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0-03-01 16:59:04|来源:转载于网络
云南民族旅游网(记者尹绍平 通讯员李梦竹 郑杏 张学亮)报道:在施甸县仁和镇丛杆村,一提起朱江华,没有人不认识他,每每聊到朱江华,丛杆村的群众无不交口称赞。朱江华,1974年6月生,今年45岁,2015年3月至今由富滇银行保山分行派驻到施甸县仁和镇丛杆村驻村,其间,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担任工作队队员,2018年3月至今,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五年的时间里,朱江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奋战在基层,带领群众闯路子、赚票子,由表及里地改变这个原本落后贫困的乡村,从而和这个村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调产业促发展,脱贫致富得民心
驻村后,他每天走村入户摸底了解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他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贫困,也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告诉自己,只要肯努力,穷山沟也能结出金疙瘩,贫困户的生活状态是能够改变的,脱贫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他说:“我就在想,我既然带着任务来了,那我要怎么做,才能帮助到他们。”
朱江华望着眼前重峦叠嶂的大山说,现在这里风景很好,而他刚来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荒凉,感觉到的是压抑、是阻碍。“大山挡住了我所有的出路和想象。”
丛杆村地处仁和镇东山,为深度贫困村。平均海拔2160米,土质松软,四季分明,传统产业有烤烟、玉米、核桃、花椒等,多数属于长期投资,见效极慢。朱江华驻村后,结合丛杆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上网查询农业知识并咨询专家,认真钻研学习,从一个企业人转变成一个农业人。朱江华说:“一定要因地制宜,找到一条丛杆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经他多方打听和协调,两次组织动员丛杆村种植户前往隆阳区考察学习,2018年全村发展新兴产业中草药、魔芋种植各80余亩。丛杆村距离城镇10公里,因地处偏远,农产品与市场很难有机对接,经常滞销,必须化解这一发展瓶颈!在朱江华及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丛杆村于2018年1月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丛杆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吸纳101户建档立卡户入社,并在派出单位富滇银行保山分行的大力支持下,帮助解决了合作社驻地建设及运行资金40余万元。合作社以收购、销售农产品为主,解决了农产品经常滞销的问题。农户增收了,集体经济壮大了。
改善条件,村庄旧貌换新颜
五年前的丛杆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没有水泥硬化路,垃圾、污水没有统一处置,垃圾随处可见,污水四处横流,这让朱江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改变全村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朱江华一方面带领村两委、工作队不停地入户走访,宣传扶贫政策,引导改善环境卫生。另一方面主动谋划,并积极向上级汇报工作,争取到国开行、浦发行项目资金,硬化村组进户道路7公里、修建了人饮净化调节池5个,架设路灯40盏、配置垃圾箱30个和垃圾清运车1辆,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垃圾遍地倒等问题,丛杆村人居环境整体有了很大的提升,整个小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真情帮扶,贫困学子回馈家乡
丛杆村共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朱江华都一一走访,每一次走访,他都将情况详细记录下来。5年来,他写下了20本民情日记,这些日记写在火塘边、写在田间地头、写在村民的病床前……字里行间都是村民的近况及困难,以及朱江华自己的感触和行动。
2015年,丛杆村吃水洞组李如林家曾是朱队长最大的牵挂。李如林家是丛杆村辖区内最远的一户。朱江华在日记里这样记录初次到李如林家的情景:“住房如同大山里一个过往的驿站,难能可贵的是李如林的大女儿李建禄于2015年9月考取了云南财经大学本科,为了供小禄上大学,李如林到县城打工,留下9岁的小女儿和老父亲在家。”
在了解了大致情况后,朱江华队长请吃水洞二组老社长和他一起入户深入走访该贫困户。朱江华说:“李如林家在路边,之前多少次的往返中我曾对这倾斜着、摇摇晃晃还没有围墙的“门”有过印象,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道“门”的里面,会住着人家,更没有想到丛杆近几年来唯一一个考取本科的小女生,之前会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
之后,朱江华多次走访李如林家,与在昆明读书的小禄取得联系,了解了小禄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将李如林家的困难向派出单位汇报,请求给予小禄助学帮扶。经富滇银行讨论,对因学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主李如林之女李建禄同学在校期间每月给予1500元的帮扶,共资助金额为37500元。
滴水之恩当全力以报。每个寒暑假,小禄一回家就到村委会“报到”,她说这是“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小禄给“阿朱叔叔”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您们的帮扶,让我们这个贫困家庭的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您们的资助,必将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鼓励着我向着更高的目标昂首向前。我和我的家人,绝不会辜负您们殷切的希望。”李如林家住房保障方面,通过上报后经有关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已修缮加固完工入住。之女李建禄寒假回到家看到后激动不已、感恩不尽,主动住在村委协助整理扶贫档案工作直至收假前才返回。
在学校,李建禄积极向上,刻苦学习,还被老师推荐入了党。2019年7月,李建禄已经大学毕业,但这个生于大山的小姑娘并没有选择留在繁华的城市,而是选择回到大山,回报家乡,回到丛杆村担任综治维稳员,她说:“毕业了,家乡对我的帮助我不会忘记,现在也想用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到村里干一些事,回馈自己的家乡,建设家乡。” 目前,李建禄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施甸县何元乡工作。
疫情当前,第一时间现身影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朱江华通知队员大年初三收假,自己于初二晚上就返岗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朱江华参与村里24小时轮班值守在疫情防控监测点,询问、登记、劝返、消毒,一遍又一遍。“我是队长,我先上!”是他的请战令,在对外出务工就学返乡人员的排查、体温监测时,他冲在前,在组织乡村干部对返乡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服务时,他干在前,在入户进行防疫知识宣传、设卡严查时他站在前……在他的带动下,全员没有一人退缩。他坚信,驻村工作队是离群众最近的人,工作队一点一滴的努力,最终将汇聚进阻击疫情的胜利洪流之中。
“这个春节夜晚异常宁静,寒风萧瑟,每到后半夜,人就会困的睁不开眼睛,我就来来回回地走,让自己保持清醒,就怕一时疏忽漏掉进出的人员和车辆。”朱江华说道。说完又转身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平时和家人相聚在一起的时间本就不多,想着春节假期可以多陪陪他们。但疫情形势严峻,关键时刻,我必须站出来,这是我的责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打赢这场阻击战。”当问起春节没有休假就奔赴在抗疫一线时,朱江华这样说。
朱江华,一个45岁的中年男人,没有豪言壮举,却有着滴水穿石的韧性和默默奉献的品格,他从不起眼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微小的改变抓起,默默履行着一名驻村扶贫干部应尽的责任和坚守,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初心和使命。在他的带领下,丛杆村于2018年顺利脱了贫,群众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也许,一条路一个方向,沿途会经历许多温暖,让你继续走下去。望着大山,朱江华说:“扶贫驻村工作队员真的很不容易,要克服很多困难。而让我们驻村队员最开心、最自豪、最欣慰的就是,看到通过我们的努力使这片土地所发生的变化。我们,是这个变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来源 施甸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吴敏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