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9-09-10 17:54:28|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云南民族旅游网讯(记者 赵建云)南方丝绸之路是我国最早通往境外的国际大通道。其中,丝路前身“蜀身毒道”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存在。到了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发现了这条道路,引起了汉武大帝的重视,派人寻找之后开挖铺筑,留下了云南最早的诗歌“博南谣”,故西南丝绸之路有时用“博南道”为代称。事实上,南方丝绸之路分别以成都、宣宾为出发点、从灵关道、朱提道两个方向进入云南,在大理汇合到博南道上,博南道途经大理、漾濞、永平,延伸到保山,出境到缅甸、印度、阿富汗等地。到抗日战争爆发,古道被滇缅公路代替,故西南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脉络完整,是一部完整的交通发展史,也是南亚文化圈形成的纽带,更是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的历史大背景。
为深入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与倡议互动,深入研究南方丝绸之路发展历史和文化积淀,以南方丝绸之路枢纽地段的“博南古道”为切入点,在全面挖掘考察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研究、文化和服务优势,提炼、升华和彰显南方丝绸之路文化特质;展现和弘扬云南两千多年以来形成的开放、包容、和谐多民族文化风采;增强地方文化自信,助推地方全面和谐、深度开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期两天的“2019年漾濞.南方丝绸之路高峰论坛”, 9月9日-10日在漾濞县光明村举行。
“2019年漾濞·南方丝绸之路高峰论坛”,旨在走进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漾濞段,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并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各界专家学者对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漾濞段的现状及保护、开发的意见建议,便于更好地传承古道文化、保护和挖掘古道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古道文化。
来自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伟兵、杨煜达、朱海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教授黄敬斌,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项目办公室主任肖卫民,云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昆声,云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赵美,大理大学文学院主任编辑、硕士生导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秘书长赵敏,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通迅评审专家黄正良,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李陶红等专家学者共21人,永平县相关负责陪同人员11人,欢聚在中国核桃之乡大理漾濞县苍山西镇光明村。
9月9日,以漾濞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王彩勋为组长,以漾濞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常建世为副组长的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上述专家学者沿滇缅公路实地考察,途经漾濞县太平乡(胜备桥、打牛坪、小尖山、太平铺)、苍山西镇(秀岭铺、柏木铺)、县城(老街、古云龙桥)。
9月10日上午,中共漾濞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或分管联系领导;中共漾濞县委宣传部,县人大教科文卫委、县政协文史委、县委党校、县委党史办、县志办、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联、苍山西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光明村春晖农家参与了“2019年漾濞·南方丝绸之路高峰论坛”,广泛听取了与会专家、学者讨论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的现状及保护和开发建议。李昆声、杨伟兵、杨煜达、朱海滨、黄敬斌、肖卫民、赵敏、黄正良、赵美等专家学者就“云龙桥”和填滇缅公路遗址的现状、保护与申报,核桃产业的开发等,提出了极有价值的讨论议见、建议,引起了中共漾濞县委、政府与会人员的高度重视。
“世界‘核’心,中国‘桃’源”——漾濞,地处云南省大理州中部、点苍山之西,东与大理市、巍山县毗邻,西与永平县、云龙县接壤,南抵保山市昌宁县,北交洱源县。古籍最早文字记载此地为“樣備”(样备),初为部落名,后为巡检司名,南诏时为诏地,今为自治县专名。“漾濞”二字由江河水文地貌特征而得,漾是水波荡漾之意,“濞”是“水暴至声”之意,古时漾濞人烟稀少、水流丰富,四处可见水波荡漾及水暴之景,故取名“漾濞”,因两条江河流经漾濞境内,后命名为“漾水”(今漾濞江)和“濞水”(今顺濞河)。1912年设“漾濞县”,1985年设立“漾濞彝族自治县”,全县国土总面积1860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4%,辖4镇5乡6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
