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瞭望台”守卫森林 18年不曾回家过年
2025-04-03云南民族旅游网

2000年底,张家富、许赛定夫妇开始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水家梁子做瞭望观测员,18年来,这对夫妇一直坚守在海拔2015米的高山顶,负责可视范围内的城市面山及周边近36万亩林地火情瞭望工作。他们所在的867瞭望台,被外人亲切地称为“夫妻瞭望台”。新华网 罗春明 摄[page]

在每年长达半年的森林防火期内,夫妇俩每天24小时坚守在瞭望台,随时对可视范围进行瞭望观测,发现火情及时向当地林业部门报告。图为张家富通过高倍望远镜监测林区,并向上级部门通报监测情况。新华网 罗春明 摄[page]

通过不断学习火情瞭望知识,夫妻俩都能熟练使用高倍望远镜和电台等设备,对管护区内的山头地形、森林资源等情况更是了如指掌,成了林区的“活地图”。新华网 罗春明 摄[page]

据统计,他们每年监测各类野外用火30次以上,观察生产用火10余次。无数火情因他们的准确观察、及时上报而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新华网 罗春明 摄[page]

长时间的站立瞭望,常常让张家富感到四肢酸痛,在观测间隙他通过做简单的肢体运动来缓解疼痛。新华网 罗春明 摄[page]

这台高倍望远镜已经陪伴夫妇俩走过了12个寒暑,天长日久,脚架已经破损,张家富用绳子仔细缠紧稳固脚架。他说,这台望远镜就像自己的老伙计。新华网 罗春明 摄[page]

张家富通常先用肉眼瞭望可视范围内的林区,远距离观测,如果有可疑情况出现,他就通过高倍望远镜进行观测。图为张家富在仔细调整高倍望远镜。新华网 罗春明 摄[page]

夫妇俩刚来时,瞭望台前的松树还只是树苗,18年过去了,这些树苗已经长成郁郁葱葱的树林。张家富说,对这份工作、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了割舍不下的感情,虽然条件艰苦,收入也不高,但要一直坚守下去,“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新华网 罗春明 摄[page]

常年驻守在山里的瞭望台,夫妇俩的一日三餐都很简单。许赛定除了协助张家富观测火情外,还要负责做饭、洗衣等后勤工作。新华网 罗春明 摄[page]

山上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生活用水要用摩托车从2公里外村子里运送上来。菜、米、油、盐等生活必须品则要到6公里外的集市购买。新华网 罗春明 摄[page]

867瞭望台离沾益城区并不算远,从瞭望台窗口就可以看到城区全景。然而,在长达半年的森林防火期内,他们却是寸步不能离开,除了风吹日晒,还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寂寞。18个年头中,他们的春节都是在山顶瞭望台度过。新华网 罗春明 摄[page]

有时候,夫妇俩也会把两个小孙孙带到山上来住一段时间。两个小家伙的到来,多少给山上枯燥的生活增加了一些乐趣。新华网 罗春明 摄[page]

夫妇俩日复一日坚守着平凡的职责,从未擅自离岗。他们说:“选择了这份工作,不说要做多大的贡献,就是要对得住这份工资,对得住政府和人民的信任。”新华网 罗春明 摄[page]

目前,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共有瞭望台6个,都是“夫妻台”或“父女台”,这些长期坚守在高山顶上的瞭望员,为生态环境默默奉献着青春与汗水,成为森林资源的“安全守护者”。新华网 罗春明 摄
-
滇池畔:鲜花疗愈赋能美育幼教 助力乡村振兴2025/04/01
-
挥杆春城赢百万大奖——小韩高球人生廿载 "佳联杯" 四队大奖赛昆明站圆满成功2025/04/01
-
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召开石文化会长座谈会2025/04/01
-
春风拂面,百花争艳,2025年云裳风华云南花朝节!2025/04/01
-
云南三迤酒业举行“样样好”品牌战略发布会 玫瑰老卤酒引领“云南生活”新体验2025/03/31
-
十年沉淀 一朝换新 十年老店乐焙DlY蛋糕店乔迁新址2025/03/23
-
十年沉淀 一朝换新 十年老店乐焙DlY蛋糕店乔迁新址2025/03/23
-
【公示公告】“阿诗玛杯”名石征集公告2025/03/22
-
专家专栏|【原创文章】腾冲境内古道探索2025/03/21
-
美丽云南丨【原创文章】文化名家盈江明代四关行活动启动2025/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