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旅游网由《环球游报》主办

首页 专家专栏原创文章正文

【原创文章】彭镇:乡村变迁中的影像立体叙事

发表于:2024-12-26 20:49:18|来源:转载于网络

彭镇:乡村变迁中的影像立体叙事

原创 张 扬  福言文苑




     为期将近2周的2024彭镇摄影周结束了,作为一种文化的介入与融合,迄今已是连续第三届,不仅引起了国内摄影界人士的关注,也给当下中国乡土文化中的嬗变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觉。总策展人那日松用摄影这种极富视觉具象的记录与介入,为彭镇这座百年历史小镇的物理空间、社会肌理和文化记忆,做了另一番呈现。对古镇原有的文化层面和社会生态,其影响和变化是不言而喻的。

植入在小镇中的摄影作品  张扬 摄

美国杜肯大学著名社会学教授道格拉斯·哈珀(Douglas Harper)在其撰写的《视觉社会学》(Visual Sociology)一书中认为,视觉的方法可以使社会学家以不同方式进行传统的主题研究。例如,从视觉角度如何研究社会变化,符号研究如何引导我们解释公共艺术、建筑和人文景观,并延伸讨论了图像如何促进合作研究和学习拓展,如何成为理解社会的桥梁等。某种意义上,那日松作为一位策展人,犹如一个乡村规划与振兴的设计师,用影像来做设计和建设,在古镇的生活基础上,以其沉厚的川地文化和鲜活的日常素描为底色,构建了观察中国乡村建设的一个独特样本,也为我们提供了在中国乡镇的历史进程和衍变中,一个有着历史传统与当代文化交合的社会典型样板,值得关注和思考。

一、线性时代中的文化记录:摄影延续文化记忆的影像 

     1. 线性时间与社会变迁

     时代的发展是一条线性连绵的长河,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奔涌的时间浪花里不断流淌而去。符号、仪式、族群和记忆作为文化的载体,延续着群体历史的共同经验。线性时间的流动,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消解传统文化。地方性文化在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和技术变迁的冲击下逐渐嬗变或边缘化,文化的记忆也随之淡化,甚至断裂。


古镇居民与广告  张 扬 摄

    费孝通先生说过,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彭镇曾是川蜀市井生活的肌理。对于彭镇来说,老茶馆、青石街道、手工作坊,老院落......这些饱含历史的人文地点承载了彭镇这座小镇的集体记忆。然而,老茶馆和传统街落在经济发展和城市改造里在逐渐减少,这些文化符号淡出了日常生活的舞台,与之相关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也在面临消失的威胁。摄影文化的介入,留下了很多快被时间洪流冲刷殆尽的彭镇细节,也留下了这个古镇从历史向未来延伸的脉络。

     2. 文化记忆的延续

    没有记录的文化,很容易被时间遗忘。依赖符号和个体记忆传承的文化受到干扰,就可能面临断裂的危险。断裂会影响文化的存续,也会切断社会联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连续三届的彭镇摄影周,通过镜头,记录了老茶馆的建筑结构、室内陈设、人与空间的互动,甚至是光影变化下的情感氛围。这些影像不仅是文化符号的呈现,更是社会记忆的“固定化”表达。它们把瞬间的文化符号物化为了视觉档案,在这些流光溢彩的影像里,时间的流逝变得可见化了,一张又一张的照片,为彭镇的文化记忆延续提供了线性时间的优势。它们记录了按下快门一霎那的场景,为未来提供与过去对话的可能。今天的人们通过影像看到了线性的彭镇,未来的人们则能够透过这些影像重构出彭镇当年的生机百态。影像为未来提供了理解彭镇文化的可能性,也成为文化积累的不可替代的媒介。


观音阁老茶馆   张扬 摄

     一个铁匠铺、一座百年老茶馆、一盏老茶壶、一位耄耋之年的垂暮老人......文化记忆的传承依赖于细节,摄影师们细腻地捕捉到了彭镇文化中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瞬间,这些缓缓铺陈的影像片断,还原了彭镇文化的多层面结构。这些照片不仅是文化象征的记录,更是历史时间的切片。

    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曾经说过,集体记忆是社会群体的共享记忆体系,是群体认同的基础。摄影镜头下,一张张鲜活的个体面孔转化成了集体记忆,成为了社会共同经验的一部分。观音阁老茶馆里满面褶皱的老人吞云吐雾,快门凝固了他这一刹的生活场景,至此,这位个体的影像便成为彭镇茶文化的象征。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摄影师,与被摄对象之间都构成了一种社会连结。通过影像,摄影师们将彭镇不同的个体融入了社会叙事里,从而将文化记忆嵌入更大的社会框架。


充满乡土气息的茶具  张扬 摄

     在彭镇,摄影不仅是记录,也是媒介。沿着彭镇的老茶馆、铁匠铺、挂面铺、老街陈巷,摄影师们挖掘出了彭镇整个社会结构的文化逻辑,影像的叙事性不仅重建了彭镇的文化记忆。为这个古镇的文化重塑也注入了新的外来元素。

