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李家山,中国青铜文化最后的辉煌(之一)古滇人最终去向了哪里-玉溪-云南民族旅游网

玉溪李家山,中国青铜文化最后的辉煌(之一)古滇人最终去向了哪里

2024-11-23云南民族旅游网

编者按:

北纬24°18'8",东经102°32'35"——云南省玉溪市,一座“自然和历史的博物馆”。

这里,有世界自然遗产、地球最早生命印迹——澄江化石地;全国最多I类水资源、最大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观察站、亚热带物种基因库——哀牢山;有东方“萨王纳”特有稀树植被——元江红河谷;

这里,有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世界青铜文化的璀璨瑰宝——江川李家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开放样本——通海古城;中国首条国际铁路的时光站点——华宁盘溪;国家工业遗产的亮丽风景——易门绿汁;中国现代工业的示范标杆——红塔集团;

这里,有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新平花腰傣、峨山彝族、元江哈尼族、通海蒙古族;非遗传承的工匠谱系——玉溪青花瓷、华宁陶、通海银、江川铜;辛亥以来的爱国英杰——中国革命重要同盟者范石生、抗日殉国将军唐淮源、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郑码”发明人郑易里;国歌曲作者、中国新音乐运动“开路先锋”——聂耳。

这里,也是中国人心中的“象往之地”。

这些文化名片,都是玉溪最珍贵的宝藏;玉溪人民心怀感恩、小心擦拭、引以为荣。

这里的江川李家山,是古滇青铜文化的繁荣高峰,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重要代表,更是世界青铜文化的重要区域。

玉溪新貌(潘泉 摄)

时光,掩不住文明的光芒。50年前,一座不起眼的小山,成为日后众多学者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古滇文化圣地。“北有马踏飞燕,南有牛虎铜案”,李家山以其出土器物种类丰富、铸造精良、形象美好、范围广泛,构成了一幅古滇国的《清明上河图》,一部古滇国的无字史书。

李家山古墓群的发掘与研究证实,古代的云南并不蛮荒、落后。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发达的青铜文化,足以同中原的青铜文化相媲美——云南在两千多年前,就与中原沟通往来,还通过南方丝绸之路,与世界不同文明交流。

李家山的考古发现,既是云南多民族多元文化早期格局的真实写照,又是中华文化从多元到一体形成过程的重要例证,对于研究探索西南边疆历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是玉溪的荣耀,也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今天的玉溪,需要一场文化盛宴来画龙点睛,需要一场文化盛宴来锦上添花,需要一场文化盛宴来行稳致远。”

在“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50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玉溪市委书记王力希望国内考古学界的专家们,能不断将李家山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推向新高度;让李家山“活起来”,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使李家山璀璨的青铜文化走出玉溪、走向世界,为实现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玉溪贡献。

玉溪市委书记王力在开幕式上致辞

(之一)古滇人,最终去向了哪里?

如果没有当地的向导,没人能够走出这片密林,高山、峡谷、河流,还有潜伏的“猎手”……

但一场大雨,却从地下冲刷出一些奇怪的东西,雄壮的大牛,巨角前伸,护卫着身下的小牛;一边是圆瞪的双目,一边是欢欣的舞姿,两种情绪竟然同时出现在一把剑上。

还有铜戚上的小鸟,狼牙棒上的小狗,铜啄上那两只可爱的小狐狸……精湛的工艺,不计成本地铸造,让彩云之南闪耀文明的曙光。

它们,都来自云南玉溪李家山。

一个古老王国的消失,遗留在26个民族身上的文化基因。

前后三代人,横跨50年的考古接力,他们在李家山到底发现了什么?辉煌灿烂的文明又是如何崛起?古滇人,最终去向了哪里?

1972年李家山墓葬发掘现场

时光清浅,温婉如水

“停顿数年的云南文物考古工作,又开始恢复了。此时,我们首先考虑要做的事情,就是江川李家山墓地的发掘工作。于是,我和同事王大道,于8月底先去了一趟墓地现场……”

一切的一切,还要回到50年前,回到1971年的那个秋天,从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队员张增祺的这篇日记开始。

李家山是江川境内多依山的分支,位于星云湖西北江城镇,山脚至山顶高约100米,呈馒头状。站在山顶眺望,东南方向星云湖碧波荡漾,东北方向万顷良田尽收眼底;透过野牛山的垭口,依稀可见抚仙湖的一池碧水。

李家山顶部经群众多年开垦种植,已形成平地。据当地老人回忆,20世纪以来,就曾在李家山山顶上,捡到过零星的青铜器和玉饰品。由于当时这里是草木丛生、人迹罕至的荒山坡,所以这里的古墓群才得以完好保存。

