内还拥有“西南地区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典范”九丰农业博览园、享誉“黔东第一漂”的夜郎漂流、“长寿福地”氧吧挞扒洞和美丽乡村黄家寨等景区景点,处处美景,步步景观。

据悉,在2019年6月15日至9月22日期间,外省及港澳台游客来铜仁享清凉,可以享受除温泉景区门票和景区内特许经营性项目外,所有收费景区门票挂牌价五折优惠,以及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高速公路行驶通行费五折优惠。

炎炎夏日,避暑享清凉,就到桃源铜仁。

 

D

安顺瀑布:白水如棉 不弹自散

北纬25°99'49",东经105°67'64"。

贵州安顺镇宁县黄果树瀑布。

“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习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浸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历,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状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阁大者,但从其上侧身下瞰,不免神竦。”

公元1637年,徐霞客游历贵州,途经黄果树瀑布时,曾对黄果树瀑布作出了这样的描述。从那时起,黄果树瀑布就渐渐被人们公认为为中国第一瀑布。

仰视瀑布,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发出震天巨响,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声似雷鸣,远震数里之外。“中华第一瀑”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心动魄。

 

白水如棉 不弹自散

黄果树瀑布距省城贵阳市137公里,位于贵州省西部镇宁县和关岭县接壤处的打邦河支流的白水河上,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宽101米、高77.8米,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大瀑布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不同方位观赏的瀑布。

大暑时节,正值黄果树大瀑布丰水季节,相隔数里仍能听见瀑声滔天。站在观景台上,只见万练飞空,一泻千里,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稍前近观,瀑布如黄河倒倾,峭壁震颤,谷底轰雷,十里外也能听到咆哮声。由于水流的强大冲击力,溅起的水雾可弥漫数百米以外,使坐落在瀑布左侧崖顶上的寨子和街市,也常被溅起的水雾所笼罩。

对此,游人谓之“银雨洒金街”。

冬春水小,瀑布便分成三五绺从岸顶上挂下来。远远望去,那洁白的水帘飘然而下,扬扬洒洒,如绸缎飘舞、如仙袂飘举、如淑女浣纱……

数百年来,黄果树瀑布的雄姿,一直为许多文人学者所惊叹。

清代贵州著名书法家、“颐和园”三字的题额者严寅亮,在“望水亭”题写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更是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色。

关于瀑布名称的来历,有两个说法。

据民间传说,是因为瀑布边上有棵高大的黄桷树。按当地的口音,“桷”与“果”读音相同,所以人们就习惯称之为黄果树。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很久以前,瀑布附近的农民都喜欢种黄果,瀑布边上就有一大片黄果园,因此就把瀑布称之为黄果树瀑布。

与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大瀑布相比,黄果树大瀑布虽然没有非洲维多利亚大瀑布、北美洲尼亚加拉大瀑布、委内瑞拉安赫尔大瀑布那般宽阔、高深和雄伟;但是,黄果树大瀑布自有它奇特之处,它是世界上处在喀斯特地区的最大瀑布,也是最壮观的瀑布。

 

水帘之内 别有洞天

这个大瀑布就像是一块奇异的磁石,在它的地面、地下、水上、水中还吸附着一连串丰姿绰约的景致。

最神奇的一处,就是隐藏在大瀑布半腰的崖廊洞穴,由于洞外藤萝攀附,水挂珠帘,故曰“水帘洞”。这是世界上其它大瀑布所没有的奇特景观。

“水帘洞”全长134米,它由6个洞窗、3个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水帘洞一场戏,就是这里拍摄。

在第一洞窗,它的位置最低,离犀牛潭水面仅40米,但洞窗则最宽大,有十几米宽,位置在第一二瀑布中间,大水时两个瀑布就连成水帘,将洞窗全部封住;水小时则次第拉开,从几米到十几米不等,就像可以随意开合的窗帘。

