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3-04-30 21:59:26|来源:云南民族旅游网
4000万年前,世界上两块大陆的激情碰撞,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构造。欧亚大陆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人文资源、美丽的神奇的自然风光,构成了世界唯一的奇特自然景观,也保留下来了许多世界上唯一的奇特物种。
滇金丝猴,就是其中最名贵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物种。它与国宝大熊猫齐名,也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它只生活在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云岭山脉。它们有一副与人类极其相似的面孔,杏脸桃腮、双眼皮,还有一对性感的大红唇,留着酷炫的莫西干发型,堪称是世间最美、最“性感”的灵长类动物。
滇金丝猴的食物与其他的灵长类动物有很大区别,常年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带,是生命力最顽强的灵长类动物。活动范围从海拔2500米至5000米,以云杉、冷杉树的附生植物松萝、苔藓、地衣和蔷薇科、槭树科等阔叶树的嫩叶、花、果为食。
随着季节不同,它们采食的植物种类也有一定变化;但从不食用群众的庄稼。它们长期以来,与人类和谐相处,被当地少数民族奉为“神灵”。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是唯一常人能观赏到滇金丝猴的地方。
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地处中国西部横断山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在公园入口处,矗立着三块风帆状等三角形石碑,有两块石碑是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守护生物多样性SEE诺亚方舟,三块碑的后面是详细的碑文介绍。
这里,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人间天堂,是大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公园合围面积为334.1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87%以上,是摄影爱好者、亲子游和夏令营的最佳目的地。国家公园内除了滇金丝猴以外,还有许多珍稀的动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金雕等随时会出没;珍稀植物像云南红豆杉、榧木、光叶珙桐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随处可见,构成了公园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行走在这里,能感受到雪山的圣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也会为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里的山水人情所陶醉。多年以来,一睹滇金丝猴这种世间最美动物的人络绎不绝,由此颠倒了不少众生。
“早上这一会儿,猴群开始在附近活动;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猴群活动……”大家沿山间小路,悄悄往山上攀爬。一路上,络绎不绝的都是专门来看滇金丝猴的游客,大家说话都声音很轻,生怕惊动了林中的这种最美动物。
“前面有猴群了,还有小猴子……”随着小朋友嘀嘀咕咕的声音,大家蹑足而行,终于看到路边的草丛中,有金丝猴在捡拾护猴员定时投放的松萝。这种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树胡子”的东西,是这些小精灵的最爱。
人类最早发现的是金丝猴家族中的川金丝猴,它的的尾巴和身体差不多长,瘦长的身体上长着柔软的金色长毛,最长可达30多厘米;披散下来,俨然一件金黄色的“披风”,十分漂亮。有如此耀眼夺目的“外衣”加持,才使它获得了“金丝猴”的美名。
但今天出现在林中的,大部分是有灰黑色毛发的猴群。因为金丝猴鼻孔极度退化,是俗称的“没鼻梁子”;所以使它看起来鼻孔朝天,又被称为“仰鼻猴”。
滇金丝猴有时会用它尖利的猴爪挠痒痒;有时闲着翻个跟斗,或者来个金鸡独立……这些滑稽的动作,逗得伏在山道边草丛里观看的孩子们,捂着嘴巴偷乐。看红红的屁股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走起路来活蹦乱跳地没个正经;要想让这些精灵们安静一下,真是比登天还难。
看来,“猴子屁股坐不住”这句话,还真是至理名言。
此时,这个区域逐渐汇集了一些游客,大家都静悄悄地观看着,嘴里“啧啧”称奇,一副被颠倒的众生相。
“今年,来这里的猴群又生产了12只小猴子,目前都很健康,活蹦乱跳的……”
众人在伸头探脑地看着林中草丛、树上的猴群时,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个穿护林员迷彩服装的老人,却在掰着手指头清点和母猴黏在一起的“小不点”。要清点这些“小不点”很费劲,但老人很快清点完了,嘴角露出一抹开心的笑容。
看他清点小猴子时的表情,俨然像清点自己孙子辈的孩子,看有没有完全到齐一样。
这位身材高瘦、面色黢黑的老人,就是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里最早和金丝猴群接触的老人,是大家公认的“老余叔”余建华。1952年出生的老人,今年已经71岁了,但每天还是和年轻人一样,在山中查看滇金丝猴的动态,坚持巡山,跟踪猴群。猴群稍有风吹草动,他都了如指掌——
其实,发现滇金丝猴的过程非常漫长。
滇金丝猴的发现要追溯到1871年。曾经发现中国四川的大熊猫、清朝皇家猎苑里的麋鹿(俗称“四不像”)的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父写道:“一些到过金沙江以南区域旅行的中国人告诉我,他们在那一带看见过一种大型的黑毛长尾猴子。”
1895年冬季,在云南德钦的法国传教士索利•比尔特组织当地猎人,一举捕获了7只猴子标本,并将这些标本送回了法国。1897年至1898年,法国动物学家米而恩•爱德华根据这些标本,对这一物种做了较为完整的科学描述和报道,并正式把这一物种定名为Rhinopi thecus Bieti,以纪念传教士比尔特(Biet)对发现这一物种所做的贡献。
在动物学界,这是滇金丝猴作为物种被人类正式命名和记载。
然而,在此后长达70年的时间里,却再也没有关于这一物种的任何报道。有的动物学者,甚至认为这个物种已经灭绝。
直到1982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兽类学家鹏鸿绶先生,偶然在德钦县发现了8张滇金丝猴的猴皮,还意外地证实了滇金丝猴仍然生活在这个地区。又过了17年,直到1979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才第一次在野外观察到了活蹦乱跳的滇金丝猴。
从此,科学家们开始了对滇金丝猴不懈的探寻研究和保护。但,这注定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滇金丝猴就像是远遁人世的深山隐士,绝不肯轻易露出自己的庐山真面目。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滇金丝猴研究者们苦苦追寻的执着足迹,滇金丝猴的秘密才一点点被揭开。(未完待续)
文/张密 赵嘉 图/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编辑 尹达天
审核 吴敏昆
终审 尹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