漾濞是商旅古道的重要节点。历史久远。远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始作于3500多年前的“苍山古崖画”被史学家称为“苍洱文化之源”。古道悠长。漾濞地处博南古道要冲,自古商贾云集,形成于公元前七世纪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与茶马古道、盐米古道在境内交汇延伸,境内尚有70多公里博南古驿道遗址,至今沿途古街、店铺犹存。遗存丰富。始建于唐代有史书记载的世界最古老的铁索桥——云龙桥至今仍在发挥巨大效益,唐朝唐九征大破吐蕃军队为“纪功”而立的“唐标铁柱”遗址就在县城附近,被称为“抗战生命线”的史迪威公路(滇缅公路)漾濞过境段至今仍在默默服务彝县人民。漾濞山川奇特,河流众多,地质地貌特殊,徐霞客、杨升庵、李元阳等文人墨客留下许多不朽文赋墨迹。2001年漾濞县城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区位优越。县城距大理州府仅29公里,是大理的“卫星城”和“后花园”。平甸公路、杭瑞高速公路、320国道和正在修建的大瑞铁路、大漾云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滇西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
漾濞是民族和谐的幸福家园。民族和谐共荣。境内有彝、汉、白、回等13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9%,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49.8%,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杂居”“小聚居”,安居乐业。民俗文化异彩纷呈。有内涵丰富的“火把节”、热闹非凡的“朝山会”、古朴浓郁的“二月八赶庙会”、世代相传的“二月十九街”、一年一度的“云南大理漾濞核桃节”、异域风情的回族“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重要节日。有热情奔放的“大刀舞”“路路则”等民族歌舞,有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苗族刺绣”等民族刺绣,有天籁之音“蒙秦古乐”,有扣人心弦的核桃神“萨秘母”传说,更有彝族创世史诗《毕摩经·米慕尼穆》精彩传承。各民族团结奋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共同繁荣。各民族和衷共济,相互包容,携手并肩、团结奋进。2016年,漾濞县被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大理州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平坡镇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乡镇”。
漾濞是生态宜居的灵秀之地。气候宜人。漾濞属亚热带和温带高原季风气候,海拔1174~4122米,立体气候明显,“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干凉同季、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4℃。生态宜居。苍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苍山西坡大部分在漾濞境内。争奇斗艳的苍山大花园,雄险奇秀的石门关,奔腾激荡的漾濞江,喷珠溅玉的深壑飞瀑,变幻莫测的苍山玉带,郁郁葱葱的核桃园共同形成了风光秀丽的“漾川十六景”。漾濞森林覆盖率达82%,绿化率达83.1%,负氧离子含量丰富,是天然的“大氧吧”,是一幅纯天然的水墨丹青画卷,更是择一处终老之地。物产丰富。出产绿色的“优质软米”,生态的“李家庄苹果”,健康的“秀岭玉香梨”,肥美的“烤全羊”,珍贵的“裂腹鱼”,奇特的“甲甲虫”,精美的“核桃宴”,还有数不胜数的山珍、特产、美食。
漾濞是中国核桃的第一故乡。核桃之源,苍漾之上。漾濞是世界核桃重要起源地。据1980年漾濞平坡镇高发村出土的古核桃木,经1985年中国科学院C14同位素树龄测定,漾濞核桃种植历史可追溯到3500多年前。唐《南诏通记》“获商人遗以核桃一笼”、清《游滇记》“太和(大理、漾濞一带)核桃、皮薄如纸”、康熙《云南通志》“核桃大理漾濞者佳、嘉庆《滇海虞衡志》“核桃以漾濞江为上,壳薄可捏而破之”,诸多典籍记载漾濞人工栽培嫁接核桃的历史已逾千年。漾濞核桃,味美仁香。漾濞核桃以其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出油率高、营养丰富而誉满中外。核桃乳、核桃油、核桃秀工艺品被世人称赞。1996年,漾濞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的桂冠,并先后荣获“中国核桃产业龙头县”“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全国质量第一”“全国县级人均占有量第一”“中国果业扶贫突出贡献奖”“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特色品牌建设试点单位”等荣誉。成功注册了“漾濞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成了云南省“核桃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推广运用了漾濞核桃区域公用品牌。漾濞核桃,品质优良。漾濞是中国核桃种苗重要输出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输出漾濞核桃种苗,全国各地种植面积已突破4000余万亩,单一品种种植面积跃居“世界第一”。2010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核桃种质资源库”。2013年,第七届世界核桃大会上“漾濞大泡核桃”被评为“中国优良核桃品种”。2018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07万亩,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核桃达20余万株,年产量达5万多吨、产值近10亿元。漾濞核桃,前景无限。因核桃而出名的光明村成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村;光明万亩核桃生态园成为“中国美丽田园景观——果园景观”;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成为农业部第一批公布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已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苍山不语,见证千年风云变幻;漾水欢腾,承载梦想扬帆远航。不菲过去,漾濞有历史、有故事、有沧桑;不负当下,漾濞有创新、有突破、有发展;不轻未来,漾濞有追逐、有梦想、有辉煌。向往漾濞,一方文化厚重、思想深邃、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净土;牵手漾濞,一片神奇美丽、资源富集、潜力巨大、蓄势待发的热土;情归漾濞,一世魂牵梦绕、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心灵归一的天地。
下一篇:古道悠远 丝路漾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