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旅游网由《环球游报》主办

首页 保山正文

昌宁:美丽家园 共同缔造

发表于:2020-06-11 23:43:22|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东经20°14′~25°12′、北纬99°16′~100°12′,从昆明出发570公里,就是“千年茶乡”——云南保山市昌宁县。

昌宁县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边远、贫困为一体的传统农业县,属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脱贫攻坚战中,昌宁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脱贫攻坚,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党性,正是广大党员干部无愧时代的政治担当、胸怀全局的大局意识、较真碰硬的工作作风、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才取得了打好打赢高质量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

这是昌宁县委、政府一班人在扶贫攻坚中掷地有声的话语。

在这种精神带动下,2018年,昌宁县整县脱贫摘帽;2019年,全县6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累计退出贫困人口21955户88396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0.2%下降至0.07%。

从空中俯瞰昌宁县城,椭圆形的城区像是一只美丽的“大眼睛”。

随着朝霞的起落、季节的变幻,这只“眼睛”里也映射出昌宁人如今的幸福生活。

“眼波”流转里,既有哀牢文化的久远深沉,也有古茶园的一抹茶香和美丽家园的魅力。让我们随着“眼波”的变幻,去看看昌宁在易地搬迁、产业发展、经济支柱中不断发展的一个个瞬间——

安居:庭院花开 岁月静好

北纬24°27'41",东经99°35'51"——昌宁县勐统镇长山村陀螺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距离县城70多公里,安置点基本上都是苗族群众。

之前,这里就是一块供苗族群众茶余饭后抽陀螺的地方,因此叫陀螺坪。

如今,一栋栋漂亮的苗族风格的房屋联排矗立起来,苗族群众彻底摆脱了以前既不挡风、也不避雨的老旧房屋,过上了幸福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近年来,昌宁县针对苗族地区和苗族贫困人口的特点,整合项目资金,通过重规划、打基础、强产业、兴科技、提素质,努力实现当前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走出了破解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行之有效的路径,实现了苗族地区与全县同步脱贫摘帽、苗族人口与全县同步脱贫退出。

在住房方面,几年来,昌宁县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887户、人居环境提升11259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4251户,全县220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全面达标,实现了“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目标。

心若释然 岁月花开

“我活了一大把年纪,现在总算过上了好日子。我多想看看你们的面容啊,我想记住每一个帮助我们苗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人……”

庭院花开,岁月静好。

84岁的苗族老奶奶张小任,站在自家的廊下,尽量仔细地看着过往的每个人。满是皱纹的脸上,一层层绽放出菊花一样幸福、知足的笑容。

杨发林是老人的儿子,说老人年轻时吃了不少苦,拖儿带女的辛苦就不说了,日子的艰辛让老人经常流泪,所以眼睛后来就逐渐看不清景物。

现在,杨发林家有7口人,除了二老和夫妻外,还有3个孩子。

“好在孩子都争气,大儿子在上海读大学,二儿子在云南民族大学读书;就希望这个小点的,以后也争口气吧,考上大学走出去,帮我们看看外面的世界。”杨发林憨厚地笑着,粗糙的大手,爱怜地抚摸着躲在怀里撒娇的小女儿。

心若释然,岁月花开。

杨发林之前的家是土房子,是2017年搬迁到这里的。因为要照顾老人,所以不能外出务工。在照顾一家老小外,就只能在附近打点零工。

“今年,我家还养了大小12头猪,生活在逐渐变好了……”

勐统镇的“勐统”来源于傣语,意思是“像口袋一样的坝子”。

镇子里以汉族为主,其他还有苗、傣、白、回、彝、拉祜、布朗等少数民族杂居,世居苗族主要集中在长山村,苗族人口占该村总人口41%。这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素有“勐统坝种什么,什么好;一样不种,草也好”的说法,有“鱼米之乡、白鹭之乡、甜龙竹之乡”的美称。

“昌宁县苗族人口主要聚居于勐统镇长山,更戛乡打瓦,耈街乡土皮、打平,珠街乡岔河、羊街、谷满,柯街镇联合、沙坝等12个村35个村民小组,苗族人口6273人。”

