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9-12-24 22:15:12|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张河清正在给患者诊治
“我想给您送面锦旗,感谢您治好我的病!”
“不要送、不要送!该省的就省,改善改善自己的生活吧!”
这是日前,记者在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海门办事处中滩村小河桥诊所看到的一幕。要送锦旗的是本村一名50余岁的男子,婉拒者是乡医张河清人称何医生。
记者不禁疑问:“‘河’怎么变为‘何’”了?在场的一位患者答:“40多年了,有人来村上找张河清都找不到,可只要一说何医生,就认得了!”
“何医生医术好!”当地一名40多岁姓杨的患者说:“他出身中医世家,祖上传下的风湿病、脊椎病治疗效果绝得很,还擅于诊治发热、咳嗽、口腔溃烂、胃炎、腹痛、鼻窦炎等一些疑难杂症。”
张河清1957年出生在中滩村,受祖父辈治病救人行医的影响,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1年,他参加了公社历时半年的中医药培训班;1980年,又参加了公社历时4个月的西医药培训班。从此,他也成了一名乡村“赤脚医生”。
对中医,他有他的感悟。他说,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原则是“辩证论治”。“辩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病史资料、现有症状、体征分析、综合、归纳,判断为某种疾病性质“证侯”,然后再对症下药;而西医,重点是放在有形的物质方面上,理论则是建立在解剖学和病理学的基础上。因此,作为一名乡医,应该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子,发挥西医科学诊断的长处,运用好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就能做一名名副其实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在中滩村,村民们给我们叙述了张河清一个个“辩证”治病的故事,这里与大家分享。
故事一:中滩村施凤琴,50多岁。2016年10月间,脊椎突然不适,弯不下腰, 疼痛难忍。到省某大医院查体、拍片、彩超后,给出治疗方案是要动手术。患者家属商量后说,不开刀了,回家找何医生看看。
回家后,家属给何医生打电话谈了病情;可何医生当天限定的20个号已挂出,他只好诊治完最后一名患者后,赶到患者家中。在分析了患者的症状后,何医生给出的结论是:“髋骨错位,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于是,对患者实施了骨盆矫正,仅仅几分钟,患者活动自如了。随访3年多,均无反复。
故事二:贵州六盘水市一位60多岁姓刘男士,2017年5月间,在昆明市西山区打工儿子的搀扶下,到了何医生诊所。男子说,腰部僵硬,弯不下腰快两年了。
何医生认为,是腰肌劳损所致。诊治应要扶正祛邪,补足气血,打通督脉为首选。因此,他采用推拿、按摩、火罐、贴敷等办法,仅仅4天时间,患者花费300多元钱,气血就已贯通督脉,男子就踏上了回家归途。
故事三:西山区海口镇马房村男子张正,50多岁。2019年10月间一天,忽然耳朵听不见。他跑遍几大医院,均拿不出治疗方案,说用糖皮质激素、改善血液流变,或用神经营养类药物、抗氧化剂等,效果都一理想,劝他们放弃治疗。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张正找到何医生。何医生说,张正这病中医叫“暴聋”、“厥聋”。相对应,他采取了针灸、按摩和一些穴位的疗法组合,一周后就让患者恢复了正常的听力。
故事四:泸西县一姓戴男士,2019年初,患上脑埂阻,经常头晕、头痛,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走路不稳。同年12月初,找到何医生诊治。
何医生依据中医“辩证论治”要义,感到问题在脑,核心在痰浊瘀血痹阻经络;治疗应以化痰行瘀、活血通络为其首要。根据这一判断,他一方面为患者配制了行瘀通络、益气活血的中药,另一方面施以针灸、按摩、理疗等康复疗法。短短半月,患者症状大为减轻,双腿逐渐活动自如。
……
据不完全统计:40多年来,经张河清治愈的患者在7000多人次;40多年来,他没有出现过任何医疗事故。
当谈起这些时,张河清也颇有感慨:“作为乡医,一要有过硬的医术;二要有一颗仁心。要悲天悯人、治疗病痛。”他说:“记得儿时,父亲安排我给人送药时特意交待‘大家生活都不易,药给人家时不要主动收费。给了药,你就站一下,对方没有给钱的意思,你就走。’”也正是这样,4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对一些困难患者少收费或不收费。
医者仁心,这正是乡医张河清的追求。
(周鹰 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