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公安局精准扶贫“结硕果”-茶乡-《环球游报》-环球游报-云南民族旅游网

墨江县公安局精准扶贫“结硕果”

2025-01-16云南民族旅游网

“输血”与“造血”并举   产业帮扶更惠民

墨江县公安局精准扶贫“结硕果”

记者 李宗蓉 通讯员 张见一

从土路、泥巴路到平坦水泥路;从墨守成规自给自足,到村民主动走出去学技术、搞创业,走产业发展之路;从最初的“贫困标签”到现在的美丽新农村……这是墨江县泗南江镇洛萨村近年来的显著变化。

自2015年以来,墨江县公安局挂钩该村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多次深入乡村调研,安排民警与贫困群众“结亲”,并派出民警直接驻扎村委会主动挑起帮扶“担子”。

如今,洛萨村从观念转变到产业布局,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容村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负责该村扶贫挂钩工作的墨江县公安局副局长张鑫说:“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目前洛萨村已经从之前的等、靠、要到现在的主动争、抢、要,这一思想的转变,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洛萨村资源丰富,按照目前的产业规划,脱贫已经不是问题,要让全村老百姓都发家致富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扶贫先扶志

与贫困户“结亲”

泗南江镇洛萨村,全村有251户1271人,是一个哈尼族聚居村寨,全村人均收入2000元,是全省扶贫工作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村。

2015年8月,墨江县公安局进驻扶贫挂钩点泗南江镇洛萨村。

“我们来到洛萨村,经过摸底了解后,发现洛萨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还十分严重,而且思想意识保守,小农思想严重,产业以传统分散的‘家庭式’自产自销模式为主,增收产业小、散、单一,形不成规模。如果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将是扶贫工作的最大阻力,脱贫致富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张鑫说。

如何让洛萨村摆脱多年贫穷的窘境,摘掉“贫困标签”,成为摆在墨江县公安局面前势在必行的“扶贫担子”。

为此,墨江县公安局首先从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入手,以党建为依托全面开展工作,促进扶贫工作的推进。

“在帮扶工作中,我们力促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群众在发展道路上的思想工作。转变等、靠、要的观念,主动去发展产业。其次,加强对老百姓的学习培训,让他们多了解学习一些如何做好养殖和种植等产业发展方面的知识。根据洛萨村的自然环境适合种养殖的产业,有针对性的开展请进来带出去的培训模式。特别是通过带出去参观学习,打开了群众视野,也起到了转变观念的作用。”张鑫介绍。

2016年5月,墨江县公安局组织村民到罗平县养蜂基地、罗平县九龙镇坤荣禽畜养殖基地、滇东鹅种鹅养殖基地、金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黄山羊养殖基地)等一批适合洛萨村发展的产业开展参观学习活动。

参加学习培训的村民沈知祥说:“我养蜂50多年,第一次去参加专业的养蜂培训,学习更规范更先进的养蜂技术,收获非常大。参观学习回来后,我改进了很多养蜂方式,现在已经养了100多窝蜂。”

为了帮助村民改进传统的养殖方式,提高蜂蜜的产量和质量。张鑫和扶贫工作组请教了很多专家,查阅了很多资料,找到了改进的办法。现在村里的很多人都喜欢和张鑫交流取经,向他咨询一些养殖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的技巧。

 

基础先行

“要想富先修路”

有了观念和发展思路,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也是不行的。洛萨村山高、箐深,坡陡、路烂,镇村公路无硬化,村组公路不畅通,坡路、土路、泥巴路纵横交错……全村通组公路46.114公里,全为简易泥巴路,一到雨天,无法正常通行,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特别大。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做好洛萨村基础设施建设,墨江县公安局经过多方协调,帮助洛萨村修复村组公路8公里,为了方便群众种田耕地还开挖直达田间地头生产公路15公里,通村道路硬化、村组道路等级明显提升。同时,S218线(镇政府驻地)至村委会、雅邑镇三星街至村委会21.836公里路面硬化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以前从泗南江镇到洛萨村路非常难走,特别是雨天,进不来也出不去,养的鸡鸭都不方便拉出去卖,所以也不想搞什么产业。现在,公安局帮协调费用把路修好了,我们出行方便多了,我现在养的600多只鸭,就不愁拉不出去了。”村民毕乔明的心情溢于言表。

