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2-11-29 21:59:20|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编者按: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云南省制定了《云南省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四五”规划》。
规划指出,云南省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5项重点任务,大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为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按照《云南省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云南省将新培育100名云岭工匠、300名云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50名首席技师、400名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职在校学生人数增加28. 4万人以上,技工院校新增招生25万人以上;全省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行动,累计培训500万人次以上,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00万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55万人以上。
2022年8月8日,保山市也相继出台了《保山市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四五”规划》。
按照规划,到 2025 年,保山市将新培养选树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名、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8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名,市劳动模范30名、“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50名;争取入选云岭工匠5名、“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8名,新培养选拔“保山工匠”30名、“技能名师”30 名,成功创建2个“工匠园区”……全市技能人才总数达 25 万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7 万人。
近期,为展现保山市产业工人建设和云岭工匠风采,保山市委宣传部邀请中央、省级和市级媒体,深入保山市各县区基层,深入采访了保山市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
北纬24°39'20",东经99°18'32"——保山市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乡大中村委会大中村,周围群山环抱,当地人称之为“得埃乌”(布朗语:布朗山的意思)。
按天时讲,11月22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是为小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赤纬-20°16′,这天北京地区白昼时间仅9小时49分,中午太阳高度仅29°50′。小雪时节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简单说,小雪节气应该是“地寒未甚”时节。但在遥远的西南边陲,布朗山的环抱中,节气有些违和地温暖。软糯的阳光漫到了桌面上,流淌的光阴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
村边的农家乐里,90后青年张海彪在慢慢地品着一杯茶。2015年,他回乡创办施甸县新海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农场,2016年获施甸县创业致富带头人称号。家庭农场于2017年12月被认定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目前正在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他曾获保山市团委举办的创业创新大赛季军。
在党的富民政策激励和各级领导关怀下,他在大学时期就开始学习家禽养殖;返乡创业期间,致力于帮助当地群众致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是施甸县“牧业强县”发展战略的新型农民典型。
人生没有剧本,大幕拉开,各有精彩。
生于斯长于斯的张海彪,自小在布朗山里长大,对这一方山山水水和一方百姓情有独钟。封闭的大山和年少时的贫困,让他一直努力发奋读书。
鲤鱼一日跃龙门——终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云南省农业大学,学习动物科学专业。寒假回到布朗山,看到村里的中老年人,都是懒散地一拉溜蹲在墙根“烤太阳”;不远处,一头老母猪“哼哼”着也在墙根的太阳下放倒庞大的身躯,任由一群小猪仔蜂拥过来,争抢着拱奶头。
