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推动产业工人建设,培养更多大国工匠(中)-保山-云南民族旅游网

云南:推动产业工人建设,培养更多大国工匠(中)

2024-11-23云南民族旅游网

周增志:一本“茶经”,铸就匠心

北纬24°40'47",东经99°34'23"——保山市昌宁县翁堵镇翁兴村,周围的山坡上,茶园青碧。茶园下方的山坳里,是昌宁遐尔茶品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接待室里,一个瘦削的中年人在低头品茶。身后的墙壁上,张贴着普洱茶工艺流程——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晒青→称重→压制→晒干→包装……

85后出生的周增志,祖籍湖南。祖辈来云南支边,后来扎根在普洱市的思茅区,开始普洱茶的打理;父辈继续深耕茶厂;到他这里,从小就在茶山上长大,与茶有着与生俱来的熟悉和情感,算是“茶三代”了。大学毕业后,辗转到保山的产茶地——昌宁,多年来和周围的群众鱼水相生,打造着昌宁的“一根丝”。

在昌宁的方言中,“一根丝”的意思是攻坚克难、百折不挠、一往无前、始终如一。

“一根丝”已经成为昌宁独具地域文化特点的一张语言名片。昌宁人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干事踏实的“三实”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一根丝”。

归根到底,昌宁“一根丝”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担当精神,是一种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是一种矢志不渝的坚守精神,是一种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也是一种崇德向善的进取精神。

念好“茶经”,铸就匠心——也是周增志的“一根丝”。

同心而行,微光成火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首唐代诗人卢仝,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后的即兴作品——《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周增志孩提时就会背诵的诗句。

所不同的,年少不喝普洱茶,喝懂已是不惑年。

虽然从小在茶山上打着滚地长大,但考上云南省农业大学后,要报考专业那会儿,他还是思量了好一阵。本来,他要包括濒危动物保护这一个领域的,但云南省农大没这个专业,他就“不得已而求其次”,选择了茶学专业。当时,这个专业还是个冷门专业,没多少竞争力,所以他很快如愿以偿地学完了这个专业。

唐朝诗人崔郊的《赠婢诗》里有两句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对于周增志来说,大学的“茶学”专业,完全打破了他之前对茶叶的认知,他这才明白,他对茶叶的了解还非常浅薄。从此,他一头钻到专业里,孜孜不倦地研究茶学专业,毕业之时已经小有所成。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

走出校门,他围绕着茶叶不断地学习、进取,先后在不同茶叶公司学习茶叶制作技术,后来才开设了属于自己的昌宁遐尔茶品有限责任公司。

人生苦旅,是时间赐予每个人的一场修行。

周增志认为,以文化促进企业的发展,才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昌宁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

2016年,他成立了昌宁七碗茶院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按照培训→技能提升→促进就业创业的思路,开设了“昌宁高级茶艺师培训班”、“昌宁评茶员培训班”、“昌宁茶叶加工工技能培训班”、“昌宁茶园种植管护培训班”、“小小茶艺师少儿培训班”。

目前,共培训高级茶艺师172人,中级茶艺师153人,评茶员196人,茶叶加工121人,少儿茶艺师420人,为昌宁茶文化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2018年,他带领5名小茶艺师赴杭州参加第五届中华茶奥会少儿茶艺大赛,作品《茶乡小咪彩》获银奖。2021年,周增志带领团队,参加由云南省总工会举办的云南省职工创新成果展,荣获优秀展演项目三等奖。

静水流深,人稳致远

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周增志不断解读着阳光与风的讯号,破译茶味与禅意的秘密,察觉生命与天地的能量交换。

为促使更多的茶农发展致富,2020年,周增志带领团队,在翁堵镇新建了一个可年产400吨干茶的富硒茶厂,有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为翁堵茶厂因地制宜发展,企业和翁兴村达成协议,共谋发展——通过村企联动,按照“党组织+企业+村集体+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在翁兴村分阶段分地域探索“红色联盟、村企联建”模式,并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实现村企共建绿色产业。

