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儿:三十年如一日守护民族村寨-茶乡-《环球游报》-环球游报-云南民族旅游网

岩儿:三十年如一日守护民族村寨

2025-01-11云南民族旅游网

岩儿:三十年如一日守护民族村寨

记者 张 密 通讯员 何先瑞

“俄鲁巴——俄鲁巴——”摩托车刚进村口还未停稳,孟连县公安局娜允派出所南雅警务室民警岩儿,就被糯赛村里的拉祜族群众扎儿热切地喊住了。“俄鲁巴”是拉祜群众对意气相投之人的尊称。自从岩儿来到南雅警务室,和这里的村民已有30年的老交情。

岩儿是南雅警务室唯一的民警。南雅警务室包括南雅、允山、洪安、南抗等4个村委会,3125余户10762人。辖区属于边境民族聚集区,情况复杂,境外毒品渗透严重,贫困人口多,警务室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岩儿一个人坚守了整整30年。他以警务室为平台,将服务群众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辖区治安秩序平稳,各种矛盾纠纷得到及时解决,群众工作有效开展,警民关系融洽,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群众好评。

 

 

“这30年里,警务室就是我的家”

“叶大嫂,你在警务室呆了30年,都50多岁的人了,也该歇歇了。”辖区群众每次在警务室见到叶崩龙都要劝慰。“警务室就是我的家,我舍不得离开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叶崩龙是岩儿的妻子,1985年与岩儿结婚后,就随丈夫搬进了南雅村的警务室,没想到岩儿在这里一干就是30年。她与岩儿相依相伴,把警务室当家,一同扎根警务室。30年中,经常有群众到警务室找岩儿办事、求助。因警力少,有时岩儿工作忙或者下村里没在时,叶崩龙就成为了警务室的“编外民警”。

1989年11月的一天,岩儿接到报警:几十公里外的大芒弄村一名精神病患者在发疯,拿刀到处砍人。接警后,岩儿带上装备就赶去了。岩儿刚走没几天,警务室隔壁供销社失火,转眼就烧到了警务室。当时警务室里只有叶崩龙和不满一岁的儿子岩春。面对迅速蔓延的火势,叶崩龙只能抱着岩春跑出来。还好,当时在附近干活的群众发现了火情,才组织人把大火扑灭。

娜允派出所民警王云海是和岩儿是同年参加工作的,而且两人当时都在南雅村工作。那时,条件非常艰苦,有时一晚上要走10个寨子。王云海在南雅村工作两年后调回了县城,而岩儿一直坚持到现在。“岩儿30年如一日,坚守在山区服务群众,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王云海感叹。

30年的坚守,让岩儿从一个年轻帅气的佤族小伙,变成了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老警察,也让他身体越来越虚弱,还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30年来,他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基层公安工作。

 

“没有勇气就不要当警察”

边境山区村寨受毒品侵蚀严重,禁毒工作也是得罪人的工作,而且吸毒人员因精神受损,常常会做出危险举动。“部队培养了我,公安局锻炼了我。这点胆量都没有的话,就不要来当警察。”18岁便参军的岩儿,曾在越战中荣立三等功,枪林弹雨中走出的硬汉,面对毒品威胁毫无畏惧。

1989年5月,岩儿的儿子岩春出生了,他整天乐得合不上嘴。但仅仅十天后,岩儿接到通知,必须负责南雅片区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戒毒,而且在集中戒毒期间需要看守戒毒学员,无法回家照顾虚弱的叶崩龙和刚出生的儿子。他二话不说就扎进村寨,带领“老烟鬼”挖沟挖地、种茶戒毒。

“我不会看不起他们,为了帮助他们戒毒,我会先沉下去了解每个吸毒人员的情况。”为彻底扫清辖区毒品,岩儿给自己定了原则,每月至少3次回访吸毒人员,当场进行尿检,同时给予情感上的关怀。有时候,为了能让沾上毒瘾的村民彻底戒毒,他干脆住到了群众家,做起了监督员。

通过这些措施,辖区的198名吸毒人员中,现在数量已锐减到十几名。

 

“群众的事一刻也不能拖”

由于辖区处于山区,最远的村子有40公里,过去交通也极为不便,到村里只有简单的土路,很多地方只能靠步行。岩儿下乡经常一去就是几个月,一年下来要穿烂六七双解放鞋;几年下来,岩儿的足迹遍布辖区的每个村寨。

