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0-08-06 17:17:18|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走进石屏县异龙镇云泉社区环西新村,笔直的街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各式各样的鲜花和绿植把村庄妆扮得如同一座公园。居民董进家里传来的一阵阵欢乐的笑声,让宁静的村庄顿时变得热闹起来。你拣菜、我洗菜,你烧菜、我做饭,十几个人聚在一起品尝美食,相互切磋厨艺,这看似一家人的团圆饭,实则是居民共同办的邻里宴席。董进告诉记者:“团结才有和气,团结才有力量。环西新村居民养小家也顾大家,每逢节日都会举办邻里宴。大家其乐融融的在一起拉家常、话发展,像一家人一样,日子越过越红火。”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近年来,石屏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坚韧不拔、善作善成”的石屏精神,实施“五大工程”,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县呈现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石屏县聚焦“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抓手,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常务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乡村组四级联动,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举全县之力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创建工作。
先后制定出台《石屏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石屏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做到指导全面到位,经费全额保障,人员选优配强,机制系统完善,考核动真碰硬,监督从严从实,构建起党政主导、高位推动、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工作格局。
2019年4月29日,石屏县与普洱市墨江县、镇沅县,楚雄州双柏县,玉溪市新平县、峨山县、元江县6个县组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在新平县戛洒镇举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公约”签约仪式,宣布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云南首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
石屏县龙武镇育英村是一个哈尼族、彝族、汉族杂居的村寨,为了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发展的目标,该村充分发挥明白人、带头人和广大种植能手的作用,在种植技术上进行交流,在资金上进行帮扶,构建起具有民族特色的村体系,不断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实施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村子发展后劲。
如今,育英村已形成瓜、菜、果循环发展模式,人均纯收入从过去的不足2000元上升到现在的近5000元,各族村民沐浴在党的阳光下,谱写出民族团结,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石屏县将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累计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91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50个。注重将中华民族一家亲思想贯穿于精准脱贫全过程,创新实施“感情融入法”等脱贫攻坚“八大战法”,率先探索“1+4”帮扶服务等暖心兜底机制,累计脱贫9631户36288人,实现贫困人口全面清零。坚持“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将创建工作与特色产业发展双推双促,“百万亩绿色果蔬生产加工基地”让各族群众尽享丰收的喜悦,“全国重要的豆制品生产研发和深加工中心”带动10000余名各族同胞就业创业增收。创建工作中,石屏县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全县公路里程2545公里,所有行政村通硬化道路,电网升级改造覆盖城乡,行政村4G网络实现全覆盖,5G网络加速铺开,峨山-石屏-红河高速公路即将开工,推动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我们不仅要倡导家族的和睦团结,更要把我们这个家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有近600年历史的符家营村,一直秉持“耕读齐家、重教守礼”的传统,一代又一代传承民族团结的基因,并镌刻在杨氏祭祖致词中。
石屏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创建工作各领域、各环节,持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宣传,通过集中轮训、专题辅导等,全面抓实党员干部对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融入幼儿基础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并依托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乡镇党校、村史馆等红色阵地资源,建立县、乡、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25个。建成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文化公园和湖滨路、屏阳路等一批民族文化宣传长廊、主题广场和特色街区,构建起相互嵌入、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动力站。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千堂党课进基层”“文艺演出进乡村”以及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一进”示范创建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村、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连队、进园区、进景区、进医院、进家庭),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让“三个离不开”思想植根于当代、传承新生带、播种下一代。
石屏县是红河州首批脱贫出列县份,但在人居环境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村子路边、田边和房前屋后垃圾遍地,无人居住的老屋破败不堪,乱七八糟的猪圈、厕所胡乱摆布……让乡村更生态宜居,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各族同胞们共同的期盼。
于是,一场浩大的城乡环境大清理大整治攻坚行动在石屏县迅速推开。该拆的拆,该建的建,治厕、治污,石屏县党群同心打造宜居家园,一些长期困扰农村发展的“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取而代之的是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庭院、小广场。
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各族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局面不断提升。石屏县以“四十姓氏一家亲”的龙港村为代表,高质量打造沿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34个,逐渐形成“环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同时,把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汇编《石屏古今民族团结颂歌》。突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海菜腔、烟盒舞、花腰歌舞、花腰女子舞龙、乌铜走银”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品牌。加快推进文旅融合,不仅擦亮了“千年石屏城、百年豆腐香、秀美异龙湖”三张名片,而且加深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石屏县全下辖7镇2乡115个村(社区)31万人,有汉、彝、哈尼、傣、回等22个民族。为了不断提升边疆民族事务治理效能,石屏县一方面积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提升,完善城市少数民族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依法保障各族公民合法权益,定期开展民族地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民族团结稳定形势研判,牢牢掌握民族宗教工作主动权。多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另一方面,续推进平安石屏创建,扎实开展“五进”宗教场所活动,增强各族群众民族宗教法律意识。2012年以来,石屏县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省级平安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96件,调解1087件,调解成功率99.18%。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到全省第32位,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持续构建。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过程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大局意识已外化为石屏县各族群众自觉行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石屏县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将民族团结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让民族团结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石。
责任编辑 吴敏昆
审核 尹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