第二洞窗距离第一洞窗仅4米,这是一个静谧的世界,号称水晶宫。它是水帘洞的心脏部分,长11米、高9米、宽3米。旁边有股泉水,清澈明净,水长年保持在一个水位。洞顶悬挂着许多钟乳石,在麦秆状钟乳石上,还有名贵的卷曲石;洞壁上还悬着数不清的石幔、石帘。

编写《西游记》的吴承恩曾写道:“原来那水帘洞本是一股瀑布飞泉,遍挂洞门,远看似一条白布帘儿,近看乃是一股水脉,故曰水帘洞。”也许,他曾在梦里依稀见过,可真正的水帘洞比他描写的要形象得多。

而第三洞窗向外突出,很像阳台。在这里,可以停下脚步,倾听瀑布的水声。这里也是“听瀑”的最好地方,声音象是一首动听的交响乐。

第四洞窗又称“摸瀑台”,因为只要伸出手去,就能摸到那“神瀑”之水天上来。这里,也曾是《西游记》里孙悟空飞身进洞的洞窗拍摄点。

第五洞窗,也是最高的洞窗。在这里,透过水帘看到对面的山坡,常年累月都绿油油得像是一个绿色的瀑布,那是因为有了这瀑水的滋润。 

从水帘洞出来,沿着弯曲的石梯下山,直到瀑布脚下,从这个角度看瀑布,真正体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意境。

 

犀牛谭边 彩虹时现

瀑布脚下有一个很深的潭,因传说远古时候,曾有犀牛出现过,所以得名为犀牛潭。犀牛潭深17.8米,是大瀑布多年来不断冲刷而形成的。

据说,明末吴三桂在云南称帝,兵败路过此地,因带的行囊过重,便不得以往潭中仍下很多金银珠宝。后来,有很多勇士曾潜到潭中取宝,但因潭中有犀牛看守拿不到宝贝。

现在,每当太阳升起,可以站在不同角度看到潭面架起的一道道彩虹,这一景象很是难得。有人说,这彩虹是潭中金银珠宝散发的光芒。其实,这是光的折射产生的;不过,犀牛潭也因经常能看到彩虹,而被称为“孵彩虹的窝”。

黄果树瀑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黄果树瀑布地处喀斯特地区,是由水流的侵蚀作用造成的。

当溯源侵蚀裂点到达上游时,河水沿着喀斯特裂隙冲刷、溶蚀、冲蚀、磨蚀,管道逐渐扩大,形成落水洞及地下河;当地表河注入落水洞后,水量的比例逐渐增大,就形成了喀斯特地区特有的袭夺,在明流注入落水洞处,就形成落水洞式瀑布。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威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景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据统计,景区内每平方米的空气含负氧离子2.8万个以上,盛夏时节平均气温约23℃,适宜避暑养生。

在这里,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历史人文,交相辉映。

安顺市地处贵州中西部,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拥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等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世界喀斯特风光优选地。境内拥有黄果树、龙宫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处10项。

为做好全域旅游文章,使游客旅程更加精彩,黄果树景区与龙宫、天龙屯堡以及周边乡村旅游点“连为一体”,全力打造“大黄果树旅游圈”,丰富游玩业态。

 

E

凉都六枝:布依风情  避暑圣地

东经105°08′,北纬25°59′。

贵州六盘水市的东大门——六枝特区。

六枝特区地处贵州西部“江南煤都”、“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距省会贵阳174公里,与黄果树瀑布、龙宫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毗邻,是中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行政区划,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

这里是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大小河流共40余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六枝特区历史文化厚重,是夜郎文化和牂牁文化的发祥地。5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境内的桃花公园更是距今2万年前新旧石器交替时期的古人类遗址。

六枝特区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冬季平均气温3℃,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这也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境内居有汉、彝、苗、布依、仡佬等32个民族,四季如春、民风淳朴、风光秀丽,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最适合休闲、度假、居家、宜业的盆景山城。

