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质量效益两手抓 “标准化+”行动助力质量提升-时政要闻-时政要闻-云南民族旅游网

云南质量效益两手抓 “标准化+”行动助力质量提升

2025-01-12云南民族旅游网

云南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 
“标准化+”行动助力质量提升

 

丘北县辣椒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

 

 

沾益区万寿菊生产农业标准化示范

记者 李承韩 文/图

云南网讯   无论你在哪一家麦当劳,都能享受到统一标准的食品、服务和用餐环境,而这也是这家为过路司机提供餐饮的快餐店,能迅速扩张成为世界快餐界龙头企业的成功之道。

麦当劳的经营模式能够成功复制输出、实现规模效益,标准化是其基础和前提。好的标准能为消费者提供一把“标尺”,选择消费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好的标准也能为企业提供一把“利剑”,打造自己的品质和品牌。就云南而言,标准化工作一直是质量提升工作的重点。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云南全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广泛推进“标准化+”行动,着力提升重点产业标准,以标准化助力质量提升,有力推进了“云南标准”和“云南质量”的有力升级。

深化改革

推动“云南标准”提档升级

精简:35个强制性地方标准中,废止8个、转化为推荐性地方标准21个、保持强制性地方标准继续有效6个

近日,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完成了对全省强制性地方标准的整合精简。通过评估,35个强制性地方标准中,废止8个、转化为推荐性地方标准21个、保持强制性地方标准继续有效6个。整合精简后,继续保留为强制性的地方标准严格限定在规定的范围内。

“原来的标准体系中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占据了大部分,而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工作改革的部署中,明确要建立新型的标准体系,就是要进一步优化国家、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放开搞活以市场为导向为标准,给更多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腾出发展空间。”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处长张志刚介绍,“就拿云南的三七来说,政府制定的标准更多的是基础性、公益性、门槛性的基本参考,但是无法面面俱到。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的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个性化服务,来完善自身的标准,提高供给质量以适应发展需求。”

张志刚介绍,去年以来,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省质监局着力健全体系、拓宽领域、打牢基础、创新工作,初步形成了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领域的标准体系,“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目前我省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任务已经顺利进入到了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各项标准的清理评估,除强制性地方标准整合精简之外,省安监局完成了《云南省建材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标准》等31个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通用自查标准的第二轮修订工作,2318户上网工贸企业建标,实现一企业一标准。同时推荐性地方标准也得到了不断完善优化,546项推荐性地方标准开展了集中复审,拟废止77个(项)、占14.1%。地方标准制修订程序也进一步完善,立项周期缩减,年度立项调整为季度立项,建立了地方标准立项的快速通道。”张志刚说。

在放开搞活企业标准方面,我省全面推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取消了企业标准现场(纸质)备案,企业标准备案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20分钟以内。

截至2017年底,有1507家企业的4678项标准在国家标准委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开,涵盖了8567种产品,公开数量较2016年同期实现了翻倍增长。另一方面,团体标准势头良好,在2016年实现“零的突破”基础上,2017年新增16个涉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团体标准并在国家标准委网站上公示。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标准国际化水平有了新提高。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了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蔬菜、茶叶、火腿等农产品标准引进和生产验证,开展了《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标准互通策略研究》等多个研究项目;主导制定了《中医药——三七种子种苗》《中医药——三七药材》两项国际标准;制定的《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船舶安全航行规则》等多项文件,统一了相关标准,推动了中国标准、云南标准走出去。

突出重点

引领“云南质量”持续提升

成绩:2017年新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66项,下达云南省地方标准立项计划161项,新发布地方标准63项

随着标准化工作在各个领域的推进,“云南质量”得以持续提升。

在玉溪,通过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统一运输、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通海玫瑰鲜切花示范区年前种植的玫瑰鲜切花早已销售一空;

在文山,通过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文山三七农药残留量降低了5倍,优于国家标准,从而促进了三七出口量的增加;

在昆明,通过业务梳理、流程再造,实现“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的标准化服务模式,五华区国税办税平均等候时间减少了30%,平均办理时间从5分钟缩短到3分钟……