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洛萨村实现了村小组通道路、通电力、通饮水、通网络,为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整合资源

“输血”与“造血”并举

按照规划,围绕洛萨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墨江县公安局“输血”与“造血”并举,制定了该村新的发展规划,即:“一桥、一路、一网”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工程和“盘活一条江,管好一片胶,种好一块烟,卖好一窝蜂,栽好一棚蕉,养好一群鸭”为目标的”六个一“产业总体发展思路,突出产业扶贫。

“探索‘学习+生产+经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抱团扶贫模式,促进质量、产量、销量的提高,提升帮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张鑫表示,在展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洛萨村把发展得好的种养殖大户作为典型案例,把他们好的思路、做法、经验加以分析整理,在全村推广学习,突出示范带动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张鑫说,要给农民带来更好的效益,不能只给农民暂时的利益,而是要帮助他们从长远的利益打算,要从打造产业品牌开始,通过建立一批具有影响品牌,彻底丢掉贫困的帽子,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墨江县花箐沟阿迷车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今年初成立的一家集生产、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周丛生告诉记者,成立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聚集起来,集中管理,统一教养。农户养出的蜂蜜和旱鸭由合作社按照市场价回收,进行包装集中销售。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已有社员146户,群众有养蜂13户,养蜂350窝;养旱鸭35户,养殖旱鸭1万余只。在旱鸭养殖规划上,规划至今年年底前,发展养殖户100户,覆盖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并投放鸭苗10万只,出栏成品鸭9.6万只,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直接为养殖户增加收入800余万元,户均增收8万余元。

周丛生介绍,农户养殖旱鸭必须按照统一的管理,合作社聘请2名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养殖旱鸭技术的培训,分片对养殖户进行管理和辅导,每三天就必须到农户家里进行检查和辅导,保证养殖户按照教授的方法进行养殖。喂养的食料由合作社统一供应,按照要求养出的旱鸭按照市场价进行收购,进行深加工后再销售到超市、机关单位及工地等食堂。同时,还通过电商平台向外销售。

合作社成立以后,在养殖和销售方面,不仅增强了社员的科技意识,提高了科技水平,增强了社员种植业的信心和决心。还带动了农民走进科学化、规范化的种植轨道,促进了农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品牌效应

产业扶贫谋划小康之路

目前,在墨江县公安局的扶持下,洛萨村全村形成了大胆创业、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

张鑫介绍,洛萨村大树木瓜多,产量高,而且村民吃不完,不少养殖户就用大树木瓜喂养旱鸭,让旱鸭吃木瓜从而打造“木瓜鸭”。目前正在培育1万株木瓜,木瓜树一年四季都有果实,足够用作旱鸭的饲料。这样既降低了喂养成本,又解决了大树木瓜产量过剩的情况,一举两得。下一步规划百户种植上千株木瓜树,每户可以喂养1千只左右的旱鸭,这样就扶贫到位,百姓也得利。

此外,洛萨村还计划邀请村里的部分带头人,以合作社形式来规划打造休闲生态农庄,推出水上娱乐、垂钓等项目,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风景。

为发展推广当地特色产品,墨江县公安局积极协调邮政等相关单位,将村里的旱鸭和蜂蜜打进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并打造注册大江系列商标,着重“大江”品牌的打造与包装,目前已注册“大江蜜语,大江芭蕉,大江火鸭”三个商标,同时也申请了微信公众号上在平台上同步宣传蜂蜜、旱鸭、芭蕉的包装和品牌打造。

目前,洛萨村脱贫规划已辐射全村8个村民小组,对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重要的作用,项目实施将进一步增强洛萨村贫困农户发展后劲,达到“新产业、新发展、新生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全村贫困人口脱贫进程,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生态良好、民生改善、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编辑:魏文靖
栏目导航
鹏信评估云南分公司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云南民族古建网-大理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