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向深山都是爱-综合-《环球游报》-环球游报-云南民族旅游网

洒向深山都是爱

2024-11-23云南民族旅游网

记者 刘萍  通讯员 巩立刚

大理州云龙县白石镇双龙村是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挂钩帮扶点,这里是大理、怒江两州和云龙、兰坪、剑川三县交界的山区,崇山峻岭、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贫困程度深。省生态环境厅驻村扶贫工作队在这里认真履行职责,情系群众,爱洒双龙,一心为民,被群众称为“精准扶贫贴心人”。

 

情系教育爱心助学

2018年12月13日,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在韩世奇队长的带领下走进双龙村完小开展爱心助学,扶贫队把省生态环境厅协调资助的150套校服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2018年下半年,省生态环境厅协调上海相关企业为双龙村委会和双龙完小资助了毛衣、秋冬衣等成人服装3300多套,为学校资助学生校服、作业本等生活和学习用品以及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用品,价值27万余元,让村民、师生都领到了冬季服装。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一直都关心着双龙村的教育工作,积极为双龙完小办实事,用行动传递爱心,让孩子身边充满爱,让贫困学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建教学楼的时候,由于缺少资金,学校没有建食堂,学生每天只能蹲在外面地上吃饭;没有修建围墙,学校操场下面就是深谷,给学生安全带来很大隐患。看到这一情况,2016年,省环境保护厅投资50余万元帮助学校建起了坚固的围墙和明亮的食堂。由于学校地处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比较落后,家庭收入低,一些家庭的学生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2017年,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评估中心、环保宣教中心等单位为学校110余名师生送了“爱心礼包”,“礼包”里装着书包、文具盒、笔记本、图书、教学计算机等,极大改善了学校教学条件和学生学习生活。双龙完小负责人说,省生态环境厅爱心助学活动给学校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全校师生将不负期望,勤奋工作,精心育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省生态环境厅对学校的厚爱。

 

风雨路上勇当先锋

双龙村地处山区,四周山高坡陡谷深,到了7、8月份雨季,由于雨水多,时常有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发生,导致村道无法正常通行。驻双龙村扶贫工作队员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观察着雨季中的天气、路况变化,提醒村民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2018年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双龙村上空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持续了约40分钟,大水冲坏了村里的部分路面,有的地段出现塌方,出村的道路被滚石堵个严严实实。雨势刚刚减弱后,驻村全体扶贫队员就扛起铁锹、锄头等工具,穿着拖鞋,踏着泥泞不堪的道路来到被堵路段,冒着次生灾害的危险,在风雨中与赶来的村民一起搬滚石、抢修水毁路面,身上泥水、雨水混合着汗水浸透全身,有的手磨起了血泡,有的手脚被划伤,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更没有人退缩,历经六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道路终于恢复了畅通,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驻村扶贫队员的身影,仅2018年,驻村扶贫队员就参加抢险救灾6次。村民们动容地说:“灾害面前、关键时刻,总是少不了扶贫工作队员!”

 

群众疾苦牢记心间

驻村帮扶工作中,工作队把扶弱济困、为民解难作为主要职责使命,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建立了“关怀档案”,定期进行走访问候,尽己所能帮助困难群众。80多岁的杨三弟是一名“五保户”,家里住着跺木房,室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经常吃着发霉的大米、过期的食品。工作队在遍访中看到这一情况后,立刻购买了白面、大米、新鲜蔬菜和衣服、被子等生活用品送到他家中,并定期到他家走访慰问,2017年底,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为他还建起了60平米的新房。近50岁的杨显文是清明涧小组村民,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户,2015年享受安居房政策,依据当时政策规定,符合脱贫。后来扶贫队员在走访中看到,他家住的是空心砖房,铁皮做的屋顶,家里只有一张床,没有稳定的收入,身体健康状况也不是很好,扶贫工作队会同村“两委”开会研究后,在2017年6月建档立卡户动态调整中返贫,之后,根据他的意愿,在整村推进产业帮扶项目中,为他争取了300只山鸡的养殖项目,2018年又把他的房子列入了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尽快帮助他建起新房。5月是烤烟种植期,这个时候,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都会顶着烈日来到田地里帮助村民进行烤烟种植、清塘,之后帮助他们摘烟叶、编烤烟,努力让农户增加经济收入。村民们说:“扶贫工作真的扶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我们收入提高了,脱贫致富也就有望了。”

 

圆村民梦架连心桥

“省生态环境厅给我们建起了桥,我们终于不用走河沟了,村里一百多户人脱贫致富有盼头了”。住在双龙村清明涧自然村的村民看到通往该村的桥梁高兴地说。

在双龙村委会通往清明涧自然村的山路里面,一条养育了村民们的双龙河却将这个自然村的村民和学生隔在了通往双龙村委会和上双龙小学道路的对岸。人们出行、孩子上学,只能蹚着河水、摸着石头或踩着一块木板过河。

由于没有桥,沿河两岸村民的生活和出行受到了极大影响。居住在清明涧自然村的孩子为了到河对岸的小学读书,不得绕道十多公里从另外的山头经过,特别是到了雨季,趟水过河十分危险。因此,建起一座桥成为当地两岸村民的梦想。

为切实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2016年,省生态环境厅顺应民众呼声,从切实改善民生入手,将建设一座桥梁纳入当年该村精准扶贫的交通实施项目。工程于2016年年初动工建设,只用了2个多月时间就建成并投入使用。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当地村民的日常出行。

村民们激动地说:“在我们心中,盼了几十年的修桥梦,终于实现了。感谢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办了件好事,让当地百姓快步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乡亲们亲切的称这座桥为“连心桥”。

 

村容旧貌焕发新颜

扶贫工作队刚驻村时,双龙村的村组路和村户路大都是泥土路,一到雨天通行更是艰难,村民房屋老旧,人畜同居,人居环境比较恶劣。

为改变村里落后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现状,工作队多次开会制定脱贫帮扶工作计划和方案,讨论梳理项目,向上积极汇报,同时发挥力量争取了一些项目资金,用于路面硬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危房改造等。

鸡鸭乱跑、衣服乱挂、垃圾遍地,前几年在双龙村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提升村民的人居环境,驻村队员挨家挨户进行环境宣传,并拿起扫帚、抹布等为村民家扫地、进行卫生清洁,帮助他们建起卫生圈,逐步改变村民的生活卫生习惯。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了“门前五包”责任制和家园、田园、水源“三清洁”行动,把每月的26日定为“双龙村公益劳动日”,这一天,驻村扶贫队员、村干部、每家都派出人员,一起打扫公共环境卫生,共同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村民感慨地说:“这几年,双龙村的变化真是很大,道路越修越好,房屋也是越建越好,还建起了公共活动场所、农村书屋,这些都离不开扶贫工作队的辛苦付出。”如今,双龙村安上了太阳能路灯,进行了绿化、亮化工程建设,通过建设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夜晚,柔和的白光,照亮了村庄,也照在了村民们满是笑容的脸上,更照亮了双龙村脱贫的希望之路。(文章来源环球游报2019年3月1日第1178期A8期)

编辑:吴敏昆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