二、从点到面的记录:摄影构建彭镇的立体叙事 

     摄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介,既捕捉到了个体的生活细节,又展现出了社会的整体脉络,还可表现出拍摄者个人的不同观念和对社会存在的理喻。通过“点”的微观叙事和“面”的宏观展示,影像艺术将这些细节编织成完整的社会图景,构建出了彭镇的立体叙事。

      1. “点”的记录:微观叙事中的个体与生活 

     穿梭在彭镇窄街深巷的摄影师们,用独特的瞬间捕捉能力,记录着散落在彭镇的充满烟火生机的“点”。这些生活中的个体与细节是整体社会的构成,也是文化细节的符号意义。老茶客手中捧着热气腾腾的盖碗茶,老茶馆里斑驳的墙壁与油亮包浆的竹椅,永丰茶社里悬着黑锈斑杂的铁壶,驼背理发师手中的剃刀......


古镇上的理发店   张扬 摄

     茶文化在中国已延续了上千年,从《清明上河图中》的酒肆茶楼到各色人物,成为视觉社会学研究古代社会最生动的形象样本。这当中,茶馆也成了观察中国社会与人生喜乐的窗口,用今天的话说,其实就是中国从古至今的一种休闲产业,成了不分等级和阶层的生命磁场,圆润和消解着人们生活中的期望或烦恼、淡然或闲适的时光。观音阁老茶馆中的老茶客们,在这里度过几十年的时光。热气腾腾的茶氤氲着他们松弛的坐姿,他们惬意地交谈着、快意地嬉笑着,这是他们对茶馆的依赖,像生命航船的避风港。个体与其生活场所之间的情感纽带不仅体现着个人记忆,也承载着集体文化的沉淀。这些个体与空间之间的情感连接,被摄影师们的镜头精准地捕捉了下来。这些“点”呈现出了彭镇的个体生活与情感世界,也体现了社会对微观个体行为的关照。

     它们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也蕴含着彭镇居民的生活习惯、社会身份和文化记忆,甚至成了当地社会结构稳定的重要内涵。尤其是在有着“天府之国”称誉的成都平原,茶馆文化就更有着其独特的社会特质和视点。这些“点”呈现了彭镇作为一个独特社会场域中的微观特质。这些生活场景是社会变迁的缩影。

     2.“面”的记录:宏观叙事中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生态

     摄影不仅是摄影师主观的表达,更是客观的记录。摄影艺术从宏观的视角,呈现了彭镇的整体社会结构和变迁轨迹。毋庸讳言,彭镇街头巷尾冒出的新式茶馆和咖啡馆都在显现传统到现代的嬗变,老镇里的现代气息已越来越重,旧与新、传统与时尚正处在一个冲突与交集的时空中,摄影周的影像记录加剧和触动着乡村文化变迁中的冲突与融合。这些被摄影记载下来的“面”,是彭镇时间的流动。这些流动在那日松每年邀请的摄影师镜头里缓缓展开。这些“面”展示了彭镇的社会关系与文化秩序、社会结构的运行逻辑,以及接纳外来文化的社会发展广度和深度。


老墙板上罗伯特.凡德.休斯特的作品  张扬 摄

      3.“点”与“面”的交织:摄影构建社会全貌 

      点是个体行为背后的社会动力,面是社会系统的运作逻辑。彭镇作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关键场域,记录着彭镇的个体故事(点)与小镇岁月沉浮的变迁(面)。摄影艺术通过影像点面交织的叙事方式、个体与整体的结合,层层递进地建构了彭镇社会文化氛围的全貌。点状记录中的个体细节与面状记录中的集体活动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彭镇的立体叙事,也为彭镇提供了多维度的文化阐释。从个体生活到社会结构,从细节捕捉到整体叙事,摄影为彭镇的社会与文化记录提供了立体化的视角,帮助后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彭镇的社会肌理与文化变迁。


老墙板上李启航的作品   张扬 摄

三、旧新交替中的裂痕记录:摄影如何面对社会变迁 

     1. 旧与新的碰撞:裂痕与沟壑的产生

     漫步彭镇,售卖着咖啡、奶茶的新式茶馆如春笋般从街巷里涌现出来,老式茶馆在慢慢消失,这种裂痕化的社会变迁不仅体现在空间层面,也存在于人们的心理和文化认同里。老一辈茶客喜欢传统茶馆里吞云吐雾、热气蒸腾的氛围,而年轻一代更青睐悠闲自在、现代便利的新式茶馆。这种文化、空间和人际关系上的断裂冲突为摄影提供了丰富的主题,让休闲文化从旧的模型中发生变化。彭镇茶馆的转型意味着公共空间功能的转变。在这里,社会秩序正在重构,小镇人群紧密黏连的社会关系的正朝着被弱化的方向嬗变。传统正在现代商业的冲击下被改写或重塑。这种“异化”既是文化适应的策略,也是文化核心价值的冲突。裂痕是社会结构调整的结果。社会关系的重组和权力格局的变化正是从这些裂痕里,一点一点地生长出来。