南雅一组的扎体、娜海两口子,一直都是村组干部心中的“一根刺”。三十多岁的扎体平时是个不错的拉祜族汉子,唯一的缺点就是喝醉后经常回家骂妻子娜海,动辄还拳脚相加。无奈之下,娜海来到警务室找岩儿诉说。之后一段时间里,叶崩龙和岩儿经常到扎体和娜海家里进行“家访”,关心他们的同时也监督扎体不再犯老毛病。半年下来,扎体再没发过酒疯,对娜海也和气了,像彻底变了一个人。

当地群众无论是遇到什么矛盾纠纷或者法律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到警务室找岩儿。

近年来,南雅村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刑事案件,偶尔有些喝酒打架之类的矛盾纠纷,也被岩儿夫妻第一时间化解了。“遇到调解矛盾纠纷,他们经常是夫妻俩齐上阵。男人由岩儿去说服教育,女人就由叶大嫂去做工作。”当地村组干部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他们夫妻俩在场,我们就有自信、有底气。”

 

“为了群众他什么苦都肯吃”

南雅警务室辖区共有47个村寨,全都是佤族和拉祜族群众,其中佤族寨子有10个,拉祜族寨子有37个。只会说佤族话的岩儿,刚到南雅警务室时,每当去拉祜族寨子处警、走访时碰到诸多不便。

“我一下到村里,很多群众会问我问题,但我不太能听懂,也就不能很好的服务群众。”加上几次调解纠纷因听不懂拉祜话带来的困窘,岩儿决心学习拉祜族语言。经过勤学苦练,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如今,他不但精通汉语、佤语、拉祜语,还懂傣语、哈尼语等多种民族语言。

扎发属于老缅寨村民,时任南雅村村委会主任。在给村里两个寨子划分林地时,只指出大致范围,没细分到每个点。因此,两个寨子对林地界线争议很大。两个寨子不属于同一民族,语言交流上存在误会,为了林地还经常打架。扎发等村委会负责人多年多次参与调解,都没有解决林地界线纠纷问题。

在一次闲谈中,岩儿得知此事后,立即进入深入两个寨子了解情况,多次召集村民座谈,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岩儿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依法依规解决两个寨子的林地纠纷。他的工作态度感动了两个寨子的群众,大家异口同声地提出“互谅互让”原则,双方不再坚持原来的界线,而是相互往后退。林地纠纷解决后,两个寨子不仅相互来往,相互通婚的人也越来越多,和谐发展成了一家亲。

刚到派出所工作没几年的李青,对岩儿调解村民纠纷印象深刻。2014年的一天凌晨2点多,正在值班的李青接到报警,称南雅村的村民发生口角,村民聚集,事态可能会升级。李青约上岩儿立即赶赴南雅村, “三十名群众围在一起,吵得很厉害。”李青说,群众说的都是少数民族语言,他一句也听不懂,根本无法控制局面。“庆幸的是,老岩叔会说少数民族语言,经过他跟群众2个多小时的谈话,才把问题解决掉。如果只是我在场,肯定无法解决问题。”

 

“他是佤族拉祜族群众的亲人”

要做好辖区治安维护工作,发动群众是关键。辖区1万多人口、192平方公里只有岩儿一名民警,警力有限。但是岩儿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力量和集中群众智慧,民力无穷。“如果一个星期没有接到报警电话,就主动打电话到各个村去问武干。”2003年以后,岩儿用上了手机,这给他的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

走访中,岩儿拉近与群众的感情,走进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家庭,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30年来,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成了辖区佤族、拉祜族群众的亲人。

佤族老人叶红没有子女,几年前老伴也离她而去,家中只剩下她一人。看着眼前这位佤族老人,岩儿不禁想起了自己去世的母亲,此后岩儿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就算工作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到叶红家帮砍砍柴、背点水,让叶崩龙帮老人洗洗衣服、打扫卫生。他俩不时还把家里的大米、食油给叶红背点过去。为了减少开支,他从来都是那几套制服,也很少给叶崩龙买新衣服;可是再难,他每年也不忘给老人添件衣服或添床被子。

娜允派出所的民警都有一个习惯,不再穿了的旧衣服都会洗干净留着,等岩儿从山上回来时带给山区的困难群众和联防队员。 “他对群众有这份心,可以看出他工作很细心。”民警岩糯罕发自内心地敬佩这位佤族“阿叔”。

“要有胆量,情况要摸熟,与人多沟通。”30年扎根边境山区最艰苦的第一线,岩儿靠的就是这三件法宝。“他的方法都是20年前的土办法,和现代警务理念相差较远,但在这里仍然十分管用。”娜允派出所教导员阿一评价说,接地气的群众工作方法永远不会过时。

编辑:王有琼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