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3-04-27 22:47:45|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你听,桃源深处弦音阵阵,荡彻山谷;你看,说达湖中波光粼粼,金山倒影;来吧,梅里北坡敞开怀抱,在等你来哟!带你重走古道悠悠,伴你看遍藏纳山乡。你听,马帮铃声回响千年,清脆悠扬;你看,澜沧江伴藏盐奔腾,银光闪烁;来吧,佛山儿女已准备盛大的典礼啊!带你箭场张弓搭弦,陪你河谷把酒言欢……”
4月25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召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世界的“香格里拉”专场新闻发布会后,媒体采访团兵分两路,一路在香格里拉采访,一路赶赴德钦维西一带采访,探访迪庆的人文历史和旅游线路。第二路记者来到德钦县佛山乡,为广大游客探秘五一小长假的最美线路。
“普渡桥旁,阿尼在诉说着佛山的变迁;秘境坡均,花海在映衬着祖国的繁荣。格尼神山脚下的风马和山头的中国红遥相呼应,佛滇古栈见证着家乡的发展,滇北门户流传着先辈的荣光,佛山儿女感党恩,藏纳团结心向党赞……”缤纷的画面,悠扬的声音里,揭开了佛山乡这个云南“北大门”、茶马“古渡口”的神秘面纱。
北纬28°33'13",东经98°47'22"——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佛山乡溜筒江村,山下是湍急的澜沧江;江边有桥,也是茶马古道的“古渡口”。
“茶马古道”途经德钦境内有两条线路,称为东线和西线。东线以香格里拉建塘镇为起点,经尼西渡金沙江到奔子栏,翻越白马雪山到升平镇;过佛山乡溜筒江村的普渡桥,至佛山乡梅里石村;越梅里雪山说拉垭口,进入西藏南缘地界。
溜筒江渡口是滇茶北运及藏货南销之咽喉,自古有“溜筒锁钥”之称。险峻的澜沧江上,所有物资、骡马都依靠着竹子编制成的溜索渡江。在当时来说可谓是以命赌运,后人常说,“茶马古道十二栏杆险,但无溜筒飞锁惊”。
1946年,丽江纳西族商人赖耀彩发起修建溜筒江铁索桥的倡议。经多方筹措,1948年初春,72岁高龄的赖耀彩率工匠10余人,并运来用于桥身和扶手的14根直径约一寸的铁链,在渡口安营扎寨建造铁桥。10月,铁桥建成。纳西族文人和庚吉为赖耀彩这一义举,撰文树碑以志。如今仍立于桥墩西侧的石碑,镌刻和氏所撰全文,称《修普渡桥记》。“普渡”,取尊佛慈航普度之意也。
解放初期,这里还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纳古战役”——1950年5月12日,在佛山乡纳古村境内,打响了解放云南的最后一次较为大规模的追击战。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已解放;但是此时国民党死灰不灭,党中央决定彻底剿灭国民党残余势力,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盘踞在四川省康定的国民党贺国光部91军310师残部千余人,在军长黄祖勋的带领下,从康定经巴塘、得荣、西藏芒康县盐井乡,于1950年5月7日窜至德钦县佛山乡纳古村一带,企图从佛山乡溜筒江村铁索桥过澜沧江西逃国外。
解放军42师125团接到情报后,日夜兼程向德钦进发,先进驻升平镇。次日经阿东赶到马八丁,严密控制了铁索桥东岸说日卡山,建立了防守阻击阵地。5月9日,42师师部命令125团的部队,要控制溜筒江铁索桥。
面对滔滔江水和解放军的强大之势,国民党师残部只能退缩至纳古村,陷入了我军快速形成的包围圈里。纳古山头的制高点全部被解放军占领,被围困在纳古村子之中的敌人,犹做困兽之斗。然而,在纳古村的残部军心涣散、斗志尽失。解放军依靠当地群众的支持和有利地形,经过40多分钟战斗,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纳古战役,是解放云南的最后一次较大的追击战。解放军全歼国民党310师残部,保障了德钦全境的解放。
70多年前的历史烽烟散去,溜筒江村依旧,古渡口依旧。澜沧江上的普度桥,如今铁索犹在,瘦骨横江。
旁边还有一座横跨两岸的溜筒江大桥,是可以车辆双向通行的。普度桥头的“茶马古道梅里段”的石碑下,附近的藏族和纳西族群众,依然会闲来坐坐,说起这些年的变化。说到高兴处,几位长者开怀大笑,笑意如菊花般,从老人的眼角慢慢荡漾开来……
普度桥的14根铁索,依然在江风中抖动,发出不屈的响动。不远处,还有两根索子,也在江风中呜咽着,诉说着更为久远的历史。
古往今来,茶马古道一直是中国西南诸省贸易的一条黄金线路,马帮也一直是古道上的活跃者,用生命守护着这条古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是马帮最早的写照。逢山易过,遇水难行。遇水时有桥好过,有船亦好过,但无桥无船更是难行。
无数年前,马帮到了出滇入藏的重要卡点——溜筒江畔时,悬挂在江面上的,只有一高一低的两条索子——竹溜索。用竹篾编织成一寸多粗细的索子,一上一下地悬挂在江边。
最初的马锅头,看着孤零零悬挂在江边的竹索,踌躇良久。那时候的赶马人,也都是苦出身,家里有妻儿老小要养活。所以,后来还是有年轻后生以身涉险,单身攀索过江,之后再来稍微拴上货物渡江……每次溜索过江,都是在“赌命和运气”,稍有不慎,竹索断裂,就连人带货跌入湍急的澜沧江。
每次,溜索过江后,马帮都会有所损耗,或人或马或货。即便承受巨大损失,但马帮别无选择,每次只能胆战心惊地从这里“赌命而行”。
江风呼啸,竹索抖动,一位老人的眼神盯着竹索的抖动,变得有些迷离。历史的硝烟,再次在老人眼里慢慢浮现出来——竹索飞度固然胆战心惊,但竹索毕竟是竹篾编织而成,承受不住马帮长年累月、络绎不绝的重量。无数年前,这些“上行”和“下行”的竹索,每半年就要更换一次。