 

历史悠久 特产丰富

六枝历史悠久,远古春秋初期,胖舸国建;秦至西汉属夜郎国腹地,王莽篡汉属夜郎国腹地,名同亭;东汉至西晋时期为夜郎地;南北朝至隋朝沦为管外,境内由各少数民族分治;唐朝,境内少数民族实行部族统治内附。宋朝,境内大部属罗殿国,其余是管外;元朝属管外;明朝,设有郎岱长官司,西堡长官司,西堡副长官司,边地属十二营司、顶营司,属土司统辖……

悠久的历史,也沉淀了六枝特区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这里有蕴藏着古夜郎文化牂牁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及倍受海内外关注的梭戛生态博物馆,是融民族文化风情、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一体的独特旅游区。

其中,中部有桃花公园、九头山公园、南极山公园、天然洞穴月宫洞;南部有郎岱古城、郎岱木城碑记、郎岱暴动烈士墓及神秘的老王山;东南部有底溪森林公园,有白水河上的瀑布群和以落别为中心的溶洞景观;北部有岩脚古镇风光、老高桥景点、懒龙桥景点、老卜底景点及梭戛生态博物馆景点。

这里,还有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布依族的赶表、苗族的晒月亮、彝族的赶山节、仡佬族的吃新年等,构成了六枝独特的旅游景观,吸引着国内外大量游客及民族文化专家、学者。

来六枝,吃货们还可大快朵颐。六枝特区毛峰茶品质优异,风味独特,冲泡茶汤静置24小时不变色、不变味,享有“隔夜绿”之美称;最具乡愁的“岩脚面”,也具有百年悠久历史,以香、滑、劲、脆独特风格闻名全国。

六盘水风猪,也是贵州荔波布衣族地区的特产。

清代《荔波县志》记载:“本县小猪特别肥嫩,风猪烧猪素有名。”如今,风猪已成为高级宴席上一道特色名菜;郎岱酱历史悠久,源于古夜郎构酱;“机家酱”系郎岱观音阁已故大师同叔贞密传要诀,经天然晒露而成,酱呈黄腊色,纯香可口,独具风味,是家庭及旅行、便餐必备之烹调佐料。

 

盆地山城 避暑圣地

老特区,新气象。

夏夜泡温泉是一种“顺四时、适寒暑”的健康消暑休闲方式,东汉《温泉赋》中就曾提到:“有病厉兮,温泉泊焉。”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温泉,自古以来就被人用于健康养生。

坐落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乡的龙井生态温泉旅游度假区,集住宿、餐饮、观光度假、温泉养生、休闲娱乐、商务、会议接待、运动竞技为一体;景区分为水乐园、温泉会馆、运动露营及星级酒店四个综合区域;按4A级景区建设,目前是贵州地区规模最大的温泉旅游度假区之一。

落别龙井生态温泉素有“黔中第一汤”、“天下第一汤泡”之美誉,温泉内的水温达  55 ℃,有特色泡池、现场煎制的中药泡池、石板浴等共有60余个不同种类的温泉泡池。富含二氧化硅10.4%、偏硅酸13.52%、锶12.05%等多种有益矿物质。

白日里泡温泉、游乐园,养生的同时尽享夏日酷爽,吃完充满布依风情的长桌宴后,晚上与布依姑娘一同围着篝火狂欢,跟着音乐起舞,为完美的一天画上句号。

318浪哨缘房车营地——一个获中国5星级房车露营基地称号的地方,距离黄果树瀑布最近的一家房车营地,是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汽摩联中心授牌的贵州唯一的全国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漫步营地的红色步道,呼吸着营地的新鲜空气,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陶醉在静谧的房车驿站。

