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3-04-26 21:55:18|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插上心灵的翅膀,飞跃雪山峡谷、徜徉湿地圣湖、寻梦香格里拉,与普达措结缘……走进公园,就像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这里水质纯净、空气清透、湖天一色、生灵和谐,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最佳境域。
4月25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召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世界的“香格里拉”专场新闻发布会,之后,大家到普达措国家公园体验了这颗高原明珠的魅力。
藏传佛教认为,按顺时针的方向转神山圣湖,可以消灾避难。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观光车道和游览路线,也都是按照藏民族转经的方向从左到右顺时针修建的。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它是体现国家意志、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场所。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首建于1872年。
发展至今,国家公园迅速遍布了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普达措是在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之下,建立起来的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公园集环境保护、生态文化旅游、环境教育、社区受益功能为一体,在保护国家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前提下,为全体国民与国外游客提供了观光游览的需要。
“普达措”一词源于藏传佛教中的梵文经典,“普达”是梵文音译,意为“舟”“船”与布达拉宫的布达,普陀山的普陀是同一个意思,即普渡众生到达彼岸之舟,“措”是藏语意为“湖、海”, “普达措”就是普度众生到达苦海彼岸之舟湖。
最早关于普达措的文字记载,出现在藏传佛教噶玛巴活佛第十世法王写的《曲英多杰传记》中:湖中有一形如珍珠装点之曼陀罗的小岛耸立其间,周围环绕普达措湖水,周边是无限艳丽的草甸,由各种药草和鲜花点缀。山上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如仙境一般,堪称建塘天生之“普达圣境”。书中描述的,正是普达措国家公园内的碧塔海景区,早在800百年前,圣人就在此修建了佛殿,称其为观音菩萨的圣地,这就是公园定名为普达措的缘由。
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园内海拔最高点在弥里塘北部山顶,海拔为4159米;海拔最低点在碧塔海东部金子沟,海拔为3200米,相对高差959米。旅游资源主要是由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两大部分构成。自然景观由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雪山河流、珍稀动植物和观赏性植物五个部分构成,人文景观资源它是为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注入活的灵魂的藏族传统文化,它包括宗教文化、农牧文化、民俗风情和房屋建筑等等。
在这里,游客会为交织着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文化经纬而感到陶醉。
公园里有一条贯穿山箐的河流,当地藏民把它叫做属都岗河。因为其源头在属都湖,河水在翠绿的山脚下蜿蜒向南流去。经小中甸、至虎跳峡,流入金沙江,高低落差达2000米,全长126公里,它被地质学家称作是迪庆香格里拉的边缘。
这里是一座生命的博物馆,温柔的绿色和轻声的呼吸在这里书写着人间的奇迹,所有的生命从孕育的那天起就开始伴随我们走过温暖的旅程。
大约在1,8亿年前,滇西北地区仍处在古地中海的深海槽中;自中生代燕山运动一直到新生代第三纪的渐新世,云南广大地区经历了漫长的夷平作用,渐新世末到更新世开始,大地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撞之后,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迪庆地区作为青藏高原的南沿部分,也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山体不断升起形成迪庆高原,山体海拔都在3700-------4100米之间。从高处俯瞰,无数山头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一个高原面,这就是香格里拉的古夷地形古夷平面。因此,地质地貌的多样性是普达措国家公园的一大特色。
进入公园,第一个亮点是被誉为高原仙子的“属都湖”。属都一词是藏语名称,意为“奶酪像石头一样结实的地方”, 属都湖畔是香格里拉著名的亚高山牧场。湖中生活着一种原始鱼类,鱼身金黄,无鳞,腹部有一道自然形成的裂纹,故而得名“属都裂腹鱼”
“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高原湿地类型最多的区域之一,主要包括高原湖泊湿地,江河湿地和沼泽湿地三种类型。属都湖则是在三江并流地区极富盛名的高原湖泊之一,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属都湖以“晨雾倒影”著称,在雾中悠游,宛若仙境;春天,属都湖有杜鹃花相簇相拥,分外怡然;夏季,鲜花烂漫,牧草丰美,湖水送爽,远离酷暑;秋天,色彩斑斓,层林尽染冬季,白雪皑皑纯澈无边。
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外景拍摄指定地,2008年奥运火炬的传递点。