通过溢价收购、利润返还,实现群众、村集体经济“双增收”,辐射带动130户茶农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实现单项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实现人均劳务收益4000余元。通过统一收购,统一交付实现茶叶品质“高质量”。

有人说,云南人的眼中都是云里雾里的景象,云南人的心中都是漂浮不定的梦想……其实,周增志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

2021年,周增志的富硒茶厂茶叶产量达到120吨,实现产值1800万元。企业将继续与翁堵村一起探索“绿色金叶2.0”发展模式——实现群众收入称心、集体经济定心、村企合作放心、品牌打造有信心的“一茶四利”成效。

酒不解茶的淡薄,茶不屑酒的浓烈。

其实,每一片叶子都是阳光和时间的沉淀;时刻做好自己,就是最美的展现。

周增志注重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及知识产权,截至目前,拥有注册商标6件,有效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一种红茶动态发酵方法)创造1项。在专利技术的运用实施上,两种实用新型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损耗、保障成品质量上取得一定的成效,直接或间接为公司带来效益。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2017年,由他研发生产的“遐尔·圆满(金曲)”,“遐尔·碧云仙红针”分别获保山市首届斗茶大赛银奖和铜奖;2018年,所研发的昌宁红茶被选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德国纪念活动中国代表团用茶;2019年,遐尔野生红茶获中国昌宁电商文化节十大优质野生茶,“碧云仙红针”获滇西茶文化品鉴交流会铜奖。

心如止水,光而不耀

人生的意义,在于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周增志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努力带领团队促生产发展的同时,热心公益事业,不断回馈社会。2019年,他向社会发起了“茶乡爱心助学金”捐赠倡议活动,共募集善款32250元,资助31名贫困学生。

2021年,他向社会发起的“第二期茶乡爱心助学金”捐赠倡议活动,共募集善款40000元,用于购买昌宁13乡镇完小每乡镇各一套鼓号队器材。同时,给各中小学、单位和企业开展公益培训58期3800人次,为孩子们,尤其是广大农村孩子送去了丰富的茶文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2022年,昌宁遐尔茶品有限责任公司被共青团昌宁县委授予爱心企业。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

一路走来,周增志始终坚守初心,弘扬“工匠”精神,用恒心钻研茶叶,用善心播撒真情,对产品精益求精,对同行秉持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理念,不断促进昌宁茶行业发展进步,对社会尽己所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创业这几年,他一直秉持认真做茶的工匠精神,坚持做老百姓喝得起的放心茶这一初心,精工细作,对产品精益求精,把我们昌宁茶做好,让更多的人认识昌宁茶。

2021年,保山市成立了以保山工匠获得者命名的“周增志创新工匠工作室”,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新时带茶产业工人队伍的奋斗者,凝心聚力创新争优。

2013年,周增志参加起草了《昌宁红茶》地方标准,被云南省卫生厅表彰;2014年,周增志被昌宁县人民政府表彰为“茶叶生产先进个人”;2017年,被共青团昌宁县第十八次代表大会选举为共青团昌宁县委副书记(兼职)。

2020年8月获首届“保山工匠”荣誉称号;2020年10月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20年12月昌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茶乡首席技师”荣誉称号;2021年4月被云南省总工会授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6月被聘为昌宁县“一根丝”宣讲团(乡村振兴宣讲团)特聘宣讲员;2022年9月被昌宁县总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为昌宁县总工会副主席(兼职)。

这个时节,秋风不燥,岁月静好,人间烟火越来越丰盈。

周增志,愿你被青春温柔相待过,愿你一腔孤勇没被辜负过。

 

李国伟:千年永子,经典传承

北纬25°9'23",东经99°14'59"——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坐落于保山坝东北角凤溪山下。永子棋厂和永子博物馆,就,建在这里。

“人生有弈台,世事有黑白;高歌一曲明月入怀,方寸之间乾坤豪迈,一帘烟云胜负皆在局外……日月轮回时光快,丝路一带风流千载;永世其昌传九州文脉,也是永子的棋斋……”

初冬的暖阳,照在永子博物馆的院子里;宽敞的大厅里,段林希的《永子赋》在悠扬地飘荡。窗外的椴树下,有只粗糙的大手在抚摸着这些小树。300年后,这些小树才能成长为制作围棋棋盘的端木。“数百年后,千载之下,保山的围棋,会繁荣发展到何等地步?”

