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马树红毡:隐藏民间的艺术瑰宝-要闻云南-《环球游报》-环球游报-云南民族旅游网

巧家马树红毡:隐藏民间的艺术瑰宝

2025-01-08云南民族旅游网

走进马树,家家户户映入眼帘的是绣着各色图案喜庆的红毡。马树红毡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手工技艺,纯羊毛擀制成床毡、桌毡、毡包等,在其上绘上吉祥、喜庆的民间美术图案,既利于健康,又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一直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创意云南2017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巧家马树红毡一亮相,就受到了商家的关注。

红毡的原产地在云南省巧家县马树镇孔家营村。

历史悠久

孔家营村位于巧家县东北部,距离县城146公里、距马树镇政府所在地 10公里,交通较为方便。

据民间传说,擀毡工艺的祖师是苏武。从历史资料推断,擀毡工艺是从新疆、宁夏一带传入中原。从现有的考古发现,红毡工艺在滇东北最早出现于东晋。其标志是昭通市中心城所在地发掘清理的东晋霍承嗣壁画,该壁画上就绘有二十多位身披毡衫的武士。这些毡衫有的装饰有形若树枝的小圆圈花纹图案;有的无花纹,但分白色、涂成淡红或淡土黄色几种。在其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擀毡艺术随时代的更替代代相传,不断创新。

清朝年间,洪氏先祖洪世俊带着家族来到巧家厅洪家箐开荒放牧,那时,这里林海茫茫,草场辽阔,水草丰茂,就大量放牧绵羊,给擀毡工艺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洪氏家族中出现了许多技艺精湛的擀毡艺人,洪锡智就是洪氏家族中颇有威望的老艺人。当时昭通、鲁甸江底、会泽拖车、者海、五星、小米竹一带擀毡工艺盛行,巧家厅洪家箐的毡匠多且擀毡工艺更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到了民国年间,昭通城有一条因专事擀毡而得名的毡匠街。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擀毡艺术又回缩于巧家厅洪家箐一带,后发展停滞并逐渐衰落。洪氏艺人也开始隐藏自己的手工艺术,导致红毡绘制艺术濒临消失。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这门传统技艺得以发扬光大,马树镇孔家营村民小组洪顺章是马树红毡的正宗传承人。

马树红毡以红色或绿色为主调,在上面绘就各种吉祥图案。图案色彩对比强烈,图案朴拙,画面热烈喜庆,诠释着民间艺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幸福的祈求。图案内容大都属传统题材,如“五股万字”、“寿扣万字”、“松鹤同寿”、“坠子”、“狮子滚绣球”、“喜鹊探梅”、“鹿望金钟”、“十二生肖”等。这些图案符号自成体系,从不同侧面体现着红毡艺人的美学追求。

在偏僻的高原之巅,独立于主流文化之外,马树红毡按自身的艺术规律和价值取向默默地发展和完善着,在历史的发展历程中,融入了各个时代的文化、民俗、理想、愿望为一体,最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创作出了一系列颇具视觉冲击力的花毡艺术品,吸引着远远近近的消费者。

独特的地域文化

巧家县马树镇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跟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民间艺术样式,从祭祀供奉、婚丧嫁娶到衣食起居、游戏娱乐,其功能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领域。服饰图案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

早在汉代,以堂琅洗为代表的青铜曾引领过这里的潮流,铜洗上的图案饰物古雅大气,朴茂凝重。历史的烟尘过于浓烈,易朽坏的服饰迄今已无迹可考,但我们还能从晋代的霍氏墓壁画中看到些许蛛丝马迹。霍氏墓壁画,原墓位于距昭通市约10公里的后海子中寨,室内四壁绘满题材丰富的壁画,其中有不少留着“天菩萨”髻,披毡衫、赤足的少数,与今天大、小凉山彝族的服饰一样。这可以看出,当时毡艺已达到相当高度。