围绕彻底改变苗族地区发展状况,昌宁县高度整合财政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解决当前苗族同胞最关心、最急需、最现实的问题。重点规划实施多项工程,由相关责任部门纳入“十三五”规划优先实施。

勐统镇党委书记李光辉介绍,从2015年开始实施少数民族聚集村项目帮扶,项目涉及交通、水利、电力、易地搬迁、文化活动场地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共累计完成投资18585.78万元。

“到2019年末,苗族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末的4250元增加到11328元,增加7078元,增长166%。”勐统镇长山村副主任王兴祥介绍。

昌宁华龙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内,茶香扑鼻。

“公司成立20多年来,主要从事茶叶的种植和销售。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先后带动了勐统镇1867户7000多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户均增收4500元,达到人均增收1100元。”公司执行董事裴建华介绍。

“3年来,华龙公司针对特困群众,每年还给予50户每年2000元的分红,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勐统镇镇长杨光伟介绍。

华而不奢 简而不凡

北纬24°49′,东经 99°36′——昌宁县田园镇新城社区德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一排排黄墙红顶的民居,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一条条平整干净的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道路宽敞,房屋崭新,呈现出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

华而不奢,简而不凡,是这个安置点的特点。

“安置点占地面积232.6亩,总投资1.3亿元,项目于2015年11月25日开工,现有居民323户1163人,建档立卡户176户701人。安置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田园镇党委书记杨怀志介绍,德馨安置点的选址遵循安全、方便、有长远发展潜力的原则,选址期间便严格按照区位环境好、自然环境好、发展环境好的标准来开展工作。

“我们家原来是住在新城大寨子。2016年,搬到德馨来,这里距离县城就2公里,距离县医院、县中医院、三中、新城完小都很近,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比较完善,老人看病、娃娃读书、我们去打工都非常方便。”居民于艳梅高兴地介绍。

“现在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还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门路。”

对在德馨巴西菇养殖基地工作的搬迁群众杨翠英来说,易地扶贫搬迁给她带来的,不仅是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帮她摘掉了“穷帽子”,走上了致富路。

在搬迁工作启动之初,田园镇就将后续产业发展纳入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将安置点向城镇集市、美丽乡村建设点和产业发展条件好的地方靠拢,为后续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辉永富是易地搬迁政策的受益者。

“刚搬来时,我担心自己和妻子文化低、没技能,无法养活家里人。政府考虑到我的特殊情况后,组织社区和村民小组长到家里来了解具体情况,介绍我到工地开挖机,妻子也在县城打打零工。去年,我们两个收入有3万多元,每天还能接送孩子上学。收入有保障,又可以照顾孩子,日子越来越好啦!”

对此,他很激动,也很幸福。

持续发力 久久为功

在德馨社区安置点外的扶贫车间里,一群搬迁过来的居民在分拣着茶叶。

72岁的老人王才祥老人忙完家务事,过来仔细地挑选着茶叶。他的眼神有些不好,端着装满茶叶的撮箕,放在光线好的地方,很仔细地一叶叶分拣着。

68岁的字桂珍老人背着小孙子,也在扶贫车间里仔细分拣着茶叶。和王才祥老人比,她分拣的速度要快点。但王才祥老人毫不为动,依旧嘴角挂着笑,不紧不慢地做着手头的事。

“为了照顾到搬迁群众中的老年群体,我们的扶贫车间专门开设了针对他们的岗位。这些叔叔阿姨在做完家务、带孩子的同时,可过来扶贫车间分拣茶叶。这是个仔细的活,分拣出来一公斤茶尖,有30元工钱,其余的是10元钱一公斤。老人们有时间就来,干多少算多少,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田园镇扶贫办项目管理人员李亚蓉边和老人们打招呼,边提醒着他们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看得出来,她和这些老人很熟悉,已经成了忘年交。

扶贫车间门外的田地里,是一排排黑色的遮阴棚,这里新城社区的“社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致富模式。云南丰云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鲁东林,在大棚里忙里忙外。