质量提升,标准先行。要更好地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必须聚焦关键,突出重点。我省通过主动对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制定并实施了《云南省重点产业标准提升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质量提升文件,大力开展“标准化+”行动,推动标准化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深度融合,标准化助力质量提升取得新实效。

全省累计开展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4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9个;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31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99个。2017年新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66项,下达云南省地方标准立项计划161项,新发布地方标准63项。

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标准化改革将如何引领质量提升?张志刚表示,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标准。“比如我省装备制造业主要涉及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等,我们曾进行了有关标准的分析工作,在选取样本和标准比对中就发现,60.51%的产品执行的是有效产品标准,但还有10.02%的产品执行作废的上级标准,7.93%的产品执行的是错误标准,近5%的产品执行的是过期的企业标准。”从中可以看出,我省一些企业在严格执行标准这一项上还存在差距。所以标准引领首先要从执行标准开始做起,让标准既为组织生产、确保质量提供技术依据,又为商品流通、交易和服务提供依据,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关键性的规制作用。”

另一方面要用创新引领发展。标准是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创新成果减少风险的最好方式,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接口。因此,我省明确了“坚持创新驱动”的原则,提出了“无标制标”的重点和领域,确定了“生产有标可依、管理有标可循、转型有标引领、服务有标支撑”的总体目标。

“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当前我省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环节。标准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转型升级的加速器,节能减排的总开关,是我省发展产业经济的重要外力。”张志刚说,围绕“重点产业标准提升行动计划”,我省大力实施“标准化+”——“标准化+高原特色农业”富有成效,“标准化+先进制造”有力推进,“标准化+消费升级”效果明显,“标准化+公共服务”不断拓宽,“标准化+基层党建”开拓新领域,“标准化+精准扶贫”做出新亮点,“标准化+生态文明”有力实施。

2018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标准化工作迎来新的契机。抢抓机遇,我省将以提升标准适用性、先进性和有效性为重点,利用“标准化+”效应,优化和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加快标准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为我省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延伸阅读】

咖啡产业标准水平提升成效明显

近日,省标准化研究院开展的《云南省咖啡产业标准水平提升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通过了专家组的评估和验收。评审委员会认为,项目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咖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云南是中国咖啡最主要的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99%以上。近年来,随着云南咖啡产业规模和模式不断发展和提升,全省咖啡标准化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标准化工作机制不健全、大量重要标准缺失、现有咖啡产业标准体系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存在差距、部分标准与生产实际脱节等。省标化院及时开展《云南省咖啡产业标准水平提升研究》。一年来,项目组成员深入走访云南省咖啡种植园区、生产企业、交易中心、协会、研究和检测机构等相关部门,完成了咖啡主产区普洱、保山、临沧、德宏境内41家规模较大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咖啡生产企业的成品库生咖啡(统豆)抽样和质量检测,收集整理了我国及国际、国外咖啡相关标准。

项目研究立足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深入分析云南咖啡产业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以“无标制标、有标贯标、低标提标”为原则,提出了今后云南省咖啡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工作重点和云南省关于提升咖啡产业标准水平的政策建议,对提升云南省咖啡产业标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城镇保障性住房标准编制通过初步验收

近日,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并邀请省内有关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对由省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云南省城镇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统项目城镇保障性住房标准编制”项目进行初步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六类标准编制,编制成果满足相关业务当前需求,同意通过项目初步验收。

按照合同要求,省标化院完成了云南省城镇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统标准体系、数据标准、实施管理办法、业务标准、验收标准、考核办法等共六类13项标准的编制。这些标准为云南省城镇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统规范化运行和使用提供了标准文件基础。同时,通过项目开展,进一步摸清了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统所拥有的数据资源,为今后保障性住房的信息共享、发挥数据价值打下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开展过程中,数据标准已在软件开发、历史数据采集中得到使用和检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历史数据采集中,采集方有了标准依据,有助于对所采数据一致性的理解,进而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在软件开发中,开发方依据标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数据库设计上的数据类型和格式不统一、字段歧义以及值域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而不采用等等现象。

编辑:李宗蓉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