房车营地借力落别乡得天独厚的生态区域优势,依山傍水而建占地面积高达1000余亩房车营地。为以自驾游和房车旅游为主的游客进入六枝,创造了良好的接口条件;为联通贵州、西部和全国以及世界的自驾游房车旅游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基地内的2辆ktv车,2辆咖啡车,500个餐位的浪哨宴宾厅,6栋美式木屋别墅区,20间浪漫观景房区厢房和特种房车等17辆已投入使用。浪哒河穿营地而过,绿道环绕,互联互通,一步一景,吸引了北京、福建、贵阳、六盘水等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中国凉都 画廊六枝

近年来,围绕贵州省大扶贫战略,六枝特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把解决更多就业作为旅游扶贫的重点方向,充分发挥“旅游+”的潜力,按照全域旅游“六全理念”,主动迎接大众旅游时代,提升旅游发展品质。

目前,六枝特区依托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新成果和旅游新资源,加快发展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户外运动、汽车露营、科普探险、研学旅行等山地新业态,乡村旅游与扶贫得到有效融合。

在旅游开发进程中,六枝特区坚持“旅游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旅游发展”的旅游扶贫工作基调,通过“旅游景区+公司+农户”和“旅游景区+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打造了以郎岱为中心的旅游产业示范带,建成了牂牁江、郎岱、月亮河、牛角等“三变”示范景区。

同时,通过景区的不断开发,让“青山”变“金山”、“风景”变“钱景”。依托旅游基础服务企业,直接带动就业6万余人,累计带动4.12万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让周边百姓吃上“旅游饭”,坐上奔小康的快车。

2019年上半年,六枝特区新增住宿业单位12家,带动就业约50余人;新增服务业企业2476家,同比增长24.23%。2019年上半年,共接待旅游人数633.9万人次,同比增长31.43%;实现旅游总收入42.88亿元,同比增长29.9%。

截至目前,六枝特区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中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绿色生态模范县”、“中国生态魅力城市”、“创新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千年古杨梅名县”“樱桃名县”等荣誉称号。

有时间,就来六盘水的六枝特区吧。在这里,可以体验最美乡村落别龙井生态温泉,感受避暑爽心落别房车自驾营地,在凉都清凉一“夏”。

画廊六枝,养生度假总相宜。

 

F

青岩古镇:穿越时空  乡愁缠绕

北纬26°17′,东经106°37′。

这里距贵阳市南郊29公里,是花溪区南郊中心集散地、贵州省的历史文化古镇——青岩古镇。

“那时,青岩西南黑神庙的的山上,是葱葱的梓木树;在黔陶路旁边龙阁周围,更有森林的油杉。城里的场坝好宽:高高的城墙,众多的庙宇殿堂――万寿宫、寿福寺、龙泉寺、天主教堂等。这龙的头在迎龙阁山下的河里,有许多门板大的鱼陪着。龙尾则在黑神庙的山上,在那儿还看得着龙的鳞片。”

斑驳的城墙下,抽着旱烟的老者,还在悠悠地叙述着祖辈相传的一个传说——

“这龙身一直伸展在场坝的地下。石板铺就的场坝中央,有座高高的砖塔,塔前有个水池。这个用来焚化水纸的塔和水池下面,正是龙的腰身所在。据说,底下还有一口大铁锅,站着一只大公鸡,是看管龙身的。因为龙腰一扭动,就会发大水;大公鸡狠啄她一口,龙身就不动,青岩城也就不会被水淹。”

这就是青岩龙的传说,和眼前的青岩古镇的历史一样悠久。

在老人悠长的叙述和袅袅的烟雾中,无限的想象和乡愁也在心里缠绕着:大明朝为什么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城?600年的历史里,这座小城又发生了多少可以传世的故事?今天的后人,在这里还能看到什么……

 

半帘霜月  一城幽梦

大巴车在贵州特有的喀斯特地貌穿行,在山间一处平地停下来,同行的人还有些疑惑:“这是到了哪里?有什么景观可看?”

