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为媒 书香传爱 《云起沧江 茶出邦东》新书分享会点亮“星星之光”
2025-02-24云南民族旅游网
以茶为媒 书香传爱
《云起沧江 茶出邦东》新书分享会点亮“星星之光”
当澜沧江解开银色的发辫,大雪山便以月光为梳,裹拢了河谷间飘荡的云雾。古濮人的足迹踏过山川,在邦东的土地上,种下关于茶的记忆……”云南拉祜族茶人王淼饱含深情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邦东谣》,揭开了一场茶文化与爱心公益活动的序幕。
2025年2月22日下午,《云起沧江 茶出邦东》新书分享会暨关爱孤独症群体公益活动在云南省图书馆圆满举办。该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淼以澜沧江边的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的茶山为研究样本,历经五年艰苦的田野调查和实地采访,精心编纂集结成书。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这本书深入挖掘邦东茶文旅资源,传承弘扬云南民族茶文化,推动打造邦东茶公共品牌,开创澜沧江流域茶文化传播新局面。
围绕“以茶为媒•书香传爱”主题,活动汇聚了云南茶行业的协会领导、专家学者、邦东茶企代表及茶叶爱好者、公益爱心人士,以及 孤独症孩子和家长。活动现场展示了孤独症孩子们的画作和香薰手工作品,每位嘉宾到场签到即领取到一片绿色的“爱心树叶”,签名留言,并将“爱心树叶”粘贴在一棵爱心树上,以此表达对孤独症群体的关爱和支持,现场涌动着爱的暖流。
本次活动由云南省图书馆普洱茶文化图书馆主办,《普洱》杂志、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晓德书号、初星咖啡屋、吾茶善品协办。现场王淼向云南省图书馆捐赠《云起沧江 茶出邦东》茶书五本,云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普洱茶文化图书馆负责人杨梅向王淼颁发捐赠纪念证书,以此表明借助公共文化平台,以书为媒,让茶文化薪火相传。
活动现场,王淼分享了《云起沧江•茶出邦东》的创作历程、灵感来源以及书中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王淼出生在 “世界茶源”云南普洱市,是国家高级茶艺师、评茶员、景迈山普洱茶膏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现任云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农业大学校外行业导师,先后师从景迈山布朗族文化学者苏国文、宁洱民间茶膏第一人汤谟、云南茶文化学者王迎新。《云起沧江 茶出邦东》全书共分五个章节,以位于澜沧江边的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的茶山为研究样本,围绕邦东乡的地理、人文、历史,普洱茶文化、种植、品种、加工、茶叶特色,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人物采访(以当代茶农为主),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以故事化、人文地理式的叙述方式,多元化地呈现出邦东乡的茶文化,以及当地茶农因茶致富的经历,展现邦东乡乡村振兴之路的发展历程和典型案例。
《云起沧江•茶出邦东》一书,被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评选为“2025年度云茶文化宣传读物”,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陈正荣不仅为茶做序,还到场祝贺,并发言:中国是茶的故乡,云南是茶的原生地。云茶产业是云南支柱产业之一,滋养云南600万茶农、上千户茶企。云南普洱茶已经是第一品牌,离不开文化的宣传和引领。《云起沧江•茶出邦东》这本书的出版,对云南茶产业的发展及云南民族茶文化的宣传起到重要作用。陈会长分享:邦东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王淼这样的文化学者的宣传推动下,“邦东三杰”的昔归、那罕、曼岗,被公认为“性价比高、优质的普洱茶产区”。另外这本书还挖掘当地的民俗古迹,阅读起来轻松愉悦。
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蓝增全教授致力于古茶树资源研究,他蓝增全教授非常欣赏王淼为写好这本书,一次次踏勘茶山、走访茶村寨,深入采访耕耘在邦东的茶农、制茶人的精神和行动力。他为书作序,并到场发言:“我国古茶树有5600多万株,约97%分布在云南,澜沧江流域、哀牢山山脉和高黎贡山山脉三个地方是世界古茶树资源最多的、也是值得去书写的地方。我们提出“澜沧江孕育茶文明”的观点,并出版《澜沧江孕育茶文明》一书。邦东茶区属于澜沧江流域的一个小地名,王淼以一个小地名深入邦东挖掘文化,并出版研究成果。如果我们把澜沧江每一个小地名的文化都研究出来、联系起来,这样才是真正的澜沧江孕育的茶文明。蓝增全教授呼吁大家都来关注和书写澜沧江流域不同民族的茶文化,共同构架澜沧江孕育的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茶文明。
