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们注意啦,羊肚菌实现四季产天天鲜
2025-04-27云南民族旅游网
新华网昆明1月23日电(记者 岳冉冉)云南人爱吃食用菌是出名的。每到夏季,新鲜的野生菌总能成为人们餐桌上最美味的菜品。但受限于季节,人们吃新鲜菌子只能在夏季。不过,好消息来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可以让云南人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羊肚菌了。
羊肚菌是云南独有的食用菌,主要产于丽江市和迪庆州。羊肚菌肉细嫩,食味香甜鲜美富有营养,畅销国内外。它也是市场上紧缺的食用菌,过去干品价格曾高达每千克2000元。羊肚菌表面呈黑绿色网状,为椭圆形,略似羊肚,故得名。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琪介绍,受经济利益驱使,野生羊肚菌被过度采集,部分资源濒临灭绝。随着羊肚菌的野生驯化和成功人工种植,市场需求稍有缓解,但羊肚菌的资源保护问题并未彻底解决。主要原因是在羊肚菌种植中,产量一直不稳定。另外,由于羊肚菌生性喜好低温,迄今只能在冬季播种春季采收。采收时,常会出现旺季产品积压,卖不上价的问题。
如何实现羊肚菌高产稳产种植?如何避免旺季产品积压、淡季鲜菇紧缺的状况?如何实现羊肚菌重要节假日按期供应?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羊肚菌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科技攻关,通过近二十年的潜心探索,高级工程师赵琪等研究人员研制出了四季种植羊肚菌的新方法。
赵琪说,研究人员选育获得优异栽培种质20余株,借助基因手段解决了羊肚菌菌种质量和稳产菌株检测难题,突破了羊肚菌大田种植中因为种质差异而引起的产量不稳定的技术瓶颈。团队还创新了羊肚菌标准化大田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出了一系列“标准化栽培模式”和“幼菇标准化管护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冬播春收”模式,结合云南“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特点,提出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新模式,实现了羊肚菌大田四季高效栽培。
目前,羊肚菌的种植周期已由传统的120–180天缩短至60–100天,成菇率提高20–30%。在云南、新疆等7省区累计示范推广1万余亩,单季每亩纯收入达8000余元。(完)
-
“非遗器物与影像展”系列活动在云南财经大学启幕2025/04/27
-
共鉴非遗魅力!2025 年三迤酒业第三届阿子营玫瑰老卤酒文化节圆满收官2025/04/27
-
“阿诗玛杯”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2025/04/25
-
【云新发布】旅居临沧:有一种幸福在沧源2025/04/24
-
2025“阿诗玛杯”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2025/04/24
-
【云新发布】青山翠垄间品味茶香. 赴一场茶山之约2025/04/24
-
耿马芒见.稻香里的诗与远方2025/04/24
-
耿马孟定南汀画院艺术旅居的理想地2025/04/23
-
“石来运转” 邀请你来石林玩转石头,共赴石文化盛宴2025/04/23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欢迎来临赴一场刚刚好之约2025/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