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9-08-13 19:30:29|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丽江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全市国土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95.84%。有最靠近热带的冰川雪山、最靠近寒带的芒果产地,植物多达1.3万余种,享有“高山植物王国”美誉,是全球少有的“天然物种基因库”。全市总人口129.6万,世居民族11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49%。
8月13日,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发布会上,中共丽江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何玉兰介绍了建国以来丽江市的巨大变化。
1949年12月28日,丽江地委和专署正式成立,从此,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各族儿女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使丽江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西南边陲小镇变成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享誉中外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70年的奋斗历程充满艰辛、极不平凡,取得的成就让人振奋、满怀信心。
70年艰苦奋斗,丽江经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952年,丽江经济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7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8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元。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7级大地震,造成309人遇难、160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6亿元。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丽江人民变大灾难为大机遇,15天内基本完成抢险救灾,震后三年胜利完成恢复重建任务,并以此推动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来,丽江历届党委政府攻坚克难、艰苦创业,从实行计划经济到发展市场经济,从“关起门来搞建设”到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发展繁荣的巨大跨越。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0.8亿元,与1952年相比增长2761.2倍,年均增长6.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2.9亿元,增长2319倍。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向工业和服务业主导的历史性转变,三次产业结构由77.9:5.1:17调整为15:39.3:45.7。农业从温饱不足到衣食无忧,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丽江多次创造了中国水稻的高产纪录,全市粮食总产量从1952年的14.59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49.16万吨,增长3.3倍,丽江雪桃从无到有连续11年荣登国宴,宁蒗苹果荣获全国金奖,华坪芒果产业把昔日的荒山、矿山变成了今天的金山银山,所辖县区均被认定为“云药之乡”,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工业从一穷二白向新型工业快速发展迈进,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0.02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63.63亿元,增长2765.5倍,年均增长10.84%。金沙江中游“一库六级”电站相继建成,每年可发电近700亿度,是我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能源基地;以清洁载能产业为代表的一批工业园区相继建成,数字产业园区和数字小镇建设顺利推进,开通全省首个5G试验基站。以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了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70年披荆斩棘,丽江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利刃般的江水,不仅鬼斧神工造就出丽江的雄奇山川、壮丽景色和神秘文化,也让新中国成立前的丽江长期“孤悬江外”、与世隔绝。1951年,丽江第一条公路诞生,直至今天,全市公路里程达8488公里,大丽高速建成通车,5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县县通高速”即将实现。铁路从“路无寸铁”迈入动车时代,已建成大丽、仁丽铁路,每天开行动车10对,丽香铁路2020年底前将全部建成通车。
丽江是省内航空运输第二个“一市两场”的地级市,通航城市达74个,航线200余条;金沙江中游航运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能源网络贯通城市和农村。建成了永胜羊坪水库、华坪雾坪水库、宁蒗木底箐水库等一批重要水利工程,兴水惠民取得显著成就。全市移动电话用户116.98万户,互联网实现全面覆盖。基础设施的沧桑巨变,为丽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70年攻坚克难,丽江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70年来,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己任,不断增投入、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丽江各族人民的生活告别了“票证时代”、走过了“温饱阶段”、正在走向“全面小康”。2018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5元,与1952年相比分别增长567.2倍、1038.5倍。2014年至2018年累计脱贫3.2万户12.9万人,92个贫困村出列,1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18.86%下降到2018年底的5.01%。全市教育支出从1950年的3.1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27亿元,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91所(个),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1.5%。以养老、医疗、低保、住房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全市5大社会保险参保累计达216万人次;丽江市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标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均达到100%;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从1978年的53.7%、6%分别提高到2018年的99.4%、99.5%;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3.4万套,解决了近12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城镇化率从1952年的5.84%上升到2018年的40.4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1978年的61.25岁提高到2018年的73.89岁。我们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几千年刀耕火种、窝棚茅屋、缺衣少食的落后面貌已经一去不复返!
