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周国卫:我与祖国同生日 我与教育共成长
2025-04-03云南民族旅游网
云南民族旅游网讯:1966年10月1日出生的保山市昌宁县第二中学教师周国卫,34年来,他风雨兼程,教书育人,将他的青春奉献给挚爱的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绽放人生的光彩,见证了昌宁县第二中学“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昌宁教育事业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
周国卫出生于昌宁县田园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国庆节出生,所以他的父亲给他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希望他好好学习,长大后保家卫国。
1987年,周国卫从保山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乡镇中学任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干就是34年。说起小时候读书时的艰辛,他依然记忆犹新。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教室是低矮的土房,几根木头、木板搭起来就是我们的课桌椅,一个学校只有两三名老师,一个教师承担多门课程。”周国卫说。
周国卫告诉记者,他刚到乡镇中学任教时,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最好的房子就是一间砖木结构房,学校没有围墙,教师资源相对匮乏,出行都是走路。1992年,周国卫从乡镇中学调回昌宁县第二中学任教,亲眼目睹了昌宁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
昌宁二中老照片
“这30年来,我看到昌宁二中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一间间平房、瓦房变成了一栋栋现代化的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师资力量逐渐雄厚,从过去的五、六十名教师发展到现在的260多名教师,从一支粉笔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周国卫说:“种种变化让我心潮澎湃,我为能成为教育发展的见证者而感到无比自豪。”
昌宁二中校貌
34年来,周国卫始终怀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炽热之心,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无怨无悔地奉献给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中辛勤耕耘。
昌宁县第二中学教师胡晓翔说:“受周老师的影响,我从高中开始,就把成为一名教师当做我的理想,毕业后回到昌宁二中任教。作为新时代的二中教师,我们应该像周老师他们一样,为二中的发展、学生的进步和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周国卫的辛勤努力下,他的很多学生走出大山,考上了名校,成为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他的学生史正军于1998年考取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现在是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学生熊子源于2005年考入国防科技大学信息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是北京某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员。他多次荣获县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昌宁县第二中学正是有了像周老师一样,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一代代二中人青蓝续接下,从1993年办学在校学生100多人发展到现在占地233亩,在校学生3000多人,硬件设施完备,教育教学质量过硬的现代化高级中学。”昌宁县第二中学校长李国鲜说:“我相信,随着国家日益强大,昌宁二中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三十时光,辛勤耕耘,扎根奉献,这就是周国卫三十多年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对于昌宁教育的发展,周国卫信心满满。
“顿足回首三十载,有苦有甜,有着拼搏的汗水,有着实现人生价值的喜悦。展望未来,在科教兴国的道路上,我会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教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为我和祖国是同一天生日而感到自豪,我也祝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周国卫说。
来源:(昌宁县融媒体红线 杞艳芹 罗宇钧 莫鸿超)
责任编辑:尹达天
审核:吴敏昆
主编:尹绍平
-
滇池畔:鲜花疗愈赋能美育幼教 助力乡村振兴2025/04/01
-
挥杆春城赢百万大奖——小韩高球人生廿载 "佳联杯" 四队大奖赛昆明站圆满成功2025/04/01
-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召开石文化会长座谈会2025/04/01
-
春风拂面,百花争艳,2025年云裳风华云南花朝节!2025/04/01
-
云南三迤酒业举行“样样好”品牌战略发布会 玫瑰老卤酒引领“云南生活”新体验2025/03/31
-
十年沉淀 一朝换新 十年老店乐焙DlY蛋糕店乔迁新址2025/03/23
-
十年沉淀 一朝换新 十年老店乐焙DlY蛋糕店乔迁新址2025/03/23
-
【公示公告】“阿诗玛杯”名石征集公告2025/03/22
-
专家专栏|【原创文章】腾冲境内古道探索2025/03/21
-
美丽云南丨【原创文章】文化名家盈江明代四关行活动启动2025/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