“昌宁一带素有种植巴西菇(鸡枞茸)的习惯,技术也已经成熟。巴西菇即可食用,也可药用,所以市场价值很高,也不愁销路。之前,我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我流转了这里的42亩土地,建了38个巴西菇种植大棚,带动了38户搬迁群众一起种植。70多名参与种植的群众,已经参加了种植技术培训,现在已种植了巴西菇。”

鲁东林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每个大棚能产6吨到8吨的巴西菇鲜片,收入在6万到8万元。等这里的试点成功后,还将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搬迁群众一起致富。

为了让搬迁户群众增加更多收入,田园镇党委书记杨怀志心里早就有了盘算。

“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支持搬迁群众发展壮大产业,缺资金就帮忙办理贴息贷款,缺技术就组织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缺销路就建好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因人因户施策,精准精细帮扶,引导搬迁群众发展与自身相适应的特色种植、畜牧养殖、电子商务等脱贫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保障搬迁群众的增收致富。”

“目前,田园镇在德馨安置区共组织成立了椿莅琳劳务专业合作社、景业黄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创新资产入股分红收益的产业发展模式。”

田园镇副镇长李贵学介绍,我们对搬迁群众发展产业进行补助,在大力培育扶贫产业带动搬迁群众增收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对搬迁群众开展实用技术和创业就业“扶智”培训,组织外输从事建筑、家政、物流、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促进搬迁户增收。

发展:疏影横斜 暗香浮动

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登高可尽览沧江风光的鹅头山、有“天山草原”之称的大秧草塘、天然温泉“阿背寨澡塘”、老厂望江楼风景独好。随着小湾电站的建成,从漭水沿江到老厂苏家山80多公里的沧江之畔,将逐步成为旅游热区。

北纬24°55'2",东经99°41'11"——出昌宁县城16公里,风景秀丽的漭水镇。这里,素称“文墨之乡”、“沧江明珠”、“千年茶乡”美誉。

漭水,明宣德九年(1434年)前,莽氏家族在这片古老的热土上开发生计。因莽氏家族滨水而居,而取名为莽水,此地山川秀丽,草木茂盛,水资源丰富;随着历史的变迁,更名为漭水。1434年,设漭水土巡检司,隶顺宁府,清时属顺宁府右甸历厅。昌宁设治前,属顺宁县右甸县佐所辖,设柯漭乡……2002年,漭水撤乡设镇至今。

漭水镇地广人稀,风光无限,但在脱贫攻坚中,却面临着难以引进大规模产业支撑的困难。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因地制宜,以独具特色的“四小产业”,为当地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小产业、大致富”的路子。

浮生若茶 空杯以待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北纬24°54'45",东经99°41'4"——漭水镇漭水社区西——黄家寨古茶公园。才进入公园,就看见古茶环抱的林间,巨大的铜雕上凸刻的茶圣陆羽的《茶经》。

一片叶,曾温暖了一个胃;一片叶,也温润了一个民族。

黄家寨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在这里保存有最完好的古树茶群。

黄家寨大叶古树茶因生长在昌宁县漭水镇黄家寨而得名,黄家寨古树茶群是漭水镇古茶树数量较多的群落,总面积达33公顷,涉及4个村民小组177户茶农,古茶树4523株,其中野生型古茶树2株,栽培型古茶树4521株。  

黄家寨大叶古树茶和孟库茶同属一个品种,最大直径为30—40厘米。经国家茶科所及植物研究所茶叶专家鉴定,是“茶乡”漭水种植年限最早的栽培型茶树,为云南少数地方性良种之一。

2017年,昌宁县漭水镇黄家寨古茶园,被授予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魅力古茶园”。