这一幕,看得张海彪有点“扎心”——布朗山里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父老乡亲有不少赋闲时间,能不能利用这些自然条件,在家乡发展养殖业,带领乡亲们致富呢?
无心者无所谓,有心者有所累。
从此,张海彪不仅学习更加勤奋,也鼓励父母出去先学习养殖经验。当时,云南农大有个后山养鸡场,他鼓励父母去招聘进入养鸡场工作。在工作的同时,学习严格的饲养技术和防疫技术……这些,都为他回乡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念秋风起,一念花辞树。
2015年,张海彪放弃了在城市发展的机遇,回到生养他的家乡大中村,创办了施甸县新海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带着贫困群众,依托地域发展生态养殖业,打开了靠山吃山的桎梏。
世界有千般样貌,生命有万种形式。创业之初,急于求成的张海彪还是吃了一些苦头。2017年,在规模养鸡过程中,因为密度过大、防控不严等原因,一批批的鸡苗相继死去。每天用板车拉出去600只死鸡埋掉,30元一只鸡苗啊,每天的损失就是1.8万元。
毕竟,学历只是一时的知识,而学习才是永久的智慧。
那一年,仅仅因为鸡瘟就导致了他18万元的损失,让他尝到了铩羽之疼。痛定思疼,他邀请来云南农大的老师,根据养鸡场的面积,重新合理制定了养殖规模和规划,他和乡亲们在养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终于走出了布朗山寨养殖致富的金光大道。
最繁忙时,保山的48家超市同时销售他的家庭农场屠宰好的布朗山肉鸡和鸭子,每天可销售数百到上千只。其余肉鸡和鸡蛋则通过物流,销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同时,微商和电商团队,也为公司增收了20到30%的份额……
路上见识世界,途中认清自己。
创业路上,张海彪一路坎坷地走来,也实现着他的初心——黑夜有梦,以梦为马,寄予清风……
养殖之初,在自己的养殖场稳定后,他开始带动更多的布朗族群众一起走上养殖致富之路。指导养殖户如何规模养殖,把饲养规程和饲养记录表发放到群众手中,让群众有账算,算清账。
当才华撑不起想法时,就静下心来学习;当能力驾驭不了目标时,就沉下心来历练。
在他遇到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时,多次邀请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及研究生,实地进行养殖技术规划及指导。为此,先后组织施甸县林下养殖技术培训10多场次,现场讲解养殖技术,为施甸县林下养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心中有梦想,人生有价值。
他的家庭农场采用“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市场”的运营模式,占地面积达 216亩,建有4栋成鸡圈舍,每一栋250平方米可放养8000羽土鸡;建有脱温室,购置了全自动恒温水暖控制系统,摒弃了乡村古老的饲养方式,在乡亲们呈现了一个科学饲养的崭新面貌。通过了一年半努力,购置建设了27万元的屠宰流水线设备,被施甸县政府评为“施甸县扶贫车间”。
对乡亲们的称赞,张海彪重视一笑了之。他自己知道——哪有什么天生如此,只是我天天坚持而已。
在发展的同时,张海彪还重视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带领群众发展林下养殖生态土鸡和鸭子,土鸡年出栏3万羽,年产值达210万元;鸭子年出栏0.8万羽,年产值达64万元;农场总年产值达274万元。
农场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并采取线上零售,线下批发的销售模式;2016年6月开通的线上销售,通过6个月努力与更新,在2016年底就实现了线上销售额首次突破26万元。并且线上销售利润是批发的两倍,给群众在销售端吃了一颗“定心丸”。
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2016年—2019年,他带动摆榔乡120户次群众进行林下规模养殖,实现12户农户每年增收2.1万元的收入,实现44户群众每年增收5600元,实现了64户每年增收2500元-3000元的收入。
在大家共同致富的同时,张海彪也实现了他的另一个理念——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出价值。
时光不老,青春不散。
时光的流逝里,逐渐变成了一种叫回忆的东西……创业多年,悲悲喜喜,辛酸苦辣,只有张海彪自己明白。但是,他很欣慰。青春正当时的学生时代,他每次回家时,那些老人们闲着晒太阳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现在,布朗村寨里的老老少少,都在探讨着各家的养殖收成,攀比着明年要多养多少鸡……
软糯的阳光继续漫到了村寨的房檐上,流淌的光阴在青色的瓦片上,烙印了一些岁月的痕迹。
张海彪的视线里,浮现出这几年来自社会各界对布朗族群众帮扶的画面——中烟公司大力帮扶,为农户谋思路,铺财路……
但愿日子清静,抬眼皆是温柔。
在“牧业强县”的发展中,面对很多贫困群众想发展、能发展,但是缺乏资金的困难,他创新模式,建立起良好的农场与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之后,通过中烟公司的大力帮扶,合作社将土鸡苗低于市场价和部分群众免费的形式,给群众发放鸡苗和鸭苗。提供固定饲料合作商,可先赊欠3个月饲料款;待土鸡和鸭子饲养出栏时,农场将按照16元每市斤和8.5元每市斤的回收价,回收达标的成品土鸡及成品旱鸭。
