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云南】昌宁的秋,诗和远方的田野,人间烟火里的浪漫。-讲述云南-云南民族旅游网

【讲述云南】昌宁的秋,诗和远方的田野,人间烟火里的浪漫。

2024-11-23云南民族旅游网

 

 

原标题:丰收味道漾田园,这就很昌宁

本网讯(文/图 通讯员 吴再忠)秋分节气将至,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来,云南昌宁县城所在的右甸坝里,金色的稻谷应季低头,迎接颗粒归仓的神圣时刻。丰收的味道随风荡漾,在城镇与乡村之间渲染出乡愁满满的丰收画卷。

爱山爱水爱田园,是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们的共同守望。也正因为这种爱,这片土地肥沃、粮丰物茂土地上,留下了许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故事。

相传当年哀牢王看中了这里,在坝边建成,留下了大殿山的青铜遗迹;诸葛亮南征时也喜欢这里,在这里驻军调整,留下的武侯石柱的传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记里,记下了“甸中平畴一围,聚落颇盛。四面山环不甚高……甸中自成一洞天,其地犹高,而甸乃圆平,非狭嵌,故无热蕴之瘴,居者无江桥毒瘴之畏,而城庐相托焉。”

手中有粮心不慌。昌宁人始终把保护山水田园作为建设和发展的底线来坚守,突出精和特,注重城乡一体、生态健全、景观优美、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发挥自然优势,彰显田园特色,突出城市个性,立足于3万亩农田,形成的独特山水田园城市风貌,让这片土地始终“看得见山、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一份坚守,铸就绿水青山“聚宝盆”,守护出山水田园大公园。2017年,全国第一部县级田园城市保护法规《保山市昌宁田园城市保护条例》经保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守住一城田园风光 “有法可依”。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共治,构建起了既有效净化水体、涵养农田湿地生态、保持生物多样性,又持续提升城市品质的生态廊道,山水田园里的右甸河生态旅游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秉承“城留人、产聚人、城养人、人兴城”的思路,正确处理田园城市保护与产业聚集发展的关系,打造出现代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绿色底蕴越来越足。

清晨的田间,低垂的稻穗散发着清香,每一颗露珠闪烁着丰收的喜悦。轻风拂过,稻香四溢,金色的波浪轻轻摇曳,人心也随之宁静而满足。老人常说,只有经历了露珠滋润和秋老虎炙烤,稻米才会更香更黏。一句来自田间的话,蕴含着自然和哲学道理,只有如稻穗般沉淀时光,简单的幸福才能成为最美好的诗行。

当稻田渐渐披上了“黄金甲”,田园里洋溢着丰收的气息,太阳也不知不觉醉于其间,缓缓从西边落下后,余光依然流连于天空,点燃了云朵,直到天幕完全落下,依然用若隐若现的姿态,与渐渐亮起的灯光遥相呼应。

秋天的田园,宁静里充满生机,每一种生命,都在这里遇见见了美好。闻香而来的文鸟大快朵颐吃稻谷,抓鱼的鹭鸶鸟潜于田间耐心等待,捉虫或吃稻的其它鸟叽叽喳喳飞来飞去,抓鸟的鹰隼游弋空中静待时机,蜻蜓静立稻穗作最后的告别……

生活在小城里的人们,喜欢伴着朝霞和落日漫步田园,看着天空被浓墨重彩的云霞所笼罩,闻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和稻谷的香气,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画卷中,让心融入田园的悠悠乡愁,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

稻田金黄波浪翻,每一粒稻谷,都承载着家的温暖。漫步田园小径,稻香阵阵,乡愁悠悠,这是故乡的味道,也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这,就是昌宁的秋,诗和远方的田野,人间烟火里的浪漫。

                    编辑:尹达天

                    责任编辑:雷启玉  黄志民  张宏坤

                    审核:吴敏昆

                   终审:主编  尹绍平

(在浏览器打开可任意放大阅读本文图)

编辑:吴敏昆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