北纬24°55'2",东经99°41'11"——沿山路蜿蜒而下,就到了漭水社区大石头坡村民小组。村口,一个彩钢瓦和塑料顶棚建成的简易作坊映入视线。

走进这个“小作坊”,外面的桌子上摆着一些出售的茶叶,里面是两口炒鲜叶“杀青”的锅灶。

90后小伙子翁能,正在全神贯注地翻炒着茶叶鲜叶。鲜叶“杀青”飘溢出来的茶香气,在这个作坊里弥漫着。

翻炒之间,动作娴熟;火候温度,皆在掌控间——生于斯长于斯的翁能,自幼和父辈种茶、采茶,已经成为制茶高手。

翁能家里有20亩茶园,其中不乏一些200年以上的古茶树。2006年,家里就开始在村口建了小作坊,炒茶、卖茶,也收购附近群众的一些鲜叶。后来,翁能去勐海等地进修,学到了制茶的很多奥妙;回来后注册了芸香枝茶庄,接替父辈在这里经营着这个小作坊。

浮生若茶,空杯以待。

“接手父辈的小作坊后,销路上也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现在,我们小山村手工炒制的茶叶,已经远销贵州、四川、北京等地。”

说到这里,翁能笑了下。

阳光透进门口,正好将光线洒在这个充满朝气的90后小伙子脸上。

聚少成多 积沙成塔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一栋古旧的房子,阳光从窗棂中透射过来,照着躺在蚕床上的蚕宝宝们。这些柔软的蚕宝宝,在柔亮的、柔软的包裹中,感受着那缕太阳的温度……

漭水镇河尾社区后山村民小组,1964年出生的杨建春,在屋里蹲了很久。看着蚕宝宝们,他有些浑浊的眼睛里,也逐渐透露出光亮。之后,他走出蚕房,轻轻碰上门,小心到生怕惊扰了蚕宝宝的美梦。

这些蚕宝宝,每年可给他带来差不多2万元的收入,所以,他很细心地照料着这些小家伙们。

站在建在山坡上的院子里,他一眼就能望见周围属于他的财富:坡下是硬化的水泥路,沿着小路上来,就是他住了半生的宅院。门外的猪圈里,是3头膘肥体壮的能繁母猪;去年,3头母猪给他下了20头猪仔,又是2万元的收入。

本来,之前,猪圈本来是建在院子里的。在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要求实现人畜分离,体现庭院整洁,所以猪圈才搬到了外面。

从猪圈走过来,大门口一侧是一个手工炒茶的灶台。他家的茶园里,每年采摘的鲜叶,都是在这口锅里,由他亲手炒制出来。

一只蜜蜂从他眼前飞过,飞到了院里方桌上摆的一些蜂蜜上。那是他刚从山上自家养的蜂巢里挖来的蜂蜜,准备用来招待客人的。5桶小蜜蜂每年给他带来的效益不算多,但毕竟也是收益的一小部分。

顺着蜜蜂飞来的路线,他看到了山后的一片山林。那里,栽种着当地的传统产业——核桃;2018年,村里号召群众栽种大树花椒,他也栽种了4亩。

大树花椒是个新产业,他也曾仔细地去了解过:新引进的这种大树花椒是青椒,生长快,3年可以挂果;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以提取麻醉素,市场价格不菲。

开始,他和其他群众一样,还担心大树花椒长得太高了,不好采摘。但是,这种树的习性是:每年采摘季节,可以将长满花椒的枝杈削下来,拿回家慢慢采摘就是了。等来年,那些新的枝杈还会萌生,新的花椒又会串串挂满枝头。

漭水镇地广人稀,有的就是山地。以前,群众守着“绿水青山”,却无法换成“金山银山”。现在,漭水镇的5000多户群众,家家都栽种了大树花椒。昔日的“绿水青山”,眼看着就要转换成“金山银山”。

一抹笑意,从杨建春嘴角漾出.