1966年春天,当地群众在李家山上修建梯田时,部分墓葬遭到破坏,挖出了一些随葬品。一些被当作“废铜烂铁”,以每公斤3角的价格交售到当地供销社。

江川县文化馆将消息迅速报告给云南省博物馆。当年9月,在得知当地群众挖出了更多的青铜器后,云南省博物馆在江川参加农村基层工作队的张增祺与江川县文化馆的李茂兴,一起到实地调查。

经调查,这些偶尔挖出来的约千余件青铜器,堆放在生产队的仓库里,并非当地群众有意盗掘。凡梯田所涉及的较浅墓葬均已破坏,未及之处尚保存完好。

于是,张增祺带了几件标本赶回昆明汇报,希望对李家山尽快进行考古发掘,以免遭到更大破坏。然而,时值当时的一场“浩劫”,一切工作陷于停顿,李家山的发掘亦随之搁置……

1971年秋天,云南省博物馆派张增祺和王大道,再次赶往李家山调查古墓群的情况,才掀开了张增祺的那篇日记——

一直以来,李家山附近,来自夏季的大雨,经常从山上冲下一些东西。

因为附近有温泉,李家山下的村落,被称为温泉村;地下除了会冒出温泉;还会在大雨后,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些画着符文的金属碎片。

来李家山负责勘察的张增祺和王大道,在路过供销社时,就从墙角的一堆“废铜烂铁”里,竟然发现了一件国宝——猎首纹铜剑。

猎首纹铜青铜剑(平力 摄)

这件诡异的青铜剑,剑柄部分有一个人提着一个人头;剑身是一个人做舞蹈动作,双手举起——器物上的人双目圆瞪,夸张的大嘴露出一排尖牙,相同服饰的族人为此翩翩起舞。谁能想到一个人的高兴,竟然是因为砍了另一个人的头——这,就是当时的“猎首”习俗。

如今,50年过去了,这件国宝一直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中。

岁月流逝,时光切换。

如今,已经83岁的王大道,还会经常来看看它。“这把剑叫猎首纹铜剑。当年,我们从供销社把它买回来,送到博物馆里来收藏……”

当年,对于类似“物件”上这些诡异的纹饰,当地群众似乎早已见怪不怪了。从随后的闲聊中,张增祺和王大道才意识到,眼前的这把青铜剑,只是李家山蕴藏的庞大墓葬群中的冰山一角。

两人在李家山山顶上,用平头铲对铲出的土样进行分析。两人一致认为,山顶的土层结构极为特殊,似乎地下掩埋着高等级墓葬,并且还不止一座。当年,他们赶回去,把情况汇报给云南省博物馆的领导。

博物馆领导当即决定,在1972年对玉溪的李家山进行全面发掘。

正是这个决定,让一个消失千年的古老王国,被世人重新提起。

古滇王国,因此得以从星云湖畔、李家山深深的墓葬群中,轻舒懒腰,慢慢苏醒……

坐落在星云湖畔的李家山考古遗址

心如止水,光而不耀

从昆明到玉溪,一百多公里;从玉溪到江川,又是数十公里;而李家山,还在江川城外。

1972年,负责李家山考古发掘的考古队员们,从昆明来这里,走了整整两天。

当时,下去的5名考古队员——张增祺、王大道、孙太初、熊瑛、张永康。5个人组成了1个发掘队,背着背包来到了李家山,借住在群众家里。

如今,50年过去了,同样一条路,今天只需要一个多小时。

漫步时间长廊,岁月如沙。

“你今年77岁,还算年轻的了喽。”“77岁还年轻?”“77岁不算老。不老不老,还年轻。我都已经83岁了,也还不老……”

如今,当年考古队的“五壮士”,有3人已经变成了墙上的照片,如今健在的只有王大道和张永康了。

当他们再次来到李家山,记忆在时间面前,似乎偷偷改变了模样。

“这个地方原来就是供销社”“是。”“多少年了。”“记不清了,40多年吧。”“还40多年?我们是50年前来这个地方。”

供销社没变,还在原来的地方,但似乎又全都变了。“有变化,变化大了。”“盖得好了,(以前)哪有这么漂亮。”

尘梦间,一杯茶……

李家山古墓群发现的文物

“他们是干什么?要住多久?”“他们为啥要费力地挖掘村后的土山?他们到底要找啥子……”

50年前,5位风尘仆仆赶来的考古队员,迎接着全村人好奇的目光,在此驻扎下来。

借助微弱的灯光,张增祺记录下了第一天的工作。

发掘工作初开始,大家采用大面积揭露的方法,将山顶这块平地所有墓葬之上覆盖的耕土,全部除去。这是一项体力活,当考古队员们费力地清理掉表层的土层后,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

