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旅游网由《环球游报》主办

首页 保山正文

随风潜入夜,润物万亩桑 ——行走在绿色基调上的西邑乡

发表于:2020-05-20 00:20:57|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恰逢立夏节气,我踏上了西邑乡的土地,感受着初夏的细雨绵绵,不由地想到了余光中老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在他的笔下,雨是他永远的乡愁;于我而言,当我不断地定格那些瞬间时,似乎也在不断地与当地百姓共情他们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脚踩红色的土地,满眼尽是青翠的桑园,可当你凑近细细一瞧,便能看到一簇簇紫的发黑的桑果,在雨水的滋润中由小变大、逐渐圆润饱满,熟透了的更是无需手摘,伴随着你不经意的回眸便落入了尘土,心中不由泛起一阵轻轻的惋惜。然而一经入口,跳跃在舌尖上的甜蜜则是农民们浓缩的期盼。

门前无边青麦,墙头石榴花开。一株不起眼的石榴树、一朵不起眼的石榴花,却红遍了整个初夏,且不说秋日里那硕大饱满的红石榴让人垂涎欲滴,今日那火一般的中国红照样令人沉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农历四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小时候听过“望梅止渴”的故事,知道梅子酸的“厉害”,那满口“嘎嘣脆”的感觉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夏日限定。

在木瓜成熟的季节,街头巷尾摆满了黄色的大木瓜,每逢这时,我喜欢拿着完全熟透的木瓜闻了又闻,贪婪地享受着那股清爽的淡香。可是,人们总是控制不住肚里的馋虫,当初熟的小木瓜只有鸡蛋大小时便采摘下来,尽情地沉浸在酸爽中,直至口舌生津。

初夏“三酸”,绝对不能少了“渣的儿”。它真正的学名叫啥我并不清楚,但是这种刻在记忆中的叫法、配上让人“酸到变形”的口感,我想,不只是我,“渣的儿”更是生长在这里的每一位故人无法忘怀的乡愁。

在风调雨顺的气候里,路边的樱桃悄悄红了脸。樱桃树虽然是属于各家的“私人财产”,可似乎区分的并没有那么明显,下地干活归家的农人,路上闲来无事摘两个解解馋,脸上的一蹙一笑,像是对一天的辛苦说了句再见。

很多人都好中秋的那一口脆甜,可谁又关注过生长在初夏时节的小不点呢?柿子花开过,一个个小小的果子隐藏在宽大的叶片中慢慢生长,逐渐变成人们所期待的样子,饱满而金黄。

灌木林下,在落叶群中伸展枝叶,探出白色的脑袋,这是属于山里人难得的美味——白萢。形似白色的草莓,摘下放在手心,或许能真正体会到爱不释口的感觉。

在和风细雨中,花椒的果儿透着嫩嫩的淡绿色,很难让人联想到完全成熟的那种爆麻,但是总是会有些心急的人们,此时就会摘下尚未成熟的花椒,提前感受着稚嫩的微麻。

“时珍曰: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中药三七不慌不忙地生长,大约三年之后才可收成,除草是每天的必修课,想要好的收成容不得半点懒惰。

绿色的三七花和棕色的三七皆可入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良药苦口利于病也。

云南的山地地形,让梯田文化生生不息,一路盘山而上,都能看到烟农们在地里忙碌地种植烤烟,西邑乡作为全区最大的烤烟种植基地,在那一双双沾满黄土的手里,播种着全乡的希望,描绘着脱贫致富的蓝图。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昏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忆苦思甜,老人们喜欢来大院里走动,看看留下的历史,想想古老的情节,静谧而和谐的生活柔软了他们脸上的风霜与岁月。

在文化大院的背后,一道自古引来的山泉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杂质,双手一捧,顺势饮下,凛冽而甘甜。

“下雨了。”初夏的雨,绵密而又温柔,如同一只纤纤玉手弹奏着动人的乐章,轻轻一抚,绿满世界。年轻的我们何不坐于这山峦之间,仰面朝天感受一场初夏的雨,洗净在城市中沾满的铅华,一起喊出“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的豪言壮语,一同奔赴“拼搏向上、不负青春”的漫长岁月!(图文/胡东湦)

责任编辑 尹绍平 吴敏昆

上一篇:龙陵:积极做好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逐级转诊转院宣传工作

下一篇: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便民服务到基层 健康扶贫暖人心

录入/责任编辑:吴敏昆Update Time:2020-05-20 00:30:21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业业安-云南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数据治理与事故预防智慧化服务-云南业业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