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0-04-27 11:53:13|来源:转载于网络
聚焦“直过民族”短板 综合施策促发展
——华能集团帮扶让澜沧“直过民族”过上好日子
云南民族旅游网讯(记者吴敏昆 通讯员李酋)澜沧经济建设起步晚、社会发育程度低、发展基础薄弱,有拉祜、佤、布朗3个“直过民族”,“直过区”少数民族人口达15.6万人。2016年以来,华能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央企职责,计划投入资金13.5亿元,聚焦民族“直过区”,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等工程,加快了澜沧“直过民族”精准脱贫步伐,走出了一条集团帮扶的精准扶贫之路。
强化基础支撑“换穷貌”
澜沧县委、县政府把华能集团帮扶澜沧作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高位推动帮扶项目的落实,与糯扎渡电站党委联合成立了中国华能集团帮扶普洱市澜沧县拉祜族佤族脱贫攻坚协调领导小组,确保华能集团项目在澜沧发挥最大效益。针对大多数“直过民族”民房达不到住房保障基本要求的实际,华能集团投入帮扶资金4亿余元,整合农危改建设人畜分离、达到抗震标准、体现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安居房2万余套,解决了近8万人的住房问题。针对民族“直过区”发展基础薄弱,投入帮扶资金2.98亿元,大力实施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直过民族”聚居区132个贫困村、1538个村民小组村内道路硬化546公里,有效改善了“直过民族”聚居区大部分村寨过去晴通雨阻的道路状况,有效降低了农副产品、农用物资的运输费用。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61件,解决4.52万人和2.94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通过项目实施,“直过民族”聚居区的道路、饮水、村庄美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同时,在项目规划中把安居房建设与拉祜族、佤族聚居区村庄环境整治,美化、靓化村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极大的改善了拉祜族、佤族聚居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培育富民产业“改穷业”
产业帮扶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按照“分类指导、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的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措施,大力实施甘蔗品种改良、蔬菜、水果、饲草等种植,能繁母牛、能繁母猪等养殖,扶持规范化茶叶和农特产品加工建设,着力培育扶持民族特色手工艺和“直过民族”聚居区贫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产收益扶贫,采取“党组织+龙头企业(公司)+基地+贫困户”“党组织+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党组织+大户(规模户)+贫困户”“党组织+家庭农场(致富能手)+贫困户”等模式带动“直过民族”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建立“直过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可靠、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产业发展1.5万户4.5万人。如竹塘乡云山村以“企业+贫困户”模式,将1245万元华能集团帮扶资金入股澜沧拉祜人家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养殖生猪有“售金”、基地就业有“薪金”、种植饲草有“酬金”、入股分红有“股金”的“四金流转”发展模式,建立了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提升致富本领“拔穷根”
针对澜沧县素质性贫困问题,华能集团投入资金,组织“直过民族”聚居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0期7510人,结合贫困户生产实际开展茶叶初加工、蔬菜种植、水果种植管理及能繁母猪、商品仔猪、牛肉养殖等技能培训,大幅提升了“直过民族”贫困群众的致富能力。针对村组干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不足的实际,组织“直过民族”聚居区930名村组干部及致富带头人,分13批次到保山、红河、文山等地学习“杨善洲精神”、“老山精神”、“美丽家园和产业发展建设示范点经验”等先进典型基地考察学习,开阔了民族“直过区”村组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视野,增强了“我要发展”的主动性和不甘落后的奋斗精神。
下一篇:澜沧“甜蜜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