古诗有云:南方多毓秀、属都有佳木……在这里,有很多葱茏茂密的亚高山原始暗针叶林,构成优势树种的是长苞冷杉和油麦吊云杉。这些云、冷杉树种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不是一个亚种,因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长苞冷杉就被《中国红皮书》列为国家三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1999年,油麦吊云杉又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由于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受气候的影响,这些杉树的成长速度非常慢。这些杉树都很笔直的,木质也很坚硬,都是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树了。云冷杉树的树枝上还悬挂有一些浅灰绿色的丝状物,当地人称其为“树胡子”,它的学名叫“长松萝”。长松萝与原始森林的完美结合不但构造了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它自身也有较高的经济价 值。松萝是一种有名的藏药和传统的中草药,在临床上是用来治疗疮疖、咳嗽、外伤、乳腺炎、风湿性关节炎它还是滇金丝猴和猕猴最喜欢吃的食物。
公园内生活着许多国家及省级保护野生动物,据调查统计,整个公园内共有野生哺乳动物24种,鸟类75种其中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有30种,一类保护动物有8种,二类保护动物有21种。
来这里游览,无疑是一次穿越时光隧道的旅行。也只有置身于这幽静、深邃的原始森林当中,才能感悟到香格里拉的神韵与佛的灵性。
这里的生态环境之所以保存完好,还要归功于香格里拉藏民的传统文化理念和关爱大自然的自觉行为。高原神奇俊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藏民族淳朴善良和诚实敦厚的秉性,也使得藏族人民感悟到了人类自身的渺小,高原藏民对各种神灵的崇拜与敬畏尤为突出。因为这种传统的文化理念,香格里拉的自然生态才得到了最大限度地保护。
在公园的弥里塘亚高山牧场,是与高原湖泊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景致,这里是香格里拉著名的亚高山夏季牧场。
弥里塘是藏语名称:意为佛眼状草甸,因其形状像一只细长的佛眼而得名;弥里塘也被视为释迦牟尼遗留在世间的一只佛眼。
草甸所处的海拔是3700米,如同大海与湖泊之别,人们把蒙古和青藏高原那一望无际的草地称为“草原”,而把滇西北高原上群山环抱的坝子称为“草甸”。人们把滇西北高原海拔在3000到4000米的地段称为亚高山带,因此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坝子,均称为“亚高山草甸”。
每到春暖花开时节,滇西北的亚高山草甸百花盛开,五颜六色,因而被植物学工作者称为“五花草甸”。这些“五花草甸”万紫千红,成为普达措国家公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到冬季,这些亚高山草甸和高山湖泊湿地又将成为鹤、雁等珍禽落脚的地方。
弥里塘亚高山牧场又是当地藏民夏季放牧的最佳场所,在牧场上主要放牧有三种牛:牦牛、黄牛和犏牛,牦牛是藏民世代赖以生存的“传家宝”。它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极耐严寒,任劳耐苦,能驮100公斤的货物日行25到30公里,因而有着“高原之舟”的美誉,藏民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它。
蓝天、白云下,牛羊在丰美的草甸上、山坡上自在地取食,牛棚里冒着淡淡的炊烟,勤劳的阿妈哼着牧歌挤奶、打茶……这就是我们高原牧场最真实的写照,也成为都市人的“诗与远方”。
在“高原明珠”碧塔海,这里又是杜鹃花的海洋。杜鹃花大多生长于海拔2500到4300米之间,亚高山地带。多为小乔木和灌木,开花时节满树满林,姹紫嫣红。
碧塔海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高原湖泊,是希尔顿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一书中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原上蓝色的湖泊,像天上的星星洒落草原,又像皇宫的珍珠藏于林间景色无与伦比,被誉为“高原明珠”。
碧塔海非常古老,从距今四五千万年前就开始逐渐形成。走过了冰雪覆盖的冰河时期,经受了冰川无声无息的作用一点点发育成今天的模样。纷飞得雨雪,周边的山体上冰川消融,为湖泊提供了相对稳定的补给水源;良好的植被又不断把水源涵养起来,如今它用最美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历史上,湖周的草甸和山坡是香格里拉著名的牧场,而今天的碧塔海已成为闻名于世的美丽的旅游胜地。以碧塔海为中心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已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碧塔海和公园北部的属都湖,均是云南众多高原湖泊中分布海拔最高的构造湖。
在碧塔海的中央,有一座曼陀罗似的小岛。岛上植被物种丰富,是个小小自然王国,岛上有佛堂,佛堂内还塑有三丈余高的文殊菩萨金身,观世音菩萨,金刚手和莲花生像。
碧塔海中生活的高原鱼类名为“中甸重唇鱼”,是该湖特有物种。据考证,它是中更新世末就在香格里拉盆地保存下来的原始重唇鱼类,因而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每年的五月底到六月初,是碧塔海最美的季节,信步于栈道上,可以看到公园内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放。碧塔海周围的杜鹃,每年都是开得最好的,微风拂过,片片花瓣落到湖面上。
由于杜鹃花含有微毒,被湖中的原始鱼类所食,鱼就会中毒而漂浮于湖面,但它并不会死去;过上半天左右后,会自然清醒游到水深之处。成为碧塔海有名的一大奇观——“杜鹃醉鱼”。
到了晚上,林中的老熊会趁着月色到湖边捞鱼吃,这就是我们碧塔海的第二大奇观——“老熊捞鱼”。
俗话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在碧塔海的圣湖边上,如若有幸,你便可目睹这一奇观。
文/张密 赵嘉 图/普达措国家公园
编辑 尹达天
审核 吴敏昆
终审 尹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