70年大胆探索、艰苦创业,旅游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享誉中外。
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丽江抓住了云南省加快滇西北旅游开发的历史机遇,冲破“以粮为纲”、“无工不富”的思想束缚,解放思想,乘势而上,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坚持不懈打基础、提质量,抓整治、强管理,促转型、增效益,逐步把旅游打造成了丽江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丽江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有旅游景区景点104个,星级酒店154家,先后获得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等诸多殊荣。
与此同时,坚持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彰显地域文化,实现了旅游和文化相得益彰,融合发展。2018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643万人次,实现收入998亿元,分别增长14%、21%;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618万人次,实现收入528亿元,分别增长16%、6.8%。未来3至5年内,来丽游客预计将增加到每年1亿人次左右。在旅游的助推下,丽江文化产业借船出海,实现快速发展,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9.3亿元,增长7.3%,增幅连续11年名列全省第一。丽江保护文化遗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经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丽江模式”,并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
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11月22日。大理文化灿烂,素有“文献名邦”之称,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乐园”。大理生态良好,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苍山十九峰横列如屏、十八溪碧水奔泻,洱海清波荡漾、宛若“高原明珠”。大理区位优越,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节点。
8月9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发布会上,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来白州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发展,从封闭落后步入开放进步,谱写了经济社会沧桑巨变、城乡面貌翻天覆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壮丽篇章。
7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从“千万元”提高到“千亿元”,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理百业凋零、百废待兴,经济发展极其落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1949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600万元,一二三产比重为69.7:9.1:21.2,是典型的农业主导的“一三二”结构。2017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2018年达到1122.4亿元,比1949年翻了11.2番,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237倍。换句话说,按2018年全州经济发展速度,用3.6个小时即可完成1949年的全州产值。2018年,全州一二三产比重为20:37.8:42.2,与1949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4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28.7和21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10%提高到26.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70年来,白州各族群众从“缺衣少食”到“总体小康”,人民生活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品质不断提升。1978年到2018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5元增加到34298元,增长了98.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3元增加到11490元,增长了215.8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2202万元增加到971.4亿元,增长了4410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61.5%下降到2018年的21.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70%下降到2018年的30.5%。群众生活从村村寨寨点煤油灯、烧柴火,到现在家家户户通电灯、用电器,大家电、小汽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探索脱贫攻坚“大理实践”,脱贫摘帽实现新突破。大理是全国14个扶贫片区滇西边境片区的主战场,12个县市中有11个贫困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积极构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责任体系、投入体系、合力攻坚体系、监督考评体系、能力提升体系6大体系,全面推进产业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安全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生态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深度贫困攻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群众内生动力激发10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全州8个县相继实现脱贫摘帽,30个贫困乡镇、464个贫困村先后出列,38.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初的14.7%降至1.42%。我们坚持既攻城拔寨,又巩固提升,积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和返贫防控长效机制,防止返贫的做法得到省委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打造洱海保护“大理模式”,生态保护取得新成效。上世纪80年代以前,洱海水质非常好,总体处于Ⅱ类。1992年以来,富营养化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考察大理,作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大理、心系洱海,极大振奋了全州各族人民的精神,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斗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全面打响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构建了“多层级联动、全流域覆盖、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保护治理体系和责任体系,开辟了“修山、治河、扩林、理田”并重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新路径,建成了全国首例全流域城镇和农村雨污分流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实现了流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把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六确定为“洱海保护日”,在全州干部群众中掀起了洱海保护治理新热潮。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通报,2018年洱海水质全年为优。“大理州全面打响以洱海保护治理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受到通报表扬。
追求项目建设“大理效率”,经济增长跑出新速度。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干快干、苦干实干,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速度更快、效益更优。重大项目建设全速推进。昆楚大、大丽动车通车运营,大临、大瑞铁路加快建设,云南第二铁路枢纽(大理)规划方案获批。大宾高速建成通车,楚大高速扩容、南景、鹤关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大理机场应急增容改扩建基本完工,口岸机场建设稳步推进。龙开口、鲁地拉、苗尾电站建成发电,800千伏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面投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建设,建成水库632座,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13亿立方米;建成灌区86处,有效灌溉面积246万亩;建成“五小水利”工程62.4万件,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工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稳步推进,环保、机电、铸造等专用设备制造产业发展加快,北京汇源、广东奥园、四川其亚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开工。祥云飞龙湿法铅技改、云铝绿色低碳水电铝年产25万吨生产线等一批重大工业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大理药业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祥云飞龙等3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9户民企入选“云南省百户优强民营企业”,认定省级以上“星创天地”4户。财税金融工作创新发展。在全省率先推广安装税控系统,2018年财政总收入185.39亿元,比1952年翻了14.8番,年均增长16.9%。举办多层次政银企对接会、洽谈会,全州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1707.26亿元、1379.8亿元,新增贷款174亿元,增量居全省州市前列。2019年7月,成功发行30亿元大理洱海保护专项债券,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生态环保领域发行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先例。
突出三张牌的“大理特色”,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坚持以绿色发展主导产业转型、以产业转型推动绿色发展,力求将“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打出特色、打出水平、打出效益。发挥清洁能源优势,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牌”。积极探索现代能源经济发展路子,大力发展清洁载能产业,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目前,全州电力总装机达1540万千瓦,占全省装机容量的16%。鹤庆绿色水电铝产业初具规模,100万吨产能年底可全部投产。做强做优绿色食品产业链,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覆盖种植、深加工、市场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2户企业入选全省绿色食品“10强企业”,3户企业入选全省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在洱海流域全面实施“三禁四推”(即:禁止销售使用含氮磷化肥、推行有机肥替代,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禁止种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调整产业结构、推行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推行畜禽标准化及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加快流域产业调整,努力把洱海流域建设成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抓手,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依托大理独特的生态资源、文化底蕴和山水田园风光,着力打造环洱海康养核心区,突出环洱海周边县的产业统筹,加快滇西旅游大环线项目、滇西医疗中心建设,着力构建“大健康+全域旅游+康养+特色小镇”全产业链条,努力把大理打造成为世人向往、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提升民生保障“大理温度”,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大理全州人民奋斗的目标,人民群众的忧心事,就是大理州委州政府揪心的事。竭尽全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让人民群众在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民生实事中,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4.95%,高于全省5.26个百分点,全州12个县市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大理是全省唯一一个拥有4所高校、唯一一个拥有2所本科院校和硕士授予权高校的非省会城市。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已创建3所三级甲等医院、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8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43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医疗服务辐射滇西8个州市及四川、西藏等临近地区,州外患者占比超过30%。努力建设“民族文化强州”,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实现标准化、均等化,建成全省第一个数字(少儿)图书馆和全省首家地市级非遗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名列全省第一,白剧《榆城圣母》囊括云南省第十三届新剧目展演所有一等奖奖项,《数西调》代表云南省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大理州2016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连续3届被中央综治委表彰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州”,2017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
上一篇:丽江荣获魅力旅游城市奖
下一篇:华坪金芒果:我们的事业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