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9-08-17 13:27:11|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8月16日,在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倾情礼赞新中国 乡村振兴看大理”全国媒体行活动在美丽的苍山脚下、洱海之边的大理举行。
大理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州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州的“四件大事”之一来抓,中共大理州委八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聚焦试点示范,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落实显效”。全州各级各部门按照州委、州政府既定部署,紧紧围绕“搭建机构、开展调研、出台意见、编制规划、启动试点”等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
统筹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会议精神,统一安排部署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课题专题调研工作,积极思考谋划我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工作。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期间,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就落实好会议精神和工作安排多次作出指示和要求。州委常委会议专题听取了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州贯彻落实的情况汇报,并就相关工作落实作了深入研究。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了大理州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意见、组织领导和体制机制保障等问题。2018年州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向全州发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员令。
随后,州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和具体对策措施。在开展十九大专题调研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摸清全州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找准短板弱项,认真分析机遇挑战,科学谋划任务目标,按照实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要求,研究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主要领导和州委、州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6个专题调研组,深入洱源等6个县市乡村第一线,深度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形成了综合调研报告和7个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州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对我州近期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及时召开了大理州三农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机构搭建、战略规划编制、启动推进试点等相关工作作安排部署。制定出台了《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全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目标、定任务、定政策,搭建起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成立了大理州三农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推进小组,具体负责全州三农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程、重点计划、重点行动、重点方案的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考核评价等工作。推进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州级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建了综合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六个工作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在全省率先实行《大理州三农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建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含州、县市党政主要领导责任制、州级领导挂钩县市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挂钩联系县市责任制)、重点工作责任制、定期巡查制、定期通报制和报告制、追责问责制、考核激励制等六项制度,按照“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明确州、县市党委和政府一把手为州、县市实施三农工作暨乡村振兴战略第一责任人,推行在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干部。12县市均已组建三农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扎实抓好规划编制。正确处理好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紧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强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研究,及时开展了战略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积极主动与省发改委对接,及时了解掌握省级层面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的相关安排部署情况。组织规划编制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请浙江大学有关专家、学者对规划文本初稿进行讨论研究,将好的经验和做法予以充分吸纳。编制形成《大理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2年)》《大理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县市规划编制与州同步进行,目前各县市均已完成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进入报审阶段。
聚焦试点示范带动。按照2018年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州三农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决议,在全州分别确定了12个乡镇、25个村为乡村振兴州级试点乡镇和试点村(其中:大理市古生自然村、漾濞县鸡茨坪自然村、宾川县柳家湾华侨社区、巍山县大三家自然村、洱源县佛堂自然村等5个村为州级重点试点村),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四类村庄分别进行探索,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累经验、提供借鉴。研究制定了《大理州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围绕打造“农村人待得住、城里人喜欢来”“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农村绿色生活综合体验地目标,明确试点工作任务、步骤、措施。各县市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开展试点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按照专业人员、乡贤人士、村民代表三方参与的要求,迅速开展了试点村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同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25个州级试点村立足各村实际,精心策划了一批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项目,扎实抓好试点村项目库规划建设,编制了《试点村项目计划表》,全力以赴抓好试点村项目建设。州级相关部门认真履行三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工作要求,在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上向试点村倾斜支持,加强与县市的互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试点工作。据统计,5个州级重点试点村项目建设概算投资17884.5万元,已争取、整合项目资金8064.2万元;其余20个州级试点村项目建设概算投资95927万元,争取、整合项目资金23747万元。试点工作启动后,州委、州政府先后于2018年年底、2019年4月先后3次召开乡村振兴州级试点专题会议、重点试点村现场推进会议,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振兴州级试点各项工作,带动了面上工作的推进。为发挥好州级试点村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充分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的同时,州财政安排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支持试点工作,其中:用于试点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村容村貌整治、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建设补助资金1000万元;注入试点村农户房屋改造及庭院美化互助资金1000万元;安排1000万元用于支持试点村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行贷款贴息。
截至7月10日,全州25个试点村总投资19.24亿元,其中5个州级重点试点村项目建设总投资2.63亿元,项目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1/3。为帮助试点村进一步理清思路,创新举措,组织25个试点村党总支书记(或村主任)赴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天台县、仙居县等先进乡村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进思路、运行模式、创新方法和典型经验。目前,试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部分试点村如漾濞县苍山西镇鸡茨坪州级重点试点村等已初见成效。