竹索断裂后,找谁更换呢?好在溜筒江村专门有竹篾匠,经年累月地编织竹索,一旦江畔的竹索断裂,就重新更换——至今,这个村里仍有人在从事这个行当。这个行当的最后传人,就是江边这位眼神迷离的老人,77岁的藏族群众鲁茸。
在老人的记忆里,小时候祖父辈就一直从事竹篾匠,专门为茶马古道上的竹索编织和修补。因为当地不盛产竹子,所以竹篾要去远处的山顶去采。遇到一些合适的竹子,竹篾匠就砍倒竹子后,将竹篾削下来捆好背下来,这样相对要轻松。遇到不好就地削竹篾的山间陡峭之地,就将竹枝削光,将竹子捆绑好,寻找山路成捆滑下来。
竹子运到家后,一剖为四,再来削裁竹篾。对竹子的选材上,太老的竹子竹节过多,出不来太多的竹篾;太嫩的竹子,也因为不成才出不来足够的竹篾。削好竹篾后,要先将竹篾用桐油浸泡后,辫成三根较细的“小辫子”;之后,三根这样的“竹辫子”,再来拧成一寸多粗的竹索。因为跨江竹索近百米,所以制作竹索均要在路边制作。更换时需要多人抬扛着,才能运输到金沙江边。
20多年前,政府为恢复澜沧江畔的竹索道,在鹿茸老人耗时数月编织好两根竹索后,每根竹索都还是要15人左右才能抬到江边。现在的竹索,虽然失去了实用价值;却是对茶马古道的一种回忆,一种铭记、一个仅存的符号。
老人的眼神,漫过竹索,看到了山坡上崭新的溜筒江村,目光立刻变得明亮起来。那里,是他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现在居住在村里的藏族和纳西族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了。那里,还有美丽的雪达湖。
雪达湖,位于滇藏交界的佛山乡江坡村雪达村,湖水澄碧。
在当地藏族群众的世代相传中,这里是个神秘的圣地。大到文成公主的传说,小到求子得子的传闻……近年来,随着现代文化旅游的兴起,雪达湖的美景和传说,这里悠久的藏族传统文化,引起了许多学者和游客的关注。不少人慕名而来,流连忘返,成为一条小众而精致的旅游线路。
佛山乡位于德钦县西北部,地处横断山脉,澜沧江峡谷地段,历史上曾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和藏盐集散地,同时也是藏、纳西、汉民族文化走廊,是由滇入藏的交通要冲,素有云南省 “北大门”之称。 辖区主要以藏、纳西两种少数民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9%。
佛山乡有个独特的去处,是一块独特的隔河界碑,是古代划定的云南和四川的分界线。
界碑用藏、汉文,记载了滇川划界时的交界山川、村庄、河流名称,现字迹已模糊不清,字迹已无法考辨。隔界河界碑系清雍正五年(1727年),川滇勘界时所立云南与四川的界碑。碑为山腰一自然碑石,名“日龙德仁”,为摩崖石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后西藏和云南的边界勘定也是基于此碑。
比界碑历史更悠久的,是佛山乡多年来陆续发现的纳古、甲卡、古水的石棺墓葬群。这些多为战国时期的墓葬群,墓以石块镶砌,棺口则以大块薄石板覆盖。出土有单耳,青铜制成的剑、矛、刀、镦、杯、斧和一些海贝、绿松石等装饰物品。具有北方草原文化特点,也有不少器物具有滇池地区和滇西地区青铜文化特征,反映出先秦时期德钦一带西北与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对研究我国古代西北与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具有重要价值。
佛山乡素有“弦子之乡”的美誉,这里的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尤其擅长弦子舞、锅庄舞。纳西族则主要分布在佛山乡的巴美、西鲁、甲卡、松顶各地。据史料记载及当地纳西族自称,他们是丽江木氏阿德时期族源迁徙的纳西人的后裔。
“青山怀抱,绿水长流,村容整洁,庭院花香,产业兴旺,生活幸福。”这是近年来佛山乡的真实写照。佛山乡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特色品牌,乡村旅游以说达村为根据地,并打造特有的节庆品牌——“桃源论箭节暨弦子节”。
每年4月桃花盛开,艳阳高照,在美丽的说达湖畔,就会响起悠扬的弦子声。汉子们箭场张弓搭弦,箭场论“英雄”;女子们挥舞水袖,歌颂生活美好的场景。如今,“桃源论箭节暨弦子节”已经举办了六届,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射箭、弦子爱好者参赛,也吸引很多游客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佛山乡副乡长何振宇介绍:“佛山乡是一个藏族和纳西族杂居的乡镇,在近千年文化碰撞与交融过程中,藏、纳关系源远流长,在文化传统、生产生活、语言等方面都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借鉴的,最终汇聚融合成了一种相互容纳、相互吸附、难分你我的一体文化。”
文化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从过去流入今天,再奔向未来。奔流不息中始终不变的,是一段古道、一股乡情、一个信念……它们见证了佛山的不断变迁、不断发展,是时代赋予佛山的人文瑰宝、文化印记。
文/张密 赵嘉 安晓莹 图/德钦县委宣传部
编辑 尹达天
审核 吴敏昆
终审 尹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