这样的做法,真正达到了让群众稳产稳销,让饲养户放心饲养,解决了群众的资金难和出售难这两个难题。
等风来,乘风起,随风去……
大中村外的山坡上,点缀着一些菌棚。这些菌棚里,是张海彪带领群众种植的巴西菇(姬松茸)。姬松茸属于食、药兼用菇类,经过美国、日本、中国专家研究证实:巴西菇具有抗癌、降血压、美容养颜、滋阴壮阳和调节人体免疫等功效,其抗癌效果为食用菌之首。
当然,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不菲。
尘梦间,一杯茶……
茶,就在张海彪的眼前袅袅洋溢出茶香。杯子里的茶,就是他带领群众这几年拓展的另外一项经济产业。
在张海彪的打算里,下一步,农场将在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指导下,成立熟食品加工车间,把产品直接呈现到顾客面前,直接送上消费者餐桌,让农场不断发展壮大。既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也衔接上乡村振兴,实现了产业兴旺的目标。
来年再来,春茶初收,煮两杯清茶,在茶香的氤氲中,再来细数布朗乡发展的过往……
北纬24°34'26",东经98°40'34"——保山市龙陵县职业高中。学校的玉雕车间里,关爱班(残障班)的孩子们,坐在一排排整齐的机窗前,画图、打磨、雕琢,将一块块石头打磨成一件件精湛的工艺品。
机床间的过道里,坐在轮椅上的男子高发超,不时停下来解决孩子们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机器的噪音里,一点点开启着孩子们的心智。看到孩子们脸上流露出恍然的笑容,高发超也由衷地高兴。
找到一台机床,高发超熟练地将身体移动到凳子上。常人不注意的是,他右手的中指头起了一层老茧,那是常年握刀造成的。
刀是刻刀,就摆在不远处的案子上。
他偶尔瞄一眼,目光像是瞄向情人的那种。
确实,20多年握刀,他和刻刀的感情像极了伴侣。
刻刀陪伴着他成长,陪伴着他一路成长。他是龙陵县首位获得“云南玉雕大师”的本地人士,作品曾在北京、河北、上海、昆明展出,并被在《云南味道》、《云南工艺美术》、《2010年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精品集萃》等精刊中列出……
他握紧刻刀,耳边的嘈杂逐渐远去,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将胸臆通过刻刀刻凿出来,呈现给世人一片惊艳。
1987年,龙陵县平达乡的大山里,有个婴儿呱呱坠地。那一年,世界多了一个婴儿,而孩子的妈妈却多了一个世界。
半年后,孩子不幸罹患了小儿麻痹症。可怜,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父母举债背着他到山外四处求医,可恢复效果一直不佳,最终他双腿高位残疾。
从此,这个叫高发超的孩子,世界就在他的眼睛里轰然倒塌了,他再也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站立、行走和跑跳。父母亲从小就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从穿衣、吃饭、如厕等都让他自己做。其他孩子们轻松跨越的距离,他却要用手掌撑地,在地上终年爬着行走。因为行走迟缓,还经常被其他孩子嘲笑。
有些人若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则只能被淋湿。
在他小时候,山区不但闭塞,交通条件还很不好,通往村寨间的羊肠小道,经常是泥泞不堪。高发超爬行一小段距离,都滚得像泥猴一样。在丰水期,他几乎不敢出门,倒不是因为滚了一身泥被父母打骂,主要是没啥替换的衣服,洗一套衣服几天都不会干。
于他来说,用尽所有温柔,好像也抹不平生活的汹涌……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地练就了用双臂替代双腿行走的功能,没有家人的帮助也能够“走”到山野里看山溪、树林和小草,听小鸟歌唱、飞蝉鸣笛了。
由于行走不便,小发超缺少玩伴,常去山野里与虫禽为伴,寻找乐趣。有时观察蜜蜂花朵里采蜜、蟋蟀捕捉昆虫、蚂蚁搬家、蜥蜴斗架,一看就是大半天,常常忘了吃饭,父亲亲昵地唤他“小虫痴”。有时向小伙伴们讲起小虫飞禽的生活习性,他侃侃而谈俨然是位“小专家”。
那时候,无聊的他,经常拿着一截木棒削着玩;后来稍大点,用小刀在木石上随意刻点东西。因为没有了双腿,所以他的所有对美好的憧憬,就一刀刀刻在了手上的木石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发超的父亲是十里八乡闻名的雕花木匠,为让小发超有一门安身立命的技能,让他学习木雕。父亲为他找来了木雕画谱和刻刀、铲刀,让他在废木料上学雕刻。
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发超学习木雕技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手指磨起了血泡痛得钻心,用布条缠起伤口继续干。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雕件也像模像样了。他不满足于传统木雕画谱上的样图,而是把在小学学到绘画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揣着本和笔“走”到野外写生。
“温一枚月光,凝于指尖,轻染墨香,将一抹心事剪裁。”