他不觉又想到了他的儿子们,小儿子现在上海打工;长而有志的大儿子,5年前就在外村承包了2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桔子。现在,桔子已经到了盛果期。

想到这里,他就有点待不住了。回家跟老父亲交待了几句,取顶斗笠,匆匆赶往他的桔子园去看看。走在路上,还在琢磨着现在家里人手不够,是时候喊小儿子回家帮忙了……

烟火生活 更见味道

“不但在河尾社区,即便在漭水镇,杨建春也算是附近的‘小能人’,过日子很有一套。”看着杨建春远去的背影,河尾社区党总支书记穆印凯不觉感叹。

因为漭水镇独有的地广人稀的现状,基础落后、条件有限、交通不便;山地占了99.1%,人均耕地只有0.75亩,所以没有大的产业支撑。但是,在多年和大自然的对抗里,这里的群众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在脱贫工作中,乡村干部积极梳理引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小产业”——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小买卖。

“这里的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大力发展小庭院、小养殖经济;因为山高坡陡,交通受限,群众发展小庭院、小养殖中形成的的农副产品,要在小作坊里进行初加工,逐渐形成了‘小作坊’的密集性;农产品加工后,还在漭水镇自发形成了8个集市,用来销售,所以也带动了‘小买卖’的链条。”

穆银凯感慨,这些看似很小的产业——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小买卖,逐渐形成了自己合理密集的产业链。在漭水镇的5665户群众,85%的群众从事着这些小产业——有的群众只从事小庭院、小养殖,有的只负责小作坊的加工,还有一部分人则从事流通环节的小买卖。

在漭水镇,烟火生活,更见味道。

“还有一部分群众,则是从事‘四小产业’的两项到三项;而像杨建春这样的‘小能人’,则是‘四小产业’全部从事。小到平时的收茶、卖茶,大到收桔子、卖桔子,已经成为‘四小产业’的致富带头人。”穆印凯总结道。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落实赵德光书记提出的“四小工程”培育精神,漭水镇紧紧依托现有区位和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增收为目的,引导和帮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四小工程”,努力做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破解群众“增收难”瓶颈。

现在,漭水镇的“四小产业”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

在4898户“小庭院”群众里,涵盖了核桃、茶叶、蚕桑、食用菌、大树椒、中草药、特色水果、林下产品、魔芋、粮食和蔬菜等产业;在4506户发展“小养殖”农户中,涵盖了生猪、土鸡、稻田鱼、肉牛、山羊、蜜蜂、胡峰、养蚕等产业;在1763户从事“小作坊”的农户中,涵盖了核桃、魔芋、肉类、菌类、林下产品的加工等产业。

目前,漭水镇共有1736户群众从事“小买卖”,涵盖了农产品收购、农产品销售、百货销售和餐饮服务等领域。

“近年来,我们对‘四小产业’进行了提升,实现了小养殖广角化、小庭院多元化、小作坊精细化、小买卖市场化。通过对‘四小工程’的培育,缩短了漭水镇脱贫摘帽之路,贫困发生率由长期的4.1%降为了1%,成为实现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催化剂。”

漭水镇党委书记徐喜瑛站在山坡上,望着远近连绵的绿意,脸上也浮现出一抹对脱贫攻坚的信心和笑意……

经济:秘境所至 世界为开

北纬24°28'20",东经99°19'39"——出昌宁县城往西南方向走,80公里外就到了低热河谷立体型气候的湾甸乡。这里常年无霜,土地肥沃,素有“天然温室”之称。

湾甸乡海拔在608--2056米,最高气温达43度。枯柯河自北向南穿境而过,地形呈北高南低的狭长坝子。在这片狭长的坝子里,居住着12个民族,少数民族群众占29.6%,其中傣族占26.7%。

湾甸这片有着800多年历史的炽热土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集傣族小乘佛教文化、回族清真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及各族节日文化的精华于一体。泼水节、火把节、打秋千、打陀螺、婚嫁中的抢亲,劳作中的对歌等,是傣乡的一朵奇葩。

近年来,湾甸乡党委、政府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1123”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个十百千万”美丽集镇创建工作思路,坚持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脱贫攻坚,做到产业与扶贫双推进,培育了万亩蔬菜、万亩甘蔗、万亩西瓜“三个万亩”和千亩柠檬、千亩沃柑、千亩葡萄“三个千亩”规模扶贫产业,为全乡贫困人口持续稳固退出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收入保障。

 