但当在车下立住脚,不远处的山坳里突然出现了一座古城,蜿蜒的城墙纵横在远近的山脉间。这一刻,仿佛有点眩晕:在贵州腹地咋会突然出现了一座古代城池?难道是穿越回了古代?

虽然不是穿越,但这座城也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明初,青岩古镇设屯堡。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领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

青岩古镇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铺砌。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3平方公里范围,文物景点近百处。

中央王朝为控制西南边陲,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

朝代更迭,沧海桑田。

历史的硝烟散去,前尘旧事也无处可觅,但眼前的古城还在,古韵依然。

半帘霜月,一城幽梦。

眼前的青岩古镇,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总面积为92.3平方公里。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因明朝屯兵而建镇,原为军事要塞。因青色的岩石而得名,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有贵阳“南大门”之称,也被称为“山地兵城,黔中古镇”。

因此,青岩古镇是座拥有600余年历史文化的山地名镇,也是一个古朴与鲜活交相辉映的魅力古镇。

 

晓风残月  紫陌听雪

徜徉古镇,仿佛穿越时空,再回大明;无限乡愁,瞬间缠绕……

古镇内,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见。“九寺八庙五阁二祠一宫二堂一院一楼一府”等历史遗迹,承载着古镇的沧桑古朴;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诉说着古镇的人文荟萃。

穿过田园风光的定广湖,从古镇南城门-定广门走进古镇,先看到的是赵理伦百岁坊。牌坊是清道光帝御赐而建。稀奇的是:四根立柱上雕刻的石狮子很反常的尾上头下,与平时所见不同,颇为奇特。

沿着石板铺就的古驿道前行,交错的青石板路,蜿蜒起伏,处处泛着古典气息。

两旁店铺林立,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都由青砖灰瓦、木雕窗花以及隔扇的框门做成;招牌也大多是木雕,特色鲜明;店铺多数售卖当地特产,贵州银器、姜糖、苗族刺绣等,各家各户都展示出拿手的特产。此外,卤猪脚、烤豆腐、玫瑰糖等特色小吃也别具风味。

小镇的一切,无不洇染着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从南门蜿蜒向北一直到北门的古驿道,既是古镇的中轴线,也是主街。

主街以古镇中心的古文化广场为界,以北称北街,以南称南街。与主街相交的向东有东街,向西是西街。沿着东街向东,可抵达文昌阁。主街向西可抵达迎祥寺、慈云寺、万寿宫和天主教堂等风格各异的宗教建筑,无不各具特色,精雕细琢。

南街与西街之间有条幽静小巷,称为背街。背街是青岩古镇最具特色的一条石巷,路面的青石板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已光可鉴人,如镜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感觉幽深而静谧。

到青岩古镇,品尝卤猪脚是不可或缺的体验。青岩卤猪脚,又名状元蹄。历来,凡到古镇游览者,皆以品尝此蹄为快。如今,“游青岩古地,品青岩美蹄”,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旅游文化现象。

这里,沉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多民族聚居文化底蕴。

 

诗和远方  就在心底

贵州省省会贵阳地处黔中腹地,是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高原特色现代都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年平均气温15.3℃,夏季平均气温23℃。

凭借爽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和绝佳的生态,贵阳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的称号。

处处美景天成。

贵州市拥有6500多处旅游资源,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探明的温泉点75处。青岩古镇、黔灵山公园、天河潭、南江大峡谷、花溪湿地公园、孔学堂、多彩贵州城、时光贵州等景区景点,镶嵌在贵阳的绿水青山间。

“近年来,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的指示要求,不断深化对旅游业内涵的认识,把旅游业确立为支柱性产业。围绕全域旅游体系构建,实施旅游与大交通、大数据、发扶贫的融合发展;以‘先做流量’为抓手,把贵州旅游推向市场,以推动旅游实现大跨越、大发展。”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黄昌祥介绍,贵州将围绕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推出更多符合大众旅游时代的新产品、新线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以‘避暑胜地·度假天堂——沿着高铁游贵州’为主题的采风活动,准确表达了贵州旅游产业体系、彰显了贵州独一无二的气候优势,反映了贵州交通发展历史性变革,向各界传递了多彩贵州就是‘快旅慢游’的胜地的强音。”