抓实乡村产业发展。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打好“绿色食品牌”为切入点,着力实施产业强县兴村行动,努力构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建成,特色经作面积达1396.4万亩。抓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累计培育州级以上龙头企业235户、现代农业庄园60个、农民合作社6037个、家庭农场1370个、新型职业农民17528人。全州农民合作社入社率达33.35%,全州60.4%的农户直接或间接受益。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较快。2018年,全州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304.65亿元,同比增10.21%,排名全省第二位;休闲农业接待1512.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8.61亿元,分别同比增14.95%和10.56%;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达14.1亿元,同比增15%。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强化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严格村庄建设规划许可,对乡村建设行为实行动态监管,在全省率先推行村庄规划建设网格化管理,实现行政村农村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配备全覆盖。制定实施《大理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办法(2018—2020年)》《大理州“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全面提升农村规划管理水平,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18年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达84.89%;稳步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州累计改造新建卫生户厕70.53万座,建成行政村公厕1345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1.32%。
今年以来,全州改造提升乡镇镇区公厕33座,改建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68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9038座;“七改三清”工作稳步推进,以“两违”建筑整治为重点,扎实开展村庄风貌整治,大理市和巍山县、鹤庆县分别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洱海流域为代表的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着力推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深化“三清洁”环境卫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大理市周城村、剑川县寺登村、祥云县王家庄社区、云龙县诺邓村入选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巩固年和创新提质年”,持续加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力度,累计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488个。创新开展“顶在前面、干在难处”党建扶贫双推进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开展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打造命名100个州级示范点,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保护和传承好大理厚重的乡土文化、历史文化,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稳步提高。倡导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农村客事数量和农民客事支出均压缩了近四成左右。
继续巩固和提升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成果,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和村民监事会的作用,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突出完善城乡社区防控网、重点人员治安防控网、公共安全视频防控网、信息网络防控网等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平安创建活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着力强化民生保障。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化农村改革,着力补齐短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实效。加快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实施交通扶贫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窄路基路面农村公路改造、直过民族地区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等项目,全州110个乡镇、114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畅,50户以上自然村通公路率达100%。农村饮水安全持续巩固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农村100%通动力电。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83.68%,学龄前儿童入园(班)率达93.27%;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各县市均通过国家认定,初中三年年巩固率为99.19%。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扩大城乡居民参保覆盖面,全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88.75万人。千方百计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完成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1.31万人。
下步工作打算
抓好政策体系完善。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完善工作,紧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战略目标,研究制定专项落实行动计划、方案,强化政策支撑,逐步配套完善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支撑政策,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围绕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双增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的目标,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为引领,抓实农田水利建设、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好品牌建设保护、实施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实施产业强县兴村行动,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创建,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严格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编制实用型村庄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加强村庄规划实施监管。以打造美丽大理为目标,深入开展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美丽公路创建活动。以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水、电、路、气、房、讯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好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果运用,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继续推进大理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力推进“三农”金融改革创新和服务便利化行动,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活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乡村自治能力,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着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实施大理“苍山之霞”“洱海之光”人才计划,创新乡村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乡村社会治安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宗教事务管理。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以12个试点乡镇、25个州级试点村,特别是5个州级重点试点村为突破口,围绕打造“农村人待得住、城里人喜欢来”“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农村绿色生活综合体验地要求,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找准试点定位,理清推进思路,整合各类资源,加快推进工作落实,真正建出“特色”、形成“样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辖1个市、11个县、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3.4%。有白、汉、彝、回等13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一半,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具备生产绿色、生态、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先天条件,具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是云南省多样性特色农业生产的主要分布区,被命名为“中国核桃第一州市”“中国水果之乡”“乳牛之乡”“中国西部优质早熟鲜食葡萄基地” “中国野生食用菌集散地”“云药之乡”。大理州始终坚持把“三农”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目标,改革创新、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着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2018年,全州完成农业总产值416.01亿元,同比增6.2%,排名全省第二位;农业增加值233.57亿元,增长6.3%,排名全省第三位;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0元,增长9.2%,排名全省第五位。2019年上半年,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8亿元,可比增长5 %;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5.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31元,增长9.3%。
上一篇:2019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开幕
下一篇:大理漾濞生态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