时光清浅,温婉如水

小满节气,昌宁天气不定,时阴时晴。

从昌宁出来,小雨淅沥,同行者多穿着春秋服装;但才进入湾甸乡,立马感觉像掉入蒸笼里。早上还感觉单薄如纸的衣物,此时厚重得像是被牛仔服紧紧包裹着,要多不舒服就有多不舒服。

蓦然,山坡上一大片翠绿映入眼帘,绵延到整片山林。

“葡萄园,到那里停一下吧。”几乎不用商量,大家快速跳下车,窜到那片翠绿中小憩;连平时敛衽而行的女孩子,也一路带风地冲过去。

眼前是一片一人多高的葡萄园,葡萄架下是一层嫩绿的细草,简直就像是理想的“床铺”……

躺在葡萄架下阴凉的“草坪”上,就有人叹息着:“所谓的诗与远方,这里就是我毕生的追求了。”一串串即将成熟的葡萄,就在触手可及的头顶上摇曳着,散发出的妩媚的诱惑,让几个不争气的同行者,忍不住“啯啯”地吞咽着口水。

转眼看去,葡萄架下,还有身材姣好的傣族女子,穿着民族服装,背着小背篓,优雅地在修剪着葡萄枝。看到我们的狼狈,嫣然而笑,眼波流转间,已然走远。

喘息完了,才从葡萄架下走出,看到路边的葡萄架上,还挂着“党员管理责任区”的牌子。仔细看看近前的一块牌子,上面写的责任人是杨思敏,职务是支部书记,负责面积是9亩,责任区的株树是每亩247株,串数是15483串。

从这块牌子上看到,杨思敏负责的9亩葡萄园里,共有15483串葡萄。

就不觉感叹,这个葡萄园的管理真是非常细致,而且细致到家了。

转眼,就看到了杨思敏走过来,聊起来知道,眼前的葡萄园,种植的品种是“阳光玫瑰”,是湾甸乡千亩柠檬、千亩沃柑、千亩葡萄“三个千亩”规模扶贫产业之一的千亩葡萄园。

“我们公司总部在大理,是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去年‘千亩葡萄’项目落地湾甸乡,这一片葡萄园的实际种植面积是1070亩。”

一边介绍着,杨思敏看了一眼葡萄架上悬挂的“党员管理责任区”的牌子,解释说:“现在,公司的理念是,专业的事交由专业团队来做。所以春季剪枝定果时,我们专门请来有多年定果经验的团队,修剪枝条上就定下了葡萄的串数,所以才有了管理责任区上很详细的数字。”

指了下在葡萄架下劳作的女子,杨史敏介绍:“那些在葡萄园里剪枝的傣族女子,就是农闲时来这里上班的。现在,湾甸热区的西瓜已经卖完了,正好有时间来葡萄园里剪枝,每天还有上百元收入。”

花若盛开 清风自来

“七彩田园·阳光玫瑰”葡萄庄园,是湾甸乡2019年引进的科技示范类招商引资项目。公司成立初期,就招聘了大量当地剩余劳动力到公司上班。每天平均用工量在50人左右,并向建档立卡户倾斜,让湾甸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和就业。

花若盛开,清风自来。

在葡萄庄园正忙着剪枝的李桂香,是湾甸乡上甸社区芒焕小区的群众。

她原来居住生活的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夫妻俩虽然常年辛苦劳作,依然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扶持下,李桂香从芒回山区搬到了集镇居住,并在昌宁七彩田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从去年2月14日到现在,一直就在这里上班。这里条件很好,公司待遇也高,包吃住还有每月2700元的收入。还有,这里离家也近,10多分钟就可以到家了。”

李桂香是第一批进园务工人员。

到葡萄庄园上班后,她吃苦耐劳、勤学好问,迅速掌握了葡萄管理的技术要领。公司提出要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重品行的技术人才,作为公司技术骨干长期聘用,这更加坚定了李桂香勤学苦练的信心。