中国旅游报社副社长裴奇萌介绍,采风活动呈现了“多彩贵州”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社会之美、生态之美,大力推广了贵州独特的气候资源、优质的旅游产品。在吸引更多游客到贵州旅游的同时,也促进了贵州的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也为全国各地喜爱贵州的游客开设了了解贵州的窗口。

诗和远方,就在心底。

炎炎夏日,入黔避暑正当时。

 

【采风手记】

守望好生态家园 满眼乡愁满眼翠

“山”,是贵州的符号。贵州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群山抗争、与闭塞抗争的历史。1949年,贵州省公路通车真正的里程仅有1950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把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作为破“山”之难、解“山”之困的金钥匙。在山地高原上,写下了一个个快速发展的新奇迹。2018年增加到了19.7万公里,高速路网综合密度居全国第一位。铁路里程达到3598公里,其中高铁1262公里,实现了民航运输机场9个市州全覆盖。

贵州本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山地省份,但贵州近年来却打造了一个交通发达的“路网平原”,让距离不再是出行障碍,让旅游变得更加轻松。借助便利的交通,我们才得以近距离地接触贵州,感受她的幽深与美丽,温润和清凉。

 

避暑圣地 游客云集

夏日的贵阳,天朗气清,山青水绿。

当许多城市接近40度的高温时,这里仍然能感受到丝丝凉意。这是美丽中国的生动样本,也是贵州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

天蓝、水碧、山青、地绿——是初入贵州的第一感觉。

不管是在世外桃源、风情摇曳的千户苗寨;时光静谧、复古怀旧的朱砂古镇;抑或是天空之城、人间仙境的梵净山;白水如棉、不弹自散的黄果树瀑布;再或是布依风情、避暑圣地的凉都六枝;穿越时空、乡愁缠绕的青岩古镇……无一不感受到这里的变迁和变化,感到了贵州的秀美和清爽,让人沈醉流连,不忍离去。

基于便捷的交通网和优惠政策,现在,来自全国的游客持续到贵州来“打卡”。享受这里的清凉清爽、碧水蓝天,探秘这里的历史人文、古色古香,欣赏品尝这里的美食美景、民族风情,追寻探索缠绵的乡思乡愁……

 

守望家园 包容开放

在贵州,山水可望、乡愁可寄、文脉可寻。

贵州铜仁市万山区的朱砂古镇的汞矿硐之上,山体间连接21个矿硐的云南梯,仿佛在诉说着古代淘金者的故事。而清晰可见古代石梯、隧道、刻槽,矿洞里的一道道的凹槽裂痕,在岁月的洗礼下褪去岩石的灰色,布满了岁月的青苔……

走进朱砂古镇,寻访“那个年代”,看见苏式建筑墙上的毛主席语录、屋檐下的自行车、粮油店、邮局……万山原汞矿职工家属住宅区修旧如旧。尤其是那些保温杯、水壶、马灯、缝纫机、自行车等老物件,会勾起无数的记忆和怀念,思绪万千……

因为守望住了生态家园,才呈现了“多彩贵州”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社会之美、生态之美。

贵州独特的气候资源、优质的旅游产品,在吸引更多游客到贵州旅游的同时,也促进了贵州的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了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

如今,贵州正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切实肩负起应有的责任担当,带头写好“绿色文章”,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的“生态画卷”中安居乐业。

上一篇:青岩:一个古朴与鲜活交相辉映的魅力古镇

下一篇:千户苗寨:世外桃源 风情摇曳

录入/责任编辑:吴敏昆Update Time:2019-07-31 22:40:38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业业安-云南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数据治理与事故预防智慧化服务-云南业业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