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漭水镇:发展“四小工程”助推群众增收
2025-04-04云南民族旅游网
云南民族旅游网讯(记者尹绍平)漭水镇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多年来群众收入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但是传统种养殖业缺乏品牌、缺乏销路、缺乏可持续性,比较效益逐年下滑,导致群众增收致富难的问题日趋凸显。2016年以来,漭水镇紧紧围绕市委政府和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依托现有区位和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增收为目的,引导和帮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等“四小工程”。
漭水镇党委书记徐喜瑛告诉记者:小产业助推大扶贫。“四小产业”主要做法巳见成效。自2016年实施“四小工程”以来,漭水镇累计发展“四小工程”5655户,占全镇6613户农户的 85.5%;户均增收8238元,占72.3%;其中辐射带动贫困户顺利脱贫1002户,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据统计实现,2019年末,全镇累计发展小养殖4506户,实现产值8118万元;小庭院5680户,实现产值6816万元;小作坊1763户,实现产值3526万元;小买卖1736户,实现产值5208万元。如今,“四小工程”已成为漭水镇群众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徐喜瑛说:漭水镇发展“四小工程”助推群众增收的主要做法:一是产业规划精细有序。科学制定“四小工程一户一策”发展规划,既发展短期有收益能助推脱贫攻坚的“短、平、快”产业,又兼顾发展能增加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时依托致富带头人发展市场需求大、种养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比如共裕社区的“田园、菜园、茶园多元化发展模式”。二是帮扶措施精准到位。由镇、村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动员群众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养则养,逐步解决农户思路、技术、资金的难题。比如在全镇实施的“政府、企业、农户、合作社、村集体经济五方共赢的大树椒种植模式”以及明华村“蝶变”模式。三是市场对接精确有效。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模式,由新型经营主体整合资源进行生产管理,农户既可到基地务工,还可通过土地入股分红。通过“项目+产业+农户”的模式,农户申请项目补助资金发展产业,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稳定增收。通过“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模式,把茶叶、核桃、果蔬干品等特色农产品变商品,促进产品供销多元化。比如黄家寨古茶小作坊的运营模式。
最后,徐喜瑛说:“四小产业”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具备产业链的产业基础,互补性的人力基础,抗风险的市场基础,投入低的资金基础。漭水镇“四小产业”的成功探索和实践,不仅为增加群众收入,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 吴敏昆
-
滇池畔:鲜花疗愈赋能美育幼教 助力乡村振兴2025/04/01
-
挥杆春城赢百万大奖——小韩高球人生廿载 "佳联杯" 四队大奖赛昆明站圆满成功2025/04/01
-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召开石文化会长座谈会2025/04/01
-
春风拂面,百花争艳,2025年云裳风华云南花朝节!2025/04/01
-
云南三迤酒业举行“样样好”品牌战略发布会 玫瑰老卤酒引领“云南生活”新体验2025/03/31
-
十年沉淀 一朝换新 十年老店乐焙DlY蛋糕店乔迁新址2025/03/23
-
十年沉淀 一朝换新 十年老店乐焙DlY蛋糕店乔迁新址2025/03/23
-
【公示公告】“阿诗玛杯”名石征集公告2025/03/22
-
专家专栏|【原创文章】腾冲境内古道探索2025/03/21
-
美丽云南丨【原创文章】文化名家盈江明代四关行活动启动2025/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