“公司免费提供技术培训,我们会耐心、细心地学,想把技术学好,长期在公司打工。”其实,李桂香的话,也代表了很多在这里务工人员的想法。

在湾甸,种植葡萄不是没人尝试过,但是没有成功。

昌宁七彩田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刚落地湾甸时,公司流转土地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群众顾虑很多,担心租金打水漂了。

湾甸乡党委、村党总支积极动员小组长和党员带头流转土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金国军是湾甸乡下甸新村一组的小组长,也是一名党员,为打消群众顾虑,他到宾川考察了企业发展情况,回来带头将10亩土地流转给“阳光玫瑰”葡萄庄园。

在党员带动下,205户群众将土地流转给昌宁七彩田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现年度地租收入57.5万元。土地流转出去后,金国军不仅得到了租金收入,还可以到葡萄庄园学习技术。

有了规模连片的土地,公司引进阳光玫瑰葡萄品种。现在,公司严格要求、规范管理,葡萄长势良好。看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群众的顾虑打消了,都想着跟着公司发展葡萄种植产业。

山风浮过,葡萄园里清风回荡,翠叶翻滚,也撩拨着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的决心。

 

陌上花开 杨柳依依

傣乡湾甸,春花夏果,当甜甜蜜蜜的西瓜盛宴悄然落幕,吃一口酸脆爽口的青芒果,便开启了整个炎炎夏日的味蕾。

夏天的湾甸坝,到处绿意盎然。

春日怒放的木棉花,此时已撑开一片绿荫;成片相连的玉米,在夏风中绿波荡漾;一棵棵青翠欲滴的芒果树,更是摇曳多姿,招惹着行人……

湾甸乡属亚热带气候,境内最低海拔608米,年平均气温22.2℃,全年无霜期,四季如春,素有“天然温室”之称。适宜种植冬早蔬菜、反季蔬菜、西瓜、芒果等优质水果。

农作物更是一年四熟,错峰上市。

近年来,湾甸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1123”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个十百千万”美丽集镇创建工作思路,坚持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脱贫攻坚,做到产业与扶贫双推进,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为抓手,形成“种植、收购、包装、外销”的完整产业链,为全乡贫困人口持续稳固增收夯实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2019年度,湾甸乡478户建档户家庭年收入合计为3304.21万元。规模化产业的发展,给群众带来稳定的经济收入。

“千亩葡萄”庄园是湾甸乡“党建+”助推产业扶贫组织化的一个缩影。

湾甸乡坚持党建扶贫双推进,在规模农业产业扶贫组织化上下功夫、出成效:“党建+支部,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建+流转,土地流转破难题;党建+务工,劳务输入促发展;‘党建+管理,劳务管理精细化;党建+收益,利益联结不落空;党建+扶贫,贫困户收入有保障。

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群众未定持续增收。2019年,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169元。

“在产业扶贫组织化推进过程中,湾甸乡坚持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跟着党员干的工作思路,在建强战斗堡垒、找准致富路子、鼓起群众钱袋子上下功夫,培育了万亩蔬菜、万亩水果、万亩甘蔗、万亩西瓜‘四个万亩’规模化农业产业基地,还有千亩柠檬、千亩沃柑、千亩葡萄、千亩芒果‘四个千亩’农业庄园,为全乡478户1991人贫困户脱贫退出,提供了稳定持续的收入保障。”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充满真情。

湾甸乡党委书记杨廷云介绍,下一步,湾甸乡将在产业发展规划中,竭力打造旅游景区、拉动进园消费、农业与休闲观光相结合等方面做努力,实现生产、展示、销售、体验一体化模式经营,不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财政、企业、农户“三丰收”。

这是杨廷云的希望,也是湾甸傣族乡各民族群众的共同愿景。

文/张密  图/尹绍平 贾 翔 侯开旷

责任编辑 吴敏昆

上一篇:昌宁:绿化到彩化建设美丽的街

下一篇:昌宁县田园镇:打好蚕桑产业扶贫“组合拳”

录入/责任编辑:吴敏昆Update Time:2020-06-12 00:25:00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业业安-云南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数据治理与事故预防智慧化服务-云南业业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