站在树下的是李国伟,他是永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曾荣获 “第七届青年创业省长奖”、 “云岭首席技师”、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第七届云南道德模范荣誉,2018年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棋中圣品 国宝永子

《永昌府志》记载:“凤仪石,在金鸡寺前。旧传有凤栖于此,土人不识,呼为金鸡,寺与村皆以此名。”金鸡历史悠久,3500年前的滇西古人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新时期文化遗址:西汉武帝时开西南夷,迁徙秦相吕不韦后裔至此,置不韦县;东汉永平年间,在此设永昌郡。

漫步时间回廊,岁月如沙。

“棋子出云南,以永昌者为上。”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从中原游历到遥远的“极边之地”——云南保山,他对“永子”围棋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攫取一段历史,还原永子的“前世今生”——

明代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永昌人李德章在用当地出产的南红玛瑙、玉石、翡翠和琥珀等珍贵矿石原料熔炼制成的围棋子,因其产于永昌,便被世人冠以“永子”之称。

李德章生于永昌一个平民之家,能读书,善弈棋,曾经在朝廷一珠宝仓库担任司器之职,却因失火而被削职为民,遂离京返乡。

回到永昌老家的李德章,眼见家中丝线生意日渐艰难,忽然灵机一动,想起当年京城珠宝仓库意外失火后,他无意中发现熔化的珠玉、在浇水凝固后竟有晶莹透亮的色彩,遂决心利用当地的玉石资源,改造传统围棋子。

心如止水,光而不耀。

一次次、一年年研制的失败,令他不得不变卖家产,又被迫借了高利贷,妻子也为奸商害死。在好友吕从善等人资助下,李德章历经多年反复试验,在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终于成功研制成了围棋珍品——“永子”。

秘境所至,世界为开。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永子被朝廷敕令为贡品。

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战火频仍。

清代咸丰十年未(1860年11月),杜文秀的起义军攻打永昌城,永子毁于战火。清代刘崑在《南中杂说》记载:“庚申冬日,为叛兵所掳。惜哉!”

尘梦间,一杯茶……

民国时期,保山人解坤曾找到李德章的后人,恢复生产永子;但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从缅甸攻入滇西,保山城被日机轰炸,解坤携家逃往昆明,永子再次被迫停产。

20世纪50年代初,解坤在昆明开始烧制围棋,但是没有李氏家族永子的配方,烧制出的棋子与“永子”差距甚大,改称为“滇玉”,销往北京、上海等棋社,1960年作为中日围棋友谊赛比赛用棋。因销路不好,50年代末停止生产。

千年永子 经典传承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

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保山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文化局组织和抽调李氏家族的后人李学堂等,再次对永子进行恢复生产;但因成本较高,生产出的棋子没有市场,80年代末停止生产。

21世纪初,陶晓昌组织和带领李氏家族的后人李国伟等,再次对永子进行恢复。在前辈的指导下,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践摸索,终于找回失传的永子炼“丹”技术,棋中圣品——永子终于重现棋枰,与千古国技相映生辉。

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玛瑙、玉石本身的颜色都很漂亮,用他们冶炼出的棋子,肯定是精益求精。但是,要想将玛瑙、玉石冶炼成液体,必须在2000多度的高温下才能完成。这么多的原料,要进行科学配比,才能形成围棋棋子鲜明的黑色和白色,这非常不易。