明清以后,随着大量中原移民到来,一个大融合的时期也就开始了。一方面,带来了内蕴深厚的中原文化,另一方面,当地的本土文化也在接纳并濡染着中原文化。于是,在漫长的岁月里,最终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

在马树,当地群众的服饰很有特色,男性一般头包套头,穿对襟衣服,外套羊毛线织的马褂,着剪子口布鞋;女性绾鬏鬏,插银锡发簪,包青色帕子,罩花围巾,穿女式对襟衣服,腰腹系绣花围腰,着绣花布鞋。

马树女性所系围腰大体呈三角形。前正上方为围腰口,也呈三角形,白底,上饰彩色丝绣图案。两条飘带系于后腰,飘带白底,绣上图案。围腰顶部两端分别钉上手工打制的银锡“桃子”,穿过“桃子”用丝带绕后颈将围腰悬于胸前。围腰口上的图案,系女性用各色丝线绣成。为便于刺绣,先把精心选择的白布固定在比碗口大的竹篾环上绷紧,然后按照“拷贝”的形状一步步绣成。图案色彩明艳,对比强烈而和谐。造型近美术画,但图案总体上左右对称。内容以花草为主,辅以虫鱼鸟兽。花卉多为象征忠贞富贵的梅花、牡丹,动物多为象征喜庆、吉祥的喜鹊、凤凰。而且,图案造型浑然一体,几乎难以把动、植物的形状彻底分清,比如有的图案,初看似两朵鲜花,细看则是立于花枝相向欢鸣的两只喜鹊。

刺绣者这样做,完全是从图案风格的协调性来权衡。因为,土地上的一切都是鲜活的,动物、植物本身就是村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村民眼中都是同等重要的生命形态。在巧家的一些地方,曾流行给核桃树“喂饭”的习俗,期望来年果实累累。给植物“喂饭”,只有孩童般纯真浪漫的村民才具备这样的想象力。所以,在小小的围腰口上,赋予了她们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对生活的美好理想和憧憬。

代代相传

马树女性所着绣花鞋制作程序并不复杂。先用破旧布片、面浆打布壳,布壳晾干后,按鞋样把布壳剪出所需大小的鞋底、鞋帮,用特制的麻线纳鞋底、普通线纳鞋帮,再在鞋帮前方刺绣,最后将鞋帮上在鞋底上,一双精美舒适的绣花鞋就做成了。

绣花鞋的造型由于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青壮年女性所穿绣花鞋鞋尖圆柔,图案集中在鞋尖;年老女性所穿绣花鞋为“尖尖鞋”,鞋尖尖耸,且鞋帮通体绣花。绣花鞋上的图案也以鞋尖为中心,对称伸向两旁。跟围腰相比,绣花鞋上的图案,内容更为丰富,造型更生动有趣。除了植物外,人物、动物也是主要表现题材。在同一只鞋上,大红大绿、对比调和把人、牛、狗、鸡、鹅、鱼、蟮、庄稼、果树、鲜花绣在一起,天真浪漫、生动真切。绣花鞋上的图案有相对固定的造型,甚至有特定的内涵,好些图案本身就是民间典故的图解,原样用较厚的纸剪成,可以不断复制,在女性中代代相传。

千百年来,在多少个马树这样的乡村,在一个个寒来暑往的岁月里,因为那些勤劳能干的女性,村民们永远生活在吉祥喜庆里。不难想象,当完成一天的劳作卸下重担,洗去腿上的泥巴,伺候一家人用过晚饭,她们在如豆的油灯下度过的时光是何等的诗意。凭着一双纤纤细手,她们把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对生活的信念,对家人的祝福,或是对心上人的思念,一针针细细密密地绣上了围腰口和鞋帮。

这些植根于泥土的乡村艺术家,她们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训练,很多人没有进过一天学堂,有的甚至一辈子没有过正式的名字,但她们心手相传,把一整套民间服饰符号体系传承了下来,成为一部生动的乡村史。 通讯员 罗德萍 (文章来源 环球游报2017年8月11日第1104期 A1版)

编辑:吴敏昆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