逐渐,山鸟虫鱼,尽入画中,他融会贯通中技艺大有长进,能够自己创作雕件样图,雕刻的产品也有人买了。
文明有脉动,万物有灵犀。
龙陵素有“滇西雨屏”之称,这里不但空气湿润,连时光也温婉如水。另外,还有一种石也同样温婉如水、晶莹滑润。
这里,也被誉为“中国黄龙玉之都”。
玉石只有在恰当的时间才会现身,2004年,黄龙玉在龙陵横空出世。黄龙玉具有翡翠的硬度、和田玉的韧性,被视为“玉中奇葩”。
其实,关于黄龙玉的成因,简单地说,就是地下的熔岩岩浆无数次在狂躁地涌动中,在地壳的岩石缝隙里的填充和遗留物。经过亿万年的冲刷和沉淀,形成的一种大自然的最好馈赠。龙陵地下的岩浆,在亿万年的奔涌不得宣泄下,逐渐凝聚成岩浆悲伤的“泪”,才从而沉淀成为晶莹剔透的玉石——黄龙玉。
因为是地火的“泪”,所以黄龙玉温润。
高发超和黄龙玉结缘,是在2008年7月,保山市、龙陵县残联联合在龙陵县职中,举办为期3个月的残疾人龙陵黄龙玉雕刻培训班,招收学员31人。龙陵县残联负责人把高发超接到培训班,给他配置了一辆新轮椅;他被推选为班长,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第一堂课上,授课老师情深意切地说:“在玉雕界一向有‘匠’与‘家’之分,‘匠’者,不论其技艺有多精湛,顶多也只能做到‘形似’,而‘家’则能做到‘神似’。中国传统文化是产生‘家’的深厚土壤,希望大家多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修养,开阔视野。”
高发超牢牢记住了老师这番话,暗下决心要摘下“玉雕大师”这顶桂冠。
读书的多少,决定了眼界的高度;涉猎的广度,决定了生命的宽度。
培训期间,他每天从宿舍到教室或实习车间,学校没有专用车道,每天要“走”20多个来回,从不拉下一堂课。在进入实作阶段后,高发超由于少时练就了“童子功”——木雕基础,雕刻的作品被作为教学示范样品供学员观摩学习,毕业作品《金蝉》被县职中收藏。他以理论、实作第一名的成绩结业。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
高发超结业后经大哥高发国引荐,拜在玉雕大师肖扬门下为徒。主攻“三chan”,即:蝉、蚕、蟾,力争在“三chan”的雕刻上取得突破,问鼎国家和省部级奖。
2010年,高发超在腾冲观音堂翡翠古镇租赁了一套房子,购进7台雕刻机,招收了几名学徒,建起了加工作坊,形成了前门开店、后门办坊的业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收入不菲。
岁月的风和雨,年轮的刀和剑,如行囊里的梦想,雕琢着石头的价值,也在雕琢着高发超本身的价值……
目前,高发超的7名徒弟中,有5人已获得“云南玉雕名师”。去年,他被返聘回龙陵县职业高中,教授关爱班(残障班)的孩子们。
于荆棘起舞,于尘埃开花。
2011年9月18日,高发超参加首届云南玉雕大师作品展暨云南省优秀作品评选中《蝉》、《粞叶惊喜》获银奖,《共进晚餐》获提名奖,作品均被云南省珠宝协会等单位一致推荐参加行业最高奖项“天工奖”。同期,获得“云南玉雕大师”的殊荣和资质……
于高发超来说,生活给他的脸色,确实不好看;但是,岁月不饶人,他亦未曾饶过岁月。
“龙陵县职业高级中学先后开办了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汽车运用与维修、物流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等30个专业、14个实训基地,提供10多个专业的实训实作,深化了人才培养。”
龙陵县职业高中校长周根良介绍,作为全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示范单位,龙陵县职业高中以思想教育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提升“三大行动”,打造集思想引领、教学教研、实训、就业为一体的“四位一体”产业工人培养基地。
用一季的守候,写满殷殷的期望,期望在一个轮回里,又是一树繁华的芬芳。
在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行动、锻造产业工人后备军工作中,学校围绕龙陵县绿色硅材、黄龙玉雕刻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完善专业设置,积极打造产教融合品牌;为华盛玉雕厂、保山隆基、保路公司、昆明汽修厂等40多家企业,累计输送4000余名准产业工人顶岗实习,就业率达95.3%,创建了龙陵准产业工人输出的品牌。
以一种优雅的舞姿勾勒出生命的轮廓。留一地的残迹,是没有奢求的坚守——叶落,归尘,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龙陵县职业高中工会主席杨新昶介绍,按照“一个专业依靠一个企业,一个专业打造一个实训基地”的总体目标,与企业共建职业职工技能实训基地。截至目前,建成黄龙玉加工销售集散地、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电商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等14个实训基地,共培养1507名玉雕实用人才,94名残疾人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1000余人,为龙陵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做出了贡献。(未完待续)
文/张密 李箐窈 代丽 图/保山市总工会
编辑 吴敏昆
审核 尹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