永子质地坚硬,落盘声悦耳,大小均匀;外形古朴凝重,正面凸而不显,身扁而不觉其薄。

奇特的是,由于用料特殊,永子在光下会呈现出更特别的色彩。黑子黑如鸦青,对光照视,宛如一颗颗碧绿的翡翠,边闪翠环;白子白如蛋清,对光照视,呈象牙之色,色泽柔和。

十年禅茶,一壶清心。

按照传统工艺,永子的制作有几十道工序,是纯手工滴出来的。

永子棋厂的烧制车间,近2000度的炉火火焰翻腾,将保山当地的南红玛瑙、黄龙玉、翡翠和琥珀等珍贵原料融化成液体。

李国伟气定神闲地运用着蘸、裹、滴、收的诀窍,蘸起熔化成液体的“岩浆”,裹在工具上。根据多年磨炼出来的经验,“滴”在一条厚钢板上;之后稍微旋转一下,将剩余的“岩浆”再收回去。随着一点点的“滴”注工艺,一枚枚永子就整齐地排列到了厚钢板上。

想要成为一等一的高手,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心甘情愿地接受千锤百炼。

师傅们熟练地滴着棋子,动作看上去轻松简单,然而,滴制棋子没有模具,大小薄厚全凭经验。一个纯熟的工匠,没有持续的六七年的持续操作,是不可能实现的。

滴制永子要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有很大的难度,炉温高达2000多度,棋子掉落可以直接穿透鞋子。在窑炉旁待上一两分钟,都很难受。工匠们却气定神闲,每一颗棋子的大小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相当精准。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对祖先最好的敬意。

至今,李国伟坚守着手工滴制永子的传统工艺。在这一点上,他已经做到了极致。

永世其昌 生生不息

围棋是中国国粹,是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永子”是围棋殿堂上的璀璨明珠,是保山乃至全国珍贵特有的体育资源和文化品牌。“永子”先后到欧洲、北美、东盟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展示,在国内外重大围棋比赛中被指定为专用棋子。永子作为中国国宝上了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

“永子”也得到了中国围棋协会和棋界大师们的赞誉和推崇,原中国围棋协会主席、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先生鉴定永子后题写:“国宝永子,棋中圣品”;中国围棋棋圣聂卫平先生题写“永昌永子甲天下”;原中国围棋协会主席、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先生题写:“永子—围棋殿堂上的璀璨明珠”;原中国棋院院长华以刚先生题写:“国粹永子,传世瑰宝”;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将军题写“永子甲天下,弈坛千古名”。

永子甲天下,一子定乾坤。

保山是国宝永子产地,中国围棋名城。保山当地政府和保山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上亿元建设了永子文化园、永子棋院、永子博物馆、国际围棋艺术品收藏馆、永子书院、永子文化研究院。

永子棋院于2016年9月2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成功举办了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中日韩围棋元老混双赛、中日韩世界围棋名人争霸战、“永子杯”国际围棋大师赛、国际围棋文化高峰论坛,每年接待国内外围棋爱好者及游客100多万人,成为了围棋文化旅游朝圣的殿堂,被棋界称为“世界第一棋阁”。2018年永子棋院被评为国家体育旅游精品景区,2020年被评为AAAA级景区。

目前,保山正在引入企业投资40.8亿元建设中国永子小镇,将永子小镇建设成为“国家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南亚东南亚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围棋培训及赛事基地、围棋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围棋文化旅游胜地。

制作永子的工人

下一步,创办中国保山国际永子围棋文化周,举办“永子杯”世界围棋擂台赛,建设好永子文化产业园、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几年努力和打造,使保山市的流动人口增加2万至5万人,永子区域品牌经济每年增加40亿至100亿,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将永子打造成为世界围棋的“天元”——是李国伟唯一的愿景。(未完待续)

文/张密 李箐窈 代丽 图/保山市总工会

编辑 吴敏昆

审核  尹绍平

编辑:吴敏昆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