耕土层下面,就应该露出当时的墓葬了。但当时山顶上的风太大了,加上春天多风,狂风卷过山顶,就不好辨认土层。还有,山上土质疏松,一遇大雨,修好的上山路不断损毁。连上山勘察和作业,也是跌跌撞撞,经常滚得一身泥一身土的……

即便今天,要上山同样不容易。

最后的一段路,只能步行。

现在,当地文保部门已经对整片区域进行了防护,杜绝了可能发生的意外。

无数的时光流逝后,面对曾经发掘的墓坑,老人的回忆也渐渐清晰起来——“那里21(号墓)。”“24(号墓)在这儿,最大的一个是这个。”“24号墓最大,东西出得最多了……”

李家山古墓群发现的文物

当年,剥离掉山顶的土层,考古队员们请来附近的群众,挑水上山,泼洒在山顶上。大家要趁着太阳躲进云彩的空档,抓紧分辨生土和动过的土,颜色就会有明显不同。动过的土,就是所谓五花土;没动过的土,颜色偏黄一点——这些,是考古队员们通过观察土质土色、发现墓葬的基本功。

“生土致密,吸水性较于五花土要差很多。即使过了很久,这种差异依旧很难掩盖。”依靠这个方法,考古队员在李家山顶部及西南坡,准确定位了27座古墓。

 

秘境所至,世界为开

50年前,玉溪李家山,考古现场。

考古发掘,正式开始。

刚开始的50厘米推进很快,然而随着清理的深入,填土却变了颜色。

当时,发现土色有点发黑了,为什么黑呢?因为古人下葬还是要用棺木的,如今棺木碳化、腐朽了,所以导致周围的土壤颜色发黑。当要接触到器物时,考古队员谨慎起来,之前的尖头铲和平头铲就不能用,要轮换着用竹签,一点一点一点地剔掉器物周围的泥土。

考古是项很考验耐力、也很枯燥的工作。发现文物时,需要记录精确的数据。即便在当年条件很简陋的情况下,大家也不敢懈怠。几位考古队员分工,有的用麻绳把经纬线拉起来,拿图纸、坐标纸开始画图。

就这样,大家一边清理,一边记录。5个人负责27座墓葬的清理,任务极为繁重。

此时,M24号墓的填土层,同样显露出黑褐色,负责发掘的考古队员王大道,手上的动作也变得极为小心。

李家山24号墓

忽然,竹扦明显探查出土层中的异样。

王大道心里“砰砰”跳得厉害,“压在土里的部分,碎得比较严重,但是牛角倒还是比较清楚看到了。”

顺着牛角的走向继续清理,越来越多的信息显露出来。大家跑过去看,“出了一个牛头,那么大的牛头……”

不仅是山上的考古工地,不到半天时间,消息就传遍了附近的村子。不久,很多群众跑上来看热闹,拥挤得山顶上水泄不通。

随后,附近的老百姓开始传言,说李家山墓里挖出一头活牛,至今还会叫。结果,以讹传讹,一传十,十传百,前来看热闹的人更多了。整个李家山顶上人山人海,拥挤不堪;到处尘土飞扬,就像农村中赶庙会一样,把附近的庄稼地都踩倒了一大片。

考古队只好分出人来维护现场,但探方的发掘仍在继续。随着清理的深入,又一个重大信息出现了——牛的尾巴上,居然这有一个老虎。

1972年李家山24号墓出土的国宝级文物“牛虎铜案”

当年,5名考古队员,及温泉村附近的1000多名群众,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到来——“牛虎铜案”的出土。这是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最重要的一件文物,现在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见证这个重要历史时刻的,还有不老的时光和周围苍凉的李家山。

时光的大手,将这一幕折叠在历史的长河里,封印在了1972年的春天。

等风来,乘风起,随风去……

此后,作为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牛虎铜案”需要四处借展。

如今,即便“主角”不在,但在云南却随处可见“主角”的影子。博物馆里的复制品、文创商店里的工艺品;或者,就在广场上造一个世界最大的;甚至城市宣传的标语,都需要牛虎铜案来“站台”。

发掘出“牛虎铜案”的M24号墓(近期拍摄)

当时的那个年代,在国内考古界出土的武威汉墓的“马踏飞燕”,算是北方的一个代表。

现在,西南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铜案”,可以和“马踏飞燕”并驾齐驱了。北方的马,南方的牛;一牛一马,一南一北;相隔两年,两件标志性文物,让当时的中国人看到了古滇人精湛的工艺,以及青铜文化艺术的杰作。(未完待续)

文/张密 白帅 秦茜 图/玉溪市委宣传部

 

编辑:吴敏昆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