“最近几年邦东在临沧大茶仓上迅速崛起,有了石生茶、昔归团茶等,值得我们去发掘和推广。”著名普洱茶文化学者杨凯追溯临沧茶历史脉络,他说,唐宋明清有临沧产茶和集市交易茶的记录,民国时期临沧大量种植茶叶, 1920年临沧一位年轻人到昆明进入一家茶叶训练所学习制茶,后来他回到临沧在当地开设“龙泉茶厂”,生产红茶、绿茶等,系临沧最早的茶厂。1928年临沧(旧称缅宁)一年产茶7000担。1940年,临沧当地的商会从事茶叶的商户有20多家。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临沧变成了云南最大的茶仓,其茶叶资源和品质获得赞誉。“当代茶圣”吴觉农曾经提到过:“把云南临沧建成世界第一流大茶园”。临沧茶的优势可见一斑。
“2003年春天的一个傍晚,昔归寨子前几丛古茶树枝条舒展,稍显细长的新叶青绿柔软。透过枝叶,碧绿的澜沧江水面开始笼起乳白的雾气。空气中有湿润的甜香,让我的思绪又回到刚才在寨子喝的茶汤里。”这是人文茶道创始人、著名茶文化学者王迎新对邦东茶最初的深刻记忆。王迎新为书作序并到场发言:2003年来到临沧,走遍茶山,接触到了邦东茶,当时还写了文章。后来惊喜地发现邦东茶在存放10年、20年后品质很优秀,记得一次和王淼安静品鉴老的邦东茶,感叹其内质愈加丰厚,确实是值得品味的好茶。王迎新阐述了建立普洱茶审美体系的重要性,并分享:经过多年的实验,用云南建水紫陶来泡老的普洱生茶和熟茶,包括邦东茶,在壶里面呈现的汤感会更圆满。王迎新说:邦东茶是值得期待的茶,《云起沧江 茶出邦东》一书也会陈香显现,在未来的时间如邦东茶一样越陈越香。
活动主办方还邀请《马蹄踏出的世界》一书作者晋存真老师,从茶马古道这一云南乃至全国全世界最为庞杂和有历史血脉的交通网络来讲述临沧邦东茶文化,扩宽大家的文化视野。
以书为伴 邦东茶香驻心头。现场嘉宾全程品味邦东三道茶:第一道茶:云起沧江(2022临沧茶区盲评大赛特等金奖),第二道茶:2024年邦东古树白茶,第三道茶:2024年邦东古树红茶。这三道茶都是来自邦东茶企荣马茶厂出品,荣马茶厂董事长王国松到场讲述自己从辽宁来云南定居创业的心路历程。作为最早一批的普洱茶电商人,王国松从2006年开始进入普洱茶行业,从普洱茶区到版纳茶区,又到临沧茶区,期间做火了几个山头茶,最后他毅然决定扎根邦东茶山,投资一千多万元建了六千平方米的标准化茶厂,被誉为“邦东最美茶厂”。 王国松说:“普洱茶是时间的礼物、文化的传承,我希望把自己对普洱茶的热爱和情怀根植在这个茶厂里,坚守传统制茶工艺,代代相传,同时以茶为媒,将邦东茶推广给全世界爱茶的人。”此外邦东茶企智德鸿昌代表也到场分享打造云南石生茶的区域品牌之路。
这场活动的茶水服务是由吾茶善品的茶艺师引导并配合两位孤独症的大孩子共同完成的。活动中的迎宾签到、茶点发放、手工艺品展示等环节都有孤独症的大孩子们参与。初星咖啡屋公益老师符欣到场向来宾普及孤独症群体的知识,同时介绍自己致力于关爱和帮助孤独症儿童的心路历程,孤独症儿童家长可亮妈妈分享了孤独症大孩子们创作的画背后的故事,让在场的嘉宾感动不已。
在大家的见证下,王淼捐赠给初星咖啡屋50套爱心书籍礼包,以此表达“以茶为媒,书香传爱”的活动初心。与此同时王淼向嘉宾们展示了一位来自星星的孩子的‘手撕篆书’作品,让来宾们看到了部分孩子的天赋和特长。王淼认为,孤独症的大孩子们更多的是需要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所以我们做这个活动,也是提供一个让孤独症群体参加和融入进来的平台。王淼希望:社会公众关注和支持孤独症群体与社会的融合,给予他们更多展现才能、平等参与、服务社会的机会,从而助其实现劳动自立和价值体现。
活动接近尾声,“以茶为媒•书香传爱”的主题得到印证和升华,活动掀起了高潮,来宾们纷纷拿出行动表达了对星星的孩子的关爱和支持,并与星星的孩子们一起合影留念。
编辑:尹达天
执行编辑:李瑜玲 黄志民 张宏坤
审核:吴敏昆
终审:主编 尹绍平
(在浏览器打开可任意放大阅读本文图)
-
以茶为媒 书香传爱 《云起沧江 茶出邦东》新书分享会点亮“星星之光”2025/02/23
-
寻甸县两会:人工智能应用成热议话题2025/02/23
-
寻甸县两会:人工智能应用成热议话题2025/02/23
-
【原创文章】浅谈腾冲蔡家大院保护与开发利用2025/02/23
-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召开2025年首届“石林杯”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玉文化旅游节2025/02/21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晋宁:云尚有礼 “恋”上晋宁2025/02/17
-
“同心贺岁,聚力前行” 2025新春联谊会在昆明圆满举行2025/02/14
-
2025年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 多彩活动庆元宵2025/02/13
-
一带一路看云南《寻找父辈足迹,重温国家记忆》2025/02/07
-
龙陵蛮旦阿昌族:多彩活动迎新春,欢声笑语庆佳节2025/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