广场上的人与作品   张扬 摄

      2. 摄影的审视与表达
  
      摄影师们既是彭镇变迁的观察者,也是彭镇变迁的叙述者,甚至也是参与者。他们用各自的镜头和视角,以细腻的细节捕捉、动态的客观记录,通过对比拍摄、还原现场、揭示冲突、保存记忆等多个维度记录着彭镇的社会变迁。他们是冷静记录事实不做过多干预的中立记录者,是通过构图与叙事揭示社会问题的批判叙述者;是融入小镇与被摄对象建立信任,捕捉裂痕中的人性情感的文化参与者。他们以或纪实或个体化的表达,记录着这些变迁裂痕。这些记录不仅是对“消失”的挽留,更是对“重构”的见证。在旧新交替的过程中,摄影让我们看到哪些传统被保留了下来,哪些创新被溶解进了传统里。影像捕捉到了变迁裂痕的具体表现,对比呈现了新旧交替中的矛盾,记录了彭镇即将消失的文化符号,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四、彭镇摄影周的当代社会意义

    摄影的介入,正在改变着彭镇的变化。老茶馆从一个公共社交场所变成了年轻游客的必到“打卡地”,历史公共空间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正在进行微妙的转变。摄影师们记录下来的彭镇个体,正在彭镇不动声色的社会变迁中调整着自己的社会角色。现代裂痕的背后往往是权力和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经济权力主导了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兴起,传统的相对弱势体现在了逐渐边缘化的传统空间里。影像记录着这些变化。社会变迁的裂痕是复杂的,这些裂痕不仅仅是文化断裂的表现,更是文化“修补”与重塑的契机。新旧文化正在融合,摄影师们如果仅仅以怀旧或批判的单一化叙事来拍摄,笔者认为是单薄的。摄影需要展现多元化的视角,平衡记录与干预的微妙天平,既要避免过度干预保持客观,也要通过影像表达自我主张,艺术是承担公共责任的,摄影师们的作品责无旁贷地推动着大众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为彭镇而来……

    第三届彭镇摄影周虽然已经结束,但它所反映出的各种问题和关联,已不仅仅是一种摄影文化的植入与传播,还有很多是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

    某种意义上,彭镇是幸运的,相比那些更为僻壤的乡镇,除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传统积淀,从陈锦开始,到那日松的投入,摄影界、文化艺术界的许多知名人士也不断汇聚于此,形成了一种精英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在地融合,知名度正在转换为生产力,催生着服务产业和文旅产业的加速发展,这是历史带给彭镇一种难能可贵的机遇。

    另一方面,彭镇又是困惑的,面对着不断涌来的外来文化和时代新潮,原来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势必受到冲击和挑战,如何完成自身的蜕变,包括居民生活、家庭结构等等,不是被动而是以积极的建设性方式,实现彭镇与摄影文化的深度融合,这就是涉及社会学的问题,包括的领域还很多,加之当下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对未来的发展更难预测。在传统与变革中,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活力激发和多元路径。

    我们也注意到今年彭镇摄影周的主题被命名为AI彭镇,外延也向周围的四野乡村拓展,这是乡村文化如何面向未来的变化,其实也是整个乡村振兴中都面临的问题。无论怎样,相信乡村的变化不会停步,彭镇的摄影周也会继续延续。摄影师们将用镜头继续深入探索,用更加多元和深刻的叙事方式,刻画当下社会变迁的复杂性、展现文化的多样性与生命力,为这个古镇的明天寻找着自身的解答。

    总之,彭镇的故事还在延续,不再只是停留在文字和影像的叙述中,而是鲜活地成为了一种可以直观感知和深入分析的社会影像呈现,为未来的文化保护和社会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摄影为彭镇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变迁提供了独特的观察视角。通过影像回望过去、审视现在,并展望未来,彭镇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在影像里不断地被建构了出来。在时间的线性流动中,摄影物化了文化符号、跨越了时间传递记忆、捕捉了文化细节。走进彭镇的摄影作者,既是文化的记录者,也是文化的阐释者与见证者。这些摄影作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遗忘”与“记忆”之间的张力,使文化记忆在时间的洪流中得以延续。从点面交织中构建出了旧新交替中社会变迁的立体叙事,在裂痕与沟壑中挖掘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而影像艺术为这种延续注入了无限可能,架起了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沟通桥梁。在彭镇中已经显出了它的价值与功能,这正是摄影超越线性时间、赋予时代更多意义的独特力量所在。


       本文作者简介

南拾壹文化总监

 筑原设计(加拿大)城市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未界创想LAB-城市生活与社会创新实验室联合创始人

云南省香格里拉研究会理事

编辑:尹达天

责任编辑: 黄志民  张宏坤

审核:吴敏昆

终审:主编  尹绍平

(在浏览器打开可任意放大阅读本文图)

上一篇:【原创文章】 写作与治学

下一篇:最后一页

录入/责任编辑:Update Time: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业业安-云南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数据治理